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四節 研究步驟與過程

本研究包括準備、實施、資料處理與完成四大階段,以下就各階段的步驟及過 程分別說明之:

壹、準備階段

一、擬定初步的研究主題:

由於研究者在教學現場實際接觸到選擇性緘默症的兒童,對其特徵及成因由教 育上的關注進而轉變成研究上的興趣;因此,研究者決定以「選擇性緘默症」做為 初步的研究主題,再從文獻蒐集以及與指導教授討論的過程中,逐步縮小研究範 圍,並擬定相關的研究題目。

二、蒐集與整理相關的文獻:

研究者蒐集論文、期刊、書籍、網站及報章雜誌等多向度資料,進而整理、分 類主題,由於選擇性緘默症的相關文獻以國外研究居多,因此,研究者在翻譯的過 程中,遇有不解或模糊之處,除了上網搜尋資料解惑外,進而請益指導教授,以務 求文獻分析上的準確度。

三、確定研究題目並界定研究問題:

研究者從文獻整理與探討的過程中思索研究方向,並在指導教授與專家學者的 建議下確立研究題目為「選擇性緘默症幼兒家庭系統之研究」;進而界定研究問題 與待答問題,做為後續研究進行的主要指標。

四、尋找個案來源並確定個案人數

研究者從中部地區的早療相關單位尋找選擇性緘默症的幼兒,生理年齡以三至

六歲最為合宜;後來透過**療育機構的介紹,找到快樂縣(化名)一位五歲的選 擇性緘默症幼兒,其家長亦同意研究者到家裡訪談,由於此個案的相關特徵符合本 研究對象之條件,於是決定收案。

貳、實施階段(參照圖3-1):

一、參考相關文獻並編擬訪談大綱:

(一)參考相關文獻:

研究者為擬定訪談大綱所進行的前置工作包括以下三項:

1. 閱讀質性研究專書中「訪談法」的部份,從中汲取訪談的專業知識與注意 事項(范麗娟,2004;潘淑滿,2003;陳向明,2002)。

2. 蒐集以訪談法為研究工具之論文研究,做為本研究方法與設計之參考(盧 焜煌,2002;張亞思,2003;吳淑亭,2007;楊惠娟,2007)。

3. 蒐集以家庭系統理論為主題、且以訪談為研究工具的論文研究,從中選 取較符合本研究目的之題目,經過反覆地檢視與修改後,以淺顯易懂的 敘述方式完成研究訪談大綱(陶瑜,2002;陳怡婷,2003;許至揚,2004;

翁樹澍,2004)。

(二)編擬訪談大綱(參見附錄三):

經過蒐集、整理與歸納文獻後,研究者對於選擇性緘默症、家庭系統理論等 面向具有相當程度的瞭解。茲將訪談大綱各面向的描述說明如下:

1. 探討選擇性緘默症幼兒之「家庭特性」,包括:家庭成員特質、家庭特質 及特殊挑戰。

2. 探討選擇性緘默症幼兒之「家庭成員互動關係」,包括:夫妻次系統、親 子次系統、手足次系統與上一代次系統。

3. 探討選擇性緘默症幼兒之「家庭成員角色分工」,包括:家庭成員擔任的

角色、家庭成員家務分工的情形。

4. 探討選擇性緘默症幼兒之「家庭成員權力關係」,包括:家中的主要決策 者、夫妻的權力關係。

二、進行正式的研究:

本研究採取三種資料蒐集方式:訪談、參與觀察與文件分析;另外,訪談及觀 察的場所以家庭情境為主,茲就資料蒐集的方式說明如下:

(一)訪談:

1、選取家庭做為研究場所之原因:一來,受訪者在自家接受訪談,能稍稍 降低其防備心及焦慮感;二來,藉由家訪的機會,研究者能更直接地觀 察其家庭環境以及家庭成員互動情形(如親子互動關係),資料來源不只 是從受訪者口中獲得,同時也藉由觀察結果來佐證;換言之,資料蒐集 的方式愈多元,其研究結果的呈現也愈趨客觀。

2、與受訪者建立正向的關係:於正式訪談前,研究者會先告知受訪者訪談 的主題與目的,並徵詢受訪者的同意,以建立初步的信賴關係;此外,

研究者將與受訪者接洽時間見面、接觸,甚至進一步分享彼此的情感與 想法,降低彼此之間的陌生與疑慮,以便能獲得真實的研究資料。

3、進入研究的情境:透過訪談大綱,向選擇性緘默症幼兒之家長探詢有關 家庭特性、各次系統間之界限運作情形、角色分工以及權力關係之問題。

(二)參與觀察:

