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花間集》顏色詞之語言風格與文化意涵 - 政大學術集成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花間集》顏色詞之語言風格與文化意涵 - 政大學術集成"

Copied!
211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國文教學碩士學位班 九十八學年度第二學期碩士學位論文. 指導教授:竺家寧 老師.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花間集》顏色詞之語言風格與文化意涵. ‧.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研究生:林靜慧 中華民國九十九年六月.

(2) 謝. 誌. 四年的研究所生涯終於告一段落,回想一千多個日子的點滴,真的是盡在不言中,也對一路走 來關心、鼓勵、協助我的貴人充滿無限的感恩,如果沒有你們的支持,我也無法有提筆寫謝誌 的一日。 首先,要感謝在論文研究過程中,總是溫和地、悉心的鼓勵我的竺家寧恩師,老師做學問的態 度嚴謹,在寫作的過程中,時時指點我思考的方向與觀點,殷切的關注和包容,一句: 「加油!」 讓我不敢片刻稍縱,儘管老師課務多,他總還是願意抽空與我討論,感謝竺老師的教導,才有 今日完成的論文。 第二要感謝的是兩位遠道而來的口試委員—張教授慧美與周教授碧香,除了感謝口試委員對本 論文疏漏之處的包容並細心指正,並給予詳細的指導與建議,使本論文能更加嚴謹與完整,令 我感謝莫名。. 政 治 大 第三要感謝的是學校同事:秀珊,每遇到詞作解讀不懂時,她總是不厭其煩的與我討論,讓我 立 的疑惑能迎刃而解,對她的協助與鼓勵,我銘感在心;瑞玲:從進入研究所至今日,當我身負. ‧ 國. 學. ‧. 工作與學業壓力,幾度沮喪想放棄時,瑞玲總是耐心、溫和為我打氣,做我的垃圾桶,傾聽我 心中的煩惱,一路相伴的情誼,無以回報;學校同事時時的鼓勵與政大同學的打氣,都是我完 成論文的精神支柱,感謝有您們!. n. al. er. io. sit. y. Nat. 留在最後要感謝的人,並非感謝最少,而是重要的不知從何說起,感謝我的父母、娘家的姐姐 和公婆,一路無私地的支持與協助,不斷給予鼓勵與照顧;而四年來,最要感謝的是與外子張 正,平日不僅要辛苦的分擔家務,更要協助照顧兩個孩子,讓我能無後顧之憂的上班與寫作論 文,當我壓力過大、情緒不穩,也總能包容,有夫如此,夫復何求!也要對兩個心肝寶貝:鼎 君、鼎昊,說聲謝謝,謝謝小小年紀的體諒!. Ch. engchi. i n U. v. 行筆至此,想再說一句:謝謝老天爺!謝謝一路相伴的親友!最後的心情,正如周夢蝶〈行到 水窮處 〉所言: 行到水窮處 不見窮,不見水── 卻有一片幽香 冷冷在目,在耳,在衣。 靜慧 2010 年 6 月 27 日誌於政大.

(3) 摘. 要. 本論文從語法風格學的視角探看《花間集》中,顏色詞的語言使用狀況,中晚唐詩人 作品上顏色詞的大量使用風格是有目共睹的,我們藉由分析花間詞人使用顏色詞之頻率與 數據來看顏色詞使用的廣泛程度。而灌溉晚唐時代文壇的,正因有著溫庭筠詞風的盛行和 顏色詞使用的文學承襲的推波助瀾,使得《花間集》詩歌創作傾向於濃艷深婉,在景物描 寫上,著重顏色的鋪陳,表達更深邃、濃厚的情感,此正是《花間集》顏色詞豐碩數量與 時代文化社會背景,有著密不可分之緣。首先,對《花間集》五百首詞一一分析,歸結出 顏色詞在句子中所擔任的位置,計有主語、謂語、賓語三種語法功能,由此可了解,花間. 政 治 大. 詞人創作時對顏色詞的配置及改造,再藉由歸納,清楚釐出並揭示顏色詞所呈現的語言意. 立. 義。而每位詩人在驅使和創造語言時仍有其規律存在,從定語所描寫的對象上分析,將可. ‧ 國. 學. 以見到花間詞人描物寫景的繁多與更精確的掌握詞人驅使語言的用詞習慣,顏色詞不僅僅 是繪色賦形常用的語言途徑,同時也是詩人觸目所及最深的感受,由顏色詞擔任定語的使. ‧. 用上,可以見出詞人創作時對詞彙運用的廣泛與多變,總結出《花間集》句式改造具有靈 活特色及從顏色的使用頻率上探看風格,歸結出單音節顏色詞「紅」的語義範疇最廣泛、. Nat. sit. y. 冷色系顏色詞頻率最高。. al. er. io. 語言風格是一種探看文學作品的新視角,詩人在文化的歷境中,作詩講究顏色的調 配,以色彩的感覺喚起美感的聯想,筆下的顏色詞不再只是一種客觀物質的屬性,而是人. n. v i n 類對客觀世界的認知領悟,不同程度的帶有尊卑、褒貶、善惡等倫理道德的制度文化內蘊, Ch U i e h n c g 採以計量方法可觀看出詩人用色的偏好及顏色反映當代的社會文化風貌,使我們可以透過 這些顏色象徵的內蘊,了解當時社會人文藝術情感的發展,文化意涵是探討《花間集》一 書的語言價值之一。. 關鍵字:《花間集》、語言風格、文化意涵、溫庭筠、韋莊. i.

(4) 目 次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 1 第二節 研究方法與步驟 ························· 3 第三節 顏色詞選用範圍 ························· 6 第四節 前人研究之成果 ························· 7. 第二章《花間集》產生的時代背景············· 15 第一節. 政 治 大 溫庭筠詞風的盛行······················ 立. 16. ‧. ‧ 國. 學. 第二節 中晚唐顏色詞使用的文學承襲 ············ 19. 第三章 顏色詞的運用及其語法功能分析········ 23. sit. y. Nat. 第一節 出現在主語位置的顏色詞 ················ 24. a. er. io. 一、語法結構分析 ··························· 24. n. v l (一)單音節顏色詞擔任主語····················· 24 ni Ch. engchi U. (二)並列主謂結構擔任主語····················· 29 (三)雙音節顏色詞擔任主語····················· 30 (四)顏色詞擔任偏正結構主語的中心語··········· 32 (五)顏色詞在並列詞組中擔任中心語············· 37 (六)顏色詞以重疊結構形式擔任主語············· 38. 二、顏色詞擔任主語之語義分析 ··············· 38 (一)人文類··································· 39 (二)自然類··································· 41.

(5) 第二節 顏色詞擔任謂語 ························ 44 一、語法結構分析 ··························· 44 (一)單音節顏色詞擔任謂語······················ 44 (二)顏色詞在並列詞組中擔任謂語················ 52 (三)單音節顏色詞擔任偏正結構謂語的中心語······ 53. 二、顏色詞擔任謂語之語義分析 ··············· 54 (一)人文類···································· 54. 政 治 大 語法上擔任賓語的顏色詞 ················ 立. (二)自然類···································· 55. 第三節. 60. ‧ 國. 學. 一、語法結構分析 ··························· 60 (一)單音節顏色詞擔任賓語······················ 60. ‧. (二)顏色詞在並列詞組中擔任賓語················ 62. Nat. sit. y. (三)單音節顏色詞擔任偏正結構賓語的定語········ 63. er. io. (四)單音節顏色詞擔任偏正結構賓語的中心語······ 63. n. a. v. l C (五)雙音節顏色詞擔任賓語 ······················ 65 ni. hengchi U. (六)帶典故的顏色詞擔任賓語 ···················· 66. 二、顏色詞擔任賓語之語義分析 ··············· 69 (一)人文類···································· 69 (二)自然類···································· 70 (三)典故詞···································· 70. 第四節 顏色詞詞性的活用 ······················ 72 一、形容詞活用為名詞 ······················· 73 二、名詞活用為形容詞 ······················· 74.

