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臺灣運動場域公共領域化之研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臺灣運動場域公共領域化之研究"

Copied!
269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運動與休閒學院 體育學系 博士學位論文. 臺灣運動場域公共領域化之研究. 研 究 生:林智偉 指導教授:王宗吉. 中華民國 103 年 7 月 中華民國臺北市.

(2) 臺灣運動場域公共領域化之研究 2014 年 7 月 研 究 生:林智偉 指導教授:王宗吉 摘要. 本研究旨在透過社會進化論、溝通行動理論與運動的社會結構等作為立論依據, 加以探討臺灣運動場域公共領域化的發展過程、闡釋臺灣運動場域公共領域化的社 會結構關係、反思臺灣運動場域公共領域化的實踐路線。本研究採用文獻分析、觀 察、訪談等方式蒐集資料,藉以建立臺灣運動場域公共領域化之基礎現象及社會結 構,並探究如何透過地方運動組織及運動中心的組織運作對運動公共領域的形塑與 促進綜合型社區運動組織發展的可能性。研究結論有三:一、臺灣運動場域的歷史 承載---現代運動的殖民現象,從現代運動的全球化移動到日治時期與戰後國民政府 時期,臺灣運動場域背負著沉重的殖民包袱;二、政治經濟社會力促使臺灣運動場 域公共領域化的結構轉型,透過軍事、政治、經濟的社會結構影響,臺灣運動場域 結構從公權力領域轉向政治公共領域乃至資產階級公共領域;三、著眼運動組織的 興革---深化臺灣運動場域公共領域,革新運動組織,提升地方運動組織的「公共性」 狀態與「自主性」性格,並結合運動中心營運與社區公民互動的關連,促使運動文 化的典範移轉與運動公共領域的結構擴張。. 關鍵詞:運動場域、公共領域、綜合型社區運動組織、公共性、自主性. i.

(3) The Study of the Process of Public Sphere toward Taiwan Sports Field July, 2014 Author: Lin, Chin-Wei Advisor: Wang, Chun-Chi. Abstract This study aims to research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to explain the social structure, and to reflect the practical route of public sphere toward Taiwan sports field by social Darwinism, the theory of communication action, and social structures of sports. It’s used methods of document analysis, observation, and interview to collect data in order to establish the basis phenomenon and the social structure of the process of public sphere toward Taiwan. Moreover, it is explored possibility of local sports organizations and sports center how modeling and promoting comprehensive sports organization in community. There are three conclusions: First, Taiwan sports field hosted the phenomenon of modern sports colonial history. Second, the power of political and economic forces structuretransformation of the process of public sphere toward Taiwan sports field. Third, focusing on revolution and innovation of sports organizations is to deepen public sphere toward Taiwan sports field.. Key words: sports field, public sphere, comprehensive sports organization in community, publicness, autonomy. ii.

(4) 目 次. 第壹章. 緒論…...…………………………………………………………1. 第一節. 問題意識與背景……………………………….…………………………2. 第二節. 研究目的…...……………………………………………………………8.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9. 第 四 節 名 詞 釋 義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1 第五節. 研究方法論……...……………………………………………………16. 第六節. 研究架構與流程....………………………………………………………32. 第貳章. 公共領域的形成…………………………..……………………36. 第一節. 公共領域的基本意義...……...…………………………………………36. 第二節. 公共領域的構成要素...…………………………………………..……47. 第三節. 國內外運動公共領域相關研究…………………………………………53. 臺灣運動場域的發展~以運動組織為焦點…………61. 第參章 第一節. 現代運動發展的脈絡…...………………………………………………61. 第二節. 日治時期的臺灣運動發展………………………………………..……87. 第三節. 國民政府遷臺後的臺灣運動發展………………………………………99. 第四節. 小結……………………………………………………………………114. 第肆章. 政治經濟社會力的權力運作……………….…………………116. 第一節. 軍事體育化的框架...…………………………………………………116. 第二節. 全民運動化的流轉…...…………………………………………..……125 iii.

(5) 第三節. 運動商業化的驅動……………………..………………………………143. 第四節. 小結……………………………………………………………………157. 第伍章. 臺灣運動場域邁向公共領域之路…………..………………160. 第一節. 非營利組織的社會角色與功能……………………………………161. 第二節. 運動組織的公共性………….....……………………………..……167. 第三節. 運動組織的自主性……………….…………………………………179. 第四節. 運動場域的公民參與—芻議綜合型社區運動組織…………………187. 第五節. 小結……………………………………………………………………226. 第陸章. 結論與建議...……………………………..…………………229. 第一節. 結論……...……………………………………………………230. 第二節. 建議…...…………………………………………………..…239. 引用文獻...…………………………………..……………………………241 附錄...………………………………………………..……………………258 附錄一. 受訪同意書…...……………………………………………...…………258. 附錄二. 訪談大綱…...…………………………………………...………………259. iv.

(6) 表 次 表 1-1 訪談對象基本資料表……………………………………………30 表 2-1 歐洲公共領域轉化的發展過程…………………………………45 表 3-1 現代運動的主要特徵表…………………………………………73 表 3-2 美國業餘運動俱樂部名稱與成立時間表………………………75 表 3-3 夏季奧運會所屬運動總會成立時間一覽表……………………80 表 3-4 中華民國體育運動總會(包括體育協進會時期)歷任理事長、總 幹事一覽表…………………………………………………… 100 表 3-5 各單項協會、省體育會與縣市體育會成立時間與名稱表… 102 表 3-6 地方運動組織成立時間與民國 88-89 年經費概況表……… 111 表 3-7 中華民國 98 年運動統計國民運動參與調查情況表…………112 表 5-1 俱樂部設立後社區的變化…………………………………… 194 表 5-2 臺北市 12 座市民運動中心基本資料表………………………218 表 5-3 民國 92-100(2003-2011)年臺北市體育處各運動中心場館服 務人次表………………………………………………..……….219 表 5-4 北投、內湖、大安運動中心公益時段一覽表 ……………… 222 表 5-5 臺北市運動中心各場館提供活動項目表 …………………… 224. v.

(7) 圖 次. 圖 1-1 運動的社會結構圖………………………………………………27 圖 1-2 研究架構…………………………………………………………33 圖 1-3 研究流程圖………………………………………………………35 圖 2-1 18 世紀中產階級社會結構圖……………………………………38 圖 2-2 資產階級公共領域圖……………………………………………44 圖 3-1 現代奧運會的核心組織結構……………………………………81 圖 3-2 臺灣地方性運動組織架構圖 …………………………………113 圖 4-1 打造運動島計畫願景、總體目標與總體策略關係圖……… 137 圖 5-1 課題的共有制「學校和社區協力孩童的教育」…………… 193 圖 5-2 綜合型地方運動俱樂部社會功能特性 ……………………… 195 圖 5-3 綜合型社區運動俱樂部的架構 ………………………………196 圖 5-4 社區居民主體和運動俱樂部的創設 …………………………197. vi.

