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本論文透過思想核心問題作為立論思路的基礎,串連書寫的立場與思想發 展的脈絡。Coakley(2004:8)所提出來的關鍵問題,「為什麼要研究運動社會 學?」Coakley 認為運動社會學會對讀者產生以下的幫助:

1.能對運動進行批判性(critical)地思考,繼而能夠辨別和理解在社會中發生與運 動有關的社會問題及其相關議題。

2.以一種超越身體表現和量化紀錄的眼光,把運動看做是一種由社會建構的現 象,並試圖去理解運動如何影響人們的感受、思維及其生活的風格。

3.瞭解與運動有關的事物,使讀者能夠在生活的社會或社區中做出選擇,繼而 對自己想在什麼樣的空間參與什麼樣的運動做出較為正確的選擇。

4.思考在自己的學校或社區中,運動可以有些什麼樣的改變,從而避免繼續產 生不完善的觀念與條件,並阻止刻板印象或社會資源對某些人而言會產生系 統且有計畫的獲益,同時對某些人而言卻造成相當不利的影響。

以批判性的視野反思運動的社會關係與組織結構時,社會學的思考傾向與 研究結論無可避免地會偏向於改變既定的制度來達成變革的需要,也因為這個 理由,社會學的科學知識才會產生諸多爭議,這些爭議來自於既得利益者的反 對與抗拒,因為一旦試圖改變社會制度與社會關係的結構,將會損害既得利益 者的地位與特權。

當理論將問題歸咎於個人,解決的方案就會強調應用更好的方式來控制個體,

教導個體如何調節自己去適應現存的社會,而不是強調改變外部世界的組織方式。

故此,運動社會學的理論關懷焦點應是普羅大眾,站在公眾的利益為地方社群發 聲,也唯有如此,社會學的知識才具備啟蒙的批判性,並不斷地和既存的社會秩 序進行「社會學的搏鬥」(Coakley, 2004:8)。套用馬克思的話:文化不曾做什麼,

真正作為的是人,活生生的人;文化不是一個孤立的人,利用他人做為工具來達 到(文化)自己的特定目的;文化只不過是人類在日常生活中所進行的活動(張

17

君玫,2001:xv),也就是說,只有活生生的人才是創造新生活的主要行動者,

不論社會結構的力量如何強大,都不可能自動和諧地運行,因此,如何思考由人 自身出發,創造「自我實現」的最大可能性,將是一件永遠值得期待的理論目標。

本論文著重對於描繪臺灣運動場域公共領域化的發展輪廓與結構的歷程,

除進行存在基礎想法與理論的探究,並加以針對主管運動業務的相關人員、縣市 體育會管理者與臺北市運動中心經營者,著重對於運動公共領域認知與態度方面 的資料蒐集與分析,故採行質性方法,應用文獻分析、觀察以及訪談進行資料蒐 集與分析,俾利進行理論的縱深與對話,再提出研究者對於臺灣運動場域的公共 領域化之詮釋與分析。

當代學術發展受到學科分工和學科視角的限制,任何一門學科都不能窮盡社 會現象的所有層面,且都不能聲稱有了關於「社會」的全部真理。以往大多數社 會學家都想蒐集資料,檢驗理論,以期最終發現關於社會世界如何運作及如何加 以控制的科學「真理」,許多人一直在尋找可以解釋所有社會生活—不管在什麼 時間、地點和文化中—的「社會規律」和「因果關係」;但是,並非所有的社會 學家都在尋找社會生活的一般理論,一般人認為,我們不可能提出一種能解釋所 有生活的理論,而且,尋找這樣一種理論會致使社會學家忽視日常生活明顯具有 的多樣性、複雜性和矛盾性;亦有人認為,尋找關於社會的一般理論會使社會學 家的注意力偏離具體的問題,也不能作為解決人們共同生活時的問題提供實際的 方法;最後,一些社會學家不再尋求關於社會生活的一般理論,因為他們認識到,

研究和理解這個世界有許多不同的角度和立場(Coakley, 1998:37)。

具體來說,社會學並不是我們尋找理解的終點,反而是催促我們繼續追尋下 去的誘因,以及阻止我們沉溺於自我滿足,不許我們的好奇心枯萎,不讓搜索工 作嘎然而止的障礙;且亦有人說,社會學所能提供的最佳服務,是「刺激遲鈍的 想像力」,辦法是從意想不到的角度,展現顯然熟悉的事物,並因此打破一切慣 性思考和自信(朱道凱,2002:247)。因為,社會學所研究的、所關注的、所要 通過社會調查獲得的學問,實際上就是關於日常生活基層結構的變化規則的知識,

18

這種知識除了來自對日常生活經驗的分析綜合之外,別無他途(李培林/引自王 寧,2001:2)。而作為社會學主要研究的社會行動結構,實際上就是日常生活的 基層結構,它的變遷是每日每時都在進行的,它是由無數的、似乎司空見慣、習 以為常但又實際上變動不居的日常社會行動構成的(李培林/引自王寧,2001:

