• 沒有找到結果。

陳士元易學研究 - 政大學術集成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陳士元易學研究 - 政大學術集成"

Copied!
184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一〇七學年度 碩士學位論文. 指導教授:陳睿宏. 教授. 治 政 大 陳士元易學研究 立. ‧. ‧ 國. 學. A Study on Chen Shiyuan’s Yi Theory.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研究生:鄭丹倫 中華民國 108 年 6 月. DOI:10.6814/NCCU201900247.

(2) 摘要 陳士元(1516-1597)雖師承甘泉學派,因置身晚明的復古思潮,於心學方 面的承續較少,著重闡揚湛若水重「學問思辨行」的特色,積極回歸對傳統儒學 理想價值的追尋。他擅長經史地理,博聞強記,又根柢漢儒的治經門徑,勤於鉤 稽文獻,蒐集古注佚文,注重五經文本的校勘,使之更貼近經典的原義。在此基 礎上辨字訓詁,考據名物,往往博徵廣引,信而有據,成為漢宋學術轉型的先驅 者。但因陳士元而立之年即辭官歸里,僻居應城,鮮有知名朋好,雖學殖深厚、 著述宏富,其學說卻並未得到廣泛的重視。直至四庫館臣採編其書,方才於海內 外流傳日廣。本文以陳士元《易象鉤解》 、 《易象彙解》兩部《易》著為關注點, 陳氏於《易》亦推尊漢《易》,專意於象旨,採漢儒之舊法取象釋義。在義理易. 政 治 大 久的漢代象《易》得以重新振興,為明代易學建立新的典範與活力,可以視為乾 立 嘉漢《易》之先聲。 學與圖書之學主流風尚的時代氛圍中,陳氏接續斷裂千年的易學傳統,使沉寂已. ‧ 國. 學. 本文著重從象數與義理兩個面向梳理陳士元易學的重要內涵。陳士元治經重 考究而略於哲理的闡發,以傳統儒學的政教關懷作為《易》著的思想基調,表露. ‧. 出對聖賢的景仰、崇禮的儒家傳統、以君臣為主的儒家倫常觀以及君子小人的治 道關懷,於《易》理則多有人事懲戒之言。晚明哲學思潮以及甘泉的心學觀點在. y. Nat. 其書中也時有體現。. sit. 在象數方面,陳士元將漢儒所創立的互體、伏卦、反對、卦變、卦主、納甲、. al. er. io. 十二消息卦、爻位、陰陽等取象方法巧為運用,純熟周洽,多能本諸己意,不墨. v i n Ch 象數風格。其八卦取象主要本於《說卦》 ,於虞翻逸象也多有根據,在取象釋義 U i e h n c g 的過程中對於八卦用象有著精詳的認識,足以得見其治漢《易》之功力。《易象 n. 守承襲舊說,積極地探尋不同的取象釋義路徑。時常數義並舉,展現出其獨特的. 彙解》分類彙總經傳之象,《易象鉤解》亦努力地找尋卦爻辭背後暗藏的取象表 意規律,認為取象取應有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的靈活思維。陳士元於《易》數及 宇宙論著墨不多,確立大衍之數與天地之數之間的推原關係,不失為獨到之見; 以太極為未分之元氣,分化為陰陽二氣即是乾、坤,進而衍生出八卦、自然界的 十二種物象,天地萬物之中皆具一太極。 陳士元廣摭漢以來諸家《易》說及經史子籍,要以訓詁考據為主,雖然對程、 朱等宋儒之部分觀點予以批評駁斥,但同時接納其認為合理的釋義內容,並沒有 顯露出明顯的黜宋揚漢傾向,而以求真為治《易》的最終目的。 約言之,陳士元易學雖有取象過於繁複、先後天八卦方位兼採等失當之處, 但瑕不掩瑜,對明代純粹的象數易學建構有著重要的學術意義,如潘雨廷所云, 該書「以取象為主,頗能駕王弼而上之,優游於漢儒之林」 、 「因象明義,已多足. DOI:10.6814/NCCU201900247.

(3) 取」 ;總結卦爻辭規律「皆能比類明義,象理互通,於經文多所闡明」 ;考據名物 「可謂能明辨焉」;人事哲理之論「乃藥石之言,讀《易》之君子可不引以為戒 乎」。雖有小疵,但「全書解經之法甚正,凡初究漢象者,於《集解》或未能得 其要,此書足為之階。」. 關鍵詞:陳士元;《易象鉤解》;《易象彙解》;明代易學;象數易學.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DOI:10.6814/NCCU201900247.

(4) 目次 第一章. 緒論 ...................................................................................................... 1. 第一節 研究緣起 ....................................................................................................1 一、明代易學發展的歷史背景 ............................................................................... 1 二、研究動機與目的 ...............................................................................................8 第二節 前人研究成果概述 ..................................................................................11 一、陳士元學行考述 ............................................................................................. 11 二、陳士元易學相關研究 ..................................................................................... 12 三、陳士元其他相關研究 ..................................................................................... 13 (一)文獻學 ...................................................................................................... 14 (二)《論語類考》 ........................................................................................... 14. 政 治 大. (三)《孟子雜記》 ........................................................................................... 14 (四)《古俗字略》 ........................................................................................... 15. 立. (五)《俚言解》................................................................................................ 17. ‧ 國. 學. (六)《俗用雜字》 ........................................................................................... 17 (七)《荒史》 .................................................................................................... 18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主要研讀資料 ......................................................................18. ‧. 一、研究方法 .......................................................................................................... 18. y. Nat. (一)歷史研究法 ............................................................................................. 18. sit. (二)系統研究法 ............................................................................................. 18. al. er. io. (三)歸納與分析法 ......................................................................................... 19. n. (四)相對比較法 ............................................................................................. 19. Ch. i n U. v. (五)主題討論法 ............................................................................................. 19. engchi. 二、主要研讀資料.................................................................................................. 20 第二章. 陳士元生平與論著概述 ....................................................................... 21. 第一節 陳士元的生平概述 ..................................................................................21 一、里籍與事功 ...................................................................................................... 21 二、宏富之著述 ...................................................................................................... 22 第二節 陳士元著作簡介 ......................................................................................25 一、陳士元易學著作 ............................................................................................. 25 (一)《易象鉤解》 ........................................................................................... 25 (二)《易象彙解》 ........................................................................................... 29 二、其他學術論著.................................................................................................. 30 第三節 陳士元易學源流考索 ..............................................................................33 一、家學淵源 .......................................................................................................... 33 I. DOI:10.6814/NCCU201900247.

(5) 二、甘泉學派師承淵源 ......................................................................................... 34 第三章. 陳士元易學的重要義理思想 ............................................................... 39. 第一節 甘泉學派的心學思想 ..............................................................................39 一、以心體體認天理 ............................................................................................. 40 二、無助無忘與寂感之道 ..................................................................................... 42 三、隨處體認天理.................................................................................................. 43 四、傳統儒學功夫與心學的融攝......................................................................... 45 (一)日新與自新 ............................................................................................. 45 (二)明時知幾.................................................................................................. 46 (三)強恕而行.................................................................................................. 46 (四)心性修養.................................................................................................. 47. 政 治 大. 第二節 儒學本色的義理內涵 ..............................................................................49 一、對聖賢的景仰.................................................................................................. 49. 立. 二、崇尚禮樂的儒家傳統 ..................................................................................... 52. ‧ 國. 學. 三、君臣為主的儒家倫常觀 ................................................................................. 54 四、君子小人的治道關懷 ..................................................................................... 56 五、人事懲誡為主的《易》理發揮 .................................................................... 58. ‧. 第三節 博引群籍眾說釋《易》 ..........................................................................62. y. Nat. 一、廣採諸家《易》說 ......................................................................................... 62. sit. 二、援史釋《易》.................................................................................................. 64. er. io. 三、以經、子書釋《易》 ..................................................................................... 66. al. 四、重視名物考辨.................................................................................................. 69. n. v i n Ch 陳士元的象數觀──從取象方法與爻位觀進行開闡 .......................... 71 engchi U. 第四章. 第一節 取象方法 ..................................................................................................73 一、互體 .................................................................................................................. 73 二、飛伏 .................................................................................................................. 76 三、反對與上下象易 ............................................................................................. 78 (一)反對 .......................................................................................................... 78 (二)上下象易.................................................................................................. 80 四、先後天八卦方位結合五行、天文取象 ........................................................ 80 (一)先天八卦方位 ......................................................................................... 81 (二)後天八卦方位 ......................................................................................... 83 五、卦變 .................................................................................................................. 88 (一)合於虞翻卦變說 ..................................................................................... 90 (二)僅合於李挺之六十四卦相生卦變說 .................................................... 93 II. DOI:10.6814/NCCU201900247.

