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從《花間集》顏色詞看唐宋審美文化的內涵 164

第五章 《花間集》顏色詞的文化意涵

第三節 從《花間集》顏色詞看唐宋審美文化的內涵 164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陵鴉甚多,土人謂之神,無敢弋者。穿堂入庖廚略不畏,園林果實未熟,耗啄已 半,故土人未嘗見成實之果,半生半熟採之」339是描寫商女撒拋殘食飼神鴉的南 方風俗。

碧煙籠絳節,黃藕冠濃雲。(孫光憲<女冠子二>)

露濃霜簡濕,風緊羽衣偏。(鹿虔扆<女冠子二>)

「霜簡」指的是道士作法時所用的霜牒,即召神的符340

綜上所述,《花間集》的題材關於神仙故事意象的使用,題材上均帶有明顯 的顏色共驅性,都趨向於用富有傳統神秘色彩的宗教故事表達情愛象徵的花間詞 主題,內容呈現出如此明顯的道教文化印記,也從一個側面證明了道教文化對詞 的影響和滲透。而我們可以從歷史的演進上來看,晚唐詞的時代文化與神題材正 是《花間集》宗教文化傾向形成的先導。

第三節 從《花間集》顏色詞看唐宋審美文化的內涵

人們在長期的社會實踐和意識活動中產生的價值觀念、審美情趣、思維方 飾等構成心態文化,而心態文化又成了文化內涵是社會心理的的呈現,當時代文 化的呈現與士人心態、道教文化滲透都有著密不可分的聯想關係,從翻開《花間 集》一書,詩人巧思妙用的以斑斕的顏色詞去描摹自然與人事,用顏色更是穠麗 纖巧、傳情達意去點染文人筆下的詞境。

初、盛唐基本趨勢是華貴雍容,中、晚唐基本趨向標新立異。如女服,其樣 式的發展是:窄衣大袖、蘭裙軟履等幾種變化…而且使用了撮金線等裝飾技術與 刺繡技術,服飾演進之大勢是趨於華麗。中晚唐時期,女服又出現漢魏時大袖寬 衣、長袖絲履的復古。《花間集》詞中的首飾、眉飾更趨複雜化,如好尚高髻、

簪釵花篦的多樣化,其遠山眉、柳葉眉、愁眉、梅花妝、額黃、星靨、花子、啼 妝、檀口、金步搖、金條脫等,新奇的眉飾、面飾、口飾、首飾,這些服飾裝扮 在《花間集》裡,不僅直觀地展示色彩、大量出現,而且還有著豐富的文化意涵 和延伸意義,充分體現語言的特定心裡、社會價值觀念、文化精神及《花間集》

339 宋‧范致明撰,《岳陽風土記》收錄於新文豐出版公司編輯部編,《叢書集成新編九五‧史 地類》(新文豐出版公司,1985),頁 489。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顯眼亮麗的裙色、精細縷金的裙襬,無不是精緻文化下的物質產物。《花間集》

中對於女子衣著服飾的敘寫,從上衣到裙襬配飾無不備至,如:「衣」、「袖」、「衾」、

「衫」、「襦」、「袂」、「綃」、「披」「袍」、「裾」、「裙」、「裙帶」、「鞋」、「鞋帶」

共計 14 類,花間詞人對於女性的描寫,分從外貌再至身體部位、衣著服飾,而 所修飾的顏色也呈現多彩絢麗,其材質則特別強調「羅」材質,根據蔡壽美《唐 代婦女的服飾》所述,「羅」是一種絲織品,質地輕軟,極為唐代婦女所喜愛,

故「羅衣」主要是就其質地而言,最初是指質料華美用羅製成的衣服,而後則變 成一般華美的絲織品縫製的衣服之泛稱。346

而唐婦女多穿著以刺繡繪飾而成的華美衣服,如毛熙震〈南歌子二〉 :「獨 映畫簾閒立,繡衣香。」、毛熙震〈定西番〉中的「斜日倚欄風好,餘香出繡衣。」

詞中的「繡衣」即是指光彩炫目的衣著,但毛文錫〈訴衷情〉:「鴛鴦交頸繡衣輕」、 顧夐〈浣溪紗〉:「繡衣鸂鶒泳迴塘」,皆是以繡衣來形容鴛鴦與鸂鶒鳥羽毛斑斕 美麗,這兩首詞作並非指女性的衣著,但我們可以從鴛鴦與鸂鶒鳥的羽毛與女子 衣飾相比,就可以知道當時女子的繡衣必是精緻且華麗。又和 凝〈臨江仙二〉

