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一節 研究對象

本節就研究參與者之選擇、基本資料、溝通與動作能力及其他各項能力等分 別說明之。

壹、研究參與者之選擇

依據本研究之研究目的,研究參與者的選擇採立意取樣,須為聽覺障礙伴 隨智能障礙此多重障礙類型;有主動想與他人主動溝通的動機,且不以口語 為主要溝通方式者,針對前述條件,研究參與者須符合下列特質:

(一)經特殊教育學生鑑定及就學輔導會(簡稱鑑輔會)鑑定通過之學生,

障礙類別為多重障礙(聽覺障礙、智能障礙)。

(二)有想與人溝通的意圖,但無法以口語和他人進行溝通互動者。

(三)未曾接受過 AAC 教學,對於圖片或文字有基本的辨別能力,且有獨 立操作溝通輔具的肢體動作能力。

(四)家長同意子女參與本研究,且願意簽署家長同意書。

依據上述條件,研究者選取東部某特教學校一名就讀高職的聽多障學生作 為研究參與者,在經與家長商榷後,同意其子女參與本研究,並簽署家長同 意書,見附錄一。

貳、研究參與者基本資料

研究參與者為一名 17 歲聽覺障礙伴隨智能障礙的女生,基本資料如下表

表 3-1

研究參與者基本資料

項目 基本資料描述 性別 女

年齡 17 歲 2 個月

就學型態 就讀於特殊教育學校高職部 身 心 障 礙 相

關證明

1. 經鑑輔會鑑定證明為多重障礙,類別為聽覺障礙及智能障礙 2. 領有國內身心障礙證明,障礙類別為 1、2、3 類,障礙等級極 重度

3. ICD 診斷為中度智能不足、聾啞症

參、研究參與者能力現況

溝通本身為一複雜的過程,尤其對複雜溝通需求者而言,認知能力受損或肢 體操作上的局限,使其在溝通上比起一般人更顯困難。然而,目前並無發展出特 定系統能適用於所有溝通需求者,每個介入都須因應不同的溝通需求作個別化設 計,因此,在教學介入前,了解研究參與者的能力現況是必須的(錡寶香,2014;

Vanderheiden & Yoder, 1986)。

針對研究參與者的各項能力表現,研究者透過日常的直接觀察,以及與熟悉 他的師長、專業團隊、住宿管理員等學校的重要他人進行對談,以了解各項能力 表現。此外,由於研究參與者本身無口語,且識別及書寫中文字能力欠佳,為更 了解其語言認知及符號辨別能力,研究者以彩色圖片和實體物,讓研究參與者進 行配對,作為圖片認知的能力評估。研究者將各項能力狀況整理成下表 3-2。

表 3-2

(續)

溝通能力 2. 主要溝通方式有:

手語(能互動的對象有限)

肢體手勢,如能手指目標物

發出聲音來引起他人注意,通常是想與你分享事情時 3. 本研究進行前,除語文課課堂偶爾使用 AAC 相關輔

具,日常生活未曾以 AAC 來輔助溝通。

人際互動 1. 在校較喜歡且會主動與師長互動,若師長會手語,則以 手語溝通;若師長不會手語,則以肢體手勢表達。

2. 較少主動與同儕互動,再加上同儕間沒有會手語的人,

下課時多為一個人。

3. 有自己的主見,對於認定的事物容易堅持己見。

綜合上表對研究參與者的評估可知,研究參與者面對較大的溝通阻礙來自於 和他人無共通、順暢的溝通方式,且由於研究參與者自我意識強,雖為智能障礙 中度,但常勇於表達自己的想法,然而在訊息傳達上,因其無口語再加上本身的 聽覺障礙,與他人溝通上容易出現隔閡。

其他面向的評估結果則顯示,研究參與者肢體控制能力佳,及對符號的辨識 有基本認知,這兩個優勢,有助於選擇溝通輔具時,得以排除按壓、擺位及視覺 追蹤的困難,研究參與者可以專注於符號的學習及運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