(8) 第壹章. 緒論. 「體育歸體育、政治歸政治」,這是耳熟能詳的一句話,但似乎在現實社會 的情節中卻不是按照如此完美的運作,而是經常產生為因應不同目的遂採用不 同操作策略手段的複雜現象,上開話語反倒像是一種純真理想式的宣達口號與 自我慰藉的催眠術語。就臺灣體育運動的發展時空背景爬梳,就可以知曉更難 具體地實踐這句話純粹的二分境界,特別是長久以來臺灣社會的殖民化現象更 讓體育運動的發展牢牢桎梏於政治力的操作下而成為特殊工具的發展路線,迫 使「體育配合政治」的傾向深深地根植在臺灣運動發展的社會文化結構之中, 產生諸多現象與作為令人不解與灰心。其中,多是以菁英為主的競賽,並直接 賦予國族主義的意涵,未能貼近廣大基礎人民在運動休閒上的需求與社會現 況,尤為影響深遠。不過,持續在社會與國際的整體發展趨勢的帶動下,臺灣 體育運動的內容開始有了多元化的發展路線。 就體育的內容看,從民國建國初期軍國民教育的兵式體操,到對日抗戰的 體育軍事化、軍事體育化,以及轉進來臺後的全民體育,或陽光健身、樂活運 動島的打造,可說一路走來,倍極艱辛。從演進的脈絡看,清末民初新體育的 引進,或德國、丹麥、瑞典體操;或正當、自然體育的倡導;或洋、土體育的 爭議,無不都在列強環伺下,作為保種強身,復國強兵的重要手段。及至二次 戰後,國勢垂危,兩岸對峙,體育一直擺脫不了現實政治的影響(行政院體育委 員會,2011a:2-3)。就在臺灣社會正全面迎接公民社會的到來,如何在運動場 域中也能展現符應公民社會的基本價值,希冀透過運動社會學的觀照,探討臺 灣運動場域邁向公共領域的過程,彰顯臺灣體育運動發展的深層問題以及鑲嵌 在社會發展中的脈絡意義與整體過程。 本章為論文的概括性介紹,擬從問題意識與背景、研究目的、研究範圍與 限制、名詞釋義、研究方法論、研究架構與流程等六個部分進行本文的緒論, 1.

(9) 茲分別說明如下。. 第一節 問題意識與背景 社會是眾多個體間的互動依賴、繼而形構組織發展生活,並且不斷面對內 在與外在的挑戰或衝擊,產生持續變動與調適的一種集合。但是能夠凸顯一個 社會的代表性與具體象徵,莫過於透過文化的呈現,而文化則是民族的根,尤 其透過社會當中的個體行為傾向與組織運作取向的種種現象一再一再地流瀉四 溢於真實生活情境中,創發出技術技能、設備器物、知識信仰、價值規範等 等,便是深刻地劃記出社會的圖像,並從中理解其民族性。例如:美國人對於 美式足球的狂熱與激情,抑或是臺灣人對於棒球的投射與移情。因此,對於運 動的瞭解便需要追本溯源,尋求臺灣運動文化的源起與變遷,方能對自身所處 的社會進一步認識與反思,開創新的發展局面。 身處的臺灣社會,發展至今約莫四百年光景1,其中臺灣運動的發展更是這 一百年多來才伴隨著軍事、政治、經濟、宗教、教育等社會力的牽引與穿透2, 更順應世界時事的變化,銜接上現代運動發展的路線,模塑出當今的樣態。而 研究者更僅僅只是近三十年的遊戲體驗、競技參與、學術涉獵、體育教學過程 中,試圖從這片浩瀚汪洋舀取一瓢飲。不過,臺灣運動發展最動盪的階段正好 就是這近三十年,能夠躬逢其盛,親身經歷臺灣運動的社會發展與變遷,更觀 察到諸多現象令人反思臺灣主體價值與運動發展扣連的可貴。諸如:三級棒球 稱霸世界、中華職棒潮起潮落、中華職籃風光開打悲劇收場、中央一級行政單 位行政院體育委員會設立(2013 年組織改造併入教育部更名為「教育部體育 署」)、我國獲得第一面奧林匹克運動會金牌、我國網球桌球羽球於國際賽事紛 紛嶄露頭角、棒球員旅外風潮、運動健身產業蓬勃興盛及轉折、廣設運動中 1. 參考史明(2005)。台灣人四百年史。日本:鴻儒堂。 參考行政院體育委員會編(2011)。中華民國建國 100 年體育專輯。臺北市:行政院體育委員 會。 2 2.

(10) 心、跑不完的馬拉松賽慢跑活動、自行車環臺效應等等。相較歐、美、日國家 社會中對於運動發展的結構穩定之下,臺灣社會環節中經常稍有變動或是差 錯,對於運動的發展所產生的影響所及皆是相當全面且頗具干擾力。 其中,以運動健身市場取向來觀察,國內健身俱樂部每年會員人數成長近 四萬名,大概有二十億到二十五億元的商機,在都會區平均每六人就有一人參 加健身俱樂部,而且這項需求還不斷上升。就在一片看好運動休閒健身產業市 場之際,2001 年 5 月,紅極一時的國王與我健身俱樂部,兩個月內吸金兩億 元,結果無預警停業;2003 年 1 月,經營不善的水都俱樂部也是毫無預警停 業,除了以上兩者之外,還有轉賣給加州的金牌健身俱樂部和歇業的活力工廠 太原館,也都是紛紛退出運動健身市場的例子(東森新聞報,2007);2004 年 5 月老字號的五星級大飯店「中泰賓館」竟也爆發無預警解散健身俱樂部,發生 影響消費權益的情事(中華民國消費者文教基金會,2004);2005 年 5 月佳姿氧 身工程館一夕之間因為週轉不靈,引發資金缺口,不得已宣布破產倒閉(中時電 子報,2005),使得台灣第一個最早開發運動健身、韻律有氧產業的運動健身俱 樂部,走向關門的命運,讓佳姿成為記憶中的名詞;更令人震驚的是,另一個 運動俱樂部就在 2007 年 12 月 10 日宣佈暫停營業,可說是臺灣當前首屈一指 甚至是在佳姿消失於市場之後,處於獨佔龍頭地位,更是運動俱樂部最響亮的 代名詞---亞力山大健身俱樂部,竟也遭逢資金壓力的影響(中時電子報, 2007),瞬間從最熱門、最有前瞻性與最令人嚮往的運動俱樂部,急轉直下亦將 變成另一個歷史名詞。 在這一系列經營運動頗具盛名的企業組織相繼倒閉所產生的社會事件中, 雖無法證實是具有骨牌效應,但至少突顯出我國經濟市場對於運動事業經營上 的危機。特別是佳姿、亞力山大國內數一數二的健身連鎖企業因財務危機無法 順利度過,暫停營業則是唯一選擇。這也代表運動事業在社會經濟不景氣之 下,有前景未明或是景氣衰退之虞,而運動事業此一歸屬於非直接民生生計所 必需的產業,在經濟所得縮緊的衰退時期,是支出裁減的第一要項,造成願意 3.

