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第一章 緒論

本研究旨在探討「未來想像融入視覺藝術教學方案」對國小學生想像力以及 繪畫表現能力之影響。本章將針對研究動機、目的、問題與假設做一整體性的描 述;全章共分三節:第一節為研究動機與目的,第二節是研究問題與假設,第三 節則為名詞釋義。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以下針對本研究之研究動機與研究目的分別說明:

壹、研究動機

被譽為「世界的教育部長」的肯.羅賓森(Sir Ken Robinson)曾發表一項研 究:針對一千五百位幼兒園兒童進行擴散思考測驗,結果有高達 98%的人得到「天 才」級的高分;經過持續追蹤測驗五年後,發現僅存 32%的「天才」;再過五年,

「天才」只剩下 18%,此時的孩子正值十三到十五歲的黃金學習階段。肯.羅賓 森沉重的說:「就在這時候,他們已經被『教育』了」(林韋萱、李宜蓁,2014)。

這句話讓我們反思「教育」究竟是帶給下一代什麼呢?臺灣的教育議題一直備受 重視,自 1994 年的「410 遊行」便從民間至官方興起了一連串的改革波瀾,時至 今日,學習共同體、翻轉教學、十二年國教等教育新思潮更是蓬勃發展,回顧教 改二十餘載,即便各項政策未必盡如人意,但可以肯定的是,一個容許改變的制 度,便能夠不斷創新發展,而創新則是為了迎接更美好的未來。

二十一世紀的國家競爭力來自於教育,而教育所培養的創意人才將是各國重 要的資產,因此,世界各國無不以政策強勢引導創造力教育相關計畫之執行。英 國於 1999 年成立「創造力、文化、與教育部門」,每年至多投入台幣四十三億元

2

的創造力教育計畫;OECD 所籌畫之國際學生能力評量計畫(PISA)亦自 2012 年 起增加創意問題解決能力評量項目;挪威的教育更是從國小開始培養學生創業能 力,以因應變動的就業市場。反觀臺灣,教育部自 2002 年公布《創造力教育白皮 書》,2002 年至 2008 年期間隨即推動創造力教育中程計畫,更進一步於 2011 年啟 動「未來想像與創意人才培育」的實踐型計畫,對象涵括國民教育、高中職、大 專院校與終身教育體系,更將未來思考、想像力、以及創造力融入課程教學、校 園社群、社區團體乃至全民參與,共同為打造一個創意國度而努力。以追求優質 教育為目標、讓教育的主體回歸學生與教師,為了避免揠苗助長、將孩子與生俱 來的「創意腦」壓抑成僵化的「填鴨腦」,未來的教育確實需要審慎思量。

研究者擔任國民小學教師,在教育現場第一線面對孩子的同時,常有感於時 代變遷、社會科技與知識之更迭日新月異,當我們的下一代面臨未來鉅變之時,

將如何因應與自處?教師不僅是與時俱進的行業、更要期許自己走在時代洪流之 前,因為,我們不能以昨日所學,教導今日的學子,去適應明日的生活。因應社 會趨勢的快速轉變,具備高度想像力與創意的專門人才便顯得更加重要。而創意、

想像力不僅是適應社會變化,更重要的是創造社會的需求(潘裕豐,1999)。此外,

站在視覺藝術領域教學者的立場來看,培育具有美感與創意、想像力的未來主人 翁是為社會文化奠基、儲備具有競爭力人才之重要目標。

基此理想與上述教育思潮之觸動,引發了研究者進行教學創新的動機,並激 發探索未來想像融入視覺藝術課程的興趣。以下就本研究之動機分別提出說明。

一、兒童的想像力與創造力表現有待提升

創造和想像是兒童生來具有的能力,是人類最大的資產(吳靜吉,2012),我 們常說:「想像力就是超能力」,因此,在視覺藝術這門「沒有標準答案的科目」

裡,孩子應是最具能力的,且他們自由創作、讓創意與想像馳騁的作品是令人期 待的。然而,研究者自 2005 年從事視覺藝術教育至今,觀察到學生的創作態度與

3

表現,往往與期待有所落差,首先,隨著年紀增長,學生在繪畫表現上的信心與 自由度降低,越接近國小高年級,創作之初越易出現躊躇不前、難以下筆的困境,

且不再熱愛展現個人作品;再者,近年來學生在繪畫表現與內容上,原創性與想 像空間皆有減弱現象,甚至多受限於模仿與複製時下流行文化和現有卡通漫畫之 形象,難有突破性的發展。Guilford(1950)曾提出:「今天學生最大的智能缺陷 就是缺乏想像力和創造力」對照如今大多關注過去經驗而鮮少提供關於未來知識 的教育內容,此觀點依然適用;陳龍安(1995)亦認為,目前學校教育少有賦予 學生發揮想像力的機會,而想像力又是激發潛能與啟迪創造力所必需的重要因素。

