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第一節 研究方法

利用文獻分析、歸納了解生命教育和四聖諦的內涵之後,要將四聖諦融入生命教育 時,需整合兩者,所以我們要先了解哪些四聖諦的內涵是適合國小的學生,也就是要教 他們什麼?接下來才是以什麼方法來教他們?然而為了了解四聖諦生命教育教學的可 行性,所以需輔以行動研究,讓本研究可以透由行動得到理論和實踐上的驗證。

一、文獻分析法

所謂的文獻分析法,是根據研究目的在進行資料分析時,先對文獻進行檢閱,不論 是第一手或是二手資料,確定其可靠性和可信度後,然後再將收集來的資料,經過分析 後,歸納和統整,讓研究的問題能全面地、正確的被了解和掌握,以達到研究的目的。

86研究者以世尊教授的四聖諦為國小生命教育內涵,雖然四聖諦只是甚深義理中的一小 部分,但對一個國小學生而言,還是無法理解,因此本研究必須透過文獻分析法,歸納 出苦、集、滅、道四諦,適用於小學的基本概念,並統整這些概念,使之成為有系統且 能運用於國小的生命教育課程之內涵。然而為了讓所分析、歸納統整的生命教育內涵及 課程能得到驗證,所以輔以行動研究的方式來進行研究。

二、行動研究法

(一)行動研究之運用

行動研究法,是將研究者的理論和研究結果,付諸於行動,讓理論可以在實踐中得

86蔡今中(2013),《社會科學研究與論文寫作》(臺北:高等教育文化事業有限公司)頁 79‐95。

到證實或修正。行動研究的意義:以專業行動為出發,透過行動,進行實際工作的研究,

藉以改善工作品質。87蔡清田(2000)指出行動研究是有意圖的行動,主要是改善實務 工作與工作環境;研究者將自己的專業觀點融入行動研究中,並以訊息資料作為依據,

有系統地蒐集相關資訊和擬定計劃。協助學校教育工作者了解教育實務的狀況,提升教 育品質,讓理論和實務相互結合。88此為本論文輔以行動研究法進行研究之重要原因所 在,本研究能透過行動研究的方法,來實踐四聖諦的理論與驗證理論,並對課程進行修 正,讓四聖諦融入生命教育之課程,能更合乎學生的學習。

(二)行動研究流程

本研究於民國 102 年 9 月開始思考學生的問題,並尋找可以融入適於國小學童生命 教育的佛學義理,本研究之進程如下:

1.研究主題探尋期:102.9~103.1

研究者於民國 103 年 1 月修完佛教行者之臨終研究、中論、勝鬘經等課程,對佛學 義理有約略了解之後,歷經思索及抉擇,決定試以四聖諦的內涵來研究國小學生生命教 育的教學。

2.文獻探討期:102.3~103.11

決定研究主題之後,研究者開始積極閱讀相關書籍,收集論文資料。與指導教授確 定論文研究方向後,於 103 年 10 月著手撰寫第一章。

3.四聖諦課程設計研究期:103.12~104.2

此階段與指導教授相互討論,認為本論文除理論外,應加入行動研究的部分。研究 者開始收集生命教育相關的繪本與影片,了解可以融入四聖諦教材的故事或活動,並以 生命教育中「人與自己」的內涵為主,設計淺顯易懂之四大主題,八個單元共十二堂課 之學習課程,期望透過一系列的教學活動,使學生了解四聖諦中的生命教育。

4.行動研究實務操作期:104.3~104.4

提出具體可行的教學活動設計,並分析教學現場的實作部分,主要在收集並整理教

87蔡清田(2004),《課程行動研究》(高雄:麗文文化事業機構),頁 9‐4。

88蔡清田(2000),《教育行動研究》(台北:五南圖書股份有限公司),頁 27-29。

學之音檔、影音資源、學習單,記錄學生的學習狀態,並對教學進行反思,不斷調整教 學次第。本研究以《行動研究實作指引》一書,89設計適合實務狀況之行動研究流程:

(1)擬定行動目標

以認識自己為行動的目標,了解自己的在內思維運作,如何影響自己的情緒,操控 行為,學習觀察到自己的心相。

(2)課程依據

四聖諦中苦、集、滅、道的義理中去教導學生,認識自己和他人的關係。

(3)執行行動和資料收集

歸納整理苦、集、滅、道四諦的故事、影片活動等多媒體的教材、設計相關活動,

進行課程教學,並於教學過程中收集學生活動之資料。

(4)反省計劃和計劃行動

反省行動後的結果是否和行動目標相符合,省思於行動過程中所得的體會或觀摩,

修正行動理論結合研究者的新觀點。

5.省思結論期:104.5~104.6

針對實作過程時所收集的資料,課程設計、學習單、回饋單、教學記錄、影音檔 等資料,分析行動研究的過程,並撰寫研究報告、研究發現,完成本研究之結論。

本研究之生命教育課程先將文獻分析所歸納統整的理論,設計成相關課程,並運 用在國小學童的教學上,了解國小學生對四聖諦生命教育學習的狀況和實踐的相關問 題。之後以上述之流程作為實務的研究方法,從目標的擬定、設計相關課程、執行資料 的收集、最後透過省思教學現場,讓自己在做中學,在行動中研究,並獲得最珍貴的實 務經驗 ,解決教學中所遇到的問題。

89Richard Sago 著,鄭博真譯(2008),《行動研究實作指引》(台北:華騰文化股份有限公司),頁 7-12。

第二節 研究場域與參與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