(6) (三)不盡合於二家卦變說 ............................................................................. 93 六、其他取象方法.................................................................................................. 95 第二節 爻位觀 ......................................................................................................96 一、當位說 .............................................................................................................. 97 二、相應說 .............................................................................................................. 98 三、中位說 ............................................................................................................ 100 四、比、承、乘 .................................................................................................... 104 (一)比 ............................................................................................................ 104 (二)承 ............................................................................................................ 105 (三)乘 ............................................................................................................ 105 五、卦主說 ............................................................................................................ 106 (一)經卦之主................................................................................................ 107. 政 治 大 (三)別卦之二爻主 ....................................................................................... 109 立 (二)別卦之一爻主 ....................................................................................... 108. 陳士元的象數觀──從八卦用象與象數易學特色進行開闡 ..............111. 學. ‧ 國. 第五章. 第一節 陳士元的八卦用象 ................................................................................111 一、八卦用象以及與《說卦傳》的比較 .......................................................... 113. ‧. 二、對荀九家與虞翻逸象的使用....................................................................... 117. y. Nat. 第二節 陳士元象數易學的特色 ........................................................................120. sit. 一、成卦說與宇宙觀 ........................................................................................... 120. al. er. io. 二、《易》數思想 .................................................................................................. 124. n. 三、十二消息卦 .................................................................................................... 127. Ch. i n U. v. 四、爻位與爻性之象 ........................................................................................... 130. engchi. (一)爻位的爵位與貴賤說 ........................................................................... 131 (二)以爻位的不同而取象 ........................................................................... 133 (三)爻性陰陽的大小尊卑 ........................................................................... 137 (四)以爻性陰陽取象 ................................................................................... 139 (五)以爻位的陰陽取象 ............................................................................... 141 五、總結卦象規律................................................................................................ 142 六、觸類旁通的取象之法 ................................................................................... 144 七、結合兩卦卦象為新象 ................................................................................... 146 八、反對宋儒之《易》說 ................................................................................... 147 第六章. 結論 ...................................................................................................149. 一、陳士元易學的主要內涵與特色 .................................................................. 149 (一)漢《易》本色的繁複象數說 .............................................................. 149 III. DOI:10.6814/NCCU201900247.

(7) (二)博引群籍眾說 ....................................................................................... 151 (三)儒家修養與心學融攝的義理思想 ...................................................... 151 二、陳士元易學的檢討與影響 ........................................................................... 152 (一)不當《易》說與刊刻訛誤 .................................................................. 152 (二)以京氏《易》為太卜所藏 .................................................................. 154 (三)用象繁瑣評議 ....................................................................................... 156 三、總結研究之感想 ........................................................................................... 158 參考文獻 ...........................................................................................................161.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IV. DOI:10.6814/NCCU201900247.

(8) 表目次 表 5-1-1-1 《易象鉤解》、《易象彙解》八卦用象表 ............................................. 113 表 5-1-1-2 《易象鉤解》與《說卦傳》用象相同彙輯表 .................................... 116 表 5-1-2-1 《易象鉤解》與荀九家用象相同彙輯表 ............................................... 117 表 5-1-2-2 《易象鉤解》與虞翻用象相同彙輯表 ................................................... 118.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V. DOI:10.6814/NCCU201900247.

(9)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VI. DOI:10.6814/NCCU201900247.

(10) 第一章. 緒論. 本論文以明代經學家陳士元(1516-1597)易學為研究之對象,本章主要論 述之內容包括本研究之研究背景與研究動機,以及對於前人相關的研究成果,進 行概括性介紹,瞭解晚近有關研究之情形,以述明本研究之重要取向與研究之價 值。進一步說明本研究論題的研究方法,以及研究論題主要研讀之資料,以下區 分為三節進行討論。. 第一節. 研究緣起. 政 治 大 想的形成,皆與其所處時代環境政治、社會、學術、文化,以及時空環境的主客 立 觀因素有直接的關係,也就是因不同的歷史背景而有不同的學術思想之形成。理 任何一位思想家,或是學術思想的建構者,乃至任何一個時代的重要學術思. ‧ 國. 發展的歷史背景,並進而確立研究之動機與目的。. 學. 解把握陳士元的易學思想主張,乃至其易學特色與時代定位,首先關注明代易學. ‧. 一、明代易學發展的歷史背景. y. Nat. sit. 明朝建立之初,洪武帝朱元璋(1328-1398)興學攬賢,於學術方面繼承宋. er. io. 元以來的道學傳統。曾長期遭到壓制的朱熹(1130-1200)學說,在南宋末年慶. al. n. v i n C h 「徵召耆儒,講論道德,修明治術,興起 集注》試士,明太祖沿襲了這一傳統, U i e h n c g 教化,煥乎成一代之宏規。制科取士,一以經義為先,網羅碩學。肆世承平,文. 元黨禁解除後方獲得官方的認可,元仁宗延祐年間(1314-1320)開始以《四書. 教特盛,大臣以文學登用者,林立朝右。」1 至永樂帝朱棣(1360-1424)則下 詔將周、程、張、朱等對四書五經所發的性理之言類聚成編,敕令翰林院纂修《五 經大全》 、 《四書大全》 、 《性理大全》頒行天下,作為科舉考試的教科書,正式確 立了程朱理學的牢固地位。《五經大全》中有《周易傳義大全》二十四卷,「傳」 指《程氏易傳》 , 「義」為朱子《周易本義》 , 《周易傳義大全》合二書為一,並摻 雜以程朱後學鄱陽二董(董鼎[?-?]、董真卿[?-?])、雙湖與雲峰二胡 (胡一桂[?-?] 、胡炳文[1250-1333])的觀點。 《性理大全》亦將朱子《易 學啟蒙》彙編於其中,則有明一代的官方易學源自宋《易》。明朝多位君主如太 祖、成祖、惠帝、仁宗、宣宗等皆熱衷於研究、講論易學,上行下效,大夫士人 之間講《易》 、撰《易》著的風氣大盛。 《明史‧藝文志》所著錄的明代《易》類 1. [清]張廷玉等:《明史‧儒林一》 (北京:中華書局,1974) ,卷二百八十二,頁 7221。 1. DOI:10.6814/NCCU201900247.

(11) 書籍就多達二百二十二部,一千五百七十卷。2 明代程朱理學獨步天下,作為開科取士的準繩,成為思想界的壟斷權威。朱 彝尊(1629-1708)於《經義考》中云: 按永樂中詔修《五經》 、 《四書大全》 ,開館則給月饌,書成則賜鈔、賜幣、 賜燕,又御製〈序〉文頒行,稱為廣大悉備。不知胡廣諸人止就前儒之成 編,一加抄錄而去其名,……《易》則天台、鄱陽二董氏,雙湖、雲峰二 胡氏。於諸書外,全未寓目,所謂《大全》,乃「至不全」之書也。夫既 竊其廪賜,並未效纖毫搜采之勤,攘私書為官書,以罔其上,豈不顧博聞 之士見而齒冷乎?即此可見胡廣心術之不純,而同事諸臣亦苟且游戲甚矣。 3. 政 治 大 的制訂對明初的學術風氣造成了極大的不良影響。故顧炎武言:「愚嘗謂自宋之 立 末造以至有明之初年,經術人才於斯為盛。自八股行而古學棄, 《大全》出而經 《五經大全》、《四書大全》、《性理大全》皆為剽竊拼湊之作,《五經四書大全》. ‧ 國. 學. 說亡。」4 明代以《大全》為科舉內容,八股文為行文範式要求,破壞了宋以來的 研經風氣,時人往往不習漢唐經師留下的章句訓詁。楊慎(1488-1559)在《升. ‧. 庵集》「舉業之陋」條下痛陳其弊:. 本朝以經學取人,士子自一經之外,罕所通貫。近日稍知務博,以譁名茍. Nat. sit. y. 進而不究本原,徒事末節,五經諸子則割取其碎語而誦之,謂之蠡測;歷. io. er. 代諸史則抄節其碎事而綴之,謂之策套。其割取抄節之人,已不通經涉史, 而章句血脈皆失其真。有以漢人為唐人,唐事為宋事者;有以一人折為二. n. al. i n U. v. 人,二事合為一事者。余曾見考官程文引「制氏論樂」,而以「制氏」為. Ch. engchi. 「致仕」;又士子墨卷引《漢書‧律曆志》「先其筭命」作「先筭其命」 。 近日書坊刻布其書,士子珍之,以為祕寶。轉相差訛,殆同無目人說詞話。 噫!士習至此,卑下極矣!5. 明人為學帶有強烈的功利導向,無法通涉經史,便以割裂、綴合經史等雕蟲小技 炫人耳目、求取虛名,以致於考官、考生都鬧出了很大的笑話。唐宋以來,知識 階層影響社會的主要方式是通過科舉制度進入中央集權的官僚體制,因此考試內 容對學校教育、學術風氣和社會思潮有著極重要的影響。思想趨向統一雖有利於 2 3 4. 5. [清]張廷玉等:《明史‧藝文志一》 ,卷九十六,頁 2351。 [清]朱彝尊:《經義考》(臺北:中研院文哲所籌備處,1997) ,卷四十九,頁 343。 [清]顧炎武著,黃汝成集釋: 《日知錄》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卷十八, 「書傳會 選」條下,頁 1045。 [明]楊慎: 《升庵集》 , 《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 ,第 1270 冊,卷五十二,頁 447-448。 2. DOI:10.6814/NCCU201900247.