(11) 花錢消費做運動的人數持續下滑。然而這卻也是運動所必須面對市場失靈 (market failure)3的社會大環境問題。 但是這樣的風波更讓人不得不加以省思:如果從事運動一定需要投身於企 業經營的體系和方式之中,讓依靠於從事這種運動型態的人來說,頓時失去生 活重心的一部分,是多麼令人徬惶和無奈的一件事情,特別是在台北都會區的 人們,在一天辛勞工作之餘,需要的就是舒緩緊張的情緒與調整壓抑的心情。 再者,如果連參與運動這項應當是一項基本人權都無法隨心所欲時,那麼這個 社會必然需要再重新進行檢視,找尋一種可以符合運動帶給人們自由、愉悅、 興奮、流暢、安全、健康、成長的方法。 因此,從運動健身俱樂部在廣義市場失靈的觀點4來考察,經濟體系內之價 格機能無法充分運行,導致資源無法有效分配的現象,就是吾人欲關注的焦點 之ㄧ。其實從運動本身蘊含公共財的意義來談,其最主要的特質就是具備「共 享性」,也就是在多人共同使用時,任何人的使用均不會降低他人的效用。不過 一經運動俱樂部商業化運作之後,在刻意製造尊榮與獨享的情境之下,只有少 數人可以擁有和享受,運動的「共享性」便會消逝。加上當前紛亂的情景,無 法由市場機制控制得宜,所以若能強調非營利組織的概念與實踐,平衡以商業 利益為出發點的運動俱樂部,拿運動作為賺取暴利「工具」的現象,如此勢必 能夠將此一現象加以導正,讓運動社會的利益均衡化。 此外,不僅僅是這些商業化的運動俱樂部有市場失靈的情況之外,就連政 府政策也存在著運作失靈的狀況。根據我國行政院體育委員會〈中程施政計 3. 此為係立基於競爭市場的運作所發生問題的經濟理論,傳統自由經濟學者認為,一個社會中的 供給與需求可以構成完全 競爭的經濟市場。而完全競爭的經濟狀態,係指生產者追求利益極大 化,而消費者追求效用極大化,而達到所謂「巴瑞圖原則(Pareto Principle) 」的狀態,即沒有 任何人的效用受損,資源分配獲得最佳效率,價格像一雙看不見的手(An Invisible Hand), 主導市場內經濟活動。就巴瑞圖效率而言,在個人所願意付費的價格基礎上,社會中所有的財 貨會以此 標準加以製造生產,所有的交易,以任何可能增進福利的型態進行,所有的企業以最 高效率生產財貨或服務,並追求最大利益,所有的消費者皆能得到最大的效用。但在現實世界 中,因受到許多因素,使市場無法達到完成競爭、供需理想 狀態。傳統的個體經濟學者,將違 反巴瑞圖效率的經濟市場原則稱為「市場失靈」。 4 1977 年,美國經濟學家加爾佈雷思在《不確定的年代》中提出微觀經濟無效率、宏觀經濟不 穩定、社會不公平等三項重 要表現。科勒進一步在 1992 年出版的《經濟學》中表述出“市場經 濟顯示出被叫做市場失靈的若干典型的缺點……這些缺點的任何一張清單都必定包括無效率、 不公平和不穩定。” 4.

(12) 畫〉(94-97 年度)來看,對於推展全民運動風氣,提供國人優質之運動休閒環 境,輔助地方政府興設區域性中小型體育館、鄉鎮市區游泳池、複合式運動場 館、多功能遊憩綠地運動公園、運動公園、自行車道等設施,並依促進民間參 與公共建設法之規定,積極鼓勵民間興建營運管理,俾提供民眾休閒、遊憩、 運動場所,提升運動設施環境及服務品質等等,多有所著墨與成效,唯獨對於 地方性運動組織5的看法仍停留在於輔導監督的功能(行政院體育委員會, 2002),甚至是毫無永續實施策略的概念,多是補助活動推廣的經費,開放讓民 間體育團體申請辦理,容易形成「上面給錢,下面了事」的惡性循環,對於真 正的運動實踐與深入民眾的日常行為,進而形成一種生活文化,實在仍有一大 段落差。 除此之外,這些地方性運動組織(尚且可稱之為是非營利組織,因為是人民 團體法中所規範下成立者)卻往往受到政治因素的干擾,喪失組織推動上的「自 主性」,與原本的組織宗旨背道而馳,更經常性淪為選舉政治的私人工具,甚至 連帶的將「公共性」也一併泯滅,主要是因為通常理事長或總幹事都是當地民 意代表或是所謂的地方上有力人士,所以組織的屬性就會扭曲變質,形成是為 政治前途鋪路,拓展與凝聚人脈的手段,也就非真正純屬為運動推廣目的做努 力的組織。對於一個非營利組職來說,「自主性」與「公共性」是相當重要的組 織特質,更是在現代社會中的定位重要的憑藉(顧忠華,2005),若是失去這兩 項,那麼非營利組織便無法發揮其公共使命與公益目的,對於運動公共領域的 開拓來說,則是陷於泥沼之中,底盤不穩,就無法匯集民間地方的力量,運動 則永遠是他者在滿足私人欲求的「工具性」取向。 然而曾經在〈中程施政計畫〉(90-93 年度)當中出現可稍稍補足此一落差的 一項做法,作為中介政府與地方的重要組織,就是運動與休閒推廣中心的設 置。其原本最大用意在於結合各縣市體育場館、地方運動組織團體與相關體育. 5. 指各縣市體育(總)會、區體育會與單項協(委員)會。 5.