在現場進行參與觀察時,研究者擬採用錄音及實地筆記的方式同時進行,實 地筆記的內容包括:觀察之時間、地點、關鍵性的對話、肢體語言、表情以 及重要事件,加以詳實的記錄,以提升研究資料的正確性和可信度。

(三)文件分析:

本研究所蒐集到的文件包括:個案的醫師診斷書、輔導記錄、說話錄音檔及 家庭生活照等,這些文件資料的蒐集,有助於研究者進一步瞭解選擇性緘默 症個案的身心狀況、在校的行為表現或治療的情形,並與訪談內容相互對照,

檢視是否有出入之處,並於研究結果中一併呈現。

參、資料處理階段

本 研 究 資 料 處 理 的 過 程 分 為 描 述 ( description ) 、 分 析 ( analysis ) 與 詮 釋

(interpretation)三個階段來說明:

一、描述(description)

描述是一種對現場情境的鏡射效果,沒有加入研究者的看法;換句話說,描述 是以低程度的抽象概念來做事實的敘述,其不是理論性的,因為事件之間的連結既 不是抽象性的,也不是說明性的,僅是空間和時間的排序(引自盧焜煌,2003)。

研究者於每次的訪談結束後,盡快地將訪談內容轉譯成逐字稿,並參照訪談札 記加註較為重要的訊息,例如:受訪者的語氣、聲音、表情、肢體動作或情緒變化 等,盡可能忠實地呈現訪談的內容,而不加潤飾;再者,在登錄逐字稿的過程中,

遇有語意不清或聽不清楚的地方,研究者會打電話再向受訪者確認內容;最後,為 求登錄逐字稿的正確度,研究者商請一位諳台語的朋友幫忙校稿,避免誤解受訪者 的原意。

二、分析(analysis)

資料的轉譯工作完成後,便進入編碼的階段。編碼(coding)是發展和提煉資 料解釋的一種系統化方式,而編碼的過程乃根據有關主題、概念或解釋的類別來分 析和組合資料(黃瑞琴,1996)。本研究資料來自訪談、觀察及文件等,其分析的

流程如下:

(一)反覆閱讀:

研究者將訪談的逐字稿、觀察的筆記及反省手札等資料,多次反覆的加以閱 讀,以求對於文字的意義確切瞭解。

(二)建立架構:

研究者根據研究目的及問題列出一份「編碼分類架構表」(參見附錄六),

並參照此表進行逐字稿之編碼,以建立訪談資料的系統性;此外,在建立架 構的過程中,亦需注意前後的文意是否具有連貫性與一致性,讓讀者一目瞭 然。

(三)資料檢核:

為提高研究之信度,本研究採取同儕檢驗的方式進行三角校正,研究者情商 一位曾修過質性研究相關課程且具社工背景的同事,兩人分別就訪談逐字稿 加以編碼,事後再互相比較其差異性,進一步討論後調整之,以加強資料分 析的可信度。

(四)加以分類:

編碼以後的資料經驗證無誤後,便將同一主題或概念相近的資料分門別類,

以便進一步做詮釋的工作。

(五)自我反思:

研究者在訪談過程中或訪談結束後,隨時做筆記或備忘錄,以利於反思活動 的進行。

三、詮釋(interpretation)

所謂「詮釋」是指對研究進行中所找到的資料加以解釋、得到結論、建立關係、

連接意義、排列順序、處理對立的解釋(吳芝儀、李奉儒,1995)。本研究以選擇

性緘默症幼兒之家長為訪談對象,從蒐集資料到轉譯成逐字稿、進行編碼、分類與 驗證比較,並透過自我省思的工作,以真實合理的方式反映現場的情境,最後再呈 現研究的結果。

肆、完成階段:

一、歸納研究結果,並提出相關的建議

依據本研究目的及待答問題,依序呈現本研究的結果;並針對選擇性緘默症幼 兒的家庭系統之探討結果,對於案家、相關專業人員及未來研究提出相關的建議。

二、撰寫研究報告

本研究報告共撰有五個章節;研究流程圖如圖 3-1 所示。

三、發表論文

研究者擬參酌指導教授及口試委員之寶貴意見,將研究內容不足處加以修改,

經指導教授審核無誤後公開論文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