(6) 三、形容詞活用為動詞 ······················· 74 第五節 本章小結······························· 75. 第四章《花間集》顏色詞的描寫對象··········· 77 第一節《花間集》顏色詞對自然的描寫 ··········· 77 一、以植物為描寫對象 ······················· 78 二、以自然生物為描寫對象 ··················· 83 三、以山水景色為描寫對象 ··················· 87. 政 治 大 第二節《花間集》顏色詞對女子的描寫 ··········· 立. 91. ‧ 國. 學. 一、稱譽女子的顏色詞 ······················· 92 二、指稱女子形象的顏色詞 ··················· 93. ‧. (一)描寫髮型································· 93. Nat. sit. y. (二)面妝顏色································· 95. er. io. (三)唇齒色感································· 97. n. a. v. l C (四)貼飾妝色································· 97 ni. hengchi U. (五)敷粉色澤································· 99 (六)白皙肢體································ 101 (七)衣飾配件································ 102 (八)華麗釵飾································ 108 (九)哀愁情緒································ 111. 第三節《花間集》顏色詞描寫閨房擺設器物 ······ 112 一、修飾「香爐」的顏色詞 ·················· 112 二、修飾「屏風」的顏色詞 ·················· 114.

(7) 三、修飾「枕具」的顏色詞 ·················· 116 四、修飾「簾、簾鉤」的顏色詞 ·············· 117 五、修飾「燈、燭」的顏色詞 ················ 120 六、修飾「筵席器皿」的顏色詞 ·············· 121 第四節《花間集》顏色詞描寫樓閣建物 ·········· 122 第五節《花間集》顏色詞描寫其他事物 ·········· 129 一、日常衣飾 ······························ 129 二、道家器物 ······························ 130. 政 治 大 三、地名典故 ······························ 立. 130. ‧ 國. 學. 四、交通工具 ······························ 131 五、樂器美聲 ······························ 132. ‧. 六、計時器皿 ······························ 133. Nat. sit. y. 七、圖案圖形 ······························ 134. er. io. 八、其他項目 ······························ 136. n. a. v. l C 第六節 顏色詞詞義轉移的應用 ················· 136 ni. hengchi U. 一、以事物的特徵或標誌代替事物 ············ 137 二、以事物的所在所屬代替事物 ·············· 142 三、以事物的質料或工具代替事物 ············ 142 四、特定與普通 ···························· 143 第七節 本章小結 ····························· 144. 第五章《花間集》顏色詞的文化意涵·········· 149 第一節 《花間集》顏色詞與文化嬗變之關聯······ 149.

(8) 一、文化更迭營造出「紅」、 「青」顏色詞內涵··· 150 二、顏色詞「紫」 、「金」體現中國文人心理····· 154 三、《花間集》顏色詞對自然景物的強調········ 156 第二節 顏色詞表現在宗教題材與女冠的聯想······ 158 一、神仙傳說 ······························ 159 二、女冠題材 ······························ 161 三、描寫民間祭神情況 ······················ 163 第三節 從《花間集》顏色詞看唐宋審美文化的內涵 164. 政 治 大         ㄧ、艷服為美的華麗時尚 ···················· 立. 165 . ‧ 國. 學. 二、從「時世妝」所呈現的審美情趣 ·········· 166 (一)面飾 ····································· 167. ‧. (二)釵飾 ····································· 168. Nat. sit. n. al. er. 本章小節 ···························· 170. io. 第四節. y. (三)眉飾 ····································· 169. 第六章. Ch. en. hi. i n U. v. gc 結 論····························· 173. 參考書目·································· 181 附錄一···································· 193 附錄二 ··································· 195.

(9) 第一章 緒. 論. 《花間集》一書可以說是反映時代的一面鏡子,全書所收集晚唐、五代詞在 詞調、作品數量上皆謂之豐富可觀,其內容與風格,多是艷麗清新的基調,側重 於描寫旖旎的男歡女愛與離別愁緒,並旁及寄情託興與人世百態,其中,佔大多 數的是描寫女性儀容外貌、衣著舉止、相思情怨、愛情愉悅等題材,其次則是羈 旅行役、邊塞感概、懷古詠史、都市風情、郊野閒逸等。據李冰若《栩莊漫志》 「花間詞十八家,約可分為三派,鏤金錯彩,縟麗擅長,而意在閨禕,語無寄託 者,飛卿一派也。清綺明秀,婉約為高,而言情之外,間書感興者,端己一派也。 抱樸守真,自然近俗,而詞亦疏朗,雜記風土者,德潤一派也。」1此三派中,. 治 政 大 描述男女情愛的閨閣生活,因此,《花間集》在歷代文人的印象中,總脫離不了 立 情詞、艷詞之窼臼。. 以縟麗派與婉約派佔絕大多數,雖然此二派的語言風格不同,但內容同樣集中於. ‧ 國. 學. 而灌溉晚唐時代文壇的豐泉,正是由溫庭筠詞風的盛行和顏色詞使用的文學 承襲的推波助瀾,使得《花間集》詩歌創作傾向於字字雕琢、濃艷深婉,在景物. ‧. 描寫上更是色色濃麗,表達更濃厚的情感與意涵,作品本身本僅因顏色而艷麗華. sit. y. al. er. 研究動機與目的. io. 第一節. Nat. 美、生動有致,也間接呈現出一幅色彩繽紛的立體畫面。. n. v i n Ch 隨著時代的嬗變,詩詞中的顏色詞也會產生不同的表現情況,早期表達顏色 engchi U. 大多是以單字單色為主,慢慢演變有雙音節的複字複色的顏色詞出現,色彩由單 色到多色並用,足見人們對客觀世界的感知越來越繁密,造成「顏色詞」的繁複 多樣。這樣的變化,也許正與時代氛圍有關。對於晚唐文化表徵,黃永武曾在《詩 的色彩設計》中言: 「強烈的色彩正是晚唐詩歌的重要特色之一。」2可做驗證詩 人用語的刻意與技巧與時代社會有關。《花間集》一書既有著豐富色彩,然傳統 的研究大都是從文學賞析的角度探討作家的思想、性格以及作品的主題結構,或 根據研究者個人主觀感受描繪文學作品的特色,此研究較為印象式、抽像式,而 「語言風格的研究」利用語言學的觀念和方法,提供了一條分析文學作品的新途 1. 李冰若, 《栩莊漫志》 ,收錄於楊家駱主編, 《宋紹興本花間集附校注》 (台北:鼎文書局,1974 年),頁 104。 2 黃永武, 《詩與美》 (台北:洪範書店,1984 年),頁 73-74。 1.