(12) 統治者的管理,卻又不可避免地使學術走向僵化。身處明清易代之際的黃宗羲 (1610-1695)便直截了當地指陳明末學風流弊。《鮚埼亭集》卷十《梨洲先生 神道碑》曰: 公謂明人講學,襲語錄之糟粕,不以六經為根柢,束書而從事於游談。故 受業者必先窮經,經術所以經世,方不為迂儒之學。故兼令讀史。又謂讀 書不多,無以證斯理之變化,多而不求於心,則為俗學。故凡受公之教者, 不墮講學之流弊。6 以梨洲之見,士人不可拘泥於語錄之說,應以儒家的六經作為治學的根柢,博通 經史而後可效證事理的變化規律,才能掌握經世濟民的實務之術。閻若璩(1636 -1704)也分析了明代經學凋敝的原委:. 治 政 大 予嘗發憤歎息,前明三百年文章學問,不能遠追漢唐及宋元者,其故蓋有 立 三焉:一壞於洪武十七年甲子定制,以八股取士,其失也陋;再壞於李夢 ‧ 國. 學. 陽倡復古學而不原本六藝,其失也俗;三壞於王守仁,講致良知之學而至 於以讀書為禁,其失也虛。7. ‧. 明代學術的不振歸之於三弊:制度層面以八股取士;雖提倡復古,但方向偏失而. y. Nat. 未倡六藝;陽明之學崛起取代理學,卻重心性而廢學。明末士人間流行「講學」. sit. 的授課方式,講學內容節引自語錄,唯談性命之理,在具體的功夫修養上,兼採. er. io. 禪宗之法,求天理於心中,陸九淵云: 「學茍知本,六經皆我注腳」8,陳獻章(1428. al. v i n 人所以學者,欲聞道也,茍欲聞道也,求之書籍而道存焉,則求之書籍可也。求 Ch engchi U 之書籍而弗得,反而求之吾心而道存焉,則求之吾心可也」 。 陳獻章強調求道 n. -1500)言: 「古人棄糟粕,糟粕非真傳。……吾能握其機,何必窺陳編」 ;9「夫 10. 的次序是先求之古籍,若不得才求之於心。然而當世之人心氣浮躁,投機取巧, 斷章取義。若求之吾心可得,又何必依漢唐治學舊法,皓首窮經,從事辛苦繁瑣 的章句訓詁之學?故捨書冊、廢文字、去聞見。錯誤的治學觀念導致士人無法建 立扎實的學問基礎,日蹈空疏。士人縱有讀經者,也僅止於取得功名,用心鑽研 經學的少之又少。 相較漢唐以代表純正儒家思想的經注之學為取士的門徑之一,理學的思想性 無疑更加強烈,可供士人自由闡釋發揮的空間更具彈性。理學原本就是程朱學派 6 7 8 9. 10. [清]全祖望:《鮚埼亭集》 (臺北:文海出版社,1988) ,卷十一,頁 518。 [清]閻若璩:《潛邱劄記》 ,《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 859 冊,卷一,頁 407。 [明]陸九淵:《陸九淵集》 (北京:中華書局,2008) ,卷三十四,《語錄上》,頁 395。 [清]陳獻章: 《陳獻章集》 (北京:中華書局,2012) ,卷四, 〈答張內翰廷祥書,括而成詩, 呈胡希仁提學〉 ,頁 279。 [清]陳獻章:《陳獻章集》,《陳獻章詩文續補遺》 ,〈與林緝熙十五〉 ,頁 974。 3. DOI:10.6814/NCCU201900247.

(13) 所構建的「一家之言」 ,將其作為社會的思想準則所引起的負面效果也更為顯著。 因此在後代士人的傳統認知中,明代是經學最為衰微的時代,張廷玉(1672-1755) 《明史‧儒林傳》云:「至專門經訓授受源流,則兩百七十餘年間,未聞以此名 家者。經學非漢、唐之精專,性理襲宋、元之糟粕,論者謂科舉盛而儒術微,殆 其然乎!」11 皮錫瑞(1850-1908) 《經學歷史》云: 「論宋、元、明三朝之經學, 「故經學至明為極衰時代」 。13 理學應試化所引發的 元不及宋,明又不及元」12, 、楊簡(1141 弊端迭出不窮,明中後期心學崛起,發軔於南宋陸九淵(1139-1193) -1225) 、王宗傳(1181 年進士) ,明代以後影響日廣,學說暢行四海,反思與檢 討理學的聲浪日漸高漲。 儒家思想發展到明代,無論理學還是心學,皆以抽象而具超越性的理、心為 宇宙自然的最高原則與追求,引起提倡實學者的強烈不滿。明中期的前後七子掀 起文壇的復古運動,經學復古思潮緊隨其後。以陳耀文(1524?-1605?)、胡. 政 治 大 訓詁、辨偽、輯佚力拯明代學術的空疏之風,引領了清代的務實學風和漢學復興 立 運動。艾爾曼追溯清代樸學源頭時說道:. 應麟(1551-1602)、楊慎為代表的學者,回歸漢代經學的考據本色,以扎實的. ‧ 國. 學. 晚明時代,對於考據學自我覺醒的潛在意識出現了,人們開始追求新的學. ‧. 術方法,只有這種方法,才會使考據學成為一種具有自足性的學術話 語。……明代考據學因深受理學思想的束縛而尚未成熟,他們只是認為,. y. Nat. 儒家經典現存的注釋充滿偏見,業已過時,需要以新的考證精確的解釋代. sit. 替之。繼泰州學派批判理學正統思想之後,明代考證學者開始重建儒學傳. er. io. 統。批評意識以這種方式在學術界扮演著創造性角色。他們潛心於實證研. al. n. v i n Ch 潛心研究漢唐學者提出的考證課題。他們認為,早期經注(也即疏證)考 U i e h n c g 證嚴謹、系統,為闡釋經典本身奠定了堅實基礎。 究,對其興趣遠遠超過內聖之學。……考據學者摒棄對經典的義理闡發, 14. 物極必反,理學已發展至窮途之末,有識之士的當務之急,便是樹立一個充滿活 力的學術傳統作為新的儒家典範。為與高度義理性質的理學做出區隔,他們選擇 了扎實嚴謹,且經過歷史檢驗的漢唐經學作為轉型課題。林慶彰在《晚明經學的 復興運動》中亦云: 明中葉以後,學者有感於宋人之言的不合理,和經注的種種闕失,提倡漢 學的學者也與日增多。他們不但重新肯定漢人傳經的功勞,且以為宋人之 11 12 13 14. [清]張廷玉:《明史‧儒林傳一》 ,卷二八二,頁 7222。 [清]皮錫瑞:《經學歷史》(臺北:河圖洛書出版社,1974) ,頁 283。 [清]皮錫瑞:《經學歷史》,頁 289。 艾爾曼: 《從理學到樸學》(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95) ,頁 31。 4. DOI:10.6814/NCCU201900247.

(14) 學實來自漢人。實已置宋人於漢人之下。且更著《授經圖》之類的書,以 見漢人之經學傳自先秦,道統並未因漢人而絕。更於《周易》著述中抨擊 《易圖》,《書經》著述中批評蔡沈《書集傳》之誤;《詩經》著述中批評 朱子廢《詩序》之失; 《春秋左傳》著述中糾補胡安國《春秋傳》之闕誤。 可見皆具有反宋學之傾向。他們雖未能摧破宋學,但已為清乾、嘉時代漢 學的復興開拓坦途。15 明中期以後,學者已經開始自覺自發地檢驗五經中具權威性的宋人著作,反宋學 的革新、進步意識逐漸抬頭,學術轉型的氣象已有所顯露。明末清初的復古派學 者摒棄空談性理,以講求實證方法的文獻考據落實到經文字句,引領了尊漢黜宋 的學術轉向,開啟有清一代樸學的蓬勃發展,由顧炎武(1613-1682) 、黃宗羲、 、毛奇齡(1623-1716) 、胡渭(1633-1714)發軔,至乾 黃宗炎(1616-1686). 政 治 大 在易學方面,則逐漸開展出多元化的治《易》學派,林忠軍《明代易學史》 立 將明代易學劃分為「程朱一尊格局下的理學易」 、 「心學易」 、 「會通理學與心學的 嘉時期惠棟(1697-1758)、戴震(1724-1777)到達全盛。. ‧ 國. 學. 義理易學」 、 「象數易學」及「會通佛、醫的易學」五個面向。認為「在理學、心 學、佛學三者互相碰撞,即對峙即交融之學術背景下形成的明代易學,反映了此. ‧. 一時期學術文化發展的理路與特色。」16 徐芹庭更細分至十種: 「程朱派」 、 「其 他以理學釋《易》派」 、 「圖書象數派」 、 「史學派」 、 「古易派」 、 「佛老與心性派」 、. y. Nat. 「集解派」、「聲韻與考據派」、「占筮派」、「疑古派」。17 但受官方學術的影響,. sit. 整個明代的易學主流仍是以理學解《易》,士人研《易》或步程朱理學後塵,或. n. al. er. io. 本於其說而開展主體的創造性詮釋,大體上仍承襲了程朱重視義理、兼顧先天易. v. 學的治《易》脈絡。需要注意的是,宋明時期的義理派易學不同於王弼的義理易. Ch. 學。《四庫全書總目提要》中云:. engchi. i n U. 《左傳》所記諸占,蓋猶太卜之遺法。漢儒言象數,去古未遠也。一變而 為京、焦,入於禨祥;再變而為陳、邵,務窮造化, 《易》遂不切於民用。 王弼盡黜象數,說以老莊;一變而胡瑗、程子,始闡明儒理;再變而李光、 楊萬里,又參證史事,《易》遂日啟其論端。此兩派六宗,已互相攻駁。 18. 「兩派」指義理派和象數派, 「六宗」分別為「占卜宗」 、 「禨祥宗」 、 「造化宗」 、 「老莊宗」 、 「儒理宗」 、 「史事宗」 。占卜宗乃《左傳》占例中所記載的太卜遺法; 15 16 17 18. 林慶彰: 《明代經學研究論集》(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4) ,頁 25。 林忠軍、張沛、張韶宇等著: 《明代易學史》 (濟南:齊魯書社,2016) ,頁 5。 徐芹庭: 《易經源流》(北京:中國書店,2008) ,頁 731-817。 [清]紀昀等編纂: 《四庫全書總目‧易類一》, 〈易類總序〉,頁 54。 5. DOI:10.6814/NCCU201900247.