2)。

鑑此,當代運動已然融入日常生活當中,成為生活文化的一部分,則透過社 會學的立論來耙梳構成臺灣運動場域公共領域化的發展背景,不僅有助於解析自 身社會的運動發展鑲嵌於日常生活中的基礎社會結構關係,更是作為瞭解運動場 域公共領域化局部真理的重要研究取徑之一。

本節主要說明研究方法論與實施,茲分別以研究方法論與研究方法兩項敘 述如下。

一、建構研究方法論(research methodology)

運動場域常常被視為是現實社會的縮影(Briggs, 1994;Eitzen, 2001),是社會 的一面鏡子(王宗吉,2000:4-6)。且就當代運動而言,不是僅止於部分的、個人 興趣的活動,也與經濟、政治的比較思想體系及社會體制之不同,成為錯綜複雜 的局面;所以,為發掘許多問題而需要社會學的研究。然而,對於運動場域的研 究,若過度傾向強調導致社會事件變化的社會外力作主導立論,卻不以立於社會 事件為主體來探討,恐怕無法以運動場域公共領域化的觀點出發,則容易導致探 討範圍會出現眾說紛紜、莫衷一是地浮濫現象,有流於「隔岸觀火」之虞。所以,

本研究應用「社會進化論」的觀點將臺灣運動場域公共領域化視為社會事件主體 來陳述,以求站在「運動場域守門人」(gatekeeper)的立場對臺灣運動場域公共 領域化進行聚焦與檢視。

再者,社會學家 Karl Marx 亦指出:「如果事物的表相和事物的本質是直接 相符合的話,那麼任何科學都是多餘的了」(周業謙,2000:677)。且 C. Wright Mills 在 1959 年出版的《社會學的想像力》(the sociological imagination)一書中 所論,各種特定環境中所經歷的事情往往是由結構性的變化引起的;並進一步說

19

明要理解許多個人環境的變化,需要超越這些變化來看待它們(陳強、張永強,

2001:9) 8。這正如社會學的「結構功能論」主張所言,認為社會分析應揭示「表 面現象」之下決定社會關係的深層結構,以及最終更加「真實」的結構學說。

因此,針對所欲探討的社會事實,Mills 認為若能結合歷史的觀照、社會結 構,及事物的演變史等三種要素分析則更為清晰(陳強、張永強,2001)。具體 而言,現代運動是一個複雜的領域,就社會學的結構功能論來說,運動無法獨立 於社會之外被瞭解;因為運動與社會之間有交互關係,且運動之所以興盛,必定 是社會有需求並推動它。所以,針對此一社會現象,運動社會學者王宗吉(1992)

綜合相關研究後說明運動的社會結構關係,指出運動體制受到「社會體制」、「人 類生活」及「整體社會之歷史、社會的結構與變動」等社會力相互作用而引發連 動的關係,進而促使運動逐漸朝向一個符合社會期待與要求的方向發展。

運動場域公共領域化的趨勢是當今運動場域中象徵回應民主法治社會的場 域以及作為文明社會的顯著表現,且其所涵蓋的政治、經濟、文化、環境、教育 等領域之廣,就當前現代社會而言,鮮少有類似的場域能夠與之相媲美。所以,

本研究針對臺灣運動場域公共領域化作探討,即以社會進化論為基礎,從而具體 以王宗吉(1992)所提的運動的社會結構關係,以「社會體制」、「人類生活」及

「整體社會之歷史、社會的結構與變動」等立論觀點,作為核心立論基礎。茲將

「社會進化論」、「溝通行動理論」、「運動的社會結構」等三項觀點分別說明如下:

(一)社會進化論

運動場域本身是集結多元的歷史、文化及社會背景的產物,其發展涉及廣大 的社會層面與內容,為了瞭解其發展過程,必須探討其社會發展過程的背景。所 以,應將臺灣運動場域本身看作是一個主體來探討,而透過社會進化理論將臺灣 運動場域公共領域化視為一個發展主體,將有助於完整的呈現臺灣運動場域與社

8 假如,運動隊伍中唯獨某個運動員接受某家企業的贊助而獲得財貨報酬,則這可以看成是個人 行為及某家企業的單獨行為;但是,若是社會上的企業普遍贊助運動隊伍和運動員,這個情形 則屬於社會層面的結構問題,就必需去瞭解當前這些現象背後的意義。例如,探討企業這麼做 的動機因素及考量為何?或是為了企業聲譽、回饋社會、支持運動等原因?即牽涉較大的社會 結構議題。

20

會的關聯性。

然而,最初研究社會發展的過程,雖然即以「社會進化理論」作為社會發展 理論的最初型態,但是一般學者認為西方發展思想起源於十七世紀歐洲的科學革

然而,最初研究社會發展的過程,雖然即以「社會進化理論」作為社會發展 理論的最初型態,但是一般學者認為西方發展思想起源於十七世紀歐洲的科學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