(10) 徑。對此,黎運漢《漢語風格探索》言: 語言風格是人們運用語言的各種特點的綜合表現…語言風格表現的領域 要比文學風格表現的領域寬廣,它既包括文學作品的語言風格,也包括非 文學作品的語言風格。3 竺師家寧《語言風格與文學韻律》一書,也提出對「語言風格」分析研究的 看法,以為: 文藝風格學所重視的是概括的印象,綜合的評價,多用高度抽象的形容語, 這是文藝風格學的特徵……這樣的風格風類終究有限,你可以分八類、二 十四類、甚至更多,終有窮盡,語言分析卻是無限的。4 文中所指將文學作品分為八類風格、或司空圖《二十四詩品》中的二十四分類法. 治 政 大 家寧對語言風格的分析特色,又言: 立 語言風格分析可以為這些分類作註腳,卻不依附這些分類而存在。作品有 ,無論分成幾類來形容概括詩文的風格,都只是一種主觀且空靈的表徵。竺師. 學. ‧ 國. 5. 多少樣貌,它就能「如實地」反映多少樣貌。尤其是個人風格,每個人驅 遣語言、運用語言的習慣不同,每個文學家、詩人,都會對語言材料進行. ‧. 不同程度的改造或扭曲,以表現自我的創造力。6. y. Nat. 每位詩人、作品所驅遣的語言及運用語言的習慣不同,都曾不同程度的對語言材. n. al. er. io. 分的了解,是很難探看到作品的另一番精神內涵。. sit. 料進行改造,以呈現自我的創造力。因此,如果未能對語言的材料本質與結構充. i n C hengchi U 賞的文藝研究有所區別。程祥徽《語言風格初探》言:. v. 為此,對文學的有形的語言材料進行分析是必要的,其研究方法也與傳統鑑. 語言風格學是要研究言語氣氛所賴以體現的語言材料──語音、詞彙、 語法格式…這就可以避免依個人主觀感受給風格下斷語,將風格的探討建 立在有形可見的語言材料上。7. 古典詩歌是高度精煉的語言,詩句的行程往往是作者字斟句酌的結果,雖然官於 作者個人風格的形成,可能與諸多因素有關,舉凡個人經歷、當代政治、時代文 風都息息相關,但這些都不是語言風格學所要研究的方向,今日研究的重點是從 3 4 5. 6 7. 黎運漢, 《漢語風格探索》 (北京:商務印書館,1990 年),頁 5-6。 竺師家寧, 《語言風格與文學韻律》(台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2005 年),頁 14。 司空圖, 《二十四詩品》內容分:雄渾、沖淡、纖穠、沉著、高古、典雅、洗鍊、勁健、 綺麗、自然、含蓄、豪放、精神、縝密、疏野、清奇、委屈、實境、悲概、形容、超詣、飄逸、 曠達、流動二十四類。(北京:北京出版社,1989 年),頁 61-181。 竺師家寧, 《語言風格與文學韻律》(台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2005 年),頁 14。 程祥徽, 《語言風格初探》 (台北:書林出版公司,1911 年),頁 19-20。 2.

(11) 已知的成果(語言的材料),利用現今語言學的知識,從語料上作整理分析,找 出作者驅使語言的慣性,如實的呈現出來,並不另作價值性的判斷。正如程祥徽 所言,「語言風格的研究是對『有形的語言材料』-語音、詞彙、語法格式進行 分析並歸納,文學作品的整體特色更是藉由語言形式呈現」,對文學作品的有形 可見的語言材料進行分析與研究,應視為對整個作品的了解路徑之一。 歷年研究《花間集》的學者大抵以傳統文學欣賞、批評的方法論述,或論其 意象的精微,或論其境界的構築、或論鍊字鍛句的運用,本論文則試圖從不同的 視角觀察《花間集》中的語言風格,以語法分析與文化意涵兩方面進行《花間集》 顏色詞的研究。由於文學作品所使用的文學語言,絕非一般口頭的自然語,更受 限於詩歌既有的字數和格律規定,往往透過詩人有意的改造或創造句法的扭曲變. 治 政 大 言時仍有其規律存在,因此,先進行顏色詞的語法分析,按擔任位置分有三:主 立 語、謂語、賓語,由此分析可考察《花間集》顏色詞的語法位置與運用狀況,並. 形或文字的多樣組合方式自是無法避免的,即使如此,每個詩人在驅使和創造語. ‧ 國. 學. 進一部了解詞人對顏色詞語言的使用原則與特殊狀況,及語言材料的語法配置及 改造。. ‧. 而透過「語言風格學」的分析,從顏色詞的文法功能:擔任主語、謂語、賓. y. Nat. 語、修飾定語與分析詞人運用顏色詞的的數量上8,將可以更精確的掌握詩人驅. sit. 使語言的慣性,更能探看《花間集》的語言意義及內涵,繼而再自顏色詞的所描. al. er. io. 寫的對象進行分析,可明瞭《花間集》詞彙的組合情形及造句習慣、語義特色。. n. v i n Ch 其是語言符號背後所代表的時代與社會意義及文化現象,更是反映著一個世代或 engchi U. 不僅能了解晚唐五代文人創作詩詞時用字的普遍性與特殊性的「語言風格」,尤. 族群的想法、思維、態度、心靈感受,甚至是文化、社會、心理交互映照的結晶, 而《花間集》顏色詞所反映出的獨特「語言風格」與「文化意涵」正是本論文所 欲研究的動機與目的。. 第二節 研究方法與步驟 本文研究以五代後蜀趙崇祚於廣政三年(西元 941)編纂而成的《花間集》 為研究文本9,其中輯錄了自唐開成元年(西元 836)至後蜀廣政三年之間,十八 8. 參見附錄一。 「趙崇祚,字弘基,五代後蜀人,生卒年不詳,曾任衛尉少卿」 。歐陽炯, 〈花間集序〉 ,收錄於 楊家駱主編《宋紹興本花間集附校注》, (台北:鼎文書局,1974 年) 。. 9. 3.

(12) 位作家五百闕詞10,身處一個混亂的時代,文人們突破傳統道學的限制,在文學 的創作史上有其突破創新之特點。. 一、研究方法 《花間集》既是一個時代的詩歌載體,故先閱讀有關晚唐時期的社會背景書 籍,繼而圈點《花間集》書中所有有關顏色的詞彙,並根據顏色色相與材質,分 有「專指顏色者」與「兼表質料與色彩者」、「華麗性顏色詞」三類顏色詞,進 行《花間集》顏色詞詞彙構詞分析,以了解花間詞人在選色上的特殊取向。 本文以語言定量的方法對顏色詞詞彙進行語法研究,因為語言的種種重要性 質和特點,都會通過「量」來反映,然後呈現出內在的規律性,也就是一種透過. 治 政 大 詞普遍與特殊的使用現象,詞性的活用現象、及與其他詞彙之間的搭配組合情 立 況,如此將可以歸納出顏色詞的詞彙形式結構、語法結構、詞義形式等組合情形. 對有形語料進行數量的反映,來達到認識語言規律和特點的作法11。分析出顏色. ‧ 國. 學. 與用詞的規律與傾向,再運用詞彙學的研究方法,進一步分析說明統計的結果與 意義,並藉由研究結果探看其中所呈現的時代思維與文化意涵。. ‧ y. Nat. 二、研究步驟. al. er. io. 述如後:. sit. 本研究的進行分為兩階段:最初階段為文獻蒐集,第二階段為文獻整理,分. n. v i n Ch 對論文相關的文獻資料進行蒐集,並從中擬定研究方向與徑路。 engchi U. (一) 文獻蒐集: 文獻資料來源:. 1. 透過網路查詢資料:國家圖書館館藏期刊論文、漢學中心之中國期刊網、 大陸碩博士論文資料庫、台北市政府教育局資料庫。 2. 圖書館查詢資料:政大圖書館、政大社資中心、台大圖書館、國家圖書 館藝術分館。. 10. 11. 溫庭筠六十六闕、皇甫松十二闕、韋莊四十八闕、薛昭蘊十九闕、牛嶠三十二闕、張泌二十七 闕、毛文錫三十一闕、牛希濟十一闕、歐陽炯十七闕、和凝二十闕、顧敻五十五闕、孫光憲六 十一闕、魏承班十五闕、鹿虔扆六闕、閻選八闕、尹鶚六闕、毛熙震二十九闕、李珣三十七闕, 共計五百闕詞作。 蘇新春等著,《漢語詞匯計量研究》(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2002 年 7 月第 1 版第 1 次印 刷),頁 1-8。 4.

