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第四節 研究工具

本研究主要是設計一適合家長指導高年級學童家庭電腦網路使用之教材,並以行動 研究做為研究架構。其研究工具分別為家長對國小高年級學童家庭電腦網路使用行為關 切議題需求評估問卷、課程回饋單、研究日誌、錄音筆、電子郵件,以及訪談。以下,

則針對研究工具依序說明。

一、 需求評估問卷

為有效瞭解家長對於學童電腦網路使用行為相關議題之關切程度,本研究除先行在 文獻探討中歸納整理學童使用電腦網路可能衍生之問題外,更參酌教育部教師網路素養 與認知網「孩子的網路世界:網路素養家長篇」(http://www.eteacher.edu.tw)所提及之 家長關切議題,著手修改設計「家長對國小高年級學童電腦網路使用行為關切議題需求 評估問卷」(如附錄六)。其問卷施測之主要目的在於統整 KM 國小高年級家長,對其學 童家庭電腦網路使用行為關切度排名前三項議題,以利後續針對前三項議題進行課程設 計與發展。

本需求評估問卷主要分為兩大部分:

(一) 第一部分為調查個人基本資料與家庭資訊設備使用概況,共 5 題。除瞭解 問卷作答家長性別、家中高年級學童性別、家長職業、家中電腦網路擁有狀況外,亦包 含家庭電腦網路放置位置與學童是否擁有個人專屬電腦。

(二) 第二部分為調查家長關心高年級學童電腦網路使用議題程度,共 22 題。

本部分採用李克特式(Likert type)四點量表,關心程度「1」代表不擔心、「2」為普通、

「3」為關心、「4」代表非常關心。每題得分越高,表示作答者對於該項行為議題越為 關心。其問題區分為八個議題,分別為電腦網路使用(問題 1-5)、網路沉迷(問題 6-7)、

網路交友(問題 8-11)、網路內容(問題 12-13)、網路色情(問題 14-15)、網咖(問題 16-17)、網路書寫(問題 18-20)及其他(問題 21-22)。

本「家長對國小高年級學童家庭電腦網路使用行為關切議題需求評估問卷」之施測 對象如摘要表 3-4-1 所列。本問卷於施測前,透過隨機抽樣以該校某班級之高年級學童 家長(35 名)進行預試,並依預試問卷之回饋修改評估需求問卷內容,以期讓作答家長 更為瞭解問卷內容與真實反應本身之關切程度。相關問卷修改內容整理如表 3-4-2 所 示:在第二部分作答說明上,為讓家長能夠逐一針對每項關切議題作答,故修改說明為

「請在每一個議題之選項內勾選最適合您的意見」;其次,針對第二部分問題 10,為讓 作答家長更為瞭解「網聚」之定義,故以「網友間的聚會」補充說明;最後,針對第二

部分問題 11,為讓作答家長更瞭解「即時通訊軟體」所指為何,故以「如:MSN 或 Yahoo Message」補充說明。

此外,為實際瞭解該校家長擔任指導高年級學童家庭電腦網路使用之主要角色為父 親或母親,問卷發放前即告知學童,將本問卷交由家中主要指導其電腦網路使用行為之 家長作答即可。在 96 年 6 月份扣除隨機抽樣進行前測之班級後,本研究者任意抽選該 校高年級十個班級進行問卷發放,共計發出 350 份問卷。其中,若作答之家長有兩名以 上學童就讀高年級並同為問卷施測對象者,僅要求繳回一份問卷即可。最後,共回收 308 份問卷(回收率 88%),扣除資料不全、答題矛盾與填答問卷不符要求者等 38 份,其有 效問卷數共為 270 份,佔回收總數之 87.7%。相關問卷發放情形摘要,如表 3-4-1 所示。