(15) 禨祥宗以西漢京房(77B.C.E.-37B.C.E.) 、焦延壽(?-?)為代表,長於推算 占驗;造化宗為北宋陳摶(?-989) 、邵雍(1011-1077)的先天之學;王弼(226 -249)引魏晉的玄學思想入《易》是為老莊宗;儒理宗乃宋元明時期易學的主 流,借《易》闡釋理學及儒學;史事宗以歷史事實驗證《易》所蘊含的興衰存亡 之道理。其中占卜、禨祥、造化三宗屬於象數派,老莊、儒理、史事三宗歸於義 理派。 至於明代的圖書易學思潮,有別於明晚期因應漢學復古思潮而興起的象數易 學,淵源可上溯至北宋陳摶。陳摶將道教思想與《周易》結合,建立〈河圖〉 、 、 〈後天圖〉 、 〈太極圖〉等新的圖式,開展出宋代易學中重要 〈洛書〉 、 〈先天圖〉 的圖書之學。其後,朱熹於《易學啟蒙》與《周易本義》中刊載「河洛」二圖, 、 〈六 使之在後代影響深遠;邵雍致力於建立伏羲先天易學,著有〈先天八卦圖〉 十四卦次序圖〉;周敦頤(1017-1073)則以〈先天太極圖〉為基礎,結合〈無. 政 治 大. 極圖〉與禪宗思想,開展出獨特的宇宙論體系。陳睿宏指出:. 立. 宋代儒者以清新而別緻的圖式學說來闡釋易學,除了具備「象」的概念外,. ‧ 國. 學. 也重視「數」的運用,其圖式內容中,或以數示象,或以象寓數,或象數 兼具,而全然脫出西漢易學那種強烈摻雜天文曆法的知識所普遍倡論之卦. ‧. 氣說,以及互體等《易》例的象數易學之窠臼;同時把易學概念引申推展 到傳統易學之外的哲學領域,揭示大自然或宇宙本體的生成規律上,這樣. y. Nat. 的易學觀,與西漢注重占驗災變的講求實用之精神迥然相異。因此,宋代. sit. 的圖書易學,在其建構的易學圖式中,常常包含著深弘豐厚的義理內蘊,. al. er. io. 這種義理的成分,也往往從屬於宋代理學之基本範疇,並不同於傳統易學. v. n. 所標幟的哲理,可以視為理學所表述的重要觀點。19. Ch. engchi. i n U. 宋代的圖書易學雖可視作象數易學的範疇,卻與西漢占驗易學及東漢經注派易學 的實質內涵迥然相異。其揭示「象」 、 「數」內在規律的目的在於探索宇宙天道的 運行法則與本體呈現,而非實際應用於人事之中。偏重於理論層面的探索,為宋 代理學的建構提供了重要養分。觀有宋一代的易學,要以義理為主流,亦有李光 (1078-1159) 、楊萬里(1124-1206)等以史事證《易》者,楊簡、王宗傳等以 心性之學解《易》之進路。圖書易學可視作象數易學的一種多元化呈現,宋代象 數易學大致可劃分為三個面向,一是由《繫辭傳》大衍之數一章而發展出的學術 脈絡。如大衍章疑經之討論、由大衍之數派生出的揲蓍法、大衍之數與易圖等議 題。因大衍之學與天文、歷法、地理、算術、樂律、醫學有著緊密的關聯性,亦 促進了宋代科學的萌芽。二是李之才(980-1045)、邵雍根據虞翻(164-233). 19. 陳睿宏(伯适) : 《義理、象數與圖書之兼綜──朱震易學研究》 (臺北:文史哲出版社,2011) , 頁 38。 6. DOI:10.6814/NCCU201900247.

(16) 之說所創立的新的卦變主張,如六十四卦相生卦變說、六十四卦反對卦變說等, 成為宋儒討論象數之學的另一重要命題。三是傳統兩漢象數,但乏人問津,雖朱 震(1072-1138)兼綜義理、象數與圖書之學,但此類學者寥若星辰,未能受到 廣泛重視。元明兩代易學的發展,大體不脫宋儒「因象明理」的窠臼。 宋初以來的圖書象數學一脈延續不墜,至明代愈演愈盛;而朱子為代表官方 易學亦不排斥象數學,朱子本以《周易》為卜筮之書,《易學啟蒙》也在一定程 度上促進了象數的發展,研朱子易者亦對河、洛圖和先後天圖式有相當程度的認 識。以上種種有利條件至明末時醞釀成熟,將象數學推向了頂峰: 明代易學界湧現出許多以象數觀點解易的著述,至明朝末年,達到了高潮。 據《四庫》著錄,此類解《易》著作,不下二十餘家。其中除解經者外, 有專門闡述河圖洛書的,也有闡發邵氏易學的,並推衍出各種各樣的圖式, 解說《周易》原理。20. 立. 政 治 大. 在宋元明清易學的發展中,晚明象數易學正處在承前啟後的轉捩點,承續宋以來. ‧ 國. 學. 的易圖學脈絡,並逐漸取代圖書數學在宋元以來象數派中的主導地位。同時反抗 理學、心學的義理釋易風氣。一批從事自然科學研究的學者試圖以《易》之陰陽. ‧. 五行為現象界的變化找到潛在規律,以象數來反抗「性命道德」之理,這一反對 力量有著濃厚的復古色彩。在尊漢的時代洪流裹挾下,成為乾嘉漢《易》之先聲。. y. Nat. 此一時期,陳士元的治學路徑恰與黃氏倡導的如出一轍,陳氏在明中後期的. sit. 庸陋學風中大行撥亂反正之道,致力於經史之學。李塨云: 「論朱、陸、王三子,. er. io. 當以孔、孟為斷,合於孔、孟,三子即各詣,無害也;不合孔、孟,三子即同歸,. al. v i n Ch 《論語類考》 、 《五經異文》 ,合於明末經典復古思潮中「說經以孔孟為正」 。主張 U i e h n gc 恢復漢學的明儒還認為,通經學古必從小學入手,陳士元的確審字辨音,力行考 n. 無取也。」21 陳氏深研孔孟之學,著有《易象鉤解》 、 《易象彙解》 、 《孟子雜記》 、. 據之事,著有《古俗字略》 、 《古今韻分注撮要》 、 《諸史夷語音義》等。陳氏學殖 深厚,博通史籍,史學著作在其著述中數量最多,有《荒史》 、 《史書論纂》 、 《新 宋史》、《新元史》、《歷代世紀》、《楚故略》、《楚絕書》、《江漢叢談》、《外國傳》 等。 晚明的易學研究者敢於矯正王弼掃象以來至宋代理學,過於崇尚義理而忽視 象數的不良風氣,主張易象乃聖人立《易》之本。在研究進路上,亦運用漢代的 《易》例、考辨方式與取象方法,力求恢復以象解《易》的傳統,以貼近聖人作 《易》的本色。林忠軍《明代易學史》認為,其中較具代表性的有呂懷(1492- 1573) 《周易卦變圖傳》 、陳士元《易象鉤解》 、熊過(1529 年進士) 《周易象旨決. 20 21. 朱伯崑: 《易學哲學史(第三卷) 》(臺北:藍燈出版社,1991) ,頁 305。 [清]戴望: 《顏氏學記》(北京:中華書局,2009) ,卷七,《恕谷四》 ,頁 186。 7. DOI:10.6814/NCCU201900247.