(13) (二) 文獻整理: 此階段依論文架構整理資料,內容分為二類:. 1. 依據之版本 《花間集》係由五代後蜀趙崇祚編纂而成,輯刊於後蜀廣政三年,至今版本 眾多,整體內容沒有太大的差異,只是因時代風氣和刊刻目的不同,在版式和體 例方面稍有不同。現今所存的較早版本,有三種刻本:(-)晁本系統:南宋紹 興十八年(西元 l l48)晁謙之校刻本,是現存最早的宋代版本。晁刻原本,今藏 於北京圖書館。(二)鄂本系統:南宋鄂州公使庫本,用淳熙十一、二年間(西 元 1184、1185)的公文冊子紙印行,具體刊刻時間不詳,世稱淳熙州刻本。 (三). 治 政 大 指附有此二跋的宋本《花間集》。 立 上列「晁謙之校刻本」是目前現存的最早版本,此本鏤版清晰,字體端正, 褚墨亦佳,書末並附有晁謙之跋:. 學. ‧ 國. 陸游跋本系統:即開禧刻本,陸游的《渭南文集》有兩篇〈花間集跋〉,陸本即. 健康舊有本,比得往年例卷,猶載郡將監司僚慕之行,有《六朝實錄》與. ‧. 《花間集》之贐,又他處本皆訛舛,乃是正而復刊,聊以存舊事云。12. y. Nat. 由此,可見此版本乃為當時較無訛舛且應已經整理之善本。. al. er. 、李一氓《花間集校》14、蕭繼宗《花間集評點校注》15、華連圃撰《花間集注》. io. 13. sit. 現今通行印本則有:以晁謙之校刻本《宋本花間集》 、李冰若《花間集評注》. n. v i n Ch 刻本」為主,內容印刷清楚,唯無附註,因此再參考蕭繼宗《花間集評點校注》 、 engchi U 16. 等。本論文以藝文印書館刻印之《宋本花間集》為主,此版本係以「晁謙之校. 華連圃撰《花間集注》 、朱恆夫著《新譯花間集》17及沈祥源、傅生文注《花間集. 新注》18等書,其內容對於《花間集》之注譯評析,均有著詳細之注釋,對於筆 者在研究過程中掌握文本詮釋有著極大助益。. 12 13 14 15 16 17 18. 五代‧後蜀趙崇祚, 《宋本花間集》(台北:藝文印書館,1969 年),頁 13-14。 李冰若, 《花間集評注》收錄入蕭繼宗《花間集評點校注》(台北:學生書局,1977 年) 李一氓, 《花間集校》(台北:學生書局,1976 年) 蕭繼宗, 《花間集評點校注》(台北:學生書局,1977 年) 華連圃撰, 《花間集注》(台北:天工書局,1992 年) 朱恆夫, 《新譯花間集》(台北:三民書局,1998 年) 沈祥源、傅生文注, 《花間集新注》(江西:新華書店,1987 年) 5.

(14) 2. 顏色詞語法風格相關資料 資料蒐集主要以研究詩歌的語言風格及語法功能為主,另參考有關語法、文 化人類學、文化語言學等書籍及相關色彩論文期刊19,以對本論文有直接且深入 探討之助益。 另關於《花間集》之前人著作資料,內容多以研究《花間集》之文藝風格、 解釋分析作家作品的意象為主,並未有論及語法功能與文化意涵之作,雖有助了 解《花間集》一書的內涵,但對本研究助益較小,故當輔助資料參考使用。. 第三節 顏色詞選用範圍. 治 政 大 色者」與「兼表質料與色彩者」、「華麗感覺顏色詞」三類,總計列入計算顏色 立 詞含括單色與雙色並用,共計有 41 色,使用次數達 863 次,參見附錄一,而十 八位詞人使用的各色統計次數,參見附錄二。. 學. ‧ 國. 本文所涵蓋的顏色詞範圍,就人類視覺對自然的經驗感受,可分有「專指顏. 本文顏色詞中,「專指顏色者」含括有「暖色系」顏色詞: 「紅」 、 「紫」 、 「黃」 、. ‧. 「朱」 、 「丹」 、 「殷」 、 「絳」 、 「赤」 、 「檀」 、 「茜」等色,一般而言,此色系都能給. y. Nat. 人明亮、豔麗色感,是能引起人興奮和積極的顏色;冷色系顏色詞屬於消極的色. sit. 彩,多半能給人一種較沉穩作用的感覺,讓人感受到和諧、靜謐、安寧的氛圍,. al. er. io. 如:「碧」、「青」、「綠」、「翠」、「白」、「藍」、「黛」、「烏」等顏色詞。20. n. v i n Ch 性或以質地明亮特質為主的顏色詞,如:「玉」、「瓊」、「碧玉」等,在此將 engchi U 另《花間集》中處處可見到「金」、「銀」、「黃金」等本質屬於金屬的屬. 歸入「兼表質料與色彩者」的顏色詞;而有部分顏色詞本身並非為單純的色彩, 但在《花間集》中,卻被詞人大量使用在修飾物品的色彩上,除了意有所指的指 稱顏色外,另能呈現豐富的色彩意涵,使得《花間集》如一本色彩繪本,這類顏 色詞包括有:「粉」、「霞」、「錦」、「繡」等顏色,以其在句中擔任修飾性 定語,常引起我們對色彩的想像,因此亦列入本文研究顏色詞的範圍,屬於「華 麗感覺顏色詞」。以上三類顏色詞在《花間集》中共計使用 863 次,足以說明顏 色在《花間集》詞作中所佔的重要地位。. 19. 20. 王力, 《古代漢語》 、竺師家寧, 《語言風格與文學韻律》 、許世瑛, 《中國文法講話》 、竺師家寧 《漢語詞彙學》、程祥徽,《語言風格初探》 、黎運漢,《漢語風格探索》等語法相關書籍。 Johannes Itten 著,江金石譯, 《Johannes Itten 色彩論》 (台南:信宏出版社,1999 年 3 月 30 日), 頁 59-60。 6.

(15) 第四節 前人研究之成果 《花間集》是一部文人集體創作的作品,歷年來前人研究《花間集》的成果 犖犖可觀,但在逐一翻檢文獻的過程中,發現研究《花間集》的相關論文裡,針 對《花間集》主題及版本的校勘或風格的賞析,這部分已有不少學者加以分析、 論證;而研究花間詞人中個人作家部分,也僅限於溫庭筠、韋莊二位, 《花間集》 中其他十六位作家之作品,或受限於詞作數量,並未見有全面、完整之研究。又 近年受女性主義影響,研究《花間集》的主題焦點亦多放置在女性情感與形象上 的描繪,深入論及《花間集》內容「顏色詞」詞彙的語言風格專論文獻資料極少。 以下就與本論文研究範圍相關的專書與論文期刊,由不同的主題,進行研究. 治 政 大 由顏色詞論述文化意涵的著作;三、傳統論述詩歌色彩的相關著作。 立 一、論述顏色詞「語言風格」的著作. 學. ‧ 國. 成果評述。主題內容分從三方面探討:一、論述顏色詞「語言風格」的著作;二、. 人類語言中存在著大量的顏色詞,這些顏色詞在詞彙構成方面不盡相同,. ‧. 不同的構成方式表達不同的顏色範疇。有關「語言風格」的論文著作,多從顏. y. sit. io. al (一) 顏色詞「語言風格」的論文著作. er. 二:. Nat. 色詞的統計與比例,進一步分析作品的語言風格。此部分著作研究方向,分有. n. v i n Ch 許瑞玲《溫庭筠詩之語言風格研究-從顏色字的使用及其詩句結構分析》 分 engchi U 21. 析詳備,將溫庭筠詩語言的風貌及運詞特色、結構完整研究,內容分析顏色詞的. 詞性與文法、語法功能,並比較詩句表面結構與基底結構(語義結構)的變換, 也加入了現代色彩學在色相、明度、彩度的專業知識,將顏色詞使用多寡呈現並 歸納,俾使了解作家作品在使用字詞上的偏好。羅娓淑《李商隱七言律詩之詞彙 風格研究》22、李美玲《樊川詩的詞彙和語法-從語言風格學探索》23,周碧香《東. 21. 22. 23. 許瑞玲, 《溫庭筠詩之語言風格研究-從顏色字的使用及其詩句結構分析》 (國立成功大學中國 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3 年 5 月) 羅娓淑, 《李商隱七言律詩之詞彙風格研究》(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4 年 10 月) 李美玲, 《樊川詩的詞彙和語法-從語言風格學探索》 (國立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2001 年 1 月) 7.

