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

2017 年仲夏我有幸在台北市某青少年服務中心實習,過程中認識了很多形 形色色的青少年,也在外展工作中走進社區,深入了解他們成長的環境。基於機 構的服務性質,許多我所遇到的青少年從小就在充滿貧窮、高風險家庭、地下經 濟、宮廟文化的社區環境中成長,也經常在輟學、幫派、犯罪、物質濫用等議題 邊緣徘徊,他們被社區視為「麻煩製造者」,被排除於邊緣的黑暗角落。儘管如 此,我還是可以清楚的在他們身上看到復原力的展現,在這如此不安、充滿風險 因子的成長環境中,他們仍有能力在街頭尋求青少年發展任務所需的自我認同、

愛與歸屬,例如許多青少年為了對抗家庭失功能與貧窮帶來風險,因而以加入宮 廟陣頭、幫派的方式獲得更多社會連結,或是以刺青、身體穿洞等方式形塑集體 認同。青少年生活在社區結構、組織、社會互動交織出的關係網絡中,網絡帶來 的不僅止於人際支持,其中存在的規範、信任與機會,亦讓他們在瀕臨失序的生 活中找到暫時可依循的道路。雖然他們選擇了被主流社會視為禁忌的道路,但我 認為是環境限制了他們的選項,讓他們以這樣的方式尋求安身立命,在此我看見 了環境對青少年發展的影響。

要如何衡量環境差異對青少年復原力造成的影響?似乎一般俗民經驗中環 境的「好壞」,並不能完全的解釋個人復原力的展現,在治安較差、社經地位水 準較低、家庭問題層出不窮、看似充滿風險因子的社區中,青少年還是能夠展現 出令人驚嘆的復原力,在種種因家庭、同儕而生的逆境挫折中追求屬於青少年的 發展任務。復原力意指即使處在不利發展的劣勢環境中,仍能持續運用內在或外 在資源,與所屬環境交流互動並適應的能力,既是一個動態的過程,也是一種個 人力量的恢復,個人可以藉著復原力突破自身所處的困境,在生命的旅程中繼續 向前走(白倩如、李仰慈、曾華源,2014)。在國內關於青少年復原力的研究中,

大多側重在探討個人層面的保護因子,如正向自我概念、問題解決能力與情緒紓

DOI:10.6814/NCCU201900978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2

解能力等(常欣怡、宋麗玉,2007),外在層面保護因子的討論範圍則集中於於 家庭及學校等初級團體,如家庭的社經地位、家庭功能的完整性、同儕支持等(陳 金彌、陳月枝,2007),網絡中的成人模範角色與來自師長、同儕與朋友的支持,

尤其在青少年的生活適應過程中扮演重要角色(陳佩鈺、林杏足,2004)。過去 保護因子的研究中,對於關係網絡的觀察,大都集中於人際支持面向,然而社會 支持並不能描述社會網絡的全貌,例如在實習的經驗中,當地社會關係網絡對青 少年學業成就較無期待,且網絡中職業的組成非常多元(俗話說來自五湖四海), 反而能夠成為青少年多元生涯發展的助力。相較於我本身成長環境裡「唯有讀書 高」的價值規範,以及白領職業為主的網絡組成,在刺激青少年多元發展的資源 方面,可能就不如實習場域豐沛。據此而言,關係網絡的組成性質、以及其中共 享的價值規範皆可能為資源,而非僅僅只有社會支持;然過去復原力研究對此甚 少著墨,因此引發了我的好奇。

後來在某堂課程中我接觸到社會資本對身心健康的影響,給了我很大的啟發。

該堂課程中討論了健康不平等(health inequalities)的成因,文獻中提及社會資本能 夠緩解健康不平等的生成,例如在少數族裔社區中,存在於社會關係網絡中的信 任、互惠規範、社會支持與參與機會等因素,有助於社區居民保持較好的身心健 康狀態,且愈是在社會經濟條件差的社區,愈能觀察到此效果(Uphoff, Pickett, Cabieses, Small and Wright, 2013)。此種以社會關係網絡中的資源來描述生活環 境的途徑,以及網絡中的資源能夠抵抗外在環境劣勢的效果,與我在實習中觀察 到的現象十分契合。社會資本(social capital)理論發軔於 1980 年代末,此理論 在當時被市場模式簡化的政治世界觀之下,重新拾回了對社會面向的關懷

