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一節 研究問題與概念分析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42

第三章 研究方法

前章已闡述神話敘事、政治神話敘事與電視新聞神話敘事間之連結,並透 過 Chatman (1978)敘事理論概念,依不同媒介特性發展電視新聞敘事架構,點出 政治人物常藉由電視新聞之「說什麼」及「如何說」故事等要素以創造個人英雄 式之神話形象。

本章延續前章概念並於第一節進一步說明與定義研究問題所欲探討的電視 新聞神話敘事要素,以確立研究分析項目與範圍。第二節則依 Barthes 之神話解 讀說明意識形態分析,第三節講述研究樣本的選擇原因及蒐集方式。

第一節 研究問題與概念分析

如前所述,敘事建構了文化賴以生存的意義,舉凡生活中之小說、電影、

電視節目、廣告、歌曲以及新聞等皆可謂之敘事,係以「說故事」方式呈現(Cohen

& Shires, 1988)。Woodward (1997)指出,記者或學者常使用「新聞故事」指稱記 者每日例行產出的新聞產品,同樣包含一般故事所具有之基本結構,透過新聞角 色在一連串事件裡和其他角色互動、產生衝突並解決問題(Johnson-Cartee, 2005)。

前章第三節曾提及,媒體造神運動過程存在一個建構的敘事,即造神運動 的中心思想,以不同型式、手法存於多則新聞,並以「講述故事」方式呈現。因 此,如欲理解媒體造神運動的進行,勢需分析媒體造神新聞故事之敘事內涵。

如前所述,Chatman (1972)曾將敘事分為故事與論述兩大部分,指前者為敘 事內容,亦為本研究造神運動中的核心思想;論述則為敘事方式,即媒體述說造 神中心思想所使用的手法。因此,為理解媒體造神運動「說什麼」及「如何說」

故事,研究問題一針對敘事內容探討「政治人物媒體造神運動中的敘事內容為 何?其重要元素為何?」,研究問題二則分析「政治人物媒體造神運動中的敘事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43

手法為何?其重要元素為何?」。

此外,根據文獻探討,媒體塑造之神話背後隱藏著某種意識形態,讀者需 透過深層解讀才能透析故事所欲彰顯的概念,所以研究問題三關注「政治人物媒 體造神運動之隱含意識形態為何?」。

本研究結合電視新聞特點和 Chatman 提出的敘事架構,將媒體造神之電視 新聞敘事分為故事與論述兩大部分,前者為敘事內容,包含情節、角色與場景等 要素,後者為敘事手法,包含鏡頭、聲調與配樂。以下分述電視新聞各分析單位 與敘事理論所含元素之對應關係,以便執行研究時的資料分析與解釋。

一、 電視新聞之故事元素

1. 情節

情節由數個「核心事件」與「衛星事件」組成,前者開啟、增加或結束情節 的可能性(eventuality),概括出不同事件間的轉換過程,衛星事件則維持、延遲或 延長核心事件的發展以完整故事連續性(Cohen & Shires, 1988)。

一則電視新聞故事中同樣有「核心事件」與「衛星事件」的區分,前者為代 表故事主軸、故事插曲以及面對插曲所接連產生的事件。如在一則「政治人物就 職時遭不明人士闖入搗亂」之新聞故事中,核心事件可能為「某政治人物參加就 職典禮」、「不明人士搗亂」、「典禮取消」。穿插其間較不重要的事件如「典禮開 始前與其他人的握手寒暄」、「典禮開始後政治人物舉起右手準備宣誓」等則為衛 星事件,用以補充並完整一則以「政治人物就職典禮」為旨的新聞故事。

此外,電視新聞為兼具聲音、影像的媒體,除文字稿的撰寫外,還有聲音、

影像的拍攝、錄製和剪接(牛隆光、林靖芬,2006)。一則電視新聞報導除了主播 敘述外,畫面出現的文字和影像以及記者旁白與受訪者原音等都會經過記者剪接

除了前章所述的扁形和圓形角色分類外,Chatman (1978)認為「角色」可謂 之「特點的範式」(a paradigm of traits),就是敘事的形容詞,標明了角色之個人 特質,並可區分不同角色並延續於整個故事(Chatman, 1978)。Cohen & Shires (1988)也指出,角色特點之展現奠基於歷史文化所形塑和認可的「人性」(human nature),代表當代社會的價值觀念並隨時間有所變動。

Rimmon-Kean (1983)進一步解釋「特點」有直接與間接兩種顯現方式:直 接敘述可能出現在角色的姓名稱謂(如綽號)或描述,間接敘述則透過動作、對話 或類比其他角色等呈現(Cohen & Shires, 1988)。

新聞故事 畫面(影像) 畫面(文字) 旁白與受訪者原音 屬性(核心/衛星)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45

由於政治人物為公眾人物,其人格特色之展現需透過媒體轉播並隨即成為 個人「形象」之來源。潘國華(1998)曾歸類候選人形象為 15 項特質,如表 3-2:

由此,本研究將探討電視新聞故事如何顯現與強調政治人物之特點及形象,

進而完成政治人物之「神話故事」。

3. 場景

電視新聞故事之場景即故事角色出現的地點或情境,隨著發生事件的不同,

場景也會隨之變換。以此觀點來看,政治人物的電視新聞故事出現場景不外乎記 者會、參與活動現場、質詢會議等。然而記者在某「場景」訪問某「角色」之前 提常在於發生了某「事件」,其只是前往該「場景」以取得接觸某「角色」的機 會,以致「場景」似可有可無。由此,本研究認為探討電視政治新聞故事之場景 應視其為政治人物活動之「場域」,本研究也將以此作為馬英九新聞故事中場景 的分析單位。