中「披袍窣地紅宮錦」中的「披袍窣地」則寫出了紅宮錦袍的形式,顏色是紅色,

質料是錦緞絲綢,短短數語即道出女子衣飾的顏色、質地、樣式,由此可以推測 出當代女子典雅華美服飾的全貌及當時女子衣著的講究。

二、從「時世妝」所呈現的審美情趣

「時世妝」係指一個世代所流行的妝色與裝扮,白居易就曾描述古人時髦的

「時世妝」:

時世妝,時世妝,出自城中傳四方。時世流行無遠近,腮不施朱面無粉。

烏膏注唇唇似泥,雙眉畫作八字低;妍媸黑白施本態,妝成近似含悲啼。

園鬟無鬢垂髻樣,斜紅不暈赭面狀。昔聞被髮伊川中,幸有見之知有戎;

元和妝梳君記取,髻椎面赭非華風。347

追究此種風尚的起源,總無法跳脫出社會風氣的渲染與傳播,且唯有在唐朝如此 糜爛繁華、聲樂美色歌舞齊聚的時代,也才能孕育出屬於那個時代特色的審美觀

第 5 次印刷),頁 505。

346 參見蔡壽美著,《唐代婦女的服飾》(國立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72 年 5 月),頁 46-66。

347 唐‧白居易著,謝思煒撰,《白居易詩集校注》﹙三﹚(北京:中華書局,2006 年 7 月第 1 版),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與時世妝。348杜甫詩「長安永遠多麗人,態濃意遠淑且真,肌理細膩骨肉云」〈麗 人行〉更可以察覺出女子晶瑩剔透的皮膚,與體態豐盈、容貌濃豔已視為當時社 會的標準,尤其到了中晚唐,社會風俗最為奢侈之際,婦女們「美的爭豔」已是 每位女子們主要的生活大事,德宗時長安即是整個婦女妝飾的先驅,至晚唐時更 有著新奇怪異的元和時世妝的出現,妝扮上則以椎髻和烏唇的打扮風靡婦女界,

變化與汰換的速度實在出乎人意料,尤其唐朝「時世妝」的盛行,更是中國文化 中審美觀的延續。349花間詞人十分重視女性主題的書寫,內容更是側重以顏色以

「金黃」、「紅」、「白」、「青」、「黛」等色彩呈現視覺上最多,而衣服與裝飾,向 來是人類文化的很重要部分,代表著時代的脈動,花間詞人在詞作中,以「青」

色系描寫女子的衣飾與面妝;以「金黃」色系表現女子的釵飾與外在衣著,以「紅」

色系表現女子衣飾、面妝;以「白色」呈現女子肌膚和首飾精緻,顏色的亮麗繽 紛真可令人目眩,整體透露出華麗的審美文化意涵,今透過服飾及裝飾的內容,

以面飾、首飾、口飾、眉飾四項,充分表達出顏色物質文化的殊性:

(一) 面飾

晚唐女子的面飾最流行的是「額黃」、「蕊黃」,所謂的「額黃」乃是六朝時 婦女施於額上的黃色塗飾,相沿至唐,也稱「額山」。張泌〈浣溪紗〉:「依約殘 眉理舊黃」中的「舊黃」指的即是原先塗於女子額頭上的「額黃」。無論是「蕊 黃」或「黃蕊」,皆與「額黃」同,《花間集》裡女子裝扮愛「額黃」,也是與中 國文化嬗變息息相關。

「額黃」乃是六朝時婦女施於額上的黃色塗飾,相沿至唐,也稱「額山」。《玉 台新詠‧七‧南朝‧簡文帝‧戲贈麗人》詩:「同安鬢裡撥,意作額間黃。」350唐‧

李商隱《李義山詩集‧三‧蝶之三》:「壽陽宮主嫁時妝,八字宮眉捧額黃。」351 皆指額黃,張泌〈浣溪紗〉:「依約殘眉理舊黃」中的「舊黃」指的即是原先塗於 女子額頭上的「額黃」。這種女子臉上的時飾妝,應追溯至南北朝時,產生的原 因應和當時佛教的盛行有關,有些婦女因模仿塗金的佛像,而將自己的額頭染成

