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日常生活中,每個人都有溝通的需求。溝通是一種對話雙方說與聽的連動過 程,目的在於交換有意義的訊息,同時也增進人與人情感間的交流(錡寶香,

2002;Kiesssling, 2003)。溝通的目的在於傳遞訊息,訊息在說話者和聽話者間 輪轉,說話者(speaker)是傳達訊息的一方,傾聽者(listener)在接收訊息的同 時,將訊息解碼而為大腦所認知,進而做出回應(Maglaughlin, 2006)。語言表 達是常見的溝通方式之一,但並非所有的溝通都只能仰賴語言,舉凡手勢、肢體 動作、眼神、情緒反應等,都可以是溝通的媒介(施琬如、唐榮昌,2003)。

莊妙芬(1997)認為溝通除了言語及情感的傳遞,還有三項功能,即工具性、

社會性與個人性。工具性功能如要求實物、尋求協助或尋求注意為;社會性功能 包括問候、抗議、表達意見或抗議拒絕等;個人性功能則有表達情緒、命名、自 言自語等。尚無口語的新生嬰兒,會用哭聲來表達肌餓;接受氣切而無法說話的 病人,也能利用其他肢體感官做個人意志的表達。因此無論任何人,透過何種方 式進行溝通,都有其必要和功能。

研究者服務的特殊教育學校,高職部有一聽多障學生,本身為重度聽覺障礙 伴隨中度智能障礙,該生個性外向,平時喜歡主動和師長打招呼,個性活潑、好 表現。

由於其本身無口語且為重度聽覺障礙,平時與人溝通則仰賴手語及肢體手勢;

但手語並非學校多數人慣用的溝通方式,即使該生也會以肢體動作搭配表情變化,

試圖與他人互動,但由於就讀的是特教學校,同儕的認知能力有限,難以判讀及 回應該生的溝通行為及目的,導致難以與他人順暢的溝通。因此,該生在校較喜

歡與師長互動;在人際關係上,與同儕因無互通的表達方式,加上本身個性好強,

與同學間偶有衝突,情緒一來會有捏人、咬人的行為出現。

從上述在校表現,可知該生有主動表達的慾望及動機,卻因既有的手語、肢 體手勢等溝通方式無法完全被理解,而產生了溝通上的困難,不僅無法表達自我 想法,亦無法接收他人回應。

為試圖改善該生所面臨的困境,研究者蒐集關於聽多障的相關文獻,以了解 聽多障者的溝通需求及困境,希望在了解溝通特質後,希望透過溝通教學的介入,

開發手語、肢體手勢之外的溝通方式,提升該生在校的溝通能力。

從聽多障者障礙特質相關文獻中,徐享良和許天威(2007)表示,多重障礙 者的障礙表現不僅僅受單一障礙功能缺損的影響,而是兩類或兩類以上的障礙情 形交互影響。因此,聽多障者的溝通特質,同時兼具聽覺障礙和智能障礙兩者。

對於像聽多障這類有複雜溝通需求的學生,應針對個案的能力現況及多重障礙的 個別障礙表現,設計出個別化的溝通教學策略,以期能提供更多元的溝通管道讓 他們的溝通需求得以充分表達(林亭宇、姜忠信、郭乃文、黃朝慶,2004)。因 此,針對聽多障的溝通特質和困境,並找出增進聽多障溝通的管道和方式,是本 文的研究方向。

聽多障者的溝通特質分別涵蓋智能障礙及聽覺障礙兩類,智能障礙者受認知 能力侷限影響,使得他們在語言的發展落後與同齡者,且在接收性和表達性語言 溝通均有困難;聽覺障礙者則因聽覺器官受損,聽力回饋的缺乏影響語言的學習,

如口說清晰度、聽辨能力。無論是聽覺障礙或智能障礙者,障礙程度愈重者在口 語表現愈明顯受限。溝通能力的受限,導致智能障礙者易有自發溝通不足、類化 溝通能力差、以行為問題代替溝通及社交技巧欠佳等溝通困境;而溝通困難讓聽 覺障礙者在如職場生活、人際發展、認知建構等各方面遭遇阻礙,因而容易衍生 出異常行為、自卑、退縮、社會適應不良等心理調適方面的問題(林寶貴,2005;

莊妙芬,2000;鈕文英,2003;黃志雄,2002;蕭雅文,1997)。

研究者分別搜尋智能障礙和聽覺障礙溝通教學相關文獻,並結果得出國內近 十年兩障礙類別於溝通上的教學方法,有「自然情境教學」、「故事結構教學」、

「AAC 教學」、「桌上遊戲融入教學」、「繪本融入教學」五類。研究者試就 五類教學做分類,認為桌上遊戲、繪本融入教學跟故事結構教學雷同,即依循一 套故事結構做口語敘事能力的訓練;而 AAC 教學和自然情境教學,因教學對象 多為重度認知障礙的低口語或無口語者,故在教學素材的選擇上以具生活實用性 功能性詞彙為主,而輔助溝通系統適合口語受限者,因高科技溝通輔具可作為替 代口說的發聲工具。研究者根據研究參與者的能力現況,無口語、有溝通意願,

文字的聽說讀寫能力是弱勢,但視覺能力及圖片辨識能力是優勢等各方面的能力 評估結果,最終選擇以 AAC 教學輔以自然情境教學為本研究的教學介入方式。

研究參與者雖缺乏正規溝通管道,但不代表沒有溝通的需求或意圖,而AAC 的存在目的,即是評估不同的溝通需求者後,提供多元的溝通管道,以期望AAC 的使用能將想要表達的訊息正確的傳達,並因此增進與社會的互動(Parette, Brotherson & Heuer,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