(Halpern, 2005),故在1995 年 Putnam(1995)的論文發表後有了爆炸性的成長。

社會資本理論關注鑲嵌在社會關係網絡中的現存或潛在資源,最經典的例子為 Coleman(1988)所提到的紐約鑽石批發市場,在這個市場裡,商人們可以毫不 遲疑地在沒有任何保全措施的情況下,將裝有上萬美元鑽石的袋子交給其他商人 檢查。對外人而言這麼做似乎非常冒險,因為幾乎沒有任何機制防止鑽石被竊取

DOI:10.6814/NCCU201900978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3

或掉包,然而意外的是這個市場非常成功且有效率,偷竊或掉包之類的事幾乎不 曾發生。商人社群中的緊密連結、高度信任,以及對合宜舉止的共識,已成為一 項社群層次的共同資產,讓交易無須契約或保險就能進行,節省了可觀的交易成 本。據此,Coleman 將社會資本定義為高度信任與價值共享的網絡中,存在的一 種互惠期待,其本質為一種公共財,網絡結構中的人都可以受惠,對優勢者或弱 勢者而言都是潛在資產,但使用各項資產的能力卻有差別。社會學家 Bourdieu

(1986/2011)則從衝突論的觀點出發,認為社會資本是被聚集起來的實質或潛在 資源,其目的是為了擁有持久的、互相互默許和互相認可的網絡,且有再製不平 等的效果,優勢階級運用社會資本創造更多利益,弱勢階級則被排除在外無法近 用。Putnam、Leonardi 與 Nanetti(1993)則從政治學的角度出發,定義社會資本 為社會的一種屬性(attribute),是社會網絡中的互惠常規與信賴關係,是網絡中的 個人可自由取得的社區資源,社會資本的變遷是社會結構性的變化,而非個人造 成的影響。Hapern(2005)指出儘管學術上社會資本的定義有諸多歧異,但仍可 歸納出一些共同特質,在基本元素方面共有三項:網絡(network)、由群體內的 成員所共享的規範、價值觀及期待(norms, values and expectancies)、以及有助於 維持規範及網絡運行的約束力量(sanctions)。在分析層次方面,不管從鉅視層面

(如民主制度、種族文化)、中觀層面(如社區場域、社群連結)到微觀層面(如 愛與關懷、人際互惠),皆可分析出上述三項基本元素。在功能方面,可分為內 聚(inward)取向,傾向於強化排他性認同與同質性團體的結合型(bonding)社 會資本;外展(outward)取向,連結了不同社會群體的橋接型(bridging)社會 資本;以及垂直性、跨社會層級間的連結型(linking)社會資本。

Petersen and Leffert(1995)認為在人類常態發展中,孩子會和父母及家人緊 密連結在一起,但這些親子連結會在青少年時期逐漸減弱,而在尚未發展出新的 社會連結的過渡期中,可以說是最脆弱、最容易出現心理健康與行為問題的生命 階段,若從社會資本理論觀點來解釋,此時正是家庭的結合型資本功能減弱,向 社會外展的橋接型資本有待發展的時期,隨著關係網絡中可運用資源的減少,青

DOI:10.6814/NCCU201900978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4

少年也將更直接的暴露於風險之下。

Gyan、Ahorlu、Dzorgbo 與 Fayorsey(2017)在非洲迦納的研究中指出,社 會資本有促進青少女正向身心發展的功能,乃是一種復原力的保護因子,家庭、

同儕、學校與教會等社區關係網絡皆是當地青少女的社會資本來源,除了提供社 會支持外,也形成社會控制的機制,能夠讓當地青少女對抗環境中未婚懷孕和性 傳染病的風險。中國學者孟利艷(2008)認為社會資本直接參與了青少年在逆境 中展現適應能力的過程,不但對生存經驗與技能有示範效果,行動者網絡間的信 任、規範與權威也能夠影響適應行為與適應結果的出現,故社會資本在青少年復 原力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同樣地,Ungar(2011)亦指出社區中存在的社會資本,

包括非正式的網絡關係與正式的服務供給,能夠在災變當中促進青少年的復原力,

並建議政策與介入目標除了風險的預防之外,社會資本的建構與取得也是應該努 力的方向。綜上所述,過去台灣復原力保護研究中,多以人際支持來描述關係網 絡中的資源,而社會資本概念乃是以更寬廣的架構分析網絡中擁有的資源,能夠 探討網絡結構本身及其規範、價值與期待對個人造成的影響,且國外研究多證實 社會資本能夠促進青少年復原力的展現,但國內卻缺乏相關研究,故本研究將探 索社會資本對青少年復原力之影響,期能對復原力保護因子有更深入的瞭解,並 為復原力之建構提供重要的參考文獻。

DOI:10.6814/NCCU201900978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