(16) 籬樂府語言風格研究》24,雖是不同文體的研究,但皆是運用語言風格學的理論 與方法,從語法功能切入,從字數的統計與比例,說明詩人遣詞用字的方式與規 律;再透過語言結構的分析,逐一剖析構詞與語義功能,更說明運用「語言風格 學」的方法,能將作家作品在語言運用上的風格特色完整呈現,更能探看作家的 語言用字能力。 以上三論文著作,為顏色詞的語言風格相關範疇開啟了另一個層面的研究。. (二) 與「語言風格、語法功能」相關書籍著作 針對語言風格的定義與方法,本文參考竺家寧《語言風格與文學韻律》25、 程祥徽《語言風格初探》26、黎運漢《漢語風格探索》27,內容對於語言風格的. 政 治 大 的範圍擴展至非文學語言,其分析方法亦是從音韻、詞彙、句法著手分析,在語 立. 解釋相當清晰,張慧美《廣告標語之語言風格研究》28一書,則將語言風格研究. 法顏色上皆有獨到的見解與卓越的研究成果。. ‧ 國. 學. 另針對文法功能、詞彙部分則參考王 力《古代漢語》29、王 力《古體詩律 學》30、竺師家寧《漢語詞彙學》31、竺師家寧,《語言風格與文學韻律》32、黎. ‧. 運漢《漢語風格探索》 、許世瑛《中國文法講話》33、王 力《中國語法理論》 、34. y. Nat. 王 瑛《古典詩詞特殊句法舉隅》35、陳昌來《現代漢語句子》36、劉月華、潘文. io. sit. 娛、顧 韡《實用現代漢語語法》37、楊如雪《文法ABC》38、黎運漢、張維耿《現. n. al. er. 代漢語修辭學》 、39黃慶萱《修辭學》40等相關著作,內容對詞彙分析與語法功能、. i n U. v. 詞彙修辭功能、句子結構的分析、語言的分析,均舉例且有詳賅之解說且各有所.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Ch. engchi. 周碧香, 《東籬樂府語言風格研究》(國立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4 年) 竺師家寧, 《語言風格與文學韻律》(台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2005 年) 程祥徽, 《語言風格初探》 (台北:書林出版公司,1911 年) 黎運漢, 《漢語風格探索》 (北京:商務印書館,1990 年) 張慧美《廣告標語之語言風格研究》(高雄:駱駝出版社,2002 年 12 月) 王 力,《古代漢語》(北京:中華書局,1999 年第 3 版) 王 力,《古體詩律學》(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 年 12 月第 1 版) 竺師家寧, 《漢語詞彙學》 (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99 年) 竺師家寧, 《語言風格與文學韻律》(台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2005 年) 許世瑛, 《中國文法講話》 (台灣:開明書局,1998 年 11 月 24 版) 王 力,《中國語法理論》 (中華書局,1954 年 12 月第 1 版》) 王 瑛,《古典詩詞特殊句法舉隅》(北京:新華出版社,1999 年 8 月第一版) 陳昌來, 《現代漢語句子》 (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0 年第 1 版) 劉月華、潘文娛、顧 韡編《實用現代漢語語法》(北京:商務印書館,2006 年 4 月) 楊如雪, 《文法 ABC》 (萬卷樓,1998 年初版) 黎運漢、張維耿, 《現代漢語修辭學》 (台北:書林出版有限公司,1991 年 9 月) 黃慶萱, 《修辭學》 (台北:三民書局:1999 年) 8.

(17) 擅,對本研究助益匪淺。. 二、由顏色詞論述文化意涵的著作 民族語言的詞彙系統一向反映著文化鏡像,其中色彩文化是民族文化中最突  出最醒目的部分,詩人在詩中講究顏色的調配,以色彩的感覺喚起美感,因此,  顏色詞不再是一種客觀物質的屬性,而是人類對客觀世界的認知領悟,此部分著 作,分為有四:     . (一) 與顏色詞文化意涵有關 在顏色詞文化意涵的研究部份,中國大陸對這方面的研究較多也較深入,從. 治 政 的心理層面影響,再歸結到中國人對色彩的看法。大 立 黃立己《顏色詞的語言符號及其美學意蘊-以《詩經》顏色詞為例》 、金. 根本的色彩觀念、顏色詞的語源切入,探討顏色詞在不同文化發展模式下對人們. 41. ‧ 國. 學. 福年《現代漢語顏色詞運用研究》42,上列二篇碩論對於顏色詞的運用、分析、 釋源都有極詳細的論述,是以語言學結合了美學的角度闡釋文化意義,對顏色詞. ‧. 的文化起源及中國傳統尚色文化的解析均有深入的探討。更有將顏色詞含意擴大. y. Nat. 至各民族;另有黃有卿《漢語顏色詞的文化涵義》、朱潔《「紅」色彩文化研究》. sit. 針對顏色詞的語根嬗變有明確的溯源,並探看古顏色與現今顏色文化象徵的. al. er. io. 差異。亦有列舉顏色詞與外語顏色詞的殊同,以討論中國與外語顏色詞意義的差. n. v i n Ch 作不同民族文化內蘊的詞義上對比,黃芳〈顏色詞黑與白的文化涵義〉 、劉 engchi U 異,有高芳〈論顏色詞彙的文化內涵〉43 ,作者列舉中國色「紅」與外語 red 44. 皓明、張積家、劉麗紅〈顏色詞與顏色認知的關係〉4546等文也多談及中外對顏 色觀點的不同,唯此部分著作雖有深入之見解,但多言其現代現代色彩的意涵, 有助於了解顏色的起源與遞變。 41. 黃立己, 《顏色詞的語言符號及其美學意蘊-以《詩經》顏色詞為例》 (玄奘大學中國語文學系 碩士論文,2004 年) 42 金福年, 《現代漢語顏色詞運用研究》(復旦大學博士論文,2003 年 11 月) ;程娥,《漢語紅黃 藍三類顏色詞考釋》 (武漢大學研究所論文,2005 年 5 月) ;黃有卿, 《漢語顏色詞的文化涵義》 , (天津師 範大學研究所論文,2006 年 5 月) 、朱 潔, 《 「紅」色彩文化研究》 (武漢理工大學 研 究所論文,2006 年 5 月) ;王彥, 《遊牧民族顏色詞的文化認知研究》 (中央民族大學研究所論 文,2006 年 5 月) 43 高 芳,〈論顏色詞彙的文化內涵〉, 《河南大學學報》第 46 卷第 6 期(2006 年 11 月) 44 45 46. 黃 芳,〈顏色詞黑與白的文化涵義〉, 《文化論壇》(2005 年) 劉皓明、張積家、劉麗紅,〈顏色詞與顏色認知的關係〉, 《心理科學進展》,2005 年 杜 萍, 〈詞的文化內涵意義略論〉 , 《浙江:南京廣播電視大學學報總第 48 期》 , (2007 年第 3 期) 9.

