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二節 研究建議

依據本研究結果與發現,茲提出以下幾點建議供為相關專業人員在教育、治療 與輔導工作上之參考,同時也提供未來的研究進行時一些想法與改善之建議。

壹、對案家的建議

一、善用家庭優勢,發揮家庭所長

研究者進入案家的情境脈絡約二個月的時間,這段期間,研究者嘗試找出案家 具備的優勢,期望以優勢觀點的角度,協助案家發覺自身的長處,並增強處理問題 的能力與自信。舉例而言,個案目前一週僅有療育一次,職能治療與語言治療各半 小時,加上回家後幾乎沒有治療的複習功課,導致案父母對於治療成效不甚滿意。

至於個案的療育一週只有一次,除了醫院的個案量龐大、治療時間不易加乘外,另 一個主要的原因係案父晚上常要加班、週六又得工作,能帶孩子去醫院療育的時間 相當有限,此亦成為案家的特殊挑戰。然而,從其他家庭成員身上或許可以看到新 的契機,例如:同住的祖父母、叔叔、以及目前辭職在家的案母,這些家庭成員除 了可以協助分擔帶孩子到醫院治療的工作外,另外亦可以透過管道(例如:案家鄰 近的**療育機構)尋找更多能提供案家協助的療育單位,來幫助個案重建與他人 正向社交的能力,同時也讓案家成員學習如何教導選擇性緘默症的孩子,從中得到 更多的資源與支持。

又如,案家因為宗教信仰的因素,平時和眾多親戚(即道親)往來頻繁,此也 意味個案有許多和他人互動的機會,尤其是親戚的孩子,案父母或許可以善用去佛 堂聽課或親戚拜訪的機會,引導個案社交互動的技巧,例如:一一呼喊親戚的稱謂、

請親戚吃東西等;另外,案父母亦可嘗試和比較親近的親戚形成同盟的關係,不但

強化了非正式資源的脈絡,同時情感上亦能獲得支持;而且當案祖母的想法或做法 與案父母不一致時,還可以藉由他人的力量來「說服」案祖母,可謂一舉兩得。

二、打開家庭界限,尋求更多的支持與資源

整體而言,案家和外在環境的互動較少,尤其是案祖母對於孫子的發展一直秉 持「大隻雞慢啼」的觀念,並深受宗教信仰的影響,凡事以求神問卜為解決之道,

反而對於醫療院所抱持存疑的態度;雖然案父母發現孩子慢說話的跡象後,即帶往 醫院就診,並決定聽從醫師的建議送孩子去幼稚園上課,但卻遭到案祖母的反對,

加上案父母欠缺早期療育的相關知能,於是孩子的教育與療育雙雙受到延誤。

然而慶幸的是,研究者從訪談案父母的過程中,可以確定案家並非「抗拒服務 型」的家庭,也就是說,案家基本上對於專業人員的介入保持接受的態度,尤其案 父母相當信任專業人員,特別是直接給予案家協助的社工與治療師,還有身為特教 老師的研究者。鑒於案家向來與外在環境的連結少,研究者從案家的生態圖中(見 圖 4-2)尋找可以進一步強化連結的資源與支持,以協助案家獲得更多的支持,避 免生活在界限封閉的情境中。

(一)教育、輔導方面

建議案父母多和學校老師聯繫,除了瞭解個案在校的適應情形外,更可以和老 師進一步討論如何讓其削弱在學校說話的畏懼感,例如:先找出個案最喜歡的同 學,安排其坐在一起,透過同儕的力量來幫助個案融入學校的生活;或者案父母找 機會請小朋友吃東西,但要求個案親自發送東西給同學,從中建立個案與他人社交 互動的技巧,並鞏固良好的人際關係,都可能有助於個案更快且更好地適應學校情 境。

此外,由於案父母較欠缺早期療育的相關知能,同時案母不諳於教養孩子的技 巧,因此建議案父母多參與**療育機構、學校或醫療單位舉辦的早期療育研習或

親職教育講座等,從中不但能獲得正確的早療知識,更可以增進與其他家長互動的 機會,彼此交換教養心得、尋求相關資源或為彼此打氣等,為封閉的家庭界限開啟 一扇大門。

(二)療育方面

除了家庭成員可以共同分擔孩子的療育工作外,案父母應打破消極被動的家長 角色,主動地詢問治療師在家或在校可以配合進行的活動有哪些,例如:語言治療 師曾經建議案父,故意不讓個案帶鉛筆盒或學用品,主要目的是要個案嘗試向他人 借東西等等;案家成員除了接送孩子進行療育外,參與療育反而是更重要的課題。