(13) 運動專業人力,作為全民運動推廣上最基層的組織單位。可惜僅僅推行一年時 間,最後改弦易轍,隨主政者上台下台而告終。至此,少見對於地方性、社區 性的運動推展上鼓勵成立自主性的運動組織或是社團,作為直接實踐的單位。6 反而是有許許多喜好運動的一群人,只能三不五時聚首共享運動樂趣與揮汗的 喜悅。像是國內目前自行車、慢跑的風氣不斷攀升與擴散,一則因為網路的便 利性,號召極快,另一則其實背後亦隱藏著商品化的影子在推使,但是這樣永 遠只是結構鬆弛無力的散沙,隨時有外力介入與變化(像是個人心態、場地無法 使用、物品昂貴等等),這樣的群體很容易會解散,形成曇花一現的狀況。那麼 對應於高高在上的全民運動政策,永遠只是漂浮在空中口號。所以,當只是開 放場地設施,讓民眾自行摸索與冒險,任其淡泊來去毫無建立對於運動本身或 是空間的人文情懷,如何能夠達到全民運動與提升運動參與的遠大目標呢?其 次,在社區總體營造(Total Community Construction )7風潮的廣被下,不管歷 史、地理、觀光、休閒、人文、農業、文化、藝術、環保等方面,皆有豐碩的 成果與進展,這樣的政策方向造就以社區為基本單位,營造出地方文化特色(台 東縣社區營造中心,2007),以這種組織類型推動的模式,讓社區居民更愛自己 的土地、鄉里與鄰人,更願意付出心力來經營共有的生活空間與環境。那麼不 禁令人又要再次反思:運動何苦沒有在這樣的政策規劃行列當中呢?運動不也 強調要天天實踐於日常生活嗎?不是要活就要動嗎?規律的運動不是可以有效 促進身心健康,這不是大家每天都殷殷期盼的嗎?運動不是也很有文化意涵 嗎?那我國過往對於運動的政策是不是太過於著眼競技層面跟奪金爭冠呢? 美國經濟學家韋斯布羅德(1974)提出的政府、市場失靈理論,該理論通 過論證政府和市場在提供公共物品上的局限性,從功能上證明「第三部門」(非 6. 目前體育署推行「打造運動島計畫」中,開始有針對運動社團建置輔導專案,包括:(1)落實 打造運動島推動小組功能、建置與輔導地方運動社團、小聯盟及大聯盟成立與運作 (機關、企 業團體及機構社團,另案規劃)。(2)聘請短期人力協助全民運動推展。(3)辦理社區聯誼賽。 (4)建立體育運動志工輔導管理機制。(由各縣市政府輔導所屬運用單位辦理) 7 社區總體營造是行政院文建會於 1995 年所提出的一種施政計畫。此概念是來自日本的『造 町』 、英國的『Community Building』、美國的『 Community Design』,強調社區生命共同體的意 識。 6.

(14) 營利性組織)存在的必要性,提供更多政府與「第三部門」之間的互補關係, 並揭示某些產品或服務可經由市場「第三部門」相互平衡,以維持社會的運作 (蕭新煌編,2000)。是故,當市場取決於商業利潤最大化的考量,放棄運動經 營的理念與抱負;抑或是政府缺乏相關事務績效,無法兼顧人民需求時,若是 能夠形成有別於各縣市、鄉鎮市體育會的非營利運動組織來提供集體性服務或 是這些地方性運動組織產生質變,也就是運動推廣(讓運動廣泛的讓大眾認知與 接納,甚至是身體力行),來彌補市場與政府活動上的不足。以這種有效率的中 介、公共信託角色,搭配彈性靈活度較為直接反應相關服務的組織特徵,促使 民眾認同與信賴,更能建立起長久的關係,更能在運動場域中透過參與者的意 見交流、自主運作與規範制定,共同為彼此的公共事務發展而盡心與努力,凝 聚出顯著的運動公共領域。 因此,從個體參與運動的經驗以及運動組織發展脈絡的線索,對照臺灣當代 運動發展中如何讓運動場域亦可形成一個公共領域,讓民眾都可盡情進入參與和 交流,首先必須思考其中的問題與課題,精確地考察其意義,進而整建出運動公 共領域基礎概念的核心,透過發展綜合型社區運動組織的方式作為凝聚集體意識 的終極方法,落實運動大眾化、生活化與社區化的精神。畢竟人在有組織性的結 構中,會更有安全感與信任感,一種歸屬與認同的社會心理也就自然產生 (Giddens,1991)也更能夠模塑出屬於該地方的運動文化特色。相信運動具有這樣 的魔力與魅力,能夠讓人投入並喜愛,只是在我國現今眾多政治經濟與社會的因 素限制下(包含運動競技主義掛帥、資源分配不均、升學壓力下學校體育未盡彰 顯),的確延緩了它的進程,在此希冀透過本研究的成果發揮潛藏其中的社會力, 讓運動真正深入民間,從草根出發,組織大眾的觀念與意識,透過運動產生一種 公共領域空間,進而使運動成為日常生活行為,這當然也是促使人類社會文明進 步的另一種途徑,更是吾輩體育運動專業人士所企盼的。. 7.

(15) 第二節 研究目的 西方的公共領域,以及西方人對於語言溝通的重視,皆非西方社會既定存 在的事實,相反地,其經歷了一連串歷史的發展過程才逐漸形成。描繪此發展 過程便是本論文所要努力的重點所在。對此,以「社會想像」的概念出發,藉 由討論臺灣集體意識中的社會想像之傳遞與轉變過程,以由此談出臺灣運動發 展於歷史脈絡之中公共領域化的發展過程、社會結構關係、優勢與反思,所形 成與交錯的運動公共領域的概念、文化與結構,及其所蘊含的社會。希冀獲得 臺灣運動公共領域興起的基礎,以及建構臺灣未來如何可以在運動公共領域的 基礎中「清楚地」「表達出」自身觀點,並形成重要的共識。 本研究試圖將運動公共領域描繪出來,提供政府未來擬定運動具體政策、 具體行動方案的參考依據。尤其,我國諸多運動的發展與社區的連結正在起 步,他山之石可以攻錯,針對國外在此一運動新領域所發生的社會現實加以對 照,將能更清楚的呈現臺灣本土運動發展上的重要途徑,更加突顯自我的文化 價值性,更可在全球化的浪潮下,穩固自我的根基,免於被沖潰吞噬的危機, 進而扣連上國際運動的相關事務推動時,可獲得全國上下的一致推崇。 本論文基於以上的問題意識與背景,主要達成以下目的: 一、探討臺灣運動場域公共領域化的發展過程。 二、闡釋臺灣運動場域公共領域化的社會結構關係。 三、反思臺灣運動場域公共領域化的實踐路線。. 8.

