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透過「實施」 、 「修正」與「評鑑」 ,有助於完成行動

第五章 教學活動實施結果

第一節 研究設計結論

三、 透過「實施」 、 「修正」與「評鑑」 ,有助於完成行動

在行動研究「行動」部分,其主要目的為實施、修改與確認適宜之課程教學設計與 教材。為有效達成上述目的,本階段主要透過「實施」與「評鑑」階段進行,並達成研 究目的三之「發展符合國小高年級學童家長關切議題之教學活動」。以下即針對「實施」

與「評鑑」階段之結果與發現,依序說明。

(一) 課程實施與修正部分

本研究為建立一實際可行之家長指導學童使用電腦網路課程,因此透過學習環境建 置、課程推廣,以及各單元課程以三梯次教學時程進行實施與修正,藉以取得更完整之 教學回饋。在課程實施與修正部分,其結果與發現分述如下。

1. 學習環境建置與檢視有助課程活動順利進行

為確保課程活動期間得以順利進行,避免因軟硬體操作不熟悉或設備缺乏,進而導 致課程延宕,損及家長學習成效。因此,建置與檢視學習環境當是課程實施階段之首要 工作。本研究者認為,在學習環境方面,教學者應先行針對實施場所之教室空間、資訊 設備與教學設備進行檢視,並將教學用教材與文件範本儲存於教師用示範電腦內。如此 一來,當能確保課程活動得以順利進行。

2. 課程活動推廣有利家長獲取課程訊息

有鑑於多數課程實施或因課程資訊宣傳不佳而導致參與人數過少,或因家長工作繁 忙而無法全程參與,因此,本研究者認為,讓家長能夠有效獲得課程推廣訊息,亦當是 課程實施階段所應著重之環節。在本課程實施階段,為避免課程訊息宣傳不佳,故透過 書面宣傳單之發放,以及學校網站最新消息之公告,讓家長能更多面獲得課程推廣訊

息。同時,在各梯次單元課程每節次教學活動進行前,妥善利用電話告知課程實施時間 與地點,提醒與鼓勵家長全程參與課程,以更為落實課程活動之推廣。

3. 課程實施時間考量不同性別家長需求

以課程實施時間而言,正因課程實施對象為國小高年級學童家長,故在實施時間的 安排上僅能以星期一至星期五晚上,或週末上午為主。在三梯次課程實施期間,總計有 33 名家長,其中參與者為父親者有 8 名,為母親者有 25 名。若以各梯次實施時間來看 不同性別家長之參與度,僅第一梯次與第三梯次課程有父親參與(第一梯次 5 名,第三 梯次 3 名),第二梯次課程則無父親參與。依此現象來看,本研究者發現,在課程開設 時間上若為星期一至星期五晚上,父親或多因工作繁忙之故,實際參與課程之比例較低

(如第二梯次父親參與比例為 0%,第三梯次父親參與比例為 20%)。若課程開設時間可 為週末上午,則父親參與課程之比例較高(如第一梯次父親參與比例為 62.5%)。因此,

在本課程實施時間上,考量到不同性別家長之實際需求,特將各梯次課程實施時間有所 區隔,藉以讓父親或母親得以視本身需求,選擇適宜之梯次課程參與。

4. 教學活動以討論和經驗分享為主軸

在課程實施期間,為確實瞭解家長對課程之教學設計與應用教材之建議與回饋,並 做為後續梯次課程實施之修正依據,因此,在教學活動進行上,以討論和經驗分享為主 軸。各單元課程教材應用之目的,乃在於讓參與課程之家長討論實際於指導策略應用上 之適宜性,同時提供教學者教學補充與修正。藉由家長討論與經驗分享,各單元課程在 教學活動設計與教材應用上,始得更臻完善。舉例來說,如網路色情防堵軟體使用分析 或台灣對網咖業者之規範整理表,皆是透過家長主動回饋與分享始得以產出。此外,教 學者於課程進行期間,亦針對本身之教學方法進行修正,如後續梯次多採用腦力激盪或 獎勵制度進行,藉由實際成效來看,不僅能夠讓教學活動更為活潑,同時亦能透過家長 腦力激盪之成果,有效針對教學者在教學設計上可能產生之盲點進行修正與補充。

5. 教材設計與應用適時融入資訊技能教學

為更符合家長參與課程之需求,因此在教材設計與應用上,多利用新聞案例、教學 影片、教學簡報或文件範本進行教學活動。此外,除了提供家長原則性的指導策略,亦 透過家長回饋與建議,在各單元教材設計與應用上融入必要之資訊技能教學,如網路色 情防堵軟體安裝與應用、學童瀏覽網站歷程記錄檢視、學童聊天軟體紀錄檢視等等。對 家長而言,指導策略的認知固然重要,實際應用技能的提升亦是參與課程之期望。以此

