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1.1 研究動機

第一章 緒論

本研究的「德籍學習者」指母語為德語,且目前在德國學習漢語的 學習者。針對其漢語雙音節聲調組合的習得表現,研究中先設計語料讓 德籍學習者聽辨與念讀,了解他們在漢語雙音節聲調組合的學習難點;

並透過語圖分析具體呈現難點,觀察音高、音長、音強與調型變化。最 後提出教學建議以期作為教授德籍學習者漢語聲調的參考方法。

1.1 研究動機

筆者於德國實習期間,接觸了不同程度的德籍學生,發現零起點的 學生經過講解與一段時間的訓練,單音節聲調都能掌握得宜。然而面對 雙音節聲調時,總是力不從心,無法掌握連調變化。筆者曾請學生做課 程評鑑問卷調查,大部分的學生都認為漢語聲調不論聽辨或發音都是學 習難點,其中一位學生也特別指出「It is easier to pronounce a tone when you just read a single word. Speaking in whole sentences is much more difficult.」。身為漢語老師,除了以專業的知識與態度教學,當學生有學 習困難時,也必須尋求適當的解決之道,而且指導學生的方式應從各種 角度出發。北京大學對外漢語教育學院 2011 年邀請德語區漢語教學協 會會長顧安達博士(Dr. Andreas Guder)作學術演講,他提及對於歐洲 學習者來說,漢語特有的聲調現象是學習難點。雖然對外漢語研究對漢 語聲調的研究一直十分重視,這方面的研究成果與相應的教學建議也非 常豐富,但是筆者發現以德籍學習者為主的聲調研究卻十分有限,針對 雙音節聲調的研究也尚未形成系統。因此,筆者希望能透過研究找出德 籍學習者雙音節聲調的難點,為教學方式提供參考的依據。

本文研究動機從三方面闡述:1.1.1 是針對德籍學習者漢語習得的 研究需求,1.1.2 是雙音節詞聲調研究的重要性,1.1.3 從學習者的母語 系統對學習漢語聲調造成的影響,以解釋學習漢語聲調的出現的偏誤。

1.1.1 針對德籍學習者漢語習得的研究需求

前人學者都曾針對特定國籍的學習者,從對比分析或偏誤分析理論

2

的角度探討漢語聲調的學習難點與偏誤,並提出許多聲調教學的原則與 建議。然而目前研究主要集中在美國、日本、韓國與東南亞的學習者(孫 德金,2006),針對德籍學習者的較少。

由於全球經濟發展和文化交流蓬勃,漢語教學與漢學研究成為全球 一股新興熱潮,學習人數與專業師資的需求增長,而德國更是近年來漢 語教學發展最快的國家之一,以漢語為第一或第二專業的學生人數亦不 斷增加(李湘萍,2004)。顧安達 2009 年在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 學研究所(僑教與海外華人研究組)的演講「德國高中及大學的現況」

中提及,漢語在德國高中的外語課程已經排至第三位,100 所高中約有 5000 名學生學習漢語。張鳳圻(2010)整理了德國大專院校與漢語相 關的課程簡表,迄今共有 26 所大學開設或正在籌備漢學研究相關課程,

大多數可提供至碩士學位課程;而孔子學院、課堂目前在德國也已成立 12 所。孫德金(2006,頁 7)亦提及「對外漢語教學歷來強調的一個教 學原則是針對性原則,要求針對不同母語背景的學生採用有針對性的教 學策略,做到有的放矢。」母語不同的學生,發生的語音偏誤也有顯著 不同,因此漢語教學必須具有針對性(吳宜芳,2007)。基於上述討論,

可以得知德籍漢語教學之重要性,也反應當前的研究應針對德籍學習者 提出適切的教學方式。

1.1.2 雙音節聲調研究的重要性

對外漢語教學中,語音一直都被視為是學習的根基。學界也一再強 調漢語語音教學的重要(毛世楨,2002;林燾,1996;孟柱億,2000;

趙金銘,2005)。尤其漢語為聲調語言,對許多母語為非聲調語言的歐 美學生而言更是一大學習難點(Wang, Jongmann & Sereno, 2002;杜秦 還,1992)。