(16)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本研究基於上述研究目的,試將研究範圍凝聚在臺灣運動場域中運動公共 領域化發展過程、社會結構關係與實踐路線的三個面向來進行探討的主要議 題,並將研究的限制界定分述如下: 一、研究範圍 本研究首先以文獻分析探討臺灣運動場域發展的軌跡,其中以運動組織為 觀察焦點,包括:從現代運動發展的脈絡、日治時期的臺灣運動發展乃至國民 政府遷台後的臺灣運動發展。其次,本文依循上述臺灣發展運動的主要路線 中,來進行闡釋臺灣運動場域公共領域化的社會結構關係,其中聚焦於政治經 濟社會力的權力運作,包括:軍國主義的框架、體育政策的流轉、運動商業的 驅動,藉以論證運動係做為權力的一個場域。最後,透過反思臺灣運動場域公 共領域化的實踐路線,如何在臺灣運動場域邁向公共領域之路何以更為順暢, 其中包括:發揮非營利組織的社會角色與功能、廣施運動組織的公共性、縱深 運動組織的自主性,並且發展出運動場域中真正能夠得以落實公民參與的綜合 型社區運動組織。研究歷程中對於中央與地方政府以及相關運動組織人員所使 用的深度訪談,與觀察運動場域的現場資料,進行資料彙整與分析有助釐清整 體研究的細節,分別處理運動公共領域化所形成的議題,藉此描繪臺灣運動運 動公共領域化的完整圖像。 二、研究限制 基於本研究的範圍以及所選擇的研究方法,在研究中將衍生歷史資料蒐 集、以臺灣發展運動的主要路線的研究限制,並分述如下: (一)歷史資料蒐集的限制 本研究因人力、經費與時間的限制,難以蒐集所有與運動公共領域有關的 變項資料,像是庶民生活結構、社會整體運動發展原貌、公共領域結構的轉型 內容,而是以臺灣社會的發展過程與組織和政策層面為主軸做為資料蒐集的核 9.

(17) 心。故此,如欲瞭解全世界運動公共領域的結構運作模式上,無法全面地掌握 影響運動公共領域發展的多元決定要素,此為本研究限制之一。 (二)以臺灣發展運動的主要路線的限制 由於運動公共領域所牽涉的議題與範圍過於廣泛,為將研究適度聚焦,本 研究將以臺灣發展運動的主要路線為論述焦點與取向,探討對臺灣社會的影 響,雖仍論及他國運動發展方向,卻難以印證其它運動公共領域的結構發展脈 絡與因果關係,此為本研究的限制之二。. 10.

(18) 第四節 名詞釋義 本研究以社會學的研究取徑來探討臺灣運動場域的公共領域化發展情形, 藉由相關重要名詞的釋義,以進一步闡明研究用語的適用範疇,茲將「運動場 域」 、「公共領域」、「公共性」及「自主性」等四項名詞,分別說明敘述如下。. 一、運動場域(sports field) 「場域」的概念是由布爾迪厄(Bourdieu)探討行動主體和結構之間關係的工 具,「場域」乃是由各種社會地位和職務所建構出來的空間,其性質決定於這些 空間之中各人所佔據的社會地位和職務。不同的地位和職務,會使建立於職務 佔有者之間的關係,呈現不同的網路體系,因而也使各種場域的性質有所區 別。因此場域不能被化約為孤立行動主體的單純聚合,或只是並列元素的總 合,像磁場一樣,它是權力軌道所構成的系統(包亞明,1997)。在某一既定時 間裡,行動主體的體系決定其特定的結構;同時,每一個行動主體亦由其在場 域中的特定位置來界定,由此而產生其位置的屬性。 以概念的發展而言,場域乃源自「社會空間」的概念,有別於馬克思對立 的社會階層與韋伯運用權力、威望與財富所組成的社會階層。Bourdieu 以「社 會空間」來指涉社會世界的整體概念。社會空間就像市場體系一樣,人們依據 不同的特殊利益,進行特殊的交換活動;而社會空間是由許多場域的存在而結 構化的,這些場域如同市場一樣,進行多重的特殊資本競爭,包括:經濟、文 化、社會和象徵資本。 按布氏說法,人類社會中充斥許多場域,社會是由許多自主的且充斥競爭 的社會場域之集合,臺灣是一個場域,美國也是一個場域;藝術是一個場域, 科學又是另一個場域;哲學場域、法律場域、政治場域、宗教場域,當然運動 也能自成一個場域。也就是說,在社會分工的事實下,各種的「場域」的功能 得以相互區隔,亦可用以界定研究範圍,它是一種建構研究對象的方式,一個 11.

(19) 場域可以被定義為在各種位置之間存在的客觀關係的一個網絡(network),或 一個構型(configuration)。 在本文中運動則視為一客觀的載體,乘載著歷史與社會變遷下所並蓄的樣 貌,再者運動所涵蓋獨特的空間特性與其中權力、資本或資源的分配情況,本 文運動場域範圍界定於國家機器與各種組織的運作範疇,並非指涉一般所謂的 運動實體空間或是媒體虛擬空間,如此更能顯示出運動場域基本特性與運作邏 輯的核心。因此,運動場域可視為一種地位結構的空間,而其中各項身體活動 的發展地位與彼此的關係是決定各種資本或資源的分配,是個不折不扣的競爭 場所,涉入其中的行動主體(不同時期的國家機器)均試圖維繫或改變資本的分 配形式。 而運動場域並不是明顯的劃分界線且完全獨立自主的空間,場域之間則是 有機地相互連繫,所以社會中場域之間皆有連動關係,它能夠考察世界的界限 為何,並且知悉如何與其他場域發生聯繫,或與哪些場域發生聯繫,也就是藉 著「場域」的界定,一方面把研究對象分離出來,一方面同時又是一種聯繫性 的概念,使得研究社會的整體得以連貫不切割,也就表示場域之間具有相互滲 透性與影響力。如此,運動場域在社會資本和權力關係下,擁有這些就意味著 掌握在運動場域中利害攸關的專門獲利(不管目的為何,達成目的即是獲利), 於是運動發展態勢與價值取向也就被確立。. 二、公共領域(public sphere) 在自由社會的公共領域,只要是屬於構成社會的一份子,人人都有權力參 與公共事務的討論,產生公共輿論;另一方面,所強調的是,在分析公共領域 並非是一味強調國家權力和政府制度來討論公共領域,而是站立在公民的角度 來看待公共領域的形成,必須強調公共領域參與中「溝通」的過程。 公共領域是社會生活的一個領域,是相對於私有領域而出現的社會範疇, 可以被視為國家與社會之間的隱喻空間(石計生,2006),經由個體於其中的理 12.

