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四節 研究工具

本研究以問卷調查法收集所需要的資料後再加以分析,所使用的研究工具為「學生知覺 父母教養行為與親子關係:跨文化比較問卷」。另外,考量本研究多數的研究對象所使用的第 一語言為英文;因此,本研究將量表雙重翻譯後以中英雙語進行。預計先請專家進行對問卷 題目的效度評估,產生問卷後再進行項目分析與內部一致性信度檢定。

本研究問卷包含三大部分:「父母教養行為量表」、「親子關係量表」及「個人基本資料」。 另外,為符合本研究假設(子女知覺父親、母親的教養行為有差異,以及子女知覺與父親、

與母親的親子關係有差異),因此本研究的「父母教養行為量表」將分開成兩個部分:「父親 的教養行為」、「母親的教養行為」;「親子關係量表」將分開成兩個部分:「與父親的親子關係」、

「與母親的親子關係」。以下將分成問卷初稿、專家效度審核、正式問卷等部分來說明。

壹、 問卷初稿

一、 父母教養行為量表

(一) 量表來源

本研究的「父母教養行為量表」,參考修訂自,由衛生署補助、中央研究院社會所吳齊殷

(1999)執行的一項三年貫時性計劃「青少年藥物濫用之起因:一個社會學習模型」(編號:

DOH86-HR-621、DOH87-HR-621、DOH88-HR-621),其中的家庭內父母之教養行為的量表。

原量表共有四個概念:監督教養(monitoring)、一致性教養(consistency)、引導教養(inductive)

及嚴厲教養(harsh corporal punishment)。因此,本研究將不符合本研究目的的題目加以修 改,改編成適合本研究教養行為之測量工具。並依需要將原問題題項中的「爸媽」、「他們」

改為「父親」或「他」、「母親」或「她」以及原問題題項中的「你」改為「我」,經過改編成 適合本研究親子關係之測量工具後,分四個分量表(監督教養、一致性教養、引導教養、嚴

47

厲教養),總共有 27 題。由於「父母教養行為量表」分開成兩個部分:「父親的教養行為」、「母 親的教養行為」,為利於填答者做填答,於第一部分「父母教養行為」問卷,各題題目的左方 建立一個欄位因此於題目的左方建立一個欄位,並以上下兩個欄位的方式分別呈現父親的教 養行為及母親的教養行為。且為使填答者在閱讀上能更為順利,將題目的呈現方式稍做更改,

「父親」或「母親」將不出現在原問題中,而是於左邊建立的欄位再以上方的欄位「父親」

代表父親的教養行為以及下方的欄位「母親」代表母親的教養行為的方式做呈現。

(二) 量表計分方式

原量表採用李特克式(Likert)5 點量表方式來計分,但為求與「親子關係量表」一致;

因此,本「父母教養行為量表」改以李特克式(Likert)4 點量表方式計分,從 4 至 1 分,分 別為:4 是「總是」、3 是「常常如此」、2 是「偶而如此」、1 是「沒有」。另外,將反向題(第 4、6、8、10、11、13、14、15 題)反向計分。共分四個分量表(監督教養、一致性教養、

引導教養、嚴厲教養),最後將得到四個分量表的分數,各個分量表的分數即為該概念測量的 得分,得分越高表示父親、母親實施該教養行為的頻率越多,反之越少。

二、 親子關係量表

(一) 量表來源

本研究參考洪晟惠(2010)修訂改編自黃宗堅、周玉慧及謝雨生(2004)的「家人關係 量表」,原量表共有三個概念:訊息交換、情感傳達、問題解決,每個概念底下又可分成幾個 次概念。原量表將其他家人關係的題目加以修改或刪除,原量表刪除了原來三個分量表中共 10 題的題目(訊息交換:我要小心說話以免得罪他、我會冷戰不講話、發生爭執我會跟他吵 架、他能夠站在我的立場著想;情感傳達:我會把心裡的感受說出來讓他瞭解、只要他心情 不好我都會知道、如果我心情不好他會不耐煩、為了避免衝突我會隱藏自己真正的情緒;問 題解決:彼此之間有衝突時我會詴詴各種可能的解決方法、我會嘗詴想出各種不同方法來解

48

決彼此所陎臨的問題),合併的題目在三個分量表中共有 9 題,將之合併成 4 題(當彼此有衝 突時我會和他打起架來、我會用爭吵的方式來處理彼此之間的衝突,合併為當彼此有衝突時 我會和他吵架;面對彼此之間的衝突我會獨自生悶氣、我會以冷戰的方式來處理彼此之間的 衝突,合併為我會用冷戰、生悶氣來面對我們之間的衝突;我會用忍讓壓抑的方式來處理彼 此之間的衝突、面對彼此之間的衝突時能拖延我就會儘量拖延,合併為我會用忍讓壓抑、盡 量拖延的方式來處理彼此之間的衝突;我會尋求專業輔導人員來解決我們的問題、我會透過 親戚或朋友來解決我們的困難、我會尋求家人以外的支援來幫助我們,合併為我們之間遇到 問題時,我會尋求家人、親戚、朋友、專業輔導人員的支援來幫助我們解決問題),並依需要 將原問題題項中的「他」改為「父親」、「母親」以及原問題題項中的「我們」改為「我跟父 親」、「我跟母親」,經過改編成適合本研究親子關係之測量工具後,分成三個分量表(訊息交 換、情感傳達、問題解決),各有 8 題,總共 24 題。由於「親子關係量表」分開成兩個部分:

「與父親的親子關係」、「與母親的親子關係」,為利於填答者做填答且在閱讀上能更為順利,

因此於第二部分「與父母親子關係」問卷,將「與父親的親子關係」及「與母親的親子關係」

的題目以上下並列的方式做呈現,並於各題題目的右方建立兩個欄位,以上下兩個欄位的方 式分別呈現與父親的親子關係及與母親的親子關係。

(二) 量表計分方式

本量表採用李特克式(Likert)4 點量表方式計分,從 4 至 1 分,分別為: 4 是「完全符 合」、3 是「還算符合」、2 是「不太符合」、1 是「完全不符合」。另外,將反向題(第 3、4、

5、14、15、16、17、19、20、21 題)反向計分。共分三個分量表(訊息交換、情感傳達、

問題解決),最後將得到三個分量表的分數,各個分量表的分數即為該概念測量的得分,分數 越高,代表子女與父親、母親之間在該部分的親子關係越好。

49

三、 個人基本資料

受試者的基本資料,包括年級、性別、族群以及手足數等。

(一)年級:包括九年級、十年級、十一年級與十二年級。

(二)性別:包括男生與女生。在進行迴歸分析時,將性別處理成虛擬變項。

(三)族群:依據研究目的,符合本研究對象條件的族群為:美加籍華人與美加籍美加人,

意即父母皆為美加籍華人或是父母皆為美加籍美加人的學生。因此在做分析時,刪 除不符合研究對象條件等的無效問卷。

四、 量表雙重翻譯

考量本研究多數的研究對象為以使用英語為第一語言的學生;因此,本研究將量表雙重 翻譯後以中英雙語進行。在翻譯過程中,將不符合本研究目的的題目加以修改,將文字的表 達方式做了些許修改使得語句較為通順以適用於做為本研究之測量工具。修改的部分如下:

教養行為問卷中父親教養行為部分,將第三題父親和我討論我的生活種種事情,修改成父親 和我分享我的生活。將第二十四題當我做錯事情,父親會失控地對我大聲咆哮,修改成當我 做錯事情,父親會失控地對我大叫。將第二十六題父親會用皮帶或類似的東西鞭打我,修改 成父親會用皮帶或類似的東西打我。教養行為問卷中母親教養行為部分,將第三題母親和我 討論我的生活種種事情,修改成母親和我分享我的生活。將第二十四題當我做錯事情,母親 會失控地對我大聲咆哮,修改成當我做錯事情,母親會失控地對我大叫。將第二十六題母親 會用皮帶或類似的東西鞭打我,修改成母親會用皮帶或類似的東西打我。

50

貳、 專家效度審核

擬定問卷初稿後,為確認問卷中各量表題目的有效性,邀請相關領域專家(專家學者名 單請見附錄四)進行內容效度分析與評估,逐題檢視本研究所使用的量表「父母教養行為」、

「親子關係」、「個人基本資料」的內容,並且提供相關建議與看法(專家效度問卷請見附錄 三)。審查的標準採三分法:「合適」、「修改」、「刪除」,並在各題下方留有「建議」空白欄以 及各分量表尾端留有「整體建議」空白欄,讓專家學者提供及填寫意見。在彙整專家們的意 見與建議並與指導教授進行最後討論後,將不合適的題項予以修正或者刪除,以產生正試問 卷(見附錄五)。

各部分依據專家意見所修改如下:

一、父母教養行為

在彙整專家委員們的意見與建議並與指導教授進行討論後,除了修正中英語的用詞並精 簡字句以讓題意更為通順(專家效度問卷第 1、3、7、8、9、10、16、21、24、25、26、27 題);另有專家委員認為有些題項有類似或重複,建議刪除(專家效度問卷第 11、18、19 題); 而有些題項跟分量表的概念無關,建議刪除(專家效度問卷第 6、13、14、15、17 題);且專 家委員認為有些題項可以拆成兩題詢問(專家效度問卷第 4、5、22 題)。另外,專家委員建 議可增加與禁足有關的題目,因此增加一題:當我做錯事情,他/她會不給我玩樂時間,He/She grounds (does not let me do fun things or give me any free time) me when I have done something wrong。經過上述的修改後,題目數量由原本問卷初稿中的 27 題,變成正試問卷中的 23 題。

另外,為了與第二部分「親子關係」問卷格式的呈現方式一致,因此將第一部分「父母教養 行為」的呈現方式做修改。

51

二、親子關係

在彙整專家委員們的意見與建議並與指導教授進行討論後,除了修正中英語的用詞(專 家效度問卷第 1、5、6、7、9、10、11、12、13、15、16、17、18、21、24 題),另有專家委 員認為有些題項類似或重複,建議合併(專家效度問卷第 2、8、22 題);另有專家委員認為 有些題項不妥或是題意不明,建議刪除(專家效度問卷第 3、4、14、23 題);經過上述的修 改後,題目數量由原本問卷初稿中的 24 題,變成正試問卷中的 18 題。

在彙整專家委員們的意見與建議並與指導教授進行討論後,除了修正中英語的用詞(專 家效度問卷第 1、5、6、7、9、10、11、12、13、15、16、17、18、21、24 題),另有專家委 員認為有些題項類似或重複,建議合併(專家效度問卷第 2、8、22 題);另有專家委員認為 有些題項不妥或是題意不明,建議刪除(專家效度問卷第 3、4、14、23 題);經過上述的修 改後,題目數量由原本問卷初稿中的 24 題,變成正試問卷中的 18 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