整體形象 單一特質

能力 行政能力、改革能力、公職表現 領導才能 領導能力、用人哲學、他人關係 經驗與經歷 公共事務經歷、國際觀、遠見 政治風格 政治清廉、政治哲學理念

品德 品德

個性 個性

外顯特徵 儀表、年齡、健康 聰明才智 聰明

口才 口才

個人背景 教育、家庭背景、家庭生活、財產 宗教信仰 宗教

省籍 省籍

本土化特質 本土化

政黨代表因素 政黨背景、政治人脈、政治意識形態 公共議題與政見 政見、政策規畫

表 3-2 政治人物形象類目(潘國華,1998)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46

Corner (2003)認為,政治人物有三種行動場域,分別為公領域、公共流行文 化場域及私領域。公領域為「政治辦公室」,是政治人物工作、參與事務與組織 的場所,在此領域可透過其政治生涯的職務與責任建立認同,如國家政策的推 動、政治計畫的發展等。公共流行文化場域則形同「政治商店」(political shop),

為政治人物發展聲望、尋求支持和爭取正面評價的舞台,以表演形式呈現自我,

藉此換取民眾對其的肯定。而私領域顧名思義就是政治人物在工作、政治機構以 外的活動場域,如家庭、婚姻、友情、休閒活動等。

因此,探討電視新聞媒體如何塑造政治人物神話故事亦需觀察其選擇的場域 如何與其它故事元素互相搭配以強化政治人物個人形象及「神話性」,進而影響 新聞故事的可信度和感染觀眾情緒的力量。

二、 電視新聞之論述元素

亦如前述,論述為敘事的手法。由於電視媒體兼具聲音及影像兩種不同符 號,其論述也分為視覺與聽覺元素。前者之表現為鏡頭運用、視覺後製,聽覺符 號則由敘事者(記者旁白)聲調、故事的配樂與後製音效呈現,以下分述之:

1. 視覺符號—鏡頭、後製剪輯

Berger(1981)認為,電視新聞視覺內容呈現的是符號功能,其最具特色之 處為鏡頭的運用,而不同鏡頭猶有不同詮釋方式,即所謂「鏡頭語言」。當「鏡 頭語言」結構變動時,新聞的意義往往也有所改變(陳清河,1991)。表 3-3 為 Berger(1981)提出的電視媒體文法,為鏡頭運用和其相對呈現之意義之重要定義。

果在於拉近觀者與畫面呈現人物間的距離以增進親密感(Berger, 1981),進而有 測試「誠實性」的功能。因此,電視新聞報導常使用特寫鏡頭以讓觀看者能夠針 對其個人給予評價,且人們通常相信臉部的特寫鏡頭較易透露內心想法(Grabe &

Zhou, 2003)。而中景鏡頭則在觀者和新聞主體間建立了適中、舒適的關係和距 離;反之,長鏡頭的使用則會創造出兩者間之距離感和疏離感(Zettl, 1991)。

俯視與仰視鏡頭則為鏡頭角度的變化,如由仰視鏡頭呈現即易產生權威性的 視覺作用(Zettl, 1991)。Edmonds(1982)認為這種傳統概念來自童年時期對權力 和地位的經驗,因其時雙親是權威性的象徵,而孩子看大人的角度多採低角度之 仰視。因此,當觀眾看到仰視鏡頭呈現的畫面就容易和兒時記憶連結,進而產生 主控性、權力地位的效果。反之,俯視鏡頭是由高處望向低處,也被稱作「神的

觀點」,易使拍攝主體呈現渺小、虛弱形象(Grabe, 1996)。

另外,鏡頭推進、推遠的移動可作為觀看者評價物體的方式(Zettl, 1991):鏡 頭推近手法類似特寫鏡頭的功能,能夠減少觀者和新聞主體的距離,增進親密

然而,不論 Berger (1981)提出鏡頭論述文法或王泰俐(2004)整理的後製剪輯 技巧,其對畫面呈現的意義皆僅具參考性,而不能全然套用於所有電視新聞故事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49

2. 聽覺符號—旁白聲調

Butler(1994)認為電視聲音的作用在於吸引觀眾的注意、助其了解視覺影像呈 現的意義、維持電視視覺畫面轉換時的流暢性以及連續性。Berger(1981)進一步 將電視的聲音分為口語(speech)、音樂(music)、音效(sound effects)三部分。

所謂口語,即為記者對攝影鏡頭的直接陳述以及新聞報導中的受訪者回答,

可組成新聞敘事內容(Grabe & Zhou, 2003)。鄭楨慶(1996) 指出,富有邏輯性聲 音的敘事內容可撐起整個敘事的理性程度,也可引發觀眾對該敘事內容的情緒感 染力。惟因本文造神運動以媒體為主動者,因此分析重點將著重於記者旁白而不 探討新聞故事受訪者之回答聲調。

因而探討電視新聞造神故事的聲調就是分析記者敘述新聞事件的聲調,閱聽 人可透過這個「介媒」 (narrating agent)感知一事件所展現出來的故事空間,以 及此空間所提供給讀者的思考場域,而分析語調的同時也可從中瞭解敘事者本身 (記者)在文本中扮演的角色(鄭楨慶,1996)。

3. 聽覺符號—配樂與音效

電視新聞的聽覺符號除了聲調外,還有配樂及音效。Zettls (1981)認為,配樂 和音效可加強視覺的敘述,讓敘事場景更為複雜,並增加其美學的力量和影響。

電視新聞的聽覺符號除了聲調外,還有配樂及音效。Zettls (1981)認為,配樂 和音效可加強視覺的敘述,讓敘事場景更為複雜,並增加其美學的力量和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