(20) 性公開對話,公共意見得以在此其間形成。因此,公共領域係為一提供參與討 論的平等途徑,個體間皆可在平等的基礎上參與討論,並且取得共識,最重要 的是凝聚共識後可以產生一致性行動並且改變現狀與歷史。哈伯瑪斯 (Habermas)在《公共領域的結構轉型》所談的概念,近幾年在臺灣相當受到學 者們的重視,且紛紛以此做為借鏡,並從臺灣各個層面的發展,來討論公共領 域如何深耕於臺灣這塊土地上。例如從民間非營利與非政府組織的發展來談 (李丁讚,2004a;顧忠華,2004);從社區總體營造的角度來談(陳錦煌、翁 文蒂,2003);從公民教育與社區大學的發展來談(馮朝霖,2000;沈清松, 1998;江明修、陳定銘,2001);從媒體對民眾所應具有的開放性來談(李子 儀,1993;鄧宗聖,2004);從「弱勢團體」在公共領域的發聲機會及代表性 的問題來談(鄧宗聖,2004;顧忠華,2004;朱偉誠,2003);從心態史的角 度來談(陳其南,1990;陳弱水,2004),以及從親密領域的角度來討論(李 丁讚,2004a;2004b)等等。 從上述可瞭解臺灣學界對於公共領域的重視,以及討論切入點上的多樣 性。近來關於公共領域的討論除了用西方概念來解釋臺灣的現象外,更開始有 學者以臺灣本土文化的概念做為解釋的基礎,例如吳介民和李丁讚(2005)所 發表的〈傳遞共通感受:林合社區公共領域修辭模式的分析〉,該文不但接受 本土性的概念,而且試圖將這樣的概念知識化,除了對公共領域研究本土化有 助益外,對於臺灣整體的社會學方面的研究也有其貢獻。 公共領域是在社會生活的層面做討論而形成的,在 18 世紀中的市民社會有 沙龍、咖啡廳等場所提供公民結社與聚會討論;社會成員進入公共領域做討論 時,每一個人都存在個人的意圖及思想,經由群體自由的表達自己的意見,透 過群體的評判與辯論,最後可以讓多數人接受的意見就是所謂的「公共意 見」。在哈氏的認定中,公共領域是由私人領域的市民社會及公共權力的國家 機關組成,市民社會的公民們可以透過「公共意見」來面對統治階級;市民社 會的成員們都是一個公共的個體(a public body),所形成的「公共意見」可以 13.

(21) 批評國家機關政策的缺失、修正國家機關行使公共權力的方向,因為「公共意 見」代表著多數人的意見,追求的是普遍性的利益,統治階級若不重視多數的 意見、不重視普遍性的利益時,其統治政權的公共性受到質疑,威脅到統治階 級的政權穩固。 由上,可以歸納出公共領域的六個構成要素:(一)公共論壇(forum); (二)私人(private people);(三)會合(come together);(四)公共意見或輿論 (public opinion);(五)公共權威(public authority);(六)合法性(legitimation)。 然而,在運動場域中尚未見有關注此一議題之研究,本研究試圖進行瞭解 臺灣運動場域的公共領域化過程,希冀在不斷提昇臺灣公民社會價值的思潮聲 浪中,發現另一個理應重視的場域。. 三、公共性(publicness) 對於釐清非營利組織的公共性特質對非營利組織在現代社中的定位,應該會 有一定的幫助。非營利組織只是眾多社會組織中的一種類型,即使某些組織非 以營利為目的,也不必然便對公共利益有所貢獻 (顧忠華,2005:134)。因 此,公共性的特質存在對於組織運作方向與創造公共利益具有關鍵影響力。 顧忠華(2005:154)指出,公共性包括:倡議性、非私有性、知名度、公信 力、透明度、公益性等六大概念。其中,倡議性的子概念有:新觀念、社會改 革、公民意識、社會運動、政治參與;非私有性的子概念有:家族關係、政黨 關係、營利行為、財源;知名度的子概念有:大型活動、民眾參與、媒體知名 度、公關工作;公信力的子概念有:監督功能、落實宗旨程度、合法性、社會 信賴;透明度的子概念有:資訊公開、財務收支公開、決策運作透明化、領導 方式民主化;公益性的子概念有:服務弱勢團體、心靈改革、生活品質改善、 社會網絡凝聚、教育功能。 本研究依循上述公共性的概念類別藉以檢視地方性運動組織運作過程中所 展現有關公共性的組織性格與作為,是否符應與達到公共領域的概念範疇及實 14.

(22) 踐行動,並且加以討論之。. 四、自主性(automony) 非營利組織若缺乏自主性,極易淪為政府或企業的分支機關,將與所謂真 正的第三部門的原意有所不符(顧忠華,2005:135)。是故,自主性的彰顯在組 織決策運作上有其獨立與意志的組織性格表徵,能夠確實執行組織宗旨與目 標。 顧忠華(2005:154)指出,自主性包括:主體性、干預性、活動力、制度化等四 大概念。其中,主體性的子概念有:政府關係、家族成員關係、企業財團關 係、與其他機構關係、政黨關係;干預性的子概念有:義工、全職人員、捐助 人、專業人員;活動力的子概念有:民眾參與、社會運動、政治參與、社會資 源;制度化的子概念有:宗旨、專業化、正式規則、科層化、合法化(顧忠華, 2005:154)。可以化約成兩個層次,一是組織與其他機構(包括政府、企業、政 黨、家族等等)的關係,另一是組織內部在決策、動員和制度上,是否不受「外 力」(包括義工、捐助人、專業人員)或「人治」因素所影響(顧忠華,2005: 162)。 本研究依循上述自主性的概念類別藉以檢視地方性運動組織運作過程中所 展現有關自主性的組織性格與作為,是否符應與達到公共領域的概念範疇及實 踐行動,並且加以討論之。 綜上所述,透過「運動場域」、「公共領域」、「公共性」及「自主性」等四 項名詞釋義,有助於本研究在以社會學觀點的研究取徑上,對於所欲探討臺灣 運動場域的公共領域化之研究在語意與涵蓋範圍上的說明與界定,並作出具體 陳述。. 15.