需求來看,本研究者認為,在教材設計與應用上當針對教學內容融入必要性之資訊技能 教學,以期對家長在指導策略應用上更有所助益。

整體來說,本研究於「實施」階段,主要先行透過學習環境建置與檢視促進課程活 動能夠順利進行,並藉由課程活動推廣便於家長獲取課程訊息。此外,在課程實施時間 上亦考量到不同性別家長需求而以三梯次教學時間進行課程活動,同時課程活動期間以 討論和經驗分享為實施主軸,在教材設計與應用上則適時融入資訊技能教學。

(二) 課程評鑑部分

在「評鑑」階段,為確認整體課程之可行性,故針對課程教學活動進行形成性評量,

主要評鑑部分如下所述。

1. 課程滿意度檢核

在教學滿意度檢核方面,本研究者於各單元課程三梯次實施完後,透過課程回饋單 針對家長於教學活動期間,對教學者於教學目標的掌握、教學策略的活用、有效溝通增 進、學習環境營造以及善用評量回饋之滿意度進行調查。期望透過家長參與課程活動之 滿意度調查,有效檢核各課程教材應用推廣之可行性,進而達到應用推廣之目的。實際 教學滿意度檢核結果發現,家長在三梯次教學活動期間,對於教學目標的掌握、教學策 略的活用、有效溝通的增進、學習環境的營造以及善用評量回饋多以滿意為主。因此,

由教學滿意度檢核可推知,各課程教材確有其應用推廣之可行性。

2. 家長回饋檢核

為有效修正本研究所設計與發展之應用教材,教學活動期間透過學習者課程回饋單 之開放式結構問題詢問、討論區與電子郵件即時聯繫溝通,以及事後訪談,進行教學設 計、教材應用與教學活動之檢核。多數家長在回饋上皆認為各單元課程之可行性頗高,

同時亦針對部分內容給予修正回饋。

透過家長之建議與回饋,不僅讓研究者於教材設計與發展上更趨完整,同時亦更能 瞭解到家長於課程活動期間真正之學習需求。此外,藉由不同梯次之修正教學,再次檢 視相關課程回饋建議之可行性與教學成效,當能有效提升家長對於各單元教學活動之學 習成效。

3. 研究者自我省思檢核

本研究者認為,在各單元課程之教材設計與發展,以及教學活動進行期間,或常因

教學者(本研究者)本身之教學角度或使用經驗,而在相關層面有所疏失或遺漏。實際 上來說,雖可透過參與課程家長即時回饋進行部分修正。然而,教學者本身亦當於課程 活動前中後,透過教學觀察與記錄,隨時自我省思與檢核各項教學活動與教材應用之可 行性。舉例而言,本研究者原對是否需要提供市售過濾色情軟體安裝使用示範教學,以 及學區附近優良網咖推薦地圖之應用存有疑慮,然而透過實際教學應用後發現,基於教 學分享、學習者學習動機與學習成效需求來看,其實相關教材之設計與發展亦有其教學 價值。其次,在「家長指導學童健康網路交友」單元課程部分,本研究者於實際教學後 發現,應當提供適當之教材資源,讓家長在指導學童網路交友策略應用上更為適切,因 此另行採用可供親子共賞之教學媒體,以利親子間對此議題之討論與分享。此外,本研 究者認為,研究者於課程進行期間所進行的自我省思檢核,亦能針對事前設定之教學流 程與時間分配,進行更適宜之修正,進而有效提升教學效益與學習成效。

整體來說,透過教學滿意度、家長回饋與研究者自我省思三方面檢核可知,本課程 已然具備可行性。同時,透過各單元課程之實施、修正與評鑑,不僅有效完成行動研究 之「行動」,更確實達到研究目的三之「發展符合國小高年級學童家長關切議題之教學 活動」。

綜合上述發現結果,將本研究之結論整理如表 6-1-1。透過表 6-1-1 可知,本行動研 究已然達成研究目的一:「評估目前家長指導國小高年級學童電腦網路使用行為之關切 議題」;研究目的二:「設計符合國小高年級學童家長關切議題之教學設計與教材」,以 及研究目第三:「發展符合國小高年級學童家長關切議題之教學活動」,進而確認本行動 研究所期望達成之「家長指導國小高年級學童使用家庭電腦網路課程」已具可行性。

表 6-1-1 研究結果總整理表

以下第二節將提出未來研究建議,以達成研究目的四:「綜合本研究之結果,提出 實施家長指導國小高年級學童電腦網路使用行為教學課程之具體建議與未來研究方 向,以供家長、教學者、研究者與課程設計者參考與應用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