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三節 研究者的省思

【序幕】

壹、對研究者角色的省思

由於本研究對象是透由**療育機構轉介而尋得的,而當初為了避免研究對象 拒絕接受訪談,**療育機構的社工員向案家表示研究者是位特教老師,於是研究 者便以「輔導老師」身分進入案家的脈絡,除了訪談工作外,還要負責改善個案選 擇性緘默症的情形、提供案家相關的資源等。

然而本研究除了訪談家長外,亦同時進行觀察的工作,只是觀察的內容首重自 然情境下發生的現象,因此如果產生「觀察者效應」,勢必影響研究的效度;於是 研究者造訪案家之前,先行思考要將自己定位為何種角色,是否要介入個案的教 導?或擔任單純的訪談者與觀察者角色即可?但案父母似乎一開始就將研究者定 義為「輔導老師」,因此,研究者思索著該如何和案父母溝通,讓其既能配合研究 的進行、又不會將研究者的角色複雜化。於是第一次與案父母見面時,研究者除了 先說明研究主旨與進行的方式之外,更明確地告知家長,研究者不會直接介入個案 輔導,僅擔任諮詢者與資源提供者的角色;另外,為了在自然的情境中觀察成員平 時的互動關係,研究者一再地提醒案父母不要稱呼研究者為「老師」,在個案面前 稱呼研究者為「阿姨」即可,希望藉此降低個案對研究者的戒心或畏懼,以俾於後 續觀察工作之進行。

由於研究者一開始就釐清在研究現場擔任的角色,且能堅持到底,才能圓滿地 完成訪談暨觀察的工作。首先個案對於研究者全然不感到「威脅」,研究者在案家 與案父母聊天時,個案常是自己做自己的事,對於研究者始終冷淡、不感興趣,不 會因為害怕或焦慮而逃離現場;此外,研究者常帶小禮物送個案及案弟,因此兄弟

倆其實對研究者頗具好感,而此正向的關係則有助於研究者蒐集到自然情境下的觀 察現象。再者,由於研究者第一次和案父母見面時,就選擇「開門見山」的方式,

直接向案父母表明研究者訪談的目的,另外更說明研究者在研究期間僅能擔任諮詢 者的角色,不宜直接介入;雖然當下深怕案家因為得不到立即性的支持而拒絕受 訪,但也許是真誠的態度讓案父母欣然接受研究者扮演的「角色」,除了全力配合 研究者的訪談時間外,更能接受研究者提出的建議,積極地連結資源或充實相關知 能,而這也契合了研究者的初衷-和案家達成「雙贏」的局面。

【中場】

貳、對資料蒐集的省思

首先談到研究場地的部分。由於案家缺乏較隱密的空間,訪談的地點多在案家

一樓的大客廳,而那裡也是案家成員的公共空間,在訪談進行的過程中,除了有時 會遇到案家成員出入的影響而暫停訪談的情形外,其實最大的干擾是來自孩子進入 訪談的現場,造成案父或案母可能因此而分心;或因為孩子的玩鬧聲,而導致錄音 的品質降低,增加研究者在轉譯資料上的困難度。後來研究者和案家的關係建立 後,便委婉要求案父母是否能到較低干擾的空間進行訪談,於是有時會移駕到三樓 的小客廳、甚至到四樓的佛堂,但難免又會遇到個案和案弟堅持要當小跟班的狀 況,再度出現「噪音」干擾,此時,研究者會不斷地作澄清、摘要的動作,旨在避 免因聽不清楚或稍微分心而誤解受訪者的意思。

其次是剛開始進行訪談時,當受訪者的思考時間較長時,研究者因怕受訪者不 清楚問題而縮短等待的時間,再次追問問題或轉換另一種方式發問,但變成無形中 可能造成「引導」受訪者回答問題的情形;因此,研究者在後面的幾次訪談時,特 別提醒自己要注意這部分,應多留待一點時間讓受訪者思考,才不會打斷受訪者本 欲表達的內容。

參、對資料分析的省思

根據陳向明(2002)的看法,為了保留資料的「原汁原味」,資料登錄時應該 盡量使用被研究者自己的語言,因為被研究者自己的語言往往代表的是對他們自己 有意義的概念,可以更真切地表現其思想和感受。研究者基於此觀點,因此在進行 資料分析時,會盡可能地保留受訪者自己的語言,減少研究者自己的推論與猜測。

除此之外,由於研究者一手包辦所有資料的處理與分析,在逐字稿的「趕工」過程 中,難免會出現轉譯錯誤的情形,因此研究者特別商請一位朋友幫忙校正逐字稿,

並和另一位修過質性研究且具社工背景的同事共同檢視資料分析的結果,才得以順 利完成訪談資料的分析。

【落幕】

肆、研究歷程的回顧

當初選擇質性研究做為研究方法的原因有三:第一,學齡前的選擇性緘默症幼 兒樣本數較少,而且以研究者有限的資源和力量,難以獨立完成量化之研究;第二,

研究者自覺個人的特質「似乎」適合質性研究,因而躍躍欲試;第三,回歸到研究 者最簡單的初衷-喜歡文字勝過於數字,因此毫不考慮地選擇質性研究。

只是在這段與質性研究為伍的時光裡,時有「腸枯思竭」之感,不是面對電腦 開始發呆、腦袋一片空白,不然就是寧可上網閒晃,也提不起敲打鍵盤趕進度的慾 望。這段日子裡,研究者常自喻為「困獸之鬥」,在無形的牢籠中掙扎、困惑,更 試圖想要突破,於是再三盤旋、反覆摸索,身邊堆滿了選擇性緘默症的原文期刊、