(17) 錄》、章潢(1527-1608)《周易象義》、魏浚(1553-1625)《周易古象通》、黃 端伯(1585-1645) 《易疏》 、何楷(1594-1645?) 《古周易訂詁》 、董守諭(1596 《周易集注》 、黃道周(1585-1646) -1664) 《卦變考略》 。而來知德(1525-1604) 《易象正》與《三易洞璣》、方以智(1611-1671)《周易時論合編》,更開創出 嶄新的易學體系。22 概括明代象數易學流派曰: 推崇朱子象學,如胡居仁是也;取漢宋易學之象,如熊過、陳士元是也; 創造象學體系,自成一家之言,如來知德是也;恢復漢易方法,以古解《易》 , 如魏濬是也;以古代自然科學解《易》,如黃道周是也。23 可見明中葉以後,漢代象數易學已經逐漸復甦,陳士元與熊過二者雖宗主傳統象 數之學,但也兼取宋《易》之法,對明代象數易學的異軍突起有著重要的貢獻。. 政 治 大 形成,至清乃由惠棟、張惠言(1761-1802)發揚光大。 立. 雖然漢《易》的聲量較主流的義理易學仍有相當大差距,但絀宋《易》之勢已然. ‧ 國. 學. 二、研究動機與目的. ‧. 在大體釐清易學史上的流派劃分之後,我们更應當重視對某一時期某一位易. y. Nat. 學家及其易學特徵的具體分析。以上提到的幾位明末代表性象數易學家中,熊過. sit. 與陳士元年代相仿,經歷相似。嘉靖八年(1530)舉進士,選庶吉士後亦屢左遷,. er. io. 自言「時方尚文,無有言學經者」 。24 初讀宋《易》便深覺不合,故改而研究漢. al. v i n 約數萬言。 該書據舊說以證今人之誤,以恢復漢學為志業。熊過對於《易》象 Ch e「未敢異於先師,私以為物生而後有象,而 ngchi U 尤為推倡, 〈答胡柏泉書〉第二書云: n. 《易》,辭官後,削籍歸臥,緒理舊業,欲洩其所懷,表見於世,著《易象旨》 25. 後有數,意由此生,而言出焉耳。」26 〈答王教官廷冕書〉稱「易象本學易筌蹄 四事,僕所見偶如是,時人不謂迂闊遠事情,則亦已矣,舉而措之,安敢望於時 哉!」27 魏浚《易義古象通》書前有明象總論八篇:〈原古象〉、〈理傳象〉、〈八卦正 象〉 、 〈六爻位〉 、 〈卦爻畫〉 、 〈卦變〉 、 〈互體〉 、 〈反對動爻〉 ,申明漢人以象治《易》 之旨。書中取漢至唐代易學家象義之近正者,故名「古象通」。何楷《古周易訂 22 23 24 25. 26 27. 林忠軍等:《明代易學史》,頁 11-12。 林忠軍等:《明代易學史》,頁 12。 [明]熊過: 《周易象旨決錄》 , 《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 31 冊,卷首〈自序〉 ,頁 430。 [明]熊過: 〈答王遵巖书〉 , 《南沙先生文集》 ,收於《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第 91 冊(濟 南:齊魯書社,1997) ,卷四,頁 604。 [明]熊過: 《南沙先生文集》 ,卷四,頁 616。 [明]熊過: 《南沙先生文集》卷四,頁 617。 8. DOI:10.6814/NCCU201900247.

(18) 詁》力求恢復《周易》古本,雜採漢以來古注疏,取材豐富,可由之見先儒餘緒。 在檢閱明代象數著作時,較少為今人關注的陳士元引起了筆者的興趣。在陳士元 象數易學的漢宋光譜中,漢《易》是佔據絕對優勢的,林忠軍《明代易學史》在 書後詳細介紹陳士元時亦言:「陳士元解《易》之法多存漢易遺風。其旨在恢復 漢易象數,繼而對抗宋易、取代宋易。因此,他很少闡發義理,在取象上亦絕不 言及河圖洛書。不僅如此,其《易》注還每每針對程頤、朱熹。……不過陳士元 亦有偶採宋易之時。」28 陳士元《易象鉤解》書前〈序〉文的這段議論更明確展 現了他易學的主旨思想: 先儒傳注,論義理不論禍福,慮人以卜筮淺易也。發明彖爻非不顯著,而 取象之由,則略而不論。夫文、周繫辭觀象,以闡吉凶。占者玩辭稽象, 以定趨避。朱晦庵、張南軒善談《易》者,皆謂互體、五行、納甲、飛伏. 政 治 大 後世緯數瑣碎,拘拘互體、五行、納甲、飛伏也,而道無不冒焉。傳注者 立 惟以虛玄之旨例之,有遺論矣。. 之類,俱不可廢,豈不豁然於蓍變而歉然於傳注哉?蓋文、周彖爻,雖非 29. ‧ 國. 學. 陳士元認為,先儒注《易》言義理而不言吉凶,是為了防止後人輕視《易經》 ,. ‧. 僅把它當做卜筮之書,忽視其中蘊藏的天人規律奧義。即便理學巨擘朱熹和張栻, 雖然不用傳統漢《易》而採圖書、先天之學,卻也都以為漢代《易》例不可廢棄。 若當世學者不從取象而揭示《易》道,僅片面地繼承拓展義理部分,則對《易》. y. Nat. 30. sit. 玄妙幾微之處便不免有遺珠之憾。. al. er. io. 在象數學派內部,依照用數和用象的偏尚可細分為象學和數學,明代象數易. v. n. 學中影響較大的為象學,主有象則有數。31 陳士元《易》注即體現了這一傾向,. 28 29. 30. 31. Ch. engchi. i n U. 林忠軍: 《明代易學史》 ,頁 271。 見[明]陳士元: 《易象鉤解‧序》 (日本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藏嘉靖三十年序刊本,收 於《域外漢籍珍本文庫第二輯》經部一)。 朱熹對象數、義理二派所持的主張為: 「易之有象,其取之有所從,其推之有所用,非茍為寓 言也。然兩漢諸儒必欲究其所從,則既滯泥而不通;王弼以來,直欲推其所用,則又疏略而 無據。二者皆失之一偏,而不能闕其所疑之過也。……是以漢儒求之《說卦》而不得,則遂 相與創爲互體、變卦、五行、納甲、飛伏之法,參互以求而幸其偶合。其說雖詳,然其不可 通者終不可通,其可通者又皆傳會穿鑿而非有自然之勢,唯其一二之適然而無待於巧說者爲 若可信。然上無所關於義理之本原,下無所資於人事之訓戒,則又何必苦心極力以求於此而 欲必得之哉!」見[宋]朱熹撰,岡田武彥編:《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 (臺北:廣文書局, ,卷六十七,頁 4909-4910。雖然朱熹認為《易》象有所本原,但對於漢儒《易》例 1972) 的詮釋之法並不盡認同,認為其取象過度,失於附會拘泥。張栻易學雖偏重義理,但也強調 「象」對於解《易》的重要性: 「 《易》者道也。夫道也者,臣不能告之於君,父不能告之於子。 以其不可告之於人,故象以像之,乃所以盡其意也。是以《易》者象也,言其無適而非象也。 謂之象者,乃所以象此以告人者與?」見[宋]張栻: 《張栻集》 (北京:中華書局,2015) , 《南軒易說》卷二,第 36 頁。並於乾坤創生之說中提及互體: 「三奇三耦,索而為六子,互 體卦變,積而為六十四。」卷二,頁 43。 朱伯崑: 《易學哲學史(第三卷) 》,頁 307。 9. DOI:10.6814/NCCU201900247.

(19) 《易象彙解》二卷,對《易》象進行梳理歸類,分為天文解、地象解、身象解、 木象解、衣象解、食象解、宮室象解、器象解、政學解、說卦解、大象解、數象 解,各篇援引《易》經傳為證,時而闡發個人見解。 《易象鉤解》四卷多以五行、 互體、反對、飛伏、納甲、卦變、爻位、陰陽之說注《易》,藉由《易》例分析 《易》辭與《易》象間的對應關係。其思想性較弱,除微弱的心學色彩,側重抒 發儒學性格的治道關懷。宋代易圖學說有其自成體系的卦變系統,但陳士元的卦 變理論與李挺之〈變卦反對圖〉、〈六十四卦相生圖〉,朱熹〈卦變圖〉皆不盡相 同,也不完全取用虞翻十二消息卦變說和荀爽(128-190)的陰陽升降說。 此外,陳士元對京房之學尤為推崇,試圖為後人視作「漢易歧出」的京氏易 學翻案,認為可能源自太卜所藏。林慶彰以其說無據:「陳士元有《易象鉤解》 四卷、《易象彙解》二卷,皆在提倡漢《易》。《易象鉤解》專門闡釋經文取象之 義……至於《履卦》注以為京氏《易》為太卜所藏,其說並無根據,但要在表彰. 政 治 大 斷,卻瑕不掩瑜,總評《易象鉤解》曰:「然其謂《易》以卜筮為用,卜筮以象 立 為宗,則深有合於作《易》之本旨。故其論雖或穿鑿,而犁然有當者為多,要勝. 京氏之學,則為不爭之事實。」32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雖認為此一觀點過於武. ‧ 國. 學. 於虛談名理、荒蔑古義者矣。」33 陳氏易學以象為主,闡明漢《易》古義,已勝 過當時許多玄談義理的易學家。. ‧. 林忠軍對陳士元在明代的易學地位予以肯定: 「在宋易佔據絕對主流的明代, 他重新提倡漢代象數之學,對糾正宋易偏重義理疏於象數、重闡發而輕證據的弊. y. Nat. 端有著重要的學術意義。」34 潘雨廷高度評價《易象鉤解》在漢《易》方面的價. sit. 值: 「此書唯解二篇,以取象為主,頗能駕王弼而上之,優游於漢儒之林」 ,總結. er. io. 卦爻辭規律「皆能比類明義,象理互通,於經文多所闡明」;考據名物「可謂能. al. n. v i n Ch 小疵,但「全書解經之法甚正,凡初究漢象者,於《集解》或未能得其要,此書 engchi U 足為之階。」 陳士元秉承了正統的漢儒治《易》之法,能夠比類明義,通達象 明辨焉」 ;人事哲理之論「乃藥石之言,讀《易》之君子可不引以為戒乎」 。雖有 35. 理,足以作為習《易》者的津梁。 由於時世所限,陳士元的易學著作於象數方面尚未達到高度成熟的階段,但 其敢於在理學主流中為漢《易》爭取話語權,採京房、虞翻、荀爽、鄭玄(127 -200)之易學主張,以漢代《易》例、逸象闡《易》 ,無論對於明代的象數易學 發展還是明清之際的學術轉型,皆具有重大意義。陳氏易學同時折射出晚明象學 研究的特質,本文的研究成果,亦可為晚明象學之研究議題提供重要參照。《易 象鉤解》得到了明、清兩代官方學術界的認可,見載於《明史‧藝文志》 、 《四庫 全書》;亦被藏書家視為珍品,著錄於《皕宋樓藏書志》、《千頃堂書目》、《傳是 32 33 34 35. 林慶彰: 〈晚明經學的復興運動〉 ,收於《明代經學研究論集》 ,頁 98。 [清]紀昀等:《四庫全書總目‧易類五》 ,頁 119。 林忠軍等著:《明代易學史》 ,頁 272。 潘雨廷《讀易提要》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頁 308-309。 10. DOI:10.6814/NCCU201900247.

