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方法與設計

第二節 研究方法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73

第二節 研究方法

為達成研究目的,研究者必須深入現場調查、探索研究參與者的經驗、想法 及其相關情境脈絡,所以本研究無法適用量化研究方法,而必須採取質性取向的 個案研究,並運用訪談、觀察、校內文件分析等方法,進行相關資料的蒐集、整 理、分析、歸納與有效應用等工作。

質性取向的研究方法有很多種,其中以訪談、觀察及文件分析三種研究方法 最重要,也最具代表性。本研究將以訪談、觀察及校內文件分析等三種質性取向 方法,來蒐集、分析與歸納研究目的之相關資料;茲將前揭三種質性研究方法說 明如下:

壹、訪談

本研究的訪談方式是採用半結構式訪談來進行資料收集的工作。半結構式訪 談是在訪談進行之前,必須根據研究的問題與目的,設計訪談的大綱,作為訪談 指引方針。不過在整個訪談進行過程,訪談者不必根據訪談大綱的順序,來進行 訪問工作。通常,訪談者也可以依實際狀況,對訪談問題做彈性調整。另外,非 結構式訪談的最大特點是訪問者能對問題作全面、深入的瞭解。非結構式訪談的 過程不僅是調查問題的過程,同時也往往是研究問題的過程,不僅是搜集資料的 過程,同時也往往是評價解釋資料的過程。它一般被用於深入瞭解只按表面過程 無法掌握的複雜事實,以取得證言與個人心理奧妙,如動機、態度、價值觀念、

思想等無法直接觀察的問題。

初步訪談大綱是由研究者經由文獻分析、專家諮詢,確定研究目的與問題,

再根據研究問題,與指導教授討論而訂定,第二次的訪談大綱則是根據第一次的 不足部份及現場訪談時的發現,稍作補充而得,其後之訪談大綱皆依循此原則擬 訂。

研究者於二0一七年六月十六日至七月十六日期間,尊重受訪者決定的時間 與地點進行訪談工作。研究者將錄音內容轉譯成文字稿後,即利用網路郵寄給受 訪者,請其檢核並確認是否與訪談內容相符,以做為日後是否需再做深入訪談的 依據。在受訪者核稿完成時,研究者即著手進行整理、分析、歸納。整理或分析 時,若發現資料不齊或不明白之處,則與受訪者聯繫,期約下個訪談時間,以利 進行更完整的訪談;若是簡短的資料需補齊,則以電話直接訪談。所以整個訪談 資料是在面對面,以及電話中對談中完成。整個訪談對象資料詳如表 3-2-1 訪 談教師資料分析暨訪談方式一覽表。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74

表 3-2-1 訪談教師資料分析暨訪談方式一覽表

訪談對象 職稱 訪談地點 訪談方式 記錄方式 A01 主任 教師兼處室主任 會議室 面對面 錄音筆 C01 組長 教師兼組長 會議室 面對面 錄音筆 D01 科主任 教師兼科主任 會議室 面對面 錄音筆 D02 科主任 教師兼科主任 會議室 面對面 錄音筆 DO3 科主任 教師兼科主任 會議室 面對面 錄音筆 T01 老師 教師兼導師 會議室 面對面 錄音筆 T02 老師 專任教師 會議室 面對面 錄音筆 T03 老師 專任教師 會議室 面對面 錄音筆 T04 老師 教師兼導師 會議室 面對面 錄音筆 T05 老師 專任教師 會議室 面對面 錄音筆 T06 老師 專任教師 會議室 面對面 錄音筆 T07 老師 教師兼導師 會議室 面對面 錄音筆 T08 老師 教師兼導師 會議室 面對面 錄音筆 T09 老師 教師兼導師 會議室 面對面 錄音筆 T10 老師 教師兼導師 會議室 面對面 錄音筆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

貳、觀察

觀察法有其獨特的特點,包括以下五點:(一)客觀性,經由觀察活動所蒐 集的資料必須能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及能如實反映客觀對象;(二)直觀性,

觀察活動是經由人的感覺及運用其他機器客觀考察正在發生的社會事實,對被觀 察的對象不加干預,讓其保持自然狀態,從而獲得反映對象的原始、本來、真切 資料;(三)規劃性,觀察者在實施觀察活動之前,對為什麼觀察、觀察什麼、

怎樣觀察都是很明確的;(四)敏銳性,運用觀察法以進行科學研究的觀察者,

必須具備敏銳的觀察力,不僅注視被觀察者衣著、姿勢、鞋子,與左手食指的著 色,就能得知一個人之背景、職業、愛好等,同時要能夠注意其所受訪者的特徵;

(五)目的性,觀察者在觀察活動中,要作有意義的選擇,更要注意到研究假設 所指涉的重要特徵(葉至誠、葉立誠合著,2011)。

觀察者可能記錄下列三種不同的觀察:(一)描述性觀察,觀察者只需將他 實際觀察得到的行為,以文字描述或劃記方式提出報告,此外不必記錄其他事 項,更毋須從中推論或作任何的判斷;(二)推論性觀察,觀察者須考慮被觀察 的每一種行為標示的意義,然後將之記錄在特定的分類中,此種歸類分派的安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75

排,能提供較詳細、具有價值的資料,卻比簡單的描述性觀察不可靠;(三)評 鑑性觀察,觀察者必須判斷行為的品質,然後按等級予以判斷,作成紀錄(王文 科、王智弘, 2017)。

參、三角交叉驗證

三角交叉驗證法係指研究過程中採用多種且不同形式的方法、資料、觀察者 與理論,以查核與確定資料來源、資料蒐集策略、時間與理論架構等的效度,研 究者可將初步的分析結果或報告大綱拿來與其他研究者討論,以便獲得校正與啟 發,亦可拿這些資料與被研究者做初步的溝通,以便校正研究者的分析與解釋。

三角交叉驗證法的使用,在於利用各種不同的方法以蒐集來源和型態的資料,以 減低研究者的偏見。(三角驗證,2009)。

藉助質性訪談及觀察方法,可以讓本研究獲得很多教育職場上與知識管理相 關的資料;若輔以校內文件分析(documentary analysis),則研究者所得訊息 將會更加正確與完備,因為文件的主要用途是檢驗和增強其他資料來源的證據,

如果發現校內文件和觀察所得資料互相矛盾,研究者即須進一步探究(黃瑞琴,

2008)。本研究搜集的校內文件,包括台北市私立景文高級中學的網頁訊息、簡 介、文宣資料、教師專業發展、會議紀錄、教師檔案、研習資料等等。所蒐集到 的文件,研究者皆依屬性作分類並依取得的日期來編碼。

綜合上述所言,本研究乃以質性訪談為主,並以觀察、校內文件分析等方式 擴展資料來源的多元性與完整性,且達到三角交叉驗證的目的,如此,將可降低 研究者主觀詮釋所造成的偏差。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