朱川(1997)認為儘管外國學生對漢語聲調學習感到十分困難,但 經過一段時間反覆練習後,大部分的人都能比較準確地念出第一、第二、

第三與第四聲這四個單字調;然而念兩個音節以上的詞語,聲調的可懂 度與自然度便不能夠再保證,錯誤率也大增(He & Wayland, 2008;王 安紅,2006;王韞佳,2002;倪彥、王曉葵,1992)。朱川提出語流中

第一章 緒論

3

聲調配合存在一些有限的模式,只有掌握這些連調模式,學生才能有效 克服句中的聲調障礙。

對母語為非聲調語言之學習者,漢語聲調很難掌握。郭錦桴(1993)

認為「二字組是語言組合的最小單位」,也是「漢語結構中的最基本的 單位」。吳淮南(2003,頁 144)也提出「現代漢語的詞有明顯的雙音 節化傾向。」,特別是雙音節的複合詞在現代漢語詞彙中占的比例最高。

加上雙音節詞幾乎包含語流中的連調模式(朱川,1997;葉德明、陳慶 華,2010),因此研究學習者漢語聲調的偏誤,必須重視雙音節的聲調 組合以及連調變化的特性。然而現今德籍學習者漢語聲調研究中,針對 雙音節聲調的實驗研究卻相當不足。

1.1.3 學習者的母語對學習漢語聲調的影響

漢語和德語之音系不同,最大的差異之一在於:漢語為聲調語言,

聲調用於詞(或音節)之上,具區別意義的功能;而德語為語調語言,

語調中的音高變化主要用於詞組或句子之上。然而不管聲調或語調,都 有音高的變化。只是漢語聲調可與不同聲調組合成多樣的形式,音高曲 線的變化也較豐富。

金東垠(2004)提出利用韓語中與漢語聲調類似的音高,讓學生先 感覺漢語聲調的方式。此種方法有別於以往只從漢語聲調本身的特性去 解說,而是由學習者母語的角度出發。漢語雙音節詞的聲調組合並非「單 字調+單字調」的單純組合,而是首、末音節相互影響而產生一些音高 變化。若以單字調的方式念雙字調,則顯得很不自然。筆者認為並不是 得重教一套新的雙音節聲調連讀變化規則,學生不需要死記規則,而是 要熟悉此種語感,如同孟柱億(2000,頁 225)所言:「利用母語中的 不同音高,可較易過渡至漢語的四種聲調。先講解並訓練聲調的發音對 認識漢語語音的特點及熟悉漢語發音有相當大的幫助。」

另外,每種語言都有輕重音,漢語的輕重音除了調節語氣,還有辨 別詞義的功能(葉德明,2008)。所謂的重是與輕相對,漢語除了詞彙 中的輕聲外,語流上還有輕讀與重讀的差異。輕聲的聲學特徵主要在於 音高,重音則是音長(朱川,1997)。然而對外國學生而言,最大的問

4

題並非漢語輕重音的概念,而是在於重音的位置,即應該讀重音與不該 讀重音的位置。重音最大的特徵是音長變長,音強的重要性較低。康品 彥(2010)提出教師應注意學生母語重音負遷移的影響,這一點與王又 民(1999)的研究結果相似。王又民發現除了「末字音節長,學生捕捉、

接受、模仿、複製語音信息的機率較高」1的因素,匈牙利學習者還受 到母語重音位置的影響,對末字聲調的感知比對首字聲調更為明顯,因 此聽辨雙音節聲調會有首、末字標注正確率之差異。

如果學習者以母語重音模式任意套用於漢語聲調上,就會出現洋腔 洋調的狀況。而觀察母語重音模式是否影響漢語聲調的學習,雙音節詞 最能清楚地反應這個現象(桂明超,2000)。雙音節詞反映漢語聲調搭 配的基本變化,而且透過雙音節詞更能觀察德語重音的影響。

如以上探討所言,目前針對德籍學習者漢語雙音節聲調的研究並未 提出系統性的實驗分析。因此,為填補我們對此了解的不足,本研究調 查德籍學習者漢語雙音節詞聲調聽辨與發音可能具有的難點,並以中介 語理論分析德籍學生的漢語雙音節聲調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