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第一節 研究模式與流程

學者 Lewin 從「團體動力」與「社會工程」之觀點提出所謂「螺旋循環(Spiral Circle)」模式,以描述行動研究的持續進行歷程。其模式認為行動研究是由許多迴圈所 形成的反省性螺旋(Reflective Spirals)所構成,每一迴圈中都包含了計畫(planning)、

事實資料探索或偵查(fact-finding/ reconnaissance)以及行動(action)等步驟。其中,

每一個「研究-行動」迴圈都會導致另一個「研究-行動」迴圈的進行,進而由此將行動 研究建構為一個連續不斷的歷程。而在行動研究歷程中,Lewin 特別強調有系統的事實 探索或偵察,認為其結果將有助於行動方向的導引與整體計畫的修正,同時亦可獲致最 大的研究效能(引自陳惠邦,1998)。

然而,Somekh 於 1995 年指出,諸如資料蒐集、分析與解釋等歷程,實際上是無法 清楚區隔的,主要原因在於行動研究中的每一個階段都可能同時混用到這三種過程。因 此,Somekh 建議採用較廣泛、較簡單且具「自明性」的階段來說明行動研究之過程,

以期保有較大的發展彈性,並得以讓研究者或教學者一目了然(引自陳惠邦,1998)。

藉由上述兩種行動研究模式相比較,本研究者認為,因 Somekh 主張之教育行動研 究歷程模式具有較大研究彈性與較切合實際教學情境所需之特性,故從事行動研究之教 學者或研究者多傾向使用本模式進行相關研究。在考量到實際人力、物力與研究時程有 限之情況後,本研究選擇以 Somekh 之教育行動研究歷程模式做為主要研究流程。其研 究流程如下圖 3-1-1 所示,相關實施細則依序說明。

圖 3-1-1 本行動研究流程圖

資料來源:修改自陳惠邦(1998:249)

一、 尋找起點(問題焦點)

(一) 參考相關文獻,確定研究問題及其重點

本研究問題之一在於瞭解家長於指導國小高年級學童使用電腦網路之關切議題,並 尋找起點(問題焦點)

1. 參考相關文獻,確定研究問題及其重點。

2. 與專家學者討論初步研究計畫與架構。

3. 決定研究方式。

澄清情境

1. 蒐集研究場所與對象資料。

2. 透過問卷調查方式,進行需求評估資料分析。

3. 決定研究場所、觀察與記錄工具。

發展行動策略與行動

1. 針對研究議題,設計相關教案與教材。

2. 實施課程、記錄,並進行家長回饋與討論。

3. 撰寫研究日誌與反省。

4. 修改與確認適宜之課程教案與教材。

公開呈現與溝通

1. 統整課程實施結果。

2. 撰寫研究報告。

3. 針對研究提出結論與建議。

4. 公開本研究結果。

針對其關切議題設計與發展出適合家長學習之教材內容。因此,透過文獻探討與分析,

統整歸納出電腦網路對家庭的負面影響、學童家庭電腦網路使用問題,以及家長指導學 童使用電腦網路時之態度與策略,進而確定本研究之問題及其重點。

(二) 與專家學者討論初步研究計畫與架構

在與指導教授以及任職學校之校長、教務主任,確認研究問題與重點可行後,即便 積極與之討論相關研究計畫與架構。本研究之研究對象著眼於國小高年級學童家長,並 擬定在評估家長對國小高年級學童家庭電腦網路使用行為之關切議題後,設計與發展出 適宜之教材,以做為本研究之計畫與架構。

(三) 決定研究方式

誠如前述,正因為行動研究之目的在於解決實際問題。本研究者在歸納實際研究問 題與確認研究架構後,認為國內針對家長指導國小高年級學童電腦網路使用之教材較為 缺乏,即決定採用行動研究方式進行本研究,以期能夠透過行動研究模式取得實際問題 之解決策略。

二、 澄清情境

(一) 蒐集研究場所與對象資料

因本研究場所設定為新竹縣新設立之公立國民小學-KM 國小(化名),研究對象設 定為該校高年級學童家長。故先行針對研究場所之教學環境與設備進行蒐集,同時亦針 對該校高年級家長基本資料進行蒐集與整理。