質性研究的論文與書籍,有時甚至懷疑自己是否能如期完成;所幸,這段迷惘無助 的時間即將結束,而且從中收穫盈滿,除了增進專業知識外,另外在指導教授的循 循善誘下,對於學術研究的能力和態度皆獲益良多。

最後提到因為這篇論文而讓研究者有幸和小柴一家人結緣,在互動的歷程中,

從柴爸的身上看到對於孩子的呵護與敦厚務實的個性;從柴媽身上看到傳統女性與 現代女性的綜合體,以及面對家庭衝突時的無奈與壓抑;從祖父母身上看到對於宗 教信仰的皈依與執著,簡單而堅定地過著日子。整體而言,案家給予研究者「單純」

的感覺,單純地生活、單純地與人互動、單純地扮演自己應該扮演的角色。此外讓 研究者更受感動的是這家子對於孩子的愛,也許家庭成員的互動模式不盡理想,但 無庸置疑的是,小柴獲得家人滿滿的關愛,從中獲得滋潤成長;再加上外界相關資 源的介入,期許有一天小柴能展翅高飛,而且自在愉快地和他人互動。

研究終有時,但人的情感卻是綿延不絕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故事,藉由這次 的研究,研究者進入一個素昧平生的家庭,不但和案家成員共同編織一段人生的插 曲,而且彼此互動愉快,甚至和案母結為朋友,這是一個特別的人生經驗,將在研 究者的人生旅途中留下一個難忘的印記。

參考文獻

中文部份

王大維(1995)。從 Minuchin 的結構家族治療理論談家庭系統中的權力關係。諮商

與輔導,115,5-10。

王天苗(1994)。心智發展障礙幼兒家庭狀況之研究。特殊教育學刊,10,119-141。

王淑娟(1999)。另類的兒童語言溝通障礙--談兒童選擇性緘默症。幼兒教育年刊,

11,69-82。

王淑娟(2002)。兒童選擇性緘默症問題分析與探討--三個實例研究。台中師院學報,

16,383-398。

王雪瑜、涂馨尹、王欣宜(2006)。正增強策略對改善國小普通班疑似選擇性緘默 症兒童上課表達行為之研究,特殊教育教學與趨勢,9502,1-14。

王翠蘭(2004)。遊戲治療對選擇性不語症幼童之介入影響。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國 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王慧玲、連雅慧(譯)(2002a)。Michael P. Nichols & Richard C. Schwartz 著。家

族治療概論(Family Therapy: Concepts and Methods)

。台北市:洪葉文化。

王慧玲、連雅慧(譯)(2002 b)。Michael P. Nichols & Richard C. Schwartz 著。家

族治療的理論與方法(Family Therapy: Concepts and Methods)

。台北市:洪葉 文化。

孔繁鐘編譯(2007)。精神疾病診斷準則手冊(第四版內文革新版)。台北市:合記 圖書。

丘彥南(1996)。以學校為基礎的選擇性不語症兒童早期治療研究。行政院國家科 學委員會專題研究成果報告。(計畫編號:NSC85-2331-B002-137),未出版。

史錫蓉(譯)(2007)。Angela E. McHolm, Charles E. Cunningham, &Melanie K. Vanier 著。幫助選擇性不說話的孩子(Helping Your Child with Selective Mutism)。台 北市:新苗文化。

江家榮(2000)。一位發展遲緩幼兒母親的經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 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宋維村(1993)。社區中選擇性不語症之描述性研究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 研究成果報告。(計畫編號:NSC82-0412-B002-308),未出版。

宋維村(1994)。選擇性不語症兒童之社會心理特徵:個案對照研究。行政院國家 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成果報告。(計畫編號:NSC83-0412-B002-124),未出 版。

宋維村、丘彥南(1995)。社區中選擇性不語症兒童之精神病理學研究。行政院國 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成果報告。(計畫編號: NSC84-2331-B002-264),未 出版。

李旭原(2004)。畏懼在心口難開-認識選擇性緘默症。手語暨溝通障礙研討會論

文集,205-213。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特教系。

利翠珊(1999)。家庭心理學的系統觀點與研究。應用心理研究,2,21-40。

吳芝儀、李奉儒(譯)(1995)。Patton, M. Q.著(Qualitative evaluation and research methods)。質的評鑑與研究。台北市:桂冠。

吳淑王亭(2007)。發展遲緩兒童之外籍媽媽使用早期療育服務資源經驗歷程之個

案研究。國立台中教育大學早期療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吳麗卿(2004)。國小高年級學童自我概念、家庭系統與生活適應之研究。國立嘉 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林巧翊(2003)。折翼與展翅-犯案少年與家庭系統相互影響歷程之探討。國立臺 灣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林初穗(1991)。畏縮與自我封閉性兒童的教學策略。研習資訊,8(6),39-43。

林秀芬(1989)。兒童虐待與疏忽問題之研究-由家庭結構之觀點探討。文化大學 兒童福利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林佩璇(2000)。個案研究及其教育研究上的應用。載於中正大學教育學研究所(主 編),質的研究方法。高雄:麗文文化公司。

林雅容(2005)。經濟變動中女性養家者的夫妻權力:以東石漁村為例。臺大社工

林雅容(2005)。經濟變動中女性養家者的夫妻權力:以東石漁村為例。臺大社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