(20) 樓書目》等多部著名藏書志之中;張之洞《書目答問》採錄其書,作為對士子治 學門徑的重要指導。 然而,目前陳士元在易學領域尚未得到充分的重視,故本文擬基於陳士元的 生平與學術環境的情況,從以下幾面向進行開闡:一、探索其易學授受源流;二、 易學的主要特色;三、義理思想的重要內容;四、象數主張的重要內容;五、易 學史之定位與評價;六、易學之檢討。本文的研究對象為《易象鉤解》與《易象 彙解》,《易象彙解》成書早於《鉤解》,以札記體對《易》象進行系統性的提煉 與歸類,思想性較《鉤解》為豐富,但難以看出陳士元取象的方法和緣由;《易 象鉤解》則採經注的形式,對每個卦、爻的《易》例運用和取象之法進行詳細說 明,又引用群籍眾說釋《易》,可以更加細緻而動態地展現陳士元象數易學之風 貌。由於兩部《易》著的側重點不同,唯有兩相參照、兼而考之,方能更接近於 陳氏易學的全貌。 《五經異文》為考據類著作,其中的《周易》部分校勘考訂經、. 政 治 大 之不足,為晚明象數易學及陳士元的相關研究提供參考與借鑒。 立 第二節. 學. 前人研究成果概述. ‧. ‧ 國. 傳之異文,可在文字訓詁方面給予本文參考。本研究之成果,期能彌補前人研究. 參閱四庫館臣、今人潘雨廷、林忠軍對陳士元易學的高度評價,我們可以肯. y. Nat. 定陳士元在晚明的象數易學史發展史上佔有重要地位。令人遺憾的是,研究者在. sit. 關注明代象數易學時,大多將目光聚焦在熊過、黃道周、方以智、來知德、張介. n. al. er. io. 賓等人身上,對於陳士元的易學研究,尚未見專書及學位論文。下文舉「學行考. v. 述」 、 「易學研究」 、 「易學以外之相關研究」三個面向分別概述前人對陳士元研究 的既有成果。. Ch. engchi. i n U. 一、陳士元學行考述 民國十八年,應城士人胡鳴盛整理鄉賢陳士元學行資料,撰有《陳士元先生 年譜》 。36 陳士元雖在而立之年便登進士,但時運不濟,赴任不久因讒言而罷官 歸里,從此鍵戶著書四十餘年。因仕途短暫,又僻居在野,雖然博學善著,著述 卻無力付梓。陳氏過世不久應城遭流寇蹂躪,其書隨之散亡殆盡。因陳氏的事跡. 36. [清]胡鳴盛:《陳士元先生年譜》 ,原載於 1929 年《國立北平圖書館月刊》第三卷第五輯, 頁 605-635。 《北京圖書館藏珍本年譜叢刊》第 49 冊(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1999) 、 《明代名人年譜續編》第 8 冊(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2)之《陳士元先生年譜》皆 自《月刊》影印而來。《儒藏‧史部‧儒林年譜》 (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2007)第 22 冊 《陳士元先生年譜》亦據《月刊》打字重排。本文所引《陳士元先生年譜》乃《月刊》原本。 11. DOI:10.6814/NCCU201900247.

(21) 不顯,故未見於《明史列傳》 、 《明儒學案》 。著作零落, 《四庫全書》採輯掛漏, 雖有程大中《歸雲書目記》記載陳士元著作目錄,但疏漏謬誤亦多。在此種情況 下,胡鳴盛的文獻爬梳工作尤為不易,胡氏博訪耆舊,四處蒐羅陳氏著作,除對 陳氏之書提要鉤玄,與陳士元生平相關之傳記、墓表、親友詩文提及者皆悉採入, 取材豐富詳博,撰成《年譜》二卷,《附錄》一卷,盡最大努力還原了陳士元一 生之學行,對本研究提供了相當重要的幫助。. 二、陳士元易學相關研究 目前尚未及見有關陳士元易學專題的專書及學位論文,期刊也僅見劉體勝 《孟》學〉38 一同 〈晚明陳士元易學思想探繹〉 。37 該文與氏著〈陳士元的《語》. 政 治 大 勝歸納陳士元的治《易》理路「重象與占,主張由象而勾幾」,是晚明新興象數 立 易學思潮的典型反映。認為《易象彙解》與《易象鉤解》所反映的注《易》特點. 彙整收編在《宋明時期湖北的儒學研究》 「陳士元的經學思想」一章中。39 劉體. ‧ 國. 學. 有三:一、比類明義,象理互通。二、多用以京房為代表的漢《易》取象體例。 三、以他經注《易》 ,受到誠齋易學影響而以史證《易》 。陳氏對社會治亂存亡之. ‧. 道、中道思想也頗為注重。此外陳氏《五經異文》的《周易》部分輯佚考訂多家 《易》說、經傳異文,對《易經》的文獻整理也有所貢獻。從整體來看,陳士元. y. Nat. 的學術以經學研究為主,重考究而少思辨,在思想的闡揚方面略顯不足,但晚明. sit. 的哲學思潮在陳氏考證性的著述中亦時或有所體現。陳氏早期的思想深受湛若水. er. io. 「甘泉之學」影響,甘泉一派比王陽明(1472-1529)及其後學更為強調「學」. al. v i n C,陳士元的思想重心便從儒家延擴到釋、道兩家, 研究方面的繼承。自中年罷官後 hengchi U 《夢占逸旨》等中期著作可體現其對儒道兩家的會通,晚年佛學著作《象教皮編》 n. 在體認本體過程中的重要性,陳士元殫精竭慮地從事經學研究,正是對甘泉經學. 則可見其會通三教的努力。 此外,對陳士元易學的介紹散見於晚明經學及易學史的相關論著之中,前文 「研究動機」已作引述。林慶彰在〈晚明經學的復興運動〉中多次提到陳士元學 術的歷史價值。如在「揚漢抑宋與漢宋兼採」一節中介紹陳士元的兩部易學論著 及易學主張;於「考訂文字音義」一節言及陳士元《五經異文》搜集異文的方法, 後來周應賓繼承其法作《九經考異》;在「考訂名物制度」節中,將陳氏《論語 類考》作為「考訂《四書》名物」的代表,簡述該書體例,從其引用的前人之言 推定陳氏的治學態度為調合漢宋;在「經書的輯佚工作」中舉陳士元輯佚《孟子》 37. 38 39. 劉體勝: 〈晚明陳士元易學思想探繹〉, 《華南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0 年 8 月, 第四期,頁 148-151。 劉體勝: 〈陳士元的《語》《孟》學〉 ,《江漢論壇》 ,2009 年 07 期,頁 41-45。 郭齊勇主編: 《宋明時期湖北的儒學研究》 (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3) ,頁 238-264。 12. DOI:10.6814/NCCU201900247.