348 趙睿才,《唐詩與民俗關係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年 11 月),頁 2。

349 江育敏,〈唐代的時尚與審美〉(國立台北師範學院社會科教育學系 92 級歷史組專題研究論文)

2003 年 12 月。

350《玉台新詠》卷七收錄於《景印摛藻堂四庫全書薈要集部第一二一冊總集類》(台北:世界書 局印行,1998 年),頁 60。

351《李義山詩集》收錄於《景印摛藻堂四庫全書薈要集部第三六六冊別集類》(台北:世界書局 印行,1998 年),頁 618。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柳眉、蕊黃色的額黃、盈盈的紅淚、芳香的朱唇、高綰的綠鬢,真是美艷極了。

如:韋莊〈江城子〉、溫庭筠〈歸國遙〉、顧夐〈遐方怨〉、牛嶠〈女冠子〉、張泌

〈浣溪紗〉等詞作,內容的時髦女性的面妝不僅豐富多彩,衣著也極為艷麗,幾 乎全是「紅」色系,這些平日穿著紅妝、畫著黛眉、貼著花黃的紅粉佳人,們生 活在花紅柳綠的江南景致中,住在紅樓綠窗裡,構成衣服獨特的時代風景。

第四節 本章小結

        何淑貞《漢語中的文化意涵》言及詞彙與文化的關係:

語音是語言的外在形式,語法是語言的建築規則,詞彙是語言的建築材 料,承擔著最大的信息量。語言透過詞彙表達各種意義,因此,詞彙與文 化的關係最為密切,文化也制約著詞彙的產生與發展。363

由此,我們可以進一步了解到任何詞彙的產生,與該民族的思維方式、文化心理 結構、社會制度、生活習慣息息相關,詞義的變化也因文化、社會的變遷而逐步 改造變化。《花間集》一書與時代息息相關,我們從本章可知顏色詞反映當代的 景況:

一、 宗教文化的影響

道教文化的浪漫世俗情調,是詞雅化、艷化的一個重要文化來源,女冠們仙 凡兼具的身份及其美麗的容顏姿態,高雅綺麗的裝飾打扮,讓花間集詞人在用語 設色方面,紛紛為之塗抹一層綺麗的色彩,如:「霞帔雲髮」、「鈿鏡仙容似雪」、

「金似衣裳玉似身,眼如秋水鬢如雲」、「翠鬟冠玉葉」、「霓袖捧瑤琴」等,不僅 為道教文化增添幾許清幽高雅,也為《花間集》顏色詞增添了一分清新婉麗的藝 術氛圍,不再只是奢華的艷麗濃味。

二、審美時尚的盛行

「服飾」、「裝扮」基本上是一種外在物化的表徵,在社會上是具有靈活的心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理導向性,這種導向性,在「生活文化和文化生活」多元化的唐代社會裡,透過 顏色詞便可以窺見花間詞人筆下沉釀、建構的色彩瑰麗的種審美情趣。364 《花間集》詞中所使用的顏色詞彙,我們發現「紅」可與之相同或相近的「朱」、

「丹」、「絳」、「赤」等色互換,「綠」也可以「翠」、「青」、「碧」等色取代,時 而在這些顏色詞前加上表示深淺、明暗、新舊等程度詞,如:新綠、暗紅、殘紅 來表示顏色的豐富不單調。或用外形的殊性表達當世的流行,尤其首飾、眉飾漸 趨複雜,如:好尚高髻、簪釵、花篦的多樣化,其中「遠山眉」、「柳葉眉」、「愁 眉」、「梅花妝」、「額黃」、「星靨」、「花靨」、「花子」、「啼妝」、「檀口」、「金步搖」、

「金條脫」等新奇的妝飾,莫不是色彩鮮豔,圖樣種類繁多,花間詞人對顏色詞

「金條脫」等新奇的妝飾,莫不是色彩鮮豔,圖樣種類繁多,花間詞人對顏色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