(18) (二) 與特定顏色詞相關著作 程娥《漢語紅黃藍三類顏色詞考釋》47,從顏色詞的產生、發展、詞義特 徵及其特點來勾勒出顏色詞的概貌,另從民俗風情、宗教信仰、哲理思想三方面, 揭示顏色詞的文化意蘊,展示出顏色詞的獨特色彩文化;另針對特定字紅、黃、 藍三個原色詞以及同系列的相關詞語進行義素分析,研究其結構系統和語義構 成,並揭示其產生、發展的順序及被賦予的豐富文化意涵,挖掘其體現的民族心 理、傳統習俗、審美情趣等色彩文化,如:遠征《漢語色詞研究》48,內容多是 結合現代色彩學、心理學理論,推敲探析研色詞各色系所產生的藝術效果,並以 色彩詞是詞人性格及心理的投射反映,強調任何的顏色詞的意象、意義會跟著詩 人風格、詩的主題、內容而改變。朱潔《「紅」色彩文化研究》49、曾啟雄、談崇. 治 政 大 與進程;黃有卿《漢語顏色詞的文化涵義》 ,由中國五行學說、顏色詞文化內 立 涵的演變起始,以分析歸納的方法追本溯源解釋紅、黃、綠、白、黑顏色詞的文 瑩〈紅、赤、朱、丹〉50等文專研「紅」色字語義有助於瞭解「紅」顏色的發展 51. ‧ 國. 學. 化意涵,並引用了大量的例子為證,文後並附錄了韓語顏色詞的語料。 另有張寧〈顏色詞的文化蘊涵探析〉內容從「顏色詞與人的心態和行為的關. ‧. 聯性」及「顏色詞與歷史背景和社會習俗的關聯性」二個視角談論文化蘊涵;周. y. Nat. 延雲〈文藝作品中色彩詞的言語義初論〉52、孫薇《試論文化對顏色詞象徵意. n. al. C. hen hi (三) 談顏色對文化事物的引導與影響 gc. er. io. 等著作均對色彩與文化的關聯有所補釋。55. sit. 義的影響》53、何淑貞《漢語中的文化意涵》54、杜萍〈詞的文化內涵意義略論〉. i n U. v. 葉朝紅、潘晨輝 〈從顏色詞看中國古代服色禮俗〉56,作者以為文字就是一. 種文化現象,故透過黃、綠、青、紫色來展示此一文化現象。文中舉《詩經》 、 《易 47 48 49. 程 娥,《漢語紅黃藍三類顏色詞考釋》 (武漢大學研究所論文,2005 年 5 月) 遠 征,《漢語顏色詞研究》(上海師範大學研究所論文,2004 年 5 月) 朱 潔,《「紅」色彩文化研究》 (武漢理工大學研究所論文,2006 年 5 月). 50. 曾啟雄、談崇瑩,〈紅、赤、朱、丹〉 ,《臺灣美術》第十一卷第四期(1999 年 4 月). 51. 黃有卿,《漢語顏色詞的文化涵義》(天津師範大學研究所論文,2006 年 5 月) 周延雲, 〈文藝作品中色彩詞的言語義初論〉(東方論壇,1994 年第 3 期) 孫 薇,《試論文化對顏色詞象徵意義的影響》收錄於(池州師專外語系《人文社科》,2006 年第 4 期),頁 85。 何淑貞, 《漢語中的文化意涵》收錄於( 《中原華語文學報》第一期,2008 年) 張 寧,〈顏色詞的文化蘊涵探析〉, 《唐都學刊》第 22 卷第 1 期(2006 年 1 月). 52 53. 54 55 56. 葉朝紅、潘晨輝,〈從顏色詞看中國古代服色禮俗〉 ,《咸寧學院學報》第 5 期(2007 年 10 月 第 27 卷) 10.

(19) 經》 、 《禮記》等書來名古顏色在尊卑服色上的相異。謝無量《中國婦女文學史》、 、趙睿才《唐詩與民俗關係研究》58,以及李秀蓮《中國化妝史概說》 、霍 然,. 57. 《唐代美學思潮》59,內容對於晚唐婦女時世妝與當時代美學潮流均有詳細的介 紹。. (四) 其他與色彩相關之著作 中央圖書館藝術分館蘊藏關於顏色詞得資料豐富,對於顏色的來源與分析, 有諸多書籍可查閱,在政大圖書館館查閱不到之書籍,在此藝術分館多可觀閱, 如:葉鵬《色彩博覽會》、Jose'M. Parramon著,王荔譯:《色彩》、劉天課總編 輯 《2000色彩應用與色彩科學研討會論文集》 、賴賢宗《意境美學與詮釋學》、. 治 政 大 上列書籍著作將顏色與顏色詞的意義、生發的原因與歷史演變敘述清楚,並 立 發掘其中在顏色詞意義發生之後在社會文化、政治工程,如禮俗、制度、建築等 曾啟雄《色彩的科學與文化》等。. ‧ 國. 學. 各方面研究均有深入的探討,因此本文將以前人著作為基礎,爬梳出《花間集》 顏色詞在原本的顏色意義之外,進一步延伸反映出的文化面向。. ‧ y. Nat. 三、傳統論述詩歌色彩的相關著作. sit. 關於歷代詩歌色彩作品的特色研究,雖前人在這方面的研究著作很多,但並. n. al. er. io. 非本論文得重點,只做輔助資料使用。內容分由二方面進行:. (一) 從美學觀點探看. Ch. engchi. i n U. v. 對唐朝詩歌文學進行藝術賞析,角度從詩歌色彩的呈現與作者的生活環境、 創作經驗起始,再以文藝風格的產生色彩論述,對各作家用色有精闢的論述。 張雯華《東坡詞色彩意象析論》60,作者以東坡詞的詞彙與句法為研究範圍,列 舉出重疊詞、虛詞、趨向動詞等語言特色;再從句法上分析有零句、對組、對句、 一字逗等,再將數據加以分析詮釋,探看東坡用詞在色彩意象上的特殊之處。邱 靖雅《唐詩視覺意象語言的呈現-以顏色詞為分析對象》61,作者以「意象」為 57 58 59 60 61. 謝無量,《中國婦女文學史》(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2 年) 趙睿才, 《唐詩與民俗關係研究》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年 11 月) 霍 然,《唐代美學思潮》 (長春:長春出版社,1997 年) 張雯華, 《東坡詞色彩意象析論》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2002 年) 邱靖雅, 《唐詩視覺意象語言的呈現-以顏色詞為分析對象》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 1999 年) 11.

(20) 主要探討重點,言及「意象」與語言的關係及詩歌「意象」的特性,強調色彩的 描繪是使意象獲得視覺效果的前提,分從色彩成分、語意成分及象徵意義的使 用,兼採西分理論進行研究。賴佳玉《小李杜詩歌色彩比較研究》的研究62:此 篇論文以「青」 、 「紅」 、 「黃」 、 「白」色系為主,探討並詮釋李商隱與杜牧在詩歌 色彩的聯想、詩歌色彩的意象、詩歌設色藝術三方面的成就,並採數量統計分析 的方法,使人能從統計數字當中了解詩人在美學上的創見。. (二) 從抽象藝術情境切入 此類研究多集中在詩人之詩作與內在心靈的相連繫,由較抽象的感覺方面 著手分析詞作,例如李恩禧《溫庭筠詩詞中感覺之表現》63一書即是由以官能感. 治 政 大 許惠華《杜牧藝術情境之研究》 ,以討論杜牧詩的色彩美感為主,以「色彩詞」 立 與「隱色詞」的運用、「色相對比」的運用來論述杜牧七絕中的顏色美感,最後 受和情感補捉色、聲、香、味、觸覺,來探溫庭筠詩詞中的細膩情思表現。另有 64. ‧ 國. 學. 並探討藝術時空、審美情節的營造在杜牧詩中的延伸,適足以顯現詩歌的內蘊與 情感之美。. ‧. 以上所舉文獻資料,或受限於圖書內容、性質等原因,雖並未能盡討論之全,. y. Nat. 但也都是相當具有代表性的著作。在期刊資料方面,因篇幅較小,多為針對某一. sit. 個「顏色」的研究,雖然深入卻較難窺得全豹。在學位論文方面,許瑞玲《溫庭. al. er. io. 筠詩之語言風格研究-從顏色字的使用及其詩句結構分析》65、羅娓淑《李商隱. n. v i n Ch 索》 ,三篇研究論著均針對詩歌的語言風格作深入分析與研究,且採數量統計 engchi U 七言律詩之詞彙風格研究》66、李美玲《樊川詩的詞彙和語法-從語言風格學探 67. 法,完整呈現作家使用顏色詞的數量,藉此探看出語言上的特殊風格,為本文提 供許多寶貴的相關參考資料。 本文希冀在前人豐碩的研究基礎上,對《花間集》顏色詞的研究重點置於顏 色詞的材料上,由「點」:構詞形式、詞彙組成,到「面」:文化意涵,組成一 全面視角,正如黎運漢《漢語風格探索》所言: 62 63 64 65 66. 67. 賴佳玉, 《小李杜詩歌色彩比較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2007 年 5 月) 李恩禧, 《溫庭筠詩詞中感覺之表現》(政治大學中文研究所,1992 年 6 月) 許惠華, 《杜牧藝術情境之研究》 (南華大學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 年) 許瑞玲, 《溫庭筠詩之語言風格研究-從顏色字的使用及其詩句結構分析,1993 年 5 月》 羅娓淑, 《李商隱七言律詩之詞彙風格研究》(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4 年 10 月) 李美玲, 《樊川詩的詞彙和語法-從語言風格學探索》 (國立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 文,2001 年 1 月) 12.