(22) 為例,認為他輯佚的態度相當謹慎。40 林忠軍《明代易學史》從易學史的角度論述了陳氏象數易學的歷史定位。陳 士元反對當時流行的空談義理之風,注《易》之法多存漢《易》遺風,每引京房、 荀爽、鄭玄、虞翻之說,專以互體、五行、納甲、飛伏、卦變、卦氣、反對、之 正、爻位等例注《易》 ,旨在恢復漢《易》象數,繼而對抗、取代宋《易》 。此外 其《易》注還每每針對程頤、朱熹之說,但也偶有採用宋《易》之時。林氏於每 條易學特色下舉一二例加以說明。總體而言,陳氏與熊過多用漢代象數注《易》 , 但在取象方面發明較少,為了反對宋人視《京氏易傳》為卜筮之書,將京房易學 歸諸太卜所藏太過武斷。但在宋《易》佔據絕對主流的明代,他重新提倡漢代象 數之學,對糾正宋《易》偏重義理疏於象數、重闡發而輕證據的弊端有著重要的 學術意義。41 徐芹庭《易經源流》一書在明代「圖書象數派之易學」下列舉「陳士元專研. 政 治 大. 象學」,言陳氏易學二書據經文取象以發明象學,並引《易象鉤解》序言簡要介 紹了陳氏的易學主張。42. 立. 朱伯崑《易學哲學史》在「明代象數之學的發展」一節引述《象數鉤解》 「履」. ‧ 國. 學. 卦辭對晚明士大夫摒斥畫卦揲筮的批評,「陳氏認為《易》以卜筮為用,而卜筮 以象為宗,肯定漢《易》以象數解經的體例,視變爻、互體為太古卜筮之法,因. ‧. 而提倡象數之學。」43. 潘雨廷《讀易提要》言陳氏以取象為主,頗能駕王弼而上之,優游於漢儒之. y. Nat. 林。主於京氏之占,又每一一爻變取象,雖於虞氏等之正大義仍有一間,而因象. sit. 明義,已多足取。對於卦爻辭取象的規律總結,能比類明義,象理互通,闡明經. er. io. 義。於名物亦能明辨,時而闡發為人處世之道,乃藥石之言,讀《易》之君子須. al. n. v i n Ch 書解經之法甚正。凡初究漢象之人,於《集解》或未能得其要, 《易象鉤解》足 engchi U 以為之階。 可見漢《易》發展至明代,陳氏為典範,可以含英咀華。 引以為戒。雖然其於取象有不若《說卦》、虞翻、胡炳文之處,但皆為小疵,全 44. 三、陳士元其他相關研究 學人對於陳士元易學領域外著作的研究成果以《論》 、 《孟》及語言文字學方 面(《古俗字略》、《俚言解》、《俗用雜字》)為主,茲依照主題分類簡述:. 40 41 42 43 44. 林慶彰: 《明代經學研究論集》,頁 94-132。 林忠軍等著:《明代易學史》 ,頁 268-272。 徐芹庭: 《易經源流》,頁 768-769。 朱伯崑: 《易學哲學史(第三卷) 》,頁 305-306。 潘雨廷: 《讀易提要》,頁 308-309。 13. DOI:10.6814/NCCU201900247.

(23) (一)文獻學 杜文才〈《歸雲別集》與《歸雲外集》子目探討〉 :該文簡要考索了《歸雲別 集》 、 《歸雲外集》的刊刻時間、收書種類、子目、卷數,結論為《歸雲別集》收 書 10 種,共 74 卷;各家未著錄《歸雲外集》子目,但據北京大學圖書館藏萬曆 間刻本可知至少有《楚故略》 、 《象教皮編》 、 《楚絕書》 、 《荒史》 、 《世曆》 、 《諸史 夷語音義》、《嶽記》8 種子目。45 (二)《論語類考》 :歸納陳氏著書的原因,一、為使士人 1.唐明貴〈陳士元《論語類考》探微〉 在科舉之外能將《論語》落實於德行上。二、供社童作參考資料。陳士元在考證. 治 政 大 而後下以己意。對前人注疏中的杜撰、浮談之說皆予以摒棄。雖以朱學為宗,但 立 不盲目崇拜朱子,對於朱子「承用舊文、偶失駁正」之處,不諱言曲解,直陳其 過程中不專己守殘,而尚博求實,言之有據。每條考釋,必詳列眾說,互相參訂,. ‧ 國. 學. 非。故陳氏此書在明代性質相同的著作中能獨樹一幟,周中孚《鄭堂讀書記》稱 其「在明代諸家中此書最好」,四庫館臣也做出類似的高度評價。46. ‧. 2.葛雅《《論語》名物詞研究──以陳士元《論語類考》為研究基點》 : 《論語. y. Nat. 類考》廣泛搜羅、分門別目,初步構建了《論語》的名物系統,並對名物進行了. sit. 詳細考證,故該文以《論語類考》為研究的出發點,運用名物學、現代語言學等. al. er. io. 新興學科知識改造傳統名物研究,從《論語》名物詞的確定、類目劃分、解讀、. v. n. 編書四個方面,對一部現代《論語》名物專考進行規範性研究並規劃藍圖。47. Ch. engchi. i n U. 3.張嘉雯《明陳士元《論語類考》研究》 :該碩士論文從《論語類考》成書背 景、版本與體例內容、引文分析與考證方式、考證之得失、對後世的影響與評價 等多方面綜合介紹陳士元其人其書。48 (三)《孟子雜記》 1.李輝〈《孟子》句讀考異〉:由於對訓詁、異文、語勢、引語的不同理解, 歷來《孟子》句讀存在不少異讀的情況。明陳士元《孟子雜記》、清武億(1745 45. 46 47. 48. 杜文才: 〈《歸雲別集》與《歸雲外集》子目探討〉 ,《圖書情報論壇》 ,1997 年第 2 期(總第 34 期) ,頁 74-75。 唐明貴: 〈陳士元《論語類考》探微〉, 《齊魯文化研究》 ,2010 年第 9 輯,頁 233-238。 葛雅: 《《論語》名物詞研究──以陳士元《論語類考》為研究基點》 (西安:西北大學古代文 學碩士論文),2005 年。 張嘉雯: 《明陳士元《論語類考》研究》 (高雄:高雄師範大學經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2 年) 。 14. DOI:10.6814/NCCU201900247.

(24) -1799) 《經讀考異》及晚近楊樹達(1885-1956) 《古書句讀釋例》為此專門搜 輯、辨析,共摘出異讀三十餘例,使《孟子》異讀情形大體備見。此文綜覽諸家 注述,又摘出十二例,就其關涉章句文意、思想者,略加按語以作辨析,並於文 末將諸家所辨,總輯為〈《孟子》異讀表〉以作附錄。49 2.孫計康: 《明代《孟子》考據學研究》 :以明代《孟子》學專門著述為主要 、楊慎的《孟 研究對象,如影響力較大的季本(1485-1563)的《孔孟事跡圖譜》 子考》 、陳士元《孟子雜記》 、郝敬(1558-1639)的《孟子說解》 、鄭明選(1589 年進士)的《考孟》等。旨在梳理明代《孟子》考據學的發展脈絡,重點考察明 代《孟子》考據學的宏觀走勢、關注重點,同時平議明代《孟子》考據學之特色 與缺失。採用考、論結合,宏觀剖析與微觀透視相結合的方法展示明代《孟子》 、51 〈明 考據學的真實全貌。50 孫計康與劉瑾輝合著〈明代《孟子》考據學綜論〉. 政 治 大. 代《孟子》考據學舉要〉,52 乃孫氏碩論的部分內容。. 立. 另有劉體勝〈陳士元的《語》《孟》學〉綜合探討陳士元《論語類考》、《孟. ‧ 國. 學. 子雜記》二書,收於《宋明時期湖北的儒學研究》 「陳士元的經學思想」一章中。 認為陳士元在闡揚《論語》中的儒家精神時,首先立於「字義」這一堅實的考據. ‧. 基礎,而非毫無根底、空疏地奢談精神、發明義理。此文簡單介紹了《論語類考》 名物制度、歷數、八佾的考證。並以《孟子雜記》在對孟子生平考證和孟子受業. sit er. io. (四)《古俗字略》. y. Nat. 問題上頗有價值。53. al. n. v i n Ch 1.何茂活〈從《古俗字略》看漢字簡化的歷史基礎──兼論該書的辭書學價 U i e h n c g 值〉:《古俗字略》收錄了當時社會上使用的大量異體字,並分別標註為「同」、 「古」 、 「俗」三種類型,將今日《簡化字總表》與《古俗字略》第一、二、三表 字相對比,發現相似和近似的比率很高,《簡化字總表》中有近百個簡化字見於 《古俗字略》書中,由此可以窺見漢字簡化有其深厚的歷史基礎,而《古俗字略》 在文字學及辭書學研究中的價值應予重視。54 2.葉穗、鄭賢章〈《古俗字略》疑難注音釋義札考〉 :此文主要通過查閱《古 49 50 51 52 53 54. 李輝: 〈《孟子》句讀考異〉 ,《古籍整理研究學刊》 ,2015 年第 1 期,頁 38-46。 孫計康: 《明代《孟子》考據學研究》 (揚州:揚州大學中國古典文獻學碩士論文,2010 年) 。 劉瑾輝、孫計康: 〈明代《孟子》考據學綜論〉 , 《求是學刊》 ,2011 年第 2 期,頁 140-146。 劉瑾輝、孫計康:〈明代《孟子》考據學舉要〉 ,《閱江學刊》 ,2010 年第 6 期,頁 91-98。 劉體勝: 〈陳士元的《語》《孟》學〉 ,《江漢論壇》 ,2009 年 07 期,頁 41-45。 何茂活: 〈從《古俗字略》看漢字簡化的歷史基礎──兼論該書的辭書學價值〉 , 《辭書研究》 , 2012 年第 1 期,頁 67-73。 15. DOI:10.6814/NCCU201900247.