因此,單就繪畫創作來說,兒童的想像力與創造力表現仍有努力空間。

無論此現象肇因於時代背景、課業壓力、或者兒童發展階段等改變,站在教 育積極作為的立場,深信透過適當的引導與啟發,能提升兒童的想像力與創造力。

想像力是創作的起點、創造力是創作的亮點;而透過繪畫等創作歷程,亦可使想 像與創造得到抒解與實踐。據此相輔相成之目標,視覺藝術教育不僅適當且理應 肩負起培養兒童在想像力與創造力上有更優異表現之責任。

二、未來想像教學值得發展與推廣

為跟上全球變遷速度與厚植國家未來競爭力,世界各國皆積極推動與未來想 像有關之計畫與課程,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簡稱 MIT)的「想像未來(Imagining the Future)」課程、加拿大西蒙菲沙大學(Simon Fraser University)之「富有想像力的教育中心(Imaginative Education Research Group,IERG)」、以及芬蘭的「豌豆島重建計劃」等,皆是著名的未來想像推動範 例;我國亦於 2011 年推動「未來想像與創意人才培育」中程計畫,設定以「培育 對未來的想像、關懷與行動能力」為主軸,培養學習者創造未來的能力,使更多 優秀人才投入臺灣未來創意產業(教育部,2009),此乃當前刻不容緩之教育趨勢。

研究者在教育部未來想像與創意人才培育計畫成果發表會之一系列主題演講

4

論壇中,深受感動與啟發,感動於學生在未來想像課程中的想像突破與創意實踐;

啟發自學者專家與教師們從事未來想像的理想與歷程。許芯瑋(2014)在演講中 提到:「不要以教室為全世界,要以全世界為教室。」正說明了未來教育在時間與 空間上的無限可能,我們不僅要致力於讓學生有本土至國際化的寬廣學習視野;

更需要在過去歷史的理解之外加入現在及未來面向的學習與思考、拓展學習內容 的時間廣度。雖然此計畫已進入尾聲,但創造一個跳脫框架的教與學將持續發酵,

在教學現場上,未來想像之推廣與運用應繼續延伸,在有限的教室空間裡創造無 限的想像空間。

有鑑於當前教育制度大多缺乏對未來想像的啟發、偏重學科知識傳授;且教 師教學少有跳脫教科書的創新設計與嘗試創新教法的作為;學生則普遍缺乏想像 未來的機會、動力與能力,造成被動與退縮的學習態度。教育工作者更應該積極 投入未來想像的教學及相關研究,戮力培養學生「有創意地想像並創造未來」之 能力。

三、呼應十二年國教之中心思想趨勢

教育部於民國 103 年 11 月公布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盱衡社會 變遷、全球化趨勢,以及未來人才培育需求,持續強化中小學課程之連貫與統整,

實踐素養導向之課程與教學,以期落實適性揚才之教育,培養具有終身學習力、

社會關懷心及國際視野的現代優質國民。其基本理念為「自發」、「互動」及「共 好」,強調學生是自發主動的學習者,學校教育應善誘學生的學習動機與熱情,引 導學生妥善開展與自我、與他人、與社會、與自然的各種互動能力,協助學生應 用及實踐所學、體驗生命意義,願意致力社會、自然與文化的永續發展,共同謀 求彼此的互惠與共好。另外,其「核心素養」則強調學習不宜以學科知識及技能 為限,而應關注學習與生活的結合,透過實踐力行而彰顯學習者的全人發展(教 育部,2014)。

5

研究者認為上述總綱為達成培育「終身學習者」的核心素養所建立的三大面 向與未來想像的概念多有相符之處:一是「自主行動」,內容強調學習者進行系統 思考以解決問題,並具備創造力與行動力,即如同未來想像透過邏輯理性分析思 考未來可能的問題與影響,且運用創意想像未來的各種可能,並透過選擇與批判 進一步實踐更美好的未來;二是「溝通互動」,與未來想像重視之小組合作以提升 溝通表達、問題解決能力不謀而合,另外,也特別提到藝術為重要的溝通工具,

國民應具備藝術涵養與生活美感;三是「社會參與」,個人需以參與方式培養與他 人或群體互動的素養,以提升人類整體生活品質,相較未來想像的重要元素為關 懷與期待,人類因著對環境與生活的關懷、想像並期待更好的未來,進而有所行 動、起身參與創建未來。

國民小學教育階段為十二年國教之起點,乃學生學習能力之奠基期,重視開 發多元智能、透過體驗與實踐學習處理生活問題,進而探索自我、提升判斷能力,

培養對社區國家之意識以展現互助合作精神。未來教育趨勢將走向適性揚才以培 養因應未來改變之能力。教師若能調整以往教學模式,以未來想像融入課程來激 發學生潛能,將有助達成十二年國教之中心思想,而學生將是最大獲益者。

培養對社區國家之意識以展現互助合作精神。未來教育趨勢將走向適性揚才以培 養因應未來改變之能力。教師若能調整以往教學模式,以未來想像融入課程來激 發學生潛能,將有助達成十二年國教之中心思想,而學生將是最大獲益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