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討論與建議

第一節、 研究發現與討論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91

第五章、 討論與建議

本研究旨在探討青少年社會資本與復原力的關係,並假設兩者不但有正向的 直接關係,社會資本還能夠調節負面因素對青少年復原力的影響,社會資本愈高 的青少年,其復原力愈不受負面因素影響。另外,研究也探討背景變項對青少年 社會資本的影響。為達研究目的,本研究使用改編自邱琍敏(2012)與曾青華(2017)

的「青少年社會資本量表」、詹雨臻等人(2009)的「青少年復原力量表」以及 改編自Song and Singer(2006)之「青少年生活壓力量表」為研究工具,以台北 市國中與普通高中學生為研究對象進行研究調查。所得資料以獨立樣本t 檢定、

單因子變異數分析、Pearson’s r 相關係數、多元與階層迴歸分析等分析方法,呈 現出變項間的關係、差異以及解釋力。

本章將針對第四章之研究結果進行總結與討論,第一節從研究目的與假設出 發,摘要研究發現,後針對研究發現進行討論。第二節將根據研究結論,對復原 力建構提出實務建議。第三節為研究限制與未來研究建議,將說明研究各環節遇 到的限制,並提出建議與展望。

第一節、 研究發現與討論

一、 研究發現摘要

(一)、 描述性統計

1. 在滿分144 分的社會資本量表中,台北市青少年平均得分為 94.30 分,標 準差為15.33 分。得分前三佳的社會資本面向為親友往來、同儕關係與師 生關係。

(二)、 雙變項分析

1. 生理性別、就讀學制、就讀年級、家庭狀況、父母教育程度與父母職業等級 等背景變項不同時,社會資本亦有顯著差異,然呈現差異面的向不同。其中 就讀學制對7 個社會資本面向有顯著影響;家庭狀況、母親教育程度對 5 個 社會資本面向有顯著影響;生理性別對4 個社會資本面向有顯著影響;父親

DOI:10.6814/NCCU201900978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92

教育程度對3 個社會資本面向有顯著影響;就讀年級與父母職業等級只對 2 個社會資本面向有顯著影響影響;在所有背景變項中,僅有家中子女數量對 社會資本沒有顯著影響。總體而言,在社會資本各面向中,較易受背景變項 影響的有教育投入與親師連結,皆與教育議題相關;較不受背景變項影響的 有師生關係與同儕關係,集中於學校社會資本。

2. 社會資本各面向皆與青少年復原力呈顯著正相關。社會資本愈高之青少年,

其復原力也愈高。在社會資本各面向中,同儕關係、師生關係與親子關係和 復原力的相關程度最高。

(三)、 多變項分析

1. 迴歸分析顯示,在控制了所有背景變項之後,整體社會資本與復原力達顯著 的相關,社會資本愈高,復原力也愈高;背景變項中的父母教育程度,社會 資本中的親子關係、師生關係和同儕關係,以及生活壓力皆與復原力顯著相 關。

2. 與復原力相關程度最高的變項為同儕關係,在階層迴歸中投入同儕關係後,

增加的解釋變異量最多,其次依序為師生關係、親子關係、生活壓力和父母 教育程度。父母教育程度中,僅有父親學歷為專科的青少年,復原力顯著高 於父親為高中以下者,但在模型中對復原力的影響很小。

3. 迴歸分析顯示生活壓力與復原力顯著相關,且兩者為負向關係,生活壓力愈 高,復原力愈低。交互作用分析顯示社會資本無法顯著調節生活壓力對復原 力的負向影響。

二、 討論

(一)、 青少年社會資本現況

1. 社會資本整體狀況

研究發現台北市青少年的社會資本在滿分 144 分的量表中,平均分數達到 94.30 分,平均每題得到 2.62 分,表示大致上傾向同意題項中的正面描述,然而

DOI:10.6814/NCCU201900978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93

社會資本量表沒有預先建立常模,故無法斷定研究測得數值的優劣。

在社會資本各構面中,得分較高的是學校社會資本,顯示台北市青少年普遍 在學校中擁有信任、歸屬感與互惠關係的人際網絡,此項發現與邱琍敏(2012)

相同,表示學校中的關係網絡是台北市青少年社會資本的重要來源。依據Putnam

(2000)的分類,青少年在學校和師長、同儕的關係屬外叫開放與外展導向的橋 接行網絡(bridging networks),青少年藉由在學校中參與活動、與老師及同儕相 處、扮演好學生的角色等,能夠從中得到不同的資源和擴展社會支持,是保護青 少年免於發生心理及行為異常的重要因素(李思賢、張弘潔、李蘭與吳文琪,2006)。

Petersen and Leffert(1995)認為青少年階段是親子連結逐漸減弱,社會連結 開始取而代之的時期。本研究並未在社會資本方面觀察到此現象,結果顯示所有 面向的社會資本之間,皆呈現正相關,即家庭社會資本愈高,家庭外/學校社會資 本也愈高,沒有此消彼漲的現象。本研究之發現與Pinkerton and Dolan(2007)

