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社會資本理論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8

在復原力的來源方面,部分研究驗證了內在與外在保護因子間的中介或交互 作用關係,如希望感在社會支持和復原力之間的中介效果(陳誼芳,2016)、幸 福感在社會支持和復原力之間的中介效果(張家瑀,2018),以及社會支持與復 原力的交互作用(洪俐婷,2015)等。此些研究發現共同支持了復原力的展現不 僅涉及個人層面與外在層面的因素,且是一種內外因素是相互交織、彼此影響的 動態歷程(dynamic process),故白倩如(2012)所述復原力來源之交流互惠假設 應可獲得支持,復原力乃是人與環境互動的過程與結果。

在復原力之效果方面,Fraser et al.(1999)所述之補償性保護效果與緩衝性 保護效果皆得到一定程度的驗證,不管是個人層面或是外在層面的保護因子,皆 可能透過直接減少負面結果,或是調節風險程度的方式對個體產生保護效果,進 而促進復原力的展現。

綜上所論,復原力的概念是由個人與環境中的多層面因素所構成,且保護因 子能夠以補償或緩衝等多種方式對個體產生保護效果。本研究將承前揭概念,探 索人際網絡層面之保護因子,並驗證其保護效果,以充實國內對不同層面復原力 保護因子之了解。

第二節、 社會資本理論

社會資本的概念自二十世紀九零年代開始,就開始引起了許多學術領域的注 目,如今社會資本概念已廣泛應用在政治、經濟、教育、公共衛生、以及身心健 康等領域,各自也發展出不同的理論取向與實務應用。儘管各領域對社會資本之 概念性定義略有歧異,但本節之目的並不在於詳細辨析這些差異,而是採取較綜 融的觀點,將社會資本視為一頂理論的大傘,涵蓋了所有「鑲嵌於社會關係網絡 中的現存或潛在資源」(Song, 2009),並僅針對社會資本與青少年復原力相關之 部分多加探討。

一、 社會資本之定義

社會資本和其他形式資本的區別,在於其關係連結的本質(Coleman, 1990),

DOI:10.6814/NCCU201900978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9

不像經濟資本是具體的事物,人力和文化資本體現在個人的知識、技術或文化能 力,社會資本是一種因關係連結而產生的人際現象,且這樣的人際現象能在個人、

社區及社會等層次產生影響,能夠被當成一種資源來使用 (Coleman, 1990;

Halpern, 2005)。歷來許多學者曾對社會資本概念加以闡釋,其中又以 Bourdieu

(1986/2011)、Coleman(1990)與 Putnam, Leonardi, and Nanetti(1994)最完整 且最具代表性。

Coleman(1990)認為社會資本內生於行動者(actor)的關係結構之中,並 不隸屬於行動者本身,而是社會網絡的一個面向,且能夠協助達成該社會結構中 的某些行動。雖然對社會資本的定義抽象且廣泛,但Coleman 明確指出參與或歸 屬於某個社會結構中,個人就能夠近用其中的資源,亦即社會資本雖然蘊生於結 構的層次,但卻是在個人層次上體現其功能,能夠被個人所支用,達成個人的成 就與目標(王中天,2003)。Coleman(1988)指出社會資本以三種形式存在。第 一,社會資本是行動者間的義務(obligations)與期待(expectation),盡義務是 社會資本的核心,當我們做了某事,我們會期待某種程度的回報,互惠的期待於 焉形成,儘管這樣的關係不見得對等,但Coleman 認為是非正式(informal)結 構中的信任(trust),促使個人願意投入這樣的義務關係。第二,社會資本是社會 網絡提供的資訊管道(information channels),個人擁有的關係網絡能提供特定的 資訊,藉此能個促進行動並減少成本。第三,社會資本是規範(norms)與約束 力量(sanctions),此種形式的社資本有時是內化的,有時則體現在其他行動者的 酬償或制裁行為中,以社會控制和同儕壓力的機制促進某些行為、並預防另一些 行為發生。Coleman 的理論認為社會資本的最終功能是使個人達成某些獨力無法 達成,或是成本過高的目標,而一但行動者間的關係開始朝向有利於個人採取行 動、達成目標的方向改變,社會資本就在這樣的過程中被創造出來。

與 Coleman 幾 乎 同 時 提 出 社 會 資 本 概 念 的 是 法 國 社 會 學 家 Bourdieu

(1986/2011),他循社會學衝突論的角度出發,進而補充了 Karl Marx 對資本

(capital)概念的詮釋,認為資本可以展現在三個主要的類別上:經濟資本、文

DOI:10.6814/NCCU201900978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20

化資本、社會資本,其中經濟資本是另外兩種資本的根基,基於社會中經濟資本 不平等的現實,社會與文化資本的累積過程無非都是再製社會結構的不平等,最 終還是反映在經濟資本上,此乃Bourdieu 以資本轉換觀點演繹了 Marx 的階級再 生(reproduction of classes)。Bourdieu 從階級(class)和網絡關係(networks of relationships)的角度來定義社會資本,他認為社會資本是「真實或潛在資源的總 和,他能加諸於個人或群體,方法是透過一個持續性的網絡,此網絡則由制度化 程 度 不 一 的 互 相 熟 識 或 認 識 之 人 際 關 係 所 組 成 。 」(Bourdieu & Wacquant, 1992p.119)。亦即社會資本這種資源,是源於擁有某種長期而穩定的人際關係網 絡,且是成員之間集體擁有的資本,可以讓內部成員去取用。人們擁有的社會資 本量受到兩個因素影響:第一是個人能有效動員網絡關係的幅度;第二是網絡中 的成員所擁有的其他型態資本量。事實上不同型態資本之間的關係與轉換才是 Bourdieu 社會資本理論的重點,他將網絡內的關係視為促成不同型態資本之間轉 換的動力,所以社會資本可以成為一種理性的投資,例如行動者無法藉由經濟資 本達成所欲的目標時,經營人際關係的社交投入可能會是另一種達成目標的途徑。