(21) 揭示塑造藝術形象的與言規律,描素作家語言風格的獨特風貌,這樣就為 文學鑑賞提供了感知活動的鑰匙和理性任事的依據。68 使得對《花間集》一書關注的角度能由文學的鑑賞擴展至以語言材料分析為主的 「語言風格」及社會的「文化意涵」面向,增加對《花間集》的深度了解。.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68. Ch. engchi. i n U. v. 黎運漢,《漢語風格探索》(北京:商務印書館,1990 年),頁 25。 13.

(22)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14.

(23) 第二章 《花間集》產生的時代背景   《花間集》產生的時代背景,正值唐末五代之際,中原動蕩不安,政治與社 會皆產生了急遽的變動,紛紛攪攪直至趙匡胤陳橋兵變建立宋王朝,局勢漸趨穩 定。但在這「五代十國」的五十三年之間,政治局面頻繁更迭,藩鎮紛起,迭相 吞噬從未停止。此時偏處西南一隅的蜀中,地處秦嶺以南,四面環山,形成天然 屏障,域內河渠密布,山川秀美,氣候溫潤,物產豐饒,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與 地理環境,發展出來的是經濟的富足和物質生活的提昇,張唐音《蜀檮杌》指出: 蜀中百姓富庶,夾江皆剏亭謝遊賞之處。都人士女,傾城遊玩,珠翠羅綺, 名花異香,馥郁森列。69. 治 政 大 王建多用衣冠士族 「蜀恃險而富,當唐之末,士人多欲依(王)建以避亂。」 立 和唐代舊臣,帶來的不僅僅是唐代的典章制度和朝廷掌故,更由此而引入中原地. 遠離了中原的群雄爭戰,王建在此建立蜀政權,據《五代史‧前蜀世家》記載: 70. ‧ 國. 學. 區的文化傳統與人文思想,自然展現並融合了巴蜀文化多姿多彩的絢麗風貌與多 元開放各種思想的精神氣度。. ‧. 文學上的景象是理性的桎梏崩裂瓦解,偏離了原有的儒家教化軌道,出現嶄. y. Nat. 新的格局。文學作品雖消失了雄奇壯觀的氣派,卻也在這樣溫柔富饒之鄉和綺麗. sit. 風光中孕育出另一種輕柔娟秀的文學新型態。嚴羽《滄浪詩話》71云:. al. er. io. 大歷以前,分明別是一副語言;晚唐分明別是一副語言。. n. v i n Ch 那種青春煥發,而是一種不同於過去的嶄新語言格調,而此時對時代、對家國的 engchi U 這段話說明了晚唐人的語言與哀愁已經不再是初唐時期那般惆悵,更非盛唐時期. 無奈,一股壓抑消沉的思緒便有意無意地從作品中流露出來。72當時的文人以為. 文學理應是賦有獨立生命的個體,不再是以傳達社會人生為議題的教化工具,既 厭棄外在物質的思潮又蔑視社會道德規範,不走奇險僻苦路線,而採初唐華美詩 風,並鎔鑄杜甫「語不驚人死不休」之寫作精神於一爐。 當時文壇的思潮,不只有著文人的領行,更有帝王們的推波助瀾,君臣、文 人雅士遊樂宴飲之餘,不免形諸吟詠,對於姿態、形貌盡其描摹,而上有所好, 69. 70. 71. 72. 宋‧張唐英撰,《蜀檮杌》收錄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四六四(台灣:商務印書館,1983 年),頁 239。 宋‧歐陽修撰,楊家駱主編, 《新校本五代史并附編二.新五代史卷六十三.前蜀世家》 (台北: 鼎文書局,1994 年),頁 787。 宋‧嚴羽, 《滄浪詩話.詩評》 ,收錄於清‧何文煥、丁福保編, 《歷代詩話統編》 (北京:北京 圖書館,1983 年),頁 451。 參見霍 然,《唐代美學思潮》 (長春:長春出版社,1997 年),頁 290-291。 15.

(24) 下必甚焉,處處瀰漫著一股對綺靡美學的尊崇之風,社會享樂主義得以大肆延伸 和發展。如:前蜀後主王衍73與後蜀後主孟昶皆好詞創作74,《詞苑萃編》言: 蜀主衍裹小巾,其尖如錐。宮妓多衣道服,簪蓮花冠,施脂夾粉,名曰醉 妝。自製醉妝詞云:「者邊走。那邊走。只是尋花柳。那邊走。者邊走。 莫厭金杯酒。」又嘗宴於怡神亭,自執版,歌後庭花,思越人曲。75 又《歷代詞話》言: 蜀主孟昶令羅城上盡種芙蓉,盛開四十里。…嘗夜同花蕊夫人避暑摩訶池 上,作玉樓春詞云……76 由前蜀後主王衍與後蜀後主孟昶不僅好詞而且親身創作,足見西蜀生活之安定繁 榮與音樂歌舞之盛況,而再由歐陽炯〈花間集序〉中,我們可以一窺當時文風:. 治 政 大 香檀,不無清絕之辭,用助嬌嬈之態。 立 此刻,西蜀綺艷詞風已臻極盛,這樣的社會風氣和人文氛圍,應當是《花間集》 有綺筵公子,繡幌佳人,遞葉葉之花牋,文抽麗錦;舉纖纖之玉指,拍按 77. ‧ 國. 學. 誕生的沃野良田。灌溉這片文學沃土的原料正是下列兩項藝術特徵,茲分述於後。. Nat. y. ‧. 第一節 溫庭筠詞風的盛行. sit. 《花間集》是中國文學史上晚唐至五代一部最早、規模最大的詞總集,我國. al. er. io. 詞集之存者當以此為最古,宋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謂之「倚聲填詞之祖」78,. n. v i n Ch 社會人生轉向歌舞宴樂,由拯世濟時轉爲綺思豔情,專以深沉婉曲的筆調、濃重 engchi U 而詞發展的主體特性是在晚唐五代時期形成的,當時文人將對文學的審美情趣由. 73. 「王衍為王建之幼子,生長於環境優渥的宮中,頗知學問,童年即能屬文,甚有才思,尤酷好 靡麗之辭,常集艷體詩二百篇,號曰煙花集。凡有所著,蜀人皆傳送焉。」清‧吳任臣撰, 〈十 國春秋〉收錄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四六五》 (台北:商務印書館,1983 年) ,頁 338。又王 國維在論及五代西蜀詞時認為: 「魏承班詞,遜於薛昭蘊、牛嶠,而高於毛文錫,然皆不如王 衍。」王國維, 《人間詞話》附錄一,收錄於唐圭璋編, 《詞話叢編》卷四(北京︰中華書局, 1988 年),頁 4269。 74 薛居正撰, 《舊五代史.僭偽列傳》記蜀後主王衍「以佞臣韓昭等為狎客,染以婦人,以恣荒 宴,或自旦至暮,繼之以燭」 ,這樣的社會風氣便助長了以浮靡為特徵的感性主義美學的氾濫。 收錄於楊家駱主編, 《新校本五代史并附編三種三.舊五代史卷一百三十六.僭僞列傳》 (台北:鼎文書局,1994 年),頁 1819。 75 五代‧孫光憲撰, 《詞苑萃編卷十‧北夢瑣言》 ,收錄於唐圭璋編《詞話叢編》卷二(北京︰中 華書局,1988 年),頁 1710。 76 清.王奕清等撰, 《歷代詞話》 ,收錄於唐圭璋編《詞話叢編》卷一(北京︰中華書局,1988 年),頁 1122。 77 五代‧歐陽炯撰, 〈花間集序〉 ,收錄於楊家駱主編《宋紹興本花間集附校注》 (台北:鼎文書 局,1974 年) ,頁 2。 78 宋.陳振孫, 《直齋書錄解題‧歌詞類》卷二十一,收錄於嚴一萍選輯, 《聚珍版叢書》 , (國立 台灣大學出版,1995 年),頁 337。 16.