表 3-4-1 問卷發放情形摘要表

發放年級 發放班級數 每班學童數 發放份數 回收份數 回收率(%) 有效問卷

五年級 5 35 175 156 89.1 134

六年級 5 35 175 152 86.9 136

總計 10 350 308 87.7 270

表 3-4-2 問卷修改前後對照整理表

項目 修改前 修改後

第二部分作答說明 請在其選項中勾選最適合 您的意見

請在每一個議題之選項內勾選最適合您 的意見

第二部分問題 10 孩子說要出去「網聚」 孩子說要出去「網聚(網友間的聚會)」 第二部分問題 11 孩子一天到晚都在用即時

通訊軟體聊天

孩 子 一 天 到 晚 都 在 用 即 時 通 訊 軟 體

(如:MSN 或 Yahoo Message)聊天

二、 課程回饋單

為有效改進本研究設計之課程內容,並針對參與家長之回饋進行記錄與整理,本研 究於每節次課程結束後,即以本研究者自行設計之課程回饋單進行意見統整(如附錄 七)。本課程回饋單主要是讓參與課程之家長針對課程內容進行回饋,以利後續課程設 計之改進與確認。同時,亦提供學習者在課程進行期間之反思與未來實際指導應用之參 考。其使用之時間為每節次課程結束前進行,內容設計主要區分為兩大部分:課程滿意 度與課程意見回饋。以下依序說明。

1. 課程滿意度部分

在課程滿意度問題設計上,張德銳(2004)主張可從教學目標的掌握、教學策略的 活用、有效溝通的增進、學習環境的營造與評量回饋的善用五大項目進行評鑑。因此在 課程滿意度上,本部分分別針對上述項目依序發展評鑑之題目:題目 1-6 為評鑑教學目 標是否符合學習者需求(教學目標的掌握);題目 7-10 為評鑑教學活動是否能夠吸引學 習者學習(教學策略的活用)、題目 11-12 為評鑑學習者社群與教學者之間的溝通是否 適宜(有效溝通的增進);題目 13 則評鑑學習環境是否合宜學習者學習(學習環境的營 造)。在評分準則上,則以李克特式(Likert type)五點量表作為課程實施適合度評量。

滿意程度「5」代表非常同意、「4」為同意、「3」為普通、「2」為不同意、「1」為非常 不同意。得分越高(每題總分 5 分)表示作答者對於課程滿意度越高。

2. 課程意見回饋部分

為了更能夠善用評量回饋,以達到課程教學之改進(張德銳,2006)。課程意見回 饋部分,本研究者設計以開放式結構問題為主,進而能夠完整收集到參與課程家長對相 關課程之意見。其開放式結構問題主要詢問面向為:

(1) 最感興趣的課程內容為何?為什麼?

(2) 最有幫助的課程內容為何?為什麼?

(3) 本課程對其指導學童上之助益為何?

(4) 本課程是否有需要改進的地方?

(5) 其他建議?

三、 研究日誌

研究日誌的撰寫,除了可以針對教學準備事宜進行備忘之功能外,亦得以讓教學者 於教學前、中、後期間進行觀察與反思。

四、 錄音筆

在課程進行期間,為便於事後彙整家長針對課程所提出之回饋與討論,以期針對相 關建議進行課程修正,並利於綜覽或協助認定可能之研究問題。因此,本研究者於課程 進行期間採用錄音筆記錄整節次之教學。在相關教學活動記錄完成後,本研究者亦將其 記錄摘要重點轉化為文字稿,以利於後續研究整理。

五、 電子郵件

為即時收集到相關學習者社群之回饋與意見,本研究者亦提供學習者以電子郵件方 式進行意見回饋,以期針對學習者社群之所需進行實際協助與溝通。

六、 訪談

在每一梯次課程結束後,本研究者即會詢問參與課程之家長接受訪談之意願。在確 認學習者有接受訪談之意願與可訪談時間後,本研究者將針對課程滿意度、實際幫助層 面、是否有其議題內容之困惑以及相關建議進行深度訪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