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五節、 社會資本之測量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28

Stevens, Pfefferbaum, Wyche, & Pfefferbaum, 2008; Olsson et al., 2003),因為人際 關係中的連結和支持性的互動,能夠避免個人落入孤立者(isolates)與邊緣者

(peripherals)的境地,且可以有效的幫助社區面對環境的變異。不過這些文章 也共同指出,儘管社會環境對成人健康與福祉的影響已逐漸受到重視,但在青少 年領域卻有待進一步的推展。

總結上述回顧,社會資本對身心適應確實可能有正向效果,在高社會資本 的情境中,個人更能對抗環境中的變異,發展出正向結果。這樣的現象與復原 力保護因子之效果十分吻合,但國內外尚未有研究證實兩者的關係,故本研究 將假設社會資本是復原力之外在保護因子,青少年之社會資本愈高,其復原力 也愈高,期能讓兩者關係得到驗證。

第五節、 社會資本之測量

Coleman(1988)曾進行過社會資本構面的探究,他認為社會資本的表現形 式有三:1、行動者間的義務(obligations)與期待(expectation);2、社會網絡 提供的資訊管道(information channels);3、規範(norms)與約束力量(sanctions), 並且指認出青少年之社會資本主要存在於家庭關係與社區資源網絡中。據此 Coleman 將社會資本區分為「家庭內社會資本」與「家庭外社會資本」兩個層面,

並在這兩個層面中以前述三種社會資本形式來評量,最後發現社會資本對於青少 年的自我認知及其人力資本養成有重要的影響力。「家庭內社會資本」包括父母 對子女的關注度、教育的投入、教育期待、親子間的互動、父母參與子女學習等 面向。「家庭外社會資本」則指父母與其他可影響兒童發展的個人或團體的關係,

如父母與學校、教堂的接觸,父母與社區鄰居和親友的關係、與子女朋友的父母 之互動等(周新富,2006)。

詳究Coleman(1988)所建構之社會資本構面,與本研究所採用之社會資本 觀點是否相符。根據前節所做回顧,本研究將社會資本理解為一種鑲嵌在人際關 係網絡中、並反映在各種社會價值、義務與規範中的資源(見第二節),Coleman

DOI:10.6814/NCCU201900978

在國內研究方面,周新富(2006)首先引用 Coleman 之社會資本概念,將青 少年社會資本分為家庭內社會資本(包括父母參與、家庭規範、父母教育期待、

行為監督與家庭互動)與家庭外社會資本(父母與學校關係、父母與鄰居關係與 父母與親友關係)等兩大構面,其後研究大都使用相同的構面發展測量工具,如 吳元瑞(2015)、林昭汶(2016)、潘曉晴(2017)與薛景瑚(2014)等皆是,且 證實可達到良好的信度與效度。

李思賢、張弘潔、李蘭與吳文琪(2006)、黃春太等人(2008)與邱琍敏(2012)

則另將「學校社會資本」構面獨立出來,強調了學校裡師生的互動關係與同儕之

DOI:10.6814/NCCU201900978

DOI:10.6814/NCCU201900978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