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五節 研究步驟與流程

本研究之研究步驟與流程如下圖 3-15 所示,並將各階段內容加以詳述。

圖 3-15 研究步驟與流程圖

研究背景與動機

選取研究對象

蒐集文獻資料

研究對象能力評估

撰寫研究計畫

研擬輔助溝通教學設計

進行教學實驗

訪談實驗情境相關人員 元元員

資料整理與分析

撰寫研究報告

壹、研究背景與動機

本研究將輔助溝通系統融入校園三個情境中,希望研究對象在接受 AAC 教 學後,拓展出不同的溝通方式,使研究對象能主動以語音溝通板在校園三個情境 中,與他人溝通互動。

貳、選取研究對象

本研究依據研究背景與動機,選取一名就讀於特殊學校高職部的聽多障學生 為研究對象,並取得家長同意,家長同意書見附錄一。研究者透過平日與他的互 動,以及和該生之任教老師、住管員及語言治療師討論後,以更了解該生的日常 行為及溝通能力的優弱勢表現。

參、選取研究對象

本研究的文獻蒐集分別從障礙表現、溝通特質及溝通教學三面向著手。首先 探討與研究對象的障礙表現,故先針對聽覺障礙、智能障礙以及聽多障的身心特 質做文獻蒐集;接續從與聽多障的溝通行為及特質有關的文獻做蒐集;最終蒐集 旨在增進溝通能力的相關文獻作為教學設計參考。綜合整理前述三個面向的文獻,

作為本研究之理論基礎及研究架構。

肆、選取研究對象

研究者在經過與學校專業團隊(語言治療師、心理師)、研究對象之相關任 教師長等人的討論及評估,對研究對象的生理、心理及日常行為等特質有基本的 認識,此為非標準化的評估。

伍、撰寫研究計畫

在經過文獻蒐集整理,以及確認研究對象能力狀況後,即撰寫研究計畫,擬 定輔助溝通教學課程內涵。

陸、AAC 教學設計

輔助溝通教學的內容,為研究對象於校園活動時(如:課堂上課、宿舍生活),

高頻出現的溝通行為及語彙。為蒐集教學內容,研究者架設錄影機側錄研究對象 的日常溝通表現,將觀察結果逐日記錄在「溝通行為觀察紀錄表」(見附錄二),

以了解研究對象於校園中好發的溝通行為,並將結果與專業團隊、相關任教老師 及師長做討論,最後將溝通行為對應本研究的三個校園生活情境,設計相應的詞 彙、語句,作為本研究的課程內容。

本研究的輔助溝通教學分別包含實驗介入前的個別教學和正式介入時自然 情境教學,教學內容依三個研究情境(分別為:課堂學習情境、課後扶才藝扶助 課程、宿舍生活情境)各自獨立。每個情境的教學內容皆須由研究者和研究對象 先進行一對一的個別教學,個別教學的目的是為確保研究對象能了解語音溝通板 上的圖片語意,並能根據情境正確按壓溝通版,以此方式讓研究對象在後續的自 然情境教學中,能利用語音溝通板完成溝通。個別教學含有三個階段的教學流程,

分別為階段(一)單詞語意、階段(二)單詞組句、階段(三)情境應用,每個 階段在教學後均需通過測驗,待三個階段皆通過,方能進入自然情境教學。

在自然情境教學部分,研究對象會在三個研究情境中,隨身攜帶語音溝通板,

真實地運用語音溝通板與他人互動。研究者會在研究對象有溝通意圖時,進行教 學指導,在必要時給予提示,如當下是能使用語音溝通板而未使用、或按壓錯誤 時,給予提示的程度會依循由少到多原則。

自然情境教學的主要評量重點,在於主動溝通次數,即未經提示便能主動使 用溝通版,以及溝通熟練度,即操作語音溝通板時經研究者提示的程度,提示程 度愈低代表熟練度愈高。

柒、教學實驗

本研究採單一受試實驗之跨情境多基線設計,將研究分為基線期、介入期和 維持期三個階段。

在基線期階段,研究者會給予研究對象語音溝通板,內有該情境的溝通圖片,

此階段主要觀察研究對象在未經教學前,使用溝通版的主動性和熟練程度。

待基線期的表現達穩定,無明顯高低變化後,研究者開始個別教學,並在個 別教學通過後,正式進入實驗介入階段,即觀察研究對象在接受輔助溝通教學後,

能否主動、正確的運用語音溝通板進行溝通。待溝通能力呈現上升且穩定的表現,

即進入維持期。

在介入期結束後一週即進入維持期,此階段不再進行教學介入和提示,僅是 追蹤研究對象自主運用語音溝通板的情形,是否在教學褪除後,仍具有維持的成 效。

捌、訪談實驗情境相關人員

為確保本研究的社會效度,研究者會針對參與三個情境的相關人員進行訪談,

包含研究對象的導師、學習扶助課的任課老師,以及住宿管理員,訪談大綱詳見 附錄。

玖、訪談實驗情境相關人員

研究者於實驗過程中,針對個別教學及自然情境教學兩部分結果,會記錄於 研究者自製的各類教學成果觀察記錄表中,並在教學結束就整理出學習數據,運 用目視分析和 C 統計,來分析研究對象的主動溝通能力和溝通熟練度。

在其他資料分析部分,針對參與人員的訪談結果做整理以取得社會效度,並 進行觀察者一致性信度考驗。

拾、撰寫研究報告

根據本研究的基線期、介入期、維持期數據蒐集結果,製成圖表並以文字說 明分析;在社會效度部分,研究者將訪談結果整理,最後歸納出本研究的結論與 建議,彙整完成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