(二) 透過問卷調查方式,進行研究議題資料分析

為確認本研究後續課程方向與內容,本研究者在與指導教授討論,並參考教育部教 師網路素養與認知網「孩子的網路世界:網路素養家長篇」(www.eteacher.edu.tw)內所 提及之家長指導議題後,即著手修改設計家長對國小高年級學童電腦網路使用行為關切 議題需求評估問卷。同時,為讓施測家長更為瞭解問卷內容與真實反應其關切程度,先 行透過隨機抽樣該校一班高年級學童家長(35 名)進行預試,並依預試問卷之回饋修改 問卷內容,並於 95 年 6 月份發放與收集本行動研究之需求評估問卷後,著手進行家長 對國小高年級學童電腦網路使用行為關切議題之統計與分析。

(三) 決定研究場所、觀察與記錄工具

因本研究主要以 KM 國小為研究場所。在課程實施上,本研究者先行取得該校校長 及其行政團隊同意並確認本研究計畫與目的後,決定以電腦教室做為主要教學場所。同 時,因學習對象設定為家長,故擬於課後實施本項研究。其次,研究過程中搭配研究日 誌做為課程實施記錄工具。同時,為取得參與課程家長對本研究之認同,在課程實施前 亦會告知本研究之目的與方向。研究進行期間採透明公開化,觀察與記錄等工具之使用 亦先行取得家長之同意。

三、 發展行動策略與行動

(一) 針對研究議題,設計相關教案與教材

本研究者在分析與統整出該校家長對高年級國小學童電腦網路使用行為之關切議 題後,決定以其關切議題之前三項做為課程設計主軸。在與指導教授確認議題後,即著 手設計相關教案與教材。

(二) 實施課程、記錄與進行家長課程回饋

因本研究之課程實施對象為該校高年級學童家長,在詢問家長參加課程意願與可搭 配時間後,擬訂課程時間分別為 97 年 1 月下旬(寒假)至 3 月(96 學年度第 2 學期),

並實施三梯次課程以提供課程內容之修改與確認。因每梯次課程設計主要是針對三個國 小高年級學童最關切之議題進行教學,故每一梯次課程細分為三節次,每節次進行 2 小 時。課程實施時間如表 3-1-2 所示。

表 3-1-2 本研究課程實施預定時間表

課程梯次 第一梯次 第二梯次 第三梯次

實施時間

97 年 1 月下旬 星期六 上午 10:00-12:00

97 年 1 月下旬 星期一與星期三

晚上 7:00-9:00

97 年 3 月 星期一與星期三

晚上 7:00-9:00

課程節次 三節次 三節次 三節次

此外,在課程進行期間,本研究者亦會針對家長之回饋與互動進行記錄,並於每節 次課程結束前,進行課程回饋單之收集,以期針對課程內容適宜性進行修改與確認。

(三) 撰寫研究日誌與反省

因行動研究強調研究者就是教學者,並著重於教學者本身自省心得。故課程進行期 間,本研究者將撰寫研究日誌,並針對教材適宜度以及學習者社群回饋心得進行反思,

以做為課程後續設計修改之參考。

(四) 修改與確認適宜之課程教案與教材

在歷經三次課程教學,期間輔以學習者回饋與研究者自行修改後,即可確認課程教 案與教材之適宜度。

四、 公開呈現與溝通

(一) 統整課程實施結果

於課程實施完畢後,即針對三梯次課程之研究所得與優缺點,進行實施結果統整。

(二) 撰寫研究報告

在完成課程實施結果統整後,即著手撰寫相關課程實施研究報告。

(三) 針對研究提出結論與建議

於完成研究報告撰寫期間,亦針對研究所得提出結論與建議。

(四) 公開本研究結果

陳惠邦(1998)認為教育行動研究是一種公開的教育探究型式,在每一個階段完成 後當以報告形式予以公開呈現。因此,本研究者在完成相關研究後,當公開本研究結果,

以期提供家長與研究者參考與推廣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