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網際網路對學童生活的正向改變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網際網路對學童生活的正向改變

伴隨著網際網路的普遍性應用,人類的生活模式逐漸有了異於過往的改變。網際網 路不僅縮短了人與人之間溝通與聯繫的距離,更實現了隨時隨地都能進行學習的願景。

而網際網路對於學童生活的正向改變,涉及了溝通模式、教育學習模式與自我認同模 式,相關影響如下所述。

一、 溝通模式的改變

資訊科技的發展與進步,讓網際網路逐漸成為學童同儕間互動與溝通的主要模式。

現今學童習慣以網際網路取代舊有媒介工具,來進行同儕間之互動與溝通。學童之所以 習慣以網際網路取代舊有溝通模式,其主因來自於電腦網路應用之特性。戴怡君(1999)

認為電腦網路使用特性,包括了互動性、匿名性、時空壓縮性、多元性與中介性。Walther

(1996)則指出網際空間中的互動,具備了有「遠距臨場感(tele-presence,使用者能夠 透過電腦網路中的媒體使用取得遠端的資訊)」、「流動性」、「暫留性」、「秘密性」與「立 即性」等特性,同時將透過網際網路進行之溝通模式稱為「超人際溝通 (hyp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此外,黃學碩(1997)亦提出,網路媒介和其他媒介比較起來,具 有互動性、超文本、數位化、非線性、匿名性、以資訊為中心、控制程度低與新的語言 符號系統等八種特質。其次,張維安(2004)則認為,正因為網路世界具有豐富的資訊、

平等的階級、力量感、匿名或化名、速成的親密感、無止盡和互動性等特性,讓其使用 者逐漸趨向在日常生活中依賴使用網際網路。

綜合上述研究可知,正因為網際網路具備了可匿名、高互動、平等、豐富多元、秘 密性、速成親密性與新的語言符號等特質,進而讓網際網路得以取代電話與書信溝通模 式上的單一性,同時也讓人際間的溝通變得較以往來得便利與多元。黃厚銘(2002)認

為網路上慣常使用的化名(pseudonymity),以及這種經過媒介(media)中介(mediate)

的溝通模式,使得個人不必再以主要的身分認同與他人接觸,也就比較勇於嘗試各種平 常不敢嘗試的舉動與經驗,亦即網路使用者更願意主動在網路上與陌生人進行接觸。趙 宏達(2004)的研究也指出,網路使用者在網路世界中比實際生活環境,更願意與陌生 人雙向互動。由此可知,網路的使用無形中讓使用者擺脫了以往溝通與交往模式,進而 願意主動拓展新的人際關係。

Livingstone(2003)指出,學童對於網際網路的興趣起於「一個交流的新機會(new opportunities to communicate)」。線上社群活動的興盛與改變,讓通訊活動趨向生活化與平 常化。根據蕃薯藤網站於2005年11月到12月間,針對6373名網路使用者進行的網路大調 查(http://survey.yam.com,2006)資料顯示,超過六成的網友會運用即時通訊系統、部 落格或各式討論版與其他人進行社群連結,並藉此維持和朋友間的互動聯繫。同時,該 網站亦於2006年3月份針對6453名國中小與學齡前學童進行「小朋友網路行為調查」,其 結果亦顯示有超過六成的學童在網路上交過朋友;超過六成五的學童擁有自己的班級網 站(http://survey.yam.com,2006)。這些數據在在都顯示出,現今學童與成人都有在網 路上交朋友的需求與實際行為產生。另一方面,兒童福利聯盟文教基金會於2006年5月 底至6月間,針對全國903位國小高年級和國中七到九年級學生,所進行的「2006年台灣 地區兒童少年上網行為調查報告(兒童福利聯盟文教基金會,2006)」顯示,有近五成 的學童表示他們會在線上遊戲中交友。其次,有三成七的學童則會使用網路即時通訊軟 體交友;而有兩成的學童則表示曾在網路聊天室和網路家族交友。

透過以上數據可知,利用網際網路與同儕伙伴進行聯繫,已成為現今學童溝通的主 要模式。網際網路的出現不僅拓展了學童的人際交友,同時也讓學童更容易尋求到同儕 的支持以及興趣相同的同好者,形成有別於真實生活中的同儕團體(鄭媖瑋,2003)。

對學童而言,上網就是一種分享性的集體活動,他們喜歡和同伴一起玩,藉此獲得樂趣、

權力,以及參與和維繫既有的人際網路(林宇玲,2004)。

此外,學童透過電腦網路使用族群特有之封閉性空間應用特性(如:部分網站設立 之討論區須使用帳號密碼始得以進入瀏覽與討論),可以創造出屬於群體間認同的圖文 與符號,並立即獲得回應與互動。因此,電腦網路之應用逐漸成為學童同儕間主要的溝 通模式。在學童間存在的頑皮性溝通語言(如:以圖代文、注音文或俗稱之「火星文」),

