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二節 研究方法與步驟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已知的成果(語言的材料),利用現今語言學的知識,從語料上作整理分析,找 出作者驅使語言的慣性,如實的呈現出來,並不另作價值性的判斷。正如程祥徽 所言,「語言風格的研究是對『有形的語言材料』-語音、詞彙、語法格式進行 分析並歸納,文學作品的整體特色更是藉由語言形式呈現」,對文學作品的有形 可見的語言材料進行分析與研究,應視為對整個作品的了解路徑之一。

歷年研究《花間集》的學者大抵以傳統文學欣賞、批評的方法論述,或論其 意象的精微,或論其境界的構築、或論鍊字鍛句的運用,本論文則試圖從不同的 視角觀察《花間集》中的語言風格,以語法分析與文化意涵兩方面進行《花間集》

顏色詞的研究。由於文學作品所使用的文學語言,絕非一般口頭的自然語,更受 限於詩歌既有的字數和格律規定,往往透過詩人有意的改造或創造句法的扭曲變 形或文字的多樣組合方式自是無法避免的,即使如此,每個詩人在驅使和創造語 言時仍有其規律存在,因此,先進行顏色詞的語法分析,按擔任位置分有三:主 語、謂語、賓語,由此分析可考察《花間集》顏色詞的語法位置與運用狀況,並 進一部了解詞人對顏色詞語言的使用原則與特殊狀況,及語言材料的語法配置及 改造。

而透過「語言風格學」的分析,從顏色詞的文法功能:擔任主語、謂語、賓 語、修飾定語與分析詞人運用顏色詞的的數量上8,將可以更精確的掌握詩人驅 使語言的慣性,更能探看《花間集》的語言意義及內涵,繼而再自顏色詞的所描 寫的對象進行分析,可明瞭《花間集》詞彙的組合情形及造句習慣、語義特色。

不僅能了解晚唐五代文人創作詩詞時用字的普遍性與特殊性的「語言風格」,尤 其是語言符號背後所代表的時代與社會意義及文化現象,更是反映著一個世代或 族群的想法、思維、態度、心靈感受,甚至是文化、社會、心理交互映照的結晶,

而《花間集》顏色詞所反映出的獨特「語言風格」與「文化意涵」正是本論文所 欲研究的動機與目的。

第二節 研究方法與步驟

本文研究以五代後蜀趙崇祚於廣政三年(西元 941)編纂而成的《花間集》

為研究文本9,其中輯錄了自唐開成元年(西元 836)至後蜀廣政三年之間,十八

8 參見附錄一。

9「趙崇祚,字弘基,五代後蜀人,生卒年不詳,曾任衛尉少卿」。歐陽炯,〈花間集序〉,收錄於 楊家駱主編《宋紹興本花間集附校注》,(台北:鼎文書局,1974 年)。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位作家五百闕詞10,身處一個混亂的時代,文人們突破傳統道學的限制,在文學 的創作史上有其突破創新之特點。

一、研究方法

《花間集》既是一個時代的詩歌載體,故先閱讀有關晚唐時期的社會背景書 籍,繼而圈點《花間集》書中所有有關顏色的詞彙,並根據顏色色相與材質,分 有「專指顏色者」與「兼表質料與色彩者」、「華麗性顏色詞」三類顏色詞,進 行《花間集》顏色詞詞彙構詞分析,以了解花間詞人在選色上的特殊取向。

本文以語言定量的方法對顏色詞詞彙進行語法研究,因為語言的種種重要性 質和特點,都會通過「量」來反映,然後呈現出內在的規律性,也就是一種透過 對有形語料進行數量的反映,來達到認識語言規律和特點的作法11。分析出顏色 詞普遍與特殊的使用現象,詞性的活用現象、及與其他詞彙之間的搭配組合情 況,如此將可以歸納出顏色詞的詞彙形式結構、語法結構、詞義形式等組合情形 與用詞的規律與傾向,再運用詞彙學的研究方法,進一步分析說明統計的結果與 意義,並藉由研究結果探看其中所呈現的時代思維與文化意涵。

二、研究步驟

本研究的進行分為兩階段:最初階段為文獻蒐集,第二階段為文獻整理,分 述如後:

(一) 文獻蒐集:

對論文相關的文獻資料進行蒐集,並從中擬定研究方向與徑路。

文獻資料來源:

1. 透過網路查詢資料:國家圖書館館藏期刊論文、漢學中心之中國期刊網、

大陸碩博士論文資料庫、台北市政府教育局資料庫。

2. 圖書館查詢資料:政大圖書館、政大社資中心、台大圖書館、國家圖書 館藝術分館。

10 溫庭筠六十六闕、皇甫松十二闕、韋莊四十八闕、薛昭蘊十九闕、牛嶠三十二闕、張泌二十七 闕、毛文錫三十一闕、牛希濟十一闕、歐陽炯十七闕、和凝二十闕、顧敻五十五闕、孫光憲六 十一闕、魏承班十五闕、鹿虔扆六闕、閻選八闕、尹鶚六闕、毛熙震二十九闕、李珣三十七闕,

共計五百闕詞作。

11 蘇新春等著,《漢語詞匯計量研究》(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2002 年 7 月第 1 版第 1 次印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二) 文獻整理:

此階段依論文架構整理資料,內容分為二類:

1. 依據之版本

《花間集》係由五代後蜀趙崇祚編纂而成,輯刊於後蜀廣政三年,至今版本 眾多,整體內容沒有太大的差異,只是因時代風氣和刊刻目的不同,在版式和體 例方面稍有不同。現今所存的較早版本,有三種刻本:(-)晁本系統:南宋紹 興十八年(西元 l l48)晁謙之校刻本,是現存最早的宋代版本。晁刻原本,今藏 於北京圖書館。(二)鄂本系統:南宋鄂州公使庫本,用淳熙十一、二年間(西 元 1184、1185)的公文冊子紙印行,具體刊刻時間不詳,世稱淳熙州刻本。(三)

陸游跋本系統:即開禧刻本,陸游的《渭南文集》有兩篇〈花間集跋〉,陸本即 指附有此二跋的宋本《花間集》。

上列「晁謙之校刻本」是目前現存的最早版本,此本鏤版清晰,字體端正,

褚墨亦佳,書末並附有晁謙之跋:

健康舊有本,比得往年例卷,猶載郡將監司僚慕之行,有《六朝實錄》與

《花間集》之贐,又他處本皆訛舛,乃是正而復刊,聊以存舊事云。12 由此,可見此版本乃為當時較無訛舛且應已經整理之善本。

現今通行印本則有:以晁謙之校刻本《宋本花間集》、李冰若《花間集評注》

13、李一氓《花間集校》14、蕭繼宗《花間集評點校注》15、華連圃撰《花間集注》

16等。本論文以藝文印書館刻印之《宋本花間集》為主,此版本係以「晁謙之校 刻本」為主,內容印刷清楚,唯無附註,因此再參考蕭繼宗《花間集評點校注》、

華連圃撰《花間集注》、朱恆夫著《新譯花間集》17及沈祥源、傅生文注《花間集 新注》18等書,其內容對於《花間集》之注譯評析,均有著詳細之注釋,對於筆 者在研究過程中掌握文本詮釋有著極大助益。

12 五代‧後蜀趙崇祚,《宋本花間集》(台北:藝文印書館,1969 年),頁 13-14。

13 李冰若,《花間集評注》收錄入蕭繼宗《花間集評點校注》(台北:學生書局,1977 年)

14 李一氓,《花間集校》(台北:學生書局,1976 年)

15 蕭繼宗,《花間集評點校注》(台北:學生書局,1977 年)

16 華連圃撰,《花間集注》(台北:天工書局,1992 年)

17 朱恆夫,《新譯花間集》(台北:三民書局,1998 年)

18 沈祥源、傅生文注,《花間集新注》(江西:新華書店,1987 年)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2. 顏色詞語法風格相關資料

資料蒐集主要以研究詩歌的語言風格及語法功能為主,另參考有關語法、文 化人類學、文化語言學等書籍及相關色彩論文期刊19,以對本論文有直接且深入 探討之助益。

另關於《花間集》之前人著作資料,內容多以研究《花間集》之文藝風格、

解釋分析作家作品的意象為主,並未有論及語法功能與文化意涵之作,雖有助了 解《花間集》一書的內涵,但對本研究助益較小,故當輔助資料參考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