(25) 豔麗的色彩,書寫官能感受、內心體驗。吳功正在《唐代美學史》中形容此時詞 學風尚,是一種詩風「華化」的表現: 這是一種新的審美心裡勾結,不同於唐的前中期,他收斂了人的心境和意 緒,使之變得纖細、敏感、宛曲,這是詩的審美心態的發展,甚或是其華 化的表現。79 「華化」的表現正是指整個晚唐文學的審美格調呈現一種越來越精美、華麗的趨 向,此時作品繼承了六朝宮體情詩的艷麗,注重作品的形式、文字的雕琢和內容 的香豔,詩的精緻程度也提高了,整個文壇漸趨向「唯美」的風尚,與歐陽修《六 一詩話》中言: 「唐之晚年,詩人無復李、杜豪放之格,然亦務以精意相高」 ,80其 中「務以精意相高」正是對晚唐詩風「華化」的準確概括。. 治 政 大 與詞的文情與艷曲的聲情吻合的同時,形成了旖旎婉轉的風格特色。詞的以悲為 立 美、以艷為美、以柔為美、以含蓄為美 的美感特質正是通過《花間集》首先體 當時文壇有溫庭筠、歐陽烱等花間詞人開始專門以詞描寫綺思艷情,在追求. 81. ‧ 國. 學. 現出來的,詞的本色也是在《花間》諸家詞人的互相模仿與借鑑中逐漸放大和確 立下來的。這股文學風尚的形成有一個極為重要的因素,即是上至朝野士人,下. ‧. 至市井教坊的西蜀詞人和藝人對溫庭筠詞的推崇與欣賞,進而沿襲他的詞風進行. y. Nat. 創作,從而使溫詞風格在《花間》詞中體現並拓展開來。李冬紅《花間集接受史. sit. 論稿》言此現象:. al. er. io. 溫庭筠是詞史上第一個抒情範式—《花間》範式的創建者,是詞體文學綺. n. v i n Ch 「迄今飲席,多是其詞」、「艷席多唱其詞而打令」 e n g c h i U ,其詞表現出來的與傳. 麗柔婉的主導風格奠基人。…自其詞產生之日起,就上播朝廷,下傳世井,. 統詩文相異趣的藝術風貌和審美特徵,迎合和滿足了當時士大夫文人的享 樂心裡和消費要求,溫詞在當時遂為人們所推崇。82. 晚唐詞體初興,鮮有文人專力作詞,溫庭筠是較獨特的一位,其作品風格是雅 艷相資的晚唐艷情詩,隨著詞在社會生活中的盛行及詞體獨有的創作環境、消 費環境以及音樂娛樂功能及創作群體的逐漸形成,當時的文人繼續沿著晚唐詞 雅化、艷化的軌道前進,創作出濃豔香軟、精美絕倫的花間詞。 王士禎《花草蒙拾》言《花間集》云: 79 80. 81 82. 吳功正, 《唐代美學史》(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1999 年),頁 682。 宋‧歐陽修撰,《六一詩話》,收錄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一四七八》 (台灣:商務印書館, 1983 年),頁 250。 參見楊海明,《唐宋詞史‧餘論》(江蘇:古籍出版社,1987 年) ,頁 677。 李冬紅, 《《花間集》接受史論稿》(山東:齊魯書社,2006 年 6 月第 1 版),頁 187。 17.

(26) 《花間》句法,最著意設色,異紋細艷,非後人纂組所及。83 由此知《花間集》一書是以「著意設色」為最大特徵,亦稱溫庭筠為《花間鼻祖》 84. ,又歐陽炯《花間集‧序》中,列溫庭筠為十八位作家之首,可見《花間集》. 「著意設色」的開創,溫庭筠自是有開山領導之作用。又歐陽炯在《宋本花間集‧ 序》論唐代文壇,僅舉兩人,一為「李太白」,一為「溫飛卿」: 明皇朝則有李太白,應制清平樂四首。近代溫飛卿復有金荃集,邇來作者 無愧前人。85 其中「邇來作者」當指《花間》詞人,歐陽炯既把溫飛卿放置在李白與《花間》 詞人之間,係對溫庭筠具有開創性承上啟下的地位予以認同,也肯定了《花間》 群體詞人對溫庭筠所創艷科詞體詞風的尊崇。洪華穗《花間集感覺意象之表現》. 治 政 大 溫庭筠繼承李賀用詞的瑰麗,追求詞語的色感,使其詩充滿了色、聲、香、 立 味、觸的感覺意象。…又溫庭筠在《花間集》之中開風氣之先,為後世帶. 一書言:. ‧ 國. 學. 來一股濃麗、含蓄、委婉、唯美之風。86. 由《花間集》的「著意設色」、溫庭筠的「追求詞語的色感」看來,整個晚唐文. ‧. 壇「強烈色彩」的綺麗現象與溫庭筠詞風是息息相關。. y. Nat. 李冰若於《花間集評註》一書中對《花間》諸家詞人所進行的評點,更可以. n. al. 大體皆瑩艷褥麗,近於飛卿。88 評歐陽炯:. Ch. engchi. er. io. 評牛嶠:. sit. 肯定當時《花間》詞人對溫庭筠詞風的崇尚。87. i n U. v. 《南歌子》外另一種,極為濃麗,兼有俳調風味,如 《賀明朝》諸詞, 後啟柳屯田,上承溫庭筠,艷而近于靡也。89 評和凝: 其詞有清秀處,有富艷處,蓋介於溫、韋之間也。90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清‧王士禎,《花草蒙拾》 ,收錄於唐圭璋《詞話叢編》(北京:中華書局,1993 年 12 月) ,頁 673。 清‧王士禎,《花草蒙拾》 ,收錄於唐圭璋《詞話叢編》(北京:中華書局,1993 年 12 月) ,頁 674。 五代‧後蜀趙崇祚, 《宋本花間集》(台北:藝文印書館,1969 年),頁 14。 洪華穗, 《花間集感覺意象之表現》(台北:文津出版社,1999 年 12 月一刷),頁 161。 李冰若, 《花間集評注》收錄入蕭繼宗《花間集評點校注》(台北:學生書局,1977 年) 同上註,頁 88。 同上註,頁 142。 同上註,頁 147。 18.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 場地配置圖紅色部分為高度2~3吋之檔板區圍牆,用以作為 球道之區隔。所有圍牆均以VEX

請檢視您的 USB 插孔,藍色為 USB3.0 介面,白色或黑色為 USB2.0 介 面,一般 USB3.0 是可以向下支援所有 USB2.0 的裝置,但也有少部

預期 效益 (*紅字 為檢核 工具). 1-1

丁兆齡 教師 國文科 國文科教學 孫素貞 教師 國文科 國文科教學 吳德漢 教師 國文科 國文科教學 李勻秋 教師 國文科 國文科教學 黃傑欽 教師 國文科 國文科教學 簡秀雯

玉琳在心裡不覺也暗暗的感歎道:『甚矣哉!女色之為力大也 [註 8]

語文運用 留意錯別字 辨識近義詞及詞語 的感情色彩 認識成語

將一條長 56cm 的綠色緞帶和一條長 42cm 的紅色緞帶剪成一樣長 的小段,且沒有剩下,則每小段緞帶最長是幾 cm?.

期……在白女人身上也有綑邊的傾向,而顏色方面,陰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