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節 研究動機

本研究之研究動機可分述如下:

一、鼓勵數學學習障礙學童發展問題解決的技巧、類化能力

教育部八十二年的國小數學課程標準中提到:「養成運用數學知識與 方法,解決問題的能力」,而八十九年公佈九年一貫數學領域內涵,除了 數學知識、生活應用能力外,更強調了解推理、解題的思考過程及數學溝 通的能力。為配合九年一貫的精神,目前數學教育的重心已慢慢轉移◎至 問題解決能力的培養上。問題解決就是指利用各種方法或策略,使個人從

「呈現狀態」到「目的狀態」(鄭昭明,1993)。

鼓勵特殊兒童獲得問題解決的技巧,就是提供一種能讓他們更自力更 生、更能成功運作生活的方式。如果讓孩童自己去解決可以自己處理的問 題,就能幫助他們獲得問題解決的技巧和自尊心(黃世毅譯,2002)。

關於學習障礙學童的研究方面大多是從事「解題」方面的研究,問題 解決能力低落的重要問題卻很少人研究。

本研究起源於研究者真實教學情境中所發現的,研究者在國小資源班 任教,自任教以來,資源班的學童大多是學習障礙,研究者在教學情境中 發現,數學學習障礙學童對於型式、序列、對應等認知能力較差,無法將 所學過的知識或技巧有效的類化到同一類型的事物上,進而解決新的問 題,導致學習困難。問題解決類化能力對學習障礙兒童很重要,而且是可 以經由遊戲教學來培養,使數學學習障礙學童能提升問題解決類化能力。

二、從遊戲中學習,從操作中認知

在國小數學科教學中,若透過以動手做數學的數學遊戲教學方式,並 選擇適當的數學遊戲教學策略能有助於數學學習困難學童,有助於提升數 學科學習困難學童的學習興趣與學習表現(李香慧,2006)。

數學遊戲教學採取動手做數學,從做中學的活動化學習理念,融入遊 戲活動於數學教學情境之中。在遊戲化的教學情境中,兒童的內在動機自 然地被引發,而樂於主動參與活動,活動過程中兒童充滿愉快感,自然而 然的樂於主動參活動與而非被動的參加。因此,遊戲數學教學在使兒童經 驗快樂的數學學習活動,也使兒童更有信心處理生活經驗中(李香慧,

2006)。

身心障礙兒童,由於遺傳、腦傷等因素,造成發展遲緩的現象,在進 行認知活動時,常受限於孩子本身的能力,事倍功半。為避免上述的情形,

指導者常需藉助一些教具,讓身心障礙者的語言、認知、肢體動作等得到 充分的發展。此時,若能採用遊戲式的教具,較能吸引兒童的興趣,提高 學習效果。很多學者專家都覺得透過遊戲的學習,可以很自然的獲得一些 日常生活中必備之技能(王寵惠、彭素真,1999),學習上比較活潑化,

可以提高學習動機和學習效率。

河內塔的遊戲具有益智及教育特色的玩具,充份達到寓教於樂的學習 效果,是一種遊戲規則易懂的益智遊戲,並且具有思考性、啟發性、操作 性、可親性等特點,可訓練手眼協調、手部精細動作的能力,此外,河內 塔的益智遊戲能明確指出遊戲規則、起始狀態和終點目標,數學學習障礙 學童心理必須考慮在既有的規定下,如何去達成顯見的終點目標,數學學 習障礙學童的心中很容易引起「有目的,但不知如何到達」的心理困境,

而形成一個待解的問題,加上河內塔本身屬於操作型的遊戲,很容易成為 挑戰問題的動機。

九年一貫綱要的能力指標(2003)指出,學童要能辨識具規則性的 數列,能理解等差數列的樣式、規則性及未知量,能理解等差數列的樣式、

規則性及理解未知量求法等,而學習pattern(型式)概念正能契合九年 一貫的精神,利用河內塔遊戲,有操作、有探索、有遊戲,會讓學童的學 習生動有趣、親切自然,並且不再那麼枯燥抽象(林壽福,95年)。因此,

本研究本著「從遊戲中學習,從操作中認知」的理念,冀望藉由河內塔遊 戲的解題過程中學習解決問題,提升學童類化和問題解決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