不僅展現了學童在網路使用上豐富的創意,也讓彼此間的溝通模式較以往來得更趣味化 與多元化,同時也讓使用之學童對溝通群體更富認同感與歸屬感。由此可知,新一代的 交友群聚與溝通模式己然成型,網際網路逐漸成為另一個國小學童進行社會交誼的重要 溝通管道。

二、 教育學習模式的改變

網際網路對使用者而言,並非只是單純為溝通聯絡目的,也具有較積極正向的教育 意義(游森期,2001)。網際網路使用頻率的盛行,無形中帶領了教育學習活動,除了 傳統的面對面教學模式外,更增加了線上進行教育與學習模式。周倩與楊台恩(1998)

指出,網際網路在教育學習應用上的特性,分別有:(一)數位化多媒體資訊的呈現;(二)

超本文或非線性訊息搜尋、儲存的方式;(三)提供同步與非同步的互動;(四)去情境 化及匿名的傳播模式;(五)全球化與分眾化的同時進行;(六)傳播內容即時性的需求。

除上述特性外,吳明隆與林振欽(2005)也指出,網路環境建造了新的溝通與資源分享 模式,營造出豐富化的資源學習環境,同時提供使用者適用於練習自我導向式的學習方 式。

由此可知,正因為網際網路在教育學習應用上具備了即時、多元與豐富等特性,學 童得以不再侷限於傳統教室內進行單一的面對面學習活動。透過網際網路之使用,學童 還擁有了隨時隨地學習的機會。

Livingstone(2003)認為,學童能夠透過網際網路的使用,自信且自主地學習與獲 取新資訊。舉例來說,學童利用網際網路與同儕互動討論,就是一種合作學習模式的展 現,因為使用網路就是一種分享性的集體活動。在林宇玲(2004)針對台北縣烏來國小 單一班級 29 名學童所做的個案研究結果顯示,即便是偏遠地區的學童,亦能藉由網際 網路不斷地與科技、同儕團體、師長以及成人世界進行有意義的協商。學童透過網際網 路的使用,一方面認識和賦予網路世界真實定義,一方面也利用網際網路建構與學習其 世界與生活。

由上可知,透過網際網路內數位化多媒體資訊之呈現,學童樂於轉化成為更主動與 更積極的學習者。因此,網際網路的使用,不僅給予了學童在教育學習機會上更多新的 嘗試與改變,同時也彌補了過往傳統教學層面上不足之處。而這也是教育部於「中小學 資訊教育總藍圖(教育部,2001)」中所闡述的「資訊隨手得、主動學習樂、合作創新 意、知識伴終生」願景。透過網際網路普遍性應用,學童能夠更快速、更即時地瞭解真 實環境與搜取知識,並擁有更多元與更豐富的學習機會。

三、 自我認同模式的改變

網際網路的應用,除了改變學童的溝通與教育學習模式外,也因其使用特性,讓 學童擁有更高的自我認同感(游森期,2001)。Giddens 指出,媒介導致的全球化過程,

使得個人可以同時處於當前的使用環境並連接到全世界。這種時空分離的現象,將導致 個人可能同時處於數個相當不同的經驗框架中(引自趙旭東、方文譯,2005)。黃厚銘

(2002)認為這些差異的經驗框架可能有助於個人自我瞭解,進而有助於形成新的自我 認同感。同時,網際網路的連結功能,保證了人們在網路空間中所塑造的新自我,能夠 真正與他人在網路空間中進行實際的溝通與互動。學童藉由網路的使用尋求並探索自我 的統整,對他們在自我特質的認識、未來目標的瞭解以及人際關係的連結上都將有所助 益,甚至可以進一步解構並重新建構更多元的自我(鄭媖瑋,2003)。

其次,Mckenna 與 Bargh(1998)的研究也指出,網路的化名性讓使用者得以擁有 重新進行自我身分的界定,與建立自我認同的機會。如同黃厚銘(2002)所描述:

自我認同之所以在網路普及後成為一個值得注意的問題,主要是因為網路化名所提供的彈性,容許 個人以前所未有的自由度來扮演各樣的角色。個人一面藉著網路的隔離,在網路上重新塑造一個或 多個自我,而這些自我也都或多或少與真實世界的身分有所不同。另一方面,網路也使得人們可以 跨越時間、地域,及生理上的限制,與虛擬社區中的其他人共同投入這個探索自我認同的遊戲。

由此可知,學童在使用網際網路之際,對於自我特質與心理都能更有彈性、更自由 化地探索與試探,進而促使其本身在自我認同模式上,能夠有更深層與更多元的建構。

整體而言,藉由上述研究可知,網際網路的應用不僅促使了學童在人際溝通上,能 夠擁有多樣化、即時化與高互動化的模式。同時,網際網路也促使學童在教育學習上,

較過往學習環境擁有更豐富也更寬廣的機會。再者,藉由網際網路新溝通模式的應用,

學童亦更能追尋、探索與建構多元化的自我認同。因此,對學童而言,網際網路的確對 其生活產生了相當程度的正向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