(23) 第五節 研究方法論 本論文透過思想核心問題作為立論思路的基礎,串連書寫的立場與思想發 展的脈絡。Coakley(2004:8)所提出來的關鍵問題,「為什麼要研究運動社會 學?」Coakley 認為運動社會學會對讀者產生以下的幫助: 1.能對運動進行批判性(critical)地思考,繼而能夠辨別和理解在社會中發生與運 動有關的社會問題及其相關議題。 2.以一種超越身體表現和量化紀錄的眼光,把運動看做是一種由社會建構的現 象,並試圖去理解運動如何影響人們的感受、思維及其生活的風格。 3.瞭解與運動有關的事物,使讀者能夠在生活的社會或社區中做出選擇,繼而 對自己想在什麼樣的空間參與什麼樣的運動做出較為正確的選擇。 4.思考在自己的學校或社區中,運動可以有些什麼樣的改變,從而避免繼續產 生不完善的觀念與條件,並阻止刻板印象或社會資源對某些人而言會產生系 統且有計畫的獲益,同時對某些人而言卻造成相當不利的影響。 以批判性的視野反思運動的社會關係與組織結構時,社會學的思考傾向與 研究結論無可避免地會偏向於改變既定的制度來達成變革的需要,也因為這個 理由,社會學的科學知識才會產生諸多爭議,這些爭議來自於既得利益者的反 對與抗拒,因為一旦試圖改變社會制度與社會關係的結構,將會損害既得利益 者的地位與特權。 當理論將問題歸咎於個人,解決的方案就會強調應用更好的方式來控制個體, 教導個體如何調節自己去適應現存的社會,而不是強調改變外部世界的組織方式。 故此,運動社會學的理論關懷焦點應是普羅大眾,站在公眾的利益為地方社群發 聲,也唯有如此,社會學的知識才具備啟蒙的批判性,並不斷地和既存的社會秩 序進行「社會學的搏鬥」(Coakley, 2004:8)。套用馬克思的話:文化不曾做什麼, 真正作為的是人,活生生的人;文化不是一個孤立的人,利用他人做為工具來達 到(文化)自己的特定目的;文化只不過是人類在日常生活中所進行的活動(張 16.

(24) 君玫,2001:xv),也就是說,只有活生生的人才是創造新生活的主要行動者, 不論社會結構的力量如何強大,都不可能自動和諧地運行,因此,如何思考由人 自身出發,創造「自我實現」的最大可能性,將是一件永遠值得期待的理論目標。 本論文著重對於描繪臺灣運動場域公共領域化的發展輪廓與結構的歷程, 除進行存在基礎想法與理論的探究,並加以針對主管運動業務的相關人員、縣市 體育會管理者與臺北市運動中心經營者,著重對於運動公共領域認知與態度方面 的資料蒐集與分析,故採行質性方法,應用文獻分析、觀察以及訪談進行資料蒐 集與分析,俾利進行理論的縱深與對話,再提出研究者對於臺灣運動場域的公共 領域化之詮釋與分析。 當代學術發展受到學科分工和學科視角的限制,任何一門學科都不能窮盡社 會現象的所有層面,且都不能聲稱有了關於「社會」的全部真理。以往大多數社 會學家都想蒐集資料,檢驗理論,以期最終發現關於社會世界如何運作及如何加 以控制的科學「真理」,許多人一直在尋找可以解釋所有社會生活—不管在什麼 時間、地點和文化中—的「社會規律」和「因果關係」;但是,並非所有的社會 學家都在尋找社會生活的一般理論,一般人認為,我們不可能提出一種能解釋所 有生活的理論,而且,尋找這樣一種理論會致使社會學家忽視日常生活明顯具有 的多樣性、複雜性和矛盾性;亦有人認為,尋找關於社會的一般理論會使社會學 家的注意力偏離具體的問題,也不能作為解決人們共同生活時的問題提供實際的 方法;最後,一些社會學家不再尋求關於社會生活的一般理論,因為他們認識到, 研究和理解這個世界有許多不同的角度和立場(Coakley, 1998:37)。 具體來說,社會學並不是我們尋找理解的終點,反而是催促我們繼續追尋下 去的誘因,以及阻止我們沉溺於自我滿足,不許我們的好奇心枯萎,不讓搜索工 作嘎然而止的障礙;且亦有人說,社會學所能提供的最佳服務,是「刺激遲鈍的 想像力」,辦法是從意想不到的角度,展現顯然熟悉的事物,並因此打破一切慣 性思考和自信(朱道凱,2002:247) 。因為,社會學所研究的、所關注的、所要 通過社會調查獲得的學問,實際上就是關於日常生活基層結構的變化規則的知識, 17.

(25) 這種知識除了來自對日常生活經驗的分析綜合之外,別無他途(李培林/引自王 寧,2001:2) 。而作為社會學主要研究的社會行動結構,實際上就是日常生活的 基層結構,它的變遷是每日每時都在進行的,它是由無數的、似乎司空見慣、習 以為常但又實際上變動不居的日常社會行動構成的(李培林/引自王寧,2001: 2)。 鑑此,當代運動已然融入日常生活當中,成為生活文化的一部分,則透過社 會學的立論來耙梳構成臺灣運動場域公共領域化的發展背景,不僅有助於解析自 身社會的運動發展鑲嵌於日常生活中的基礎社會結構關係,更是作為瞭解運動場 域公共領域化局部真理的重要研究取徑之一。 本節主要說明研究方法論與實施,茲分別以研究方法論與研究方法兩項敘 述如下。 一、建構研究方法論(research methodology) 運動場域常常被視為是現實社會的縮影(Briggs, 1994;Eitzen, 2001),是社會 的一面鏡子(王宗吉,2000:4-6)。且就當代運動而言,不是僅止於部分的、個人 興趣的活動,也與經濟、政治的比較思想體系及社會體制之不同,成為錯綜複雜 的局面;所以,為發掘許多問題而需要社會學的研究。然而,對於運動場域的研 究,若過度傾向強調導致社會事件變化的社會外力作主導立論,卻不以立於社會 事件為主體來探討,恐怕無法以運動場域公共領域化的觀點出發,則容易導致探 討範圍會出現眾說紛紜、莫衷一是地浮濫現象,有流於「隔岸觀火」之虞。所以, 本研究應用「社會進化論」的觀點將臺灣運動場域公共領域化視為社會事件主體 來陳述,以求站在「運動場域守門人」 (gatekeeper)的立場對臺灣運動場域公共 領域化進行聚焦與檢視。 再者,社會學家 Karl Marx 亦指出:「如果事物的表相和事物的本質是直接 相符合的話,那麼任何科學都是多餘的了」(周業謙,2000:677)。且 C. Wright Mills 在 1959 年出版的《社會學的想像力》(the sociological imagination)一書中 所論,各種特定環境中所經歷的事情往往是由結構性的變化引起的;並進一步說 18.