貳、對相關專業人員的建議

一、評估或介入選擇性緘默症時,關注個案之家庭系統

根據第二章的文獻探討,選擇性緘默症的介入方式主要分為行為治療、心理治 療、家庭治療與藥物治療,有學者則表示近年來,愈來愈多的研究傾向採取多面向 或多模式來治療選擇性緘默症兒童,認為會有較佳的效果(許韶玲,2002)。然而 國內關於選擇性緘默症的研究多聚焦在個案的介入(蔡宜青,1999;王翠蘭,2004;

周惠君,2004;黃世欽,2004;鄧閔鴻、姜忠信和侯育銘,2004),或以學校為本 位進行團體輔導(丘彥南,1996)與個別輔導(王雪瑜、涂馨尹和王欣宜,2006)

等,對於個案家庭層面之探討闕如。

研究者依據案家的訪談、觀察及札記資料,從中推論選擇性緘默症的成因應與 家庭系統的運作有其相關,例如:家庭成員害羞被動的特質、次系統界限僵化或糾 纏的現象、成員彼此間迂迴或沉默的溝通、女性成員主掌權力等,這些面向可能造 成家庭系統產生多樣化的問題,例如:強勢的女性造就了男性被動的個性、僵化的 次系統界限或沉默的溝通方式讓孩子學到疏離冷漠的處世之道等;因此,專業人員 在進行選擇性緘默症兒童之評估時,應納入家庭系統的面向。

二、強化選擇性緘默症的相關支援

上文中提及,由於學齡前的選擇性緘默症幼兒較難以確立診斷,加上此症乃屬 罕見的兒童精神疾病,在臨床上的出現率不高,因此許多老師、家長以及社會大眾 對於「選擇性緘默症」倍感陌生。研究者鑒於案家遇到的困境,茲提出幾點淺見以 供實務工作者參考:

(一)加強選擇性緘默症相關知能的宣導

建議透過報章雜誌、網路媒體、電視報導、講座、海報或手冊的方式,讓社會 大眾更進一步地瞭解選擇性緘默症,並盡可能地做到初級預防;或者孩子顯現徵兆 時,主要照顧者能盡快地察覺,並立刻帶往醫院接受鑑定及後續的療育。

(二)建立選擇性緘默症專屬的資源平台

在訪談案家的期間,研究者同時為案家連結一些療育上的資源,例如:特殊教 育資源中心、早療實驗中心與**療育機構等;其中,特殊教育資源中心的老師將 選擇性緘默症歸類為情緒障礙類,其表示若確定接案後,會派情緒障礙巡迴輔導老 師前往幼稚園進行評估與諮詢,由此可知,國內對於「選擇性緘默症」所提供的支 援仍傾向「情緒障礙」類別,只是,情緒障礙涵括的範圍廣大,如果「選擇性緘默 症」擁有專屬的資源平台,不但對於專業人員有所幫助,同時也方便進行宣導的工 作。可惜的是,國內並無類似的資源平台,例如:尚未成立選擇性緘默症的基金會 或協會、少見選擇性緘默症系統化介紹的網站等,由此可見資源方面的整合仍有極 大的改進空間。

(三)期許質量並重的早期療育

根據案家的經驗,孩子在 H2 醫院接受一年的語言治療及職能治療,但案父卻 從未參與過孩子的治療過程,主要原因是院方不開放讓家長參與治療;此外,由於 醫院的個案量龐大,治療師普遍負荷量重,治療時間只好排得緊湊,然而顧得了「量」

卻失去了「質」,治療師少有和家長互動的時間,更缺乏機會親自示範治療,因此

療育的成效實為一個大問號;因此,改善服務輸送的品質一直是早期療育工作者極 待努力的目標,期許「一步一腳印」,以邁向更臻完善的早療之途。

參、對未來研究的建議

一、研究主題

本研究主題以家庭系統為中心,涵括的面向較大,未來建議可以縮小題目的範 圍,例如探討家庭界限的運作情形,包括內在界限與外在界限,相信得到的資料應 是深入且豐富的,或許更能反映出家庭成員的互動關係及其特質。

二、研究對象

本研究為個案研究,僅訪談一個家庭、兩位受訪者,未來建議擴大研究的樣本 數,並延伸至學齡階段的兒童,或許可以從中比較選擇性緘默症持續時間較長(學 齡兒童)與持續時間較短(學齡前幼兒)的個案,其家庭系統特徵是否相同、差異 處為何等。此外,訪談對象除了主要照顧者外,亦可涵括其他家庭成員,或與案家 有密切關係的人,例如:學校教師、街坊鄰居、親戚朋友等,藉由多元化的資料蒐 集,以提高研究的信效度及豐厚度。

三、研究方法

研究者進入案家的情境脈絡約二個月,從中獲得訪談、觀察與文件的資料,然 而二個月的時間是否能完整且深入的剖析案家之家庭系統,是為可議之處。因此未 來建議延長資料蒐集的時間,除了進行訪談工作外,更應共同參與研究對象的生活 情境,方能減少研究者的主觀性,增加研究的可信度及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