(25) 俗字略》之前的相關語文辭書和文獻資料,綜合運用音韻學、訓詁學、文字學、 辭書學和文獻學等相關知識,對書中的一些疑難注音釋義進行具體的分析考證。 55. :中國古 3.葉穗、鄭賢章〈《古俗字略》與《龍龕手鏡》注音釋義對比研究〉 代語文辭書傳承與發展關係明顯,《古俗字略》與《龍龕手鏡》同為異體字字典 這一性質,讓二者的關係尤其密切,此文重點在於窺探二書間注音和釋義的關係。 56. 4.熊加全〈第二版《漢語大字典》引《古俗字略》疑誤舉例〉:《古俗字略》 的主要工作是認同異體字,其中儘管有可取之處,但也存在不少疏漏。第二版《漢 語大字典》對這些疏漏往往未加辨析就加以援引,由此造成了部分失誤。此文舉 例分析並補正這些疑誤,使其有益於《漢語大字典》的再次修訂。57. 政 治 大 將 25465 字分為 900 多個異體字組,在正體字下注音釋義,異體字下注明異體 立 類別。比較考察《漢語大字典》收錄的音、義,其中有 10 %的音義未詳字在《古 5.楊正業〈簡論《古俗字略》──兼及《漢語大字典》疑難字〉 : 《古俗字略》. ‧ 國. 學. 俗字略》中都有注音釋義,可見《漢語大字典》的編撰者未見陳書。58. ‧. 6.周志波《《古俗字略》研究》 :此文運用文字學、訓詁學、語音學、辭書學 有關知識對《古俗字略》進行研究,分概說、主要內容、在異體字整理方面的評. y. Nat. 價等三部分具體展開,以指導現代漢語的異體字整理,為異體字字典和其他字書. er. io. 理論的研究和探討。59. sit. 的編纂提供參考和借鑒。同時方便讀者使用《古俗字略》,有利於對現代辭書學. al. n. v i n Ch 7.葉穗《《古俗字略》注音釋羲研究》 i U e n g:此文分上下兩篇,上篇為概括性的通 h c 述,下篇為具體的考證。上篇將《古俗字略》分別和《龍龕手鏡》 、 《漢語大字典》 的注音、釋義進行橫向和縱向對比研究;從音義的數量、體例、來源和特點等方 面對《古俗字略》的注音和釋義情況造行探究;亦對《古俗字略》注音和釋義條 目中存在的缺失進行舉例、分類分析,探究失誤原因,總結編纂啓示。下篇對考 釋發現的錯誤進行一定程度的勘誤補正。60 55. 56. 57. 58. 59 60. 葉穗、鄭賢章: 〈《古俗字略》疑難注音釋義札考〉 ,《桂林航天工業學院學報》 ,2013 年第 4 期,頁 434-438。 葉穗、鄭賢章: 〈《古俗字略》與《龍龕手鏡》注音釋義對比研究〉 , 《懷化學院學報》 ,2014 年 第 6 期,頁 89-91。 熊加全: 〈第二版《漢語大字典》引《古俗字略》疑誤舉例〉 ,《保定學院學報》,2014 年 06 期,頁 76-80。 楊正業: 〈簡論《古俗字略》──兼及《漢語大字典》疑難字〉 , 《辭書研究》 ,2003 年第 5 期, 頁 127-130。 周志波: 《《古俗字略》研究》 (保定:河北大學漢語言文字學碩士論文,2008 年) 。 葉穗: 《 《古俗字略》注音釋羲研究》 (長沙:湖南師範大學漢語言文字學碩士論文,2014 年) 。 16. DOI:10.6814/NCCU201900247.

(26) (五)《俚言解》 1.韓佳琦〈《俚言解》研究〉 :介紹了《俚言解》的成書過程,並從編纂特點、 詞源考證宗旨、廣征博引且詩書並重的訓釋方法等方面分析該書的體例和訓釋特 點。其次舉例論證《俚言解》具有民俗語源和探析方法,深含民俗語言學意識, 如同一本百科全書,關注民俗語彙的內涵範圍、褒貶意義及應用地域。 《俚言解》 以考證俗語詞源為首要,同時從民俗形態、民俗事象或民俗要素來追溯語源,考 釋其語義生衍流變和所相關聯的文化內涵、文化背景,是一種具有比較廣泛應用 前景的民俗語源方法。 《俚言解》無論在文獻內容還是研究方法上皆具參考價值。 61. 王新生《《俚言解》整理與研究》 :首先簡述漢語俗語辭書的源流,再從作者、 書名訓釋、成書背景、版本、體例、注釋特點等方面對《俚言解》進行初步的分. 政 治 大 用多種訓詁方法對其中一些較為典型的俗語詞進行訓釋,力求達到溯其根源、把 立 握詞義發展的脈絡,以共時和歷時的角度加以分析和辨別。接著從民俗文化和辭 析。其次從訓詁學的角度,研究《俚言解》部分俗語詞。在詞語考釋部分,嘗試. ‧ 國. 學. 書學的角度,試圖對《俚言解》的價值加以分析。最後標點《俚言解》以為後人 研究提供方便。62. ‧. (六)《俗用雜字》. y. Nat. sit. 1.邵則遂: 〈陳士元《俗用雜字》中的應城方言詞〉 : 《俗用雜字》附在《歸雲. er. io. 別集》的《古俗字略》之後,列為第二十五卷。它收集了民間口語詞彙,逐條注. al. v i n 刊誤》第十一卷中,足見陳書在當時的影響。後出的《正字通》和《通俗編》都 Ch U i e h n c g 從中吸收了部分詞條。後世學者雖不大提及《俗用雜字》,但是仔細研讀可以從 n. 明詞義,部分兼有注音。明代焦竑把《俗用雜字》略有增刪地收錄在他的《俗書. 中發現許多有價值的材料。《俗用雜字》首次記錄了明代應城方言詞,其中部分 方言詞從明代以前傳承至今。「俗呼」、「俗音」、「訛音」等反映了當時應城方言 的實際讀音,作者一一舉例論證之,認為此書乃是珍貴的應城方言史料。63 2.郝繼東〈陳士元《俗用雜字》說略〉 :從書籍情況概要、編撰體例及特色、 價值等方面對《俗用雜字》做了概述介紹。64. 61 62 63 64. 韓佳琦: 〈《俚言解》研究〉 ,《文化學刊》 ,2008 年第 4 期,頁 109-114。 王新生: 《《俚言解》整理與研究》 (上海:上海師範大學中國古典文獻學碩士論文,2013 年) 。 邵則遂: 〈陳士元《俗用雜字》中的應城方言詞〉 , 《語言研究》 ,2008 年第 4 期,頁 89-93。 郝繼東: 〈陳士元《俗用雜字》說略〉, 《文化學刊》,2018 年第 9 期,頁 191-195。 17. DOI:10.6814/NCCU201900247.

(27) (七)《荒史》 林辰〈《荒史》不荒〉 : 《荒史》廣集史料,充實了《外記》和《路史》 ,仿《史 記》的紀傳體,以十二本紀為主,補以帝師、帝臣等列傳,系統演繹了中華民族 的遠古史。對於孔子、司馬遷等的不同見解,引史料以質之,尊重前人而不盲從, 闡述了很多有價值的觀點,展現出陳士元是一位歷史功底深厚的史學家。 《荒史》 也為歷史學、民俗學研究提供了豐富的史料。65.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主要研讀資料. 本節主要針對本研究所採取的研究方法,以及研究主要研讀的資料,作一簡. 政 治 大. 要而概括的說明。. 立. 一、研究方法. ‧ 國. 學. 一個主題研究很難僅從某幾種研究方法來涵涉研究的整體歷程,所採用的研 究方法也需要順應各章節內容的不同性質而有所取擇。本文的研究方法也是如此。. ‧. 而研究方法種類繁多,不勝一一列舉,故以下僅列舉本研究主要所採用的研究方. sit. n. al. er. io. (一)歷史研究法. y. Nat. 法,略述如下:. Ch. i n U. v. 研究任何一人物與作品的學術思想,必須還原到其時代背景,所謂「知人論. engchi. 世」。當以歷史的眼光,考察其人的學術脈絡和本文所關注的議題是否具有時代 性,並在該時空背景下分析其思想言行。如此才能避免失於主觀偏頗,造成誤解 與不公正的論斷。本文將研究視角投射至晚明湖北應城縣儒者陳士元身上,須將 其放置於晚明易學的整體思潮中去看待他的易學主張,才能理解到他反對理學 《易》 ,倡導恢復漢《易》的原因所在。相應的,本文對陳氏易學的源流考察, 其取象、 《易》例運用整體得失的探討,皆基於歷史研究的態度,以期對其易學 做出較為客觀的認識和評價。 (二)系統研究法 任何一個研究論文均須有一完整的脈絡貫穿始終,不能被其中任一有機組成. 65. 林辰: 〈《荒史》不荒〉 ,《中國圖書評論》 ,2003 年第 3 期,頁 36-37。 18. DOI:10.6814/NCCU201900247.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17 Directive 2000/31/EC of the European Parliament and of the Council of 8 June 2000 on certain Legal aspects of information Society services, in particular electronic commerce ,

contract, or the breach, termination or invalidity thereof, shall be finally settled by arbitration referred to the Chinese Arbitration Association, Taipei in accordance with

學習反覆簡 易作曲,進 行創意發想 與實作。. 學習反覆簡 易作曲,跟

觀察我國主要貿易夥伴(表4),2020年第3季我國主要貿易往來對象為中國大陸

由於以往在計算當年對外貿易指數時,是以過去一年同季作為基期,因此,除了報告期指數

透過影片,我們發現跟自閉症孩子談論比 較抽象的情緒、感受、親情等議題時,孩

• 陳佳萍: 自製影片的英語配音真是照妖鏡,聽到 自己的發音還真是需要加油。第一個班級先作曲

Tell me the ways to compose music.... The Ways 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