在上述兩位學者為社會資本概念奠定了基礎之後,此股學術潮流也擴及到了 政治學領域,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學者首推Robert Putnam(王中天,2003)。Putnam et al.(1994)認為社會資本是「社會組織的一種特徵(features),像是信任(trust)、 常規(norms)與網絡(networks),能夠促進協同行動(coordinated actions),

進而增進社會的效率」(p.167)相較於 Coleman 與 Bourdieu 從個人層次的功能來 理解社會資本,Putnam 則將社會資本理解為集體的資產(collective asset),能夠 在集體的層次上體現其功能,且和 Coleman 與 Bourdieu 認為社會資本蘊生於社 會關係網絡的見解相反,Putnam 認為網絡本身就是社會資本的一環。在 Making Democracy Work 一書中,Putnam et al.(1994)運用社會資本的概念解釋了義大

利地方自治改革的效率,他們發現在公民參與水準較高(以地方組織與社會網絡 為指標)的地區,地方自治的運作也較成功,而社會資本促進協同行動的功能,

正是這些地區能夠成功推展地方自治的關鍵,Putnam 指出是公民參與創造了社

DOI:10.6814/NCCU201900978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21

會資本,同時也增進了社會成員間的信任(Putnam, 2000)。Putnam 認為參與在 社會網絡中能夠增進個人的生產力,並且強化網絡中互惠的常規,這樣的互惠關 係讓個人能夠實踐利他行為,乃是因為有信心網絡中的其他人也會依照常規做出 相同的事情,於是對於彼此可預期反應的信任成為一種集體層次的社會資產,社 會的效率就因而提升了。

從上述三位最具代表性的學者對社會資本的定義中,可以發現主要的不同之 處,在於對社會資本是微觀或鉅視的社會現象有著不同見解。以 Coleman 和 Bourdieu 為代表的社會學典範,認為社會資本是個人層次的微觀現象,反映在行 動者/個人的行為與人際關係網絡中的資本轉換上,最終的效果是成就某些缺少 該社會資本就無法達成、或是成本過高的社會目標。而以Putnam 為首的政治學 典範則認為社會資本是一個集體層次的鉅視現象,是社會結構的其中一個面向,

體現在隨公民參與而生的網絡、信任與常規中,最終的效果則是能夠增進社會運 行的效率。

他們的理論也有著一些相同之處,Bourdieu(1986/2011)、Coleman(1988)

與Putnam et al.(1994)同樣以一種社會常規的角度來解釋社會資本現象的發生,

認為網絡、義務與人際關係是形成社會資本的根本,伴隨而生的信任、互惠關係 則是社會資本的具體展現。Halpern(2005)歸納了各家的社會資本學說,指出社 會資本的基本元素共有三項:網絡(network);由群體內的成員所共享的規範、

價值觀及期待(norms, values and expectancies);以及有助於維持規範及網絡運行 的約束力量(sanctions)。在分析層次方面,不管從鉅視層面(如民主制度、種族 文化)、中觀層面(如社區場域、社群連結)到微觀層面(如愛與關懷、人際互 惠),皆可分析出上述三項基本元素。

綜上所述,本研究將社會資本理解為一種鑲嵌在人際關係網絡中、並反映在 各種社會價值、義務與常規中的資源,且這樣的資源可發生於個人或是集體層次,

乃因從社會工作的觀點而言,不論是個人擁有的內外在資源,亦或是所處環境的 屬性,都可能會對個人復原力展現的過程或結果造成影響。

DOI:10.6814/NCCU201900978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22

二、 社會資本之分類

除了前述微觀或鉅視分析層次上的分野之外,學者們亦從功能的角度出發,

將社會資本的概念分出不同的次類屬,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當屬Putnam(2000)所 提出的結合型(bonding)與橋接型(bridging)社會資本。關係網絡的結構可分 為向外在環境開放或封閉兩種形式,Putnam 認為不同形式的網絡結構會促生不 同種類的社會資本。結合型網絡(bonding networks)的特徵是能夠將同質性的行 動者連結起來,如家庭、朋友或某些較親密的社團,此類網絡是內聚的,網絡的 疆界較明顯且有較高的進入門檻,外人通常無法任意的加入,具有排除其他行動 者的效果,如家庭、親近的朋友等。連結型網絡的基礎是高度的信任與堅韌的個 人關係,其中蘊含的連結型社會資本有許多功能,例如在向其成員傳達行為規範、

將社會資本的概念分出不同的次類屬,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當屬Putnam(2000)所 提出的結合型(bonding)與橋接型(bridging)社會資本。關係網絡的結構可分 為向外在環境開放或封閉兩種形式,Putnam 認為不同形式的網絡結構會促生不 同種類的社會資本。結合型網絡(bonding networks)的特徵是能夠將同質性的行 動者連結起來,如家庭、朋友或某些較親密的社團,此類網絡是內聚的,網絡的 疆界較明顯且有較高的進入門檻,外人通常無法任意的加入,具有排除其他行動 者的效果,如家庭、親近的朋友等。連結型網絡的基礎是高度的信任與堅韌的個 人關係,其中蘊含的連結型社會資本有許多功能,例如在向其成員傳達行為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