較類似,各種社會資本間應有相互促進的效果,不但社會資本各面向之間都呈顯 著的正相關,研究中檢視因素分析結構時,亦發現家長間的關係是基於參與學校 活動,而非原先預期是因為鄰里關係而認識,這現象可能表示學校社會資本能夠 促進社區層次社會資本的表現,Bourdieu(1986/2011)認為網絡內的關係是促成 不同型態資本之間轉換的動力,本研究亦觀察到此種可能。

研究亦發現家庭內社會資本尤其體現在家長對子女的教育期待及行動投入 方面,潘曉晴(2017)曾發現宜蘭青少年的社會資本中,家長教育投入是相對較 弱的部分,但本研究卻發現台北市青少年與之相反,家長對教育的重視經常反映 在實際的參與上,推測可能與教育資源的差異,以及父母教育程度的差異有關。

在教育資源方面,臺北市內的補教資源較豐富且容易取得,故父母能夠給予子女 的教育支持管道更多,且重視升學的價值觀可能比宜蘭更盛,此點從臺北市明星 學校雲集、每年有大量學生跨區來台北就讀可以窺知一二。父母教育程度方面,

研究發現臺北市父母的育程度頗高,父親學歷為研究所的比例接近三成,母親亦 有16.9%,吳秋鋒(2002)曾發現教育程度愈高的父母,愈投入於孩子的學習活

DOI:10.6814/NCCU201900978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94

動,故臺北市與宜蘭家長在教育投入方面的差異,亦可能與此有關。

2. 社會資本與背景變項的關係

研究發現生理性別、就讀學制、就讀年級、家庭狀況、父母教育程度與父母 職業社經地位等級等背景變項皆會顯著影響社會資本的表現。

在生理性別方面,女性的社會資本總分顯著高於男性,且次量表中親子關係、

教育投入、親友往來與同儕關係皆是女性顯著高於男性。此研究發現與黃春太等 人(2008)一致,該研究認為可能是因為性別氣質上,女性較早熟懂事,而男性 則較好動、頑皮,故在親子關係和師生關係上會呈現差異,吳峻賢(2010)女性 的同儕關係較佳,可能是因為女生比較喜歡聚在一起聊天談心,男生則偏好運動 及打鬧嬉戲,較不能觸及內心想法,故女性間較容易維持良好的同儕關係。本研 究發現家長對女性的教育投入也比男性高,此發現與傳統直觀上「重男輕女」不 同,亦與周國民(2007)之發現有異,該研究以台南縣國小生為對象,並沒有發 現教育投入有性別上的差異。本研究之結果可能反映就台北市而言,傳統教育期 待上重男輕女的現象已淡薄,且隨著求學階段的不同,具性別差異的親子關係,

可能成為青少年是否接受家長介入的影響因素之一。

就讀學制方面,在排除高職/職業學校分類後,實際上可以視作年齡或求學 階段的差異。研究發現社會資本總分、親子關係、教育投入、家庭規範、親師連 結、親友往來和社區關係,皆呈現國中顯著高於普通高中,此發現與黃春太等人

(2008)一致,顯示隨著升學課業壓力加重,青少年忙於補習、考試,較無暇與 家人、親友互動,故課業壓力相對較小的國中青少年有較佳的社會資本。唯一不 受求學階段影響的是同儕關係,國中與高中並沒有顯著差異,顯示比起親子關係 或社區關係,同儕關係可能較不受課業壓力或升學影響,在青少年階段格外重要。

就讀年級方面,研究發現三年級的家長教育投入顯著高於一年級,此結果與 黃春太等人(2008)與林昭汶(2016)一致,推測是因升學需要所致。師生關係 則是三年級顯著優於一年級,反映出和一年級相較,三年級學生更傾向認為老師 值得信任、感到尊重,且更願意尋求老師的協助,可能是因為三年級學生和老師

DOI:10.6814/NCCU201900978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95

相處的時間較長,和老師的關係網絡較堅固,也較能夠辨識與掌握其中的資源。

在家庭狀況方面,雙親家庭之社會資本顯著高於非雙親家庭,此結果與 Coleman(1991)周新富(2006)、黃春太等人(2008)一致。與父母同住者幾乎 在各項社會資本上,皆顯著高於單親或與其他親友同住者,單親家庭、隔代教養 家庭在家長時間、精力有限的情況下,可能導致與孩子、社區的互動較少,以致 社會資本較低。僅親友往來、師生關係和同儕關係不因家庭狀況有顯著差異,其 中有兩項屬於學校社會資本,顯示學校中的關係網絡較不易受家庭狀況影響。

家中子女數量方面,本研究發現並不會造成社會資本的顯著差異。此發現與 陳怡靖與鄭燿男(2000)、洪希勇(2004)與吳峻賢(2010)等相左,此些研究 認為家中子女人數愈多(尤其是男性),愈會分散家庭資源的分配,不利於教育 投入與教育年數等社會資本體現。這樣的結果差異,可能肇因於時空背景的不同,

本研究樣本來自教育資源集中且容易取得的台北市,且在少子化的趨勢下,超過

本研究樣本來自教育資源集中且容易取得的台北市,且在少子化的趨勢下,超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