(26) 明要理解許多個人環境的變化,需要超越這些變化來看待它們(陳強、張永強, 2001:9) 8。這正如社會學的「結構功能論」主張所言,認為社會分析應揭示「表 面現象」之下決定社會關係的深層結構,以及最終更加「真實」的結構學說。 因此,針對所欲探討的社會事實,Mills 認為若能結合歷史的觀照、社會結 構,及事物的演變史等三種要素分析則更為清晰(陳強、張永強,2001)。具體 而言,現代運動是一個複雜的領域,就社會學的結構功能論來說,運動無法獨立 於社會之外被瞭解;因為運動與社會之間有交互關係,且運動之所以興盛,必定 是社會有需求並推動它。所以,針對此一社會現象,運動社會學者王宗吉(1992) 綜合相關研究後說明運動的社會結構關係,指出運動體制受到「社會體制」 、 「人 類生活」及「整體社會之歷史、社會的結構與變動」等社會力相互作用而引發連 動的關係,進而促使運動逐漸朝向一個符合社會期待與要求的方向發展。 運動場域公共領域化的趨勢是當今運動場域中象徵回應民主法治社會的場 域以及作為文明社會的顯著表現,且其所涵蓋的政治、經濟、文化、環境、教育 等領域之廣,就當前現代社會而言,鮮少有類似的場域能夠與之相媲美。所以, 本研究針對臺灣運動場域公共領域化作探討,即以社會進化論為基礎,從而具體 以王宗吉(1992)所提的運動的社會結構關係,以「社會體制」 、 「人類生活」及 「整體社會之歷史、社會的結構與變動」等立論觀點,作為核心立論基礎。茲將 「社會進化論」 、 「溝通行動理論」 、 「運動的社會結構」等三項觀點分別說明如下: (一)社會進化論 運動場域本身是集結多元的歷史、文化及社會背景的產物,其發展涉及廣大 的社會層面與內容,為了瞭解其發展過程,必須探討其社會發展過程的背景。所 以,應將臺灣運動場域本身看作是一個主體來探討,而透過社會進化理論將臺灣 運動場域公共領域化視為一個發展主體,將有助於完整的呈現臺灣運動場域與社 8. 假如,運動隊伍中唯獨某個運動員接受某家企業的贊助而獲得財貨報酬,則這可以看成是個人 行為及某家企業的單獨行為;但是,若是社會上的企業普遍贊助運動隊伍和運動員,這個情形 則屬於社會層面的結構問題,就必需去瞭解當前這些現象背後的意義。例如,探討企業這麼做 的動機因素及考量為何?或是為了企業聲譽、回饋社會、支持運動等原因?即牽涉較大的社會 結構議題。 19.

(27) 會的關聯性。 然而,最初研究社會發展的過程,雖然即以「社會進化理論」作為社會發展 理論的最初型態,但是一般學者認為西方發展思想起源於十七世紀歐洲的科學革 命,當時是用「成長」來表示社會進化的;這是因為受到達爾文(Charles Darwin) 的「進化論」影響,以致於十九世紀人類學家和社會學家強調,因為人類是不斷 進化的,而認為社會也是不斷進化的。導致研究重心過度著重在人類的發展而忽 略了社會層面的影響。此類論點的代表人物首推 Herbert Spencer,認為社會在人 與人之間、民族與民族之間、國家與國家之間必然要進行「生存競爭」,競爭的 結果就是「適者生存」,優勝劣汰,政府不宜立法干涉社會的自然進步。他的理 論實質上是提倡資本主義的自由競爭和維護資本主義的現存秩序。 後續針對社會發展過程的相關研究中,許多社會學者則都有更精闢的論述, Norbert Elias(1997)探究 Auguste Comte 和 Karl Marx 對於社會發展的態度而言, 發現兩者都將社會發展的問題放置於探討人類社會變遷(social change)的問題 上;換句話說,Comte 和 Marx 都認為社會發展是探討在一個連串社會階段脈絡 中的內在秩序(immanent order)研究。此外,Emile Durkheim 和 Max Weber 考 察西歐社會從「傳統」到「現代化」的轉變過程,都把這一過程看作是一種「內 生過程」 9,而這個過程被認為是人類社會發展的普遍進程(引自曹玉文,1996: 19)。 一直到了二十世紀上半葉以後,由於兩次世界大戰的浩劫,人們對人類進化 的觀點產生了普遍的懷疑,因而不再把人類作為進化的主體;而是把「社會」或 「文化」看作進化的主體,這便是社會進化理論的出現。其代表人物是 Talcott Parsons,此後則不再強調人類的進步,而是看重社會或文化的調適能力的增強, 此種觀點打破了人們對世界相對靜止的看法,稱為新進化論(曹玉文,1996:3) 。. 9. T. Parsons 為代表的結構功能主義學派用進化論的觀點把這一內生過程具體化,Parsons 認 為,社會透過變異與分化,趨向更高層次的結合,從而完成這個內生過程實現由簡單到複雜 的轉變(引自曹玉文,1996:19)。 20.

(28) 對於臺灣運動場域的發展至今已經超過百年有餘,其本身發展也受到社會及 文化等形塑。為了考察臺灣運動場域公共領域化的發展,則必須透過社會進化論 將臺灣運動場域公共領域化視為一個社會發展中的主體,將臺灣運動場域中的相 關活動本身所構築的文化看成帶動社會發展的主力。藉此,透過臺灣運動場域公 共領域發展的歷史與事物的演變,並將其本身發展視為一個主體,以探討其發展 過程所涉及廣大的社會和文化體系發展,據以發現構成臺灣運動場域公共領域化 發展的社會和文化的主要面貌及背景。 (二)溝通行動理論 本研究「溝通行動理論」(the theory of communication action)係指德國學者哈 伯瑪斯所研究創發的理論,哈氏的研究領域相當廣闊,舉凡哲學、社會科學、心 理學、語言學、政治學都涵括在他的研究之中,他的著作相當豐富,其中最著名 的論著即為《溝通行動理論》(the theory of communication action)。他運用科際整 合的方式,整合哲學、社會學、心理學、精神分析學派等相關學門的菁華內容, 創發「溝通行動理論」。其目的乃希望將溝通理論落實於日常生活之中,讓溝通 討論成為無脅迫、平等、自由的論述活動,實現自由、平等、正義的民主社會。 哈氏的溝通行動理論重視實踐行動,強調落實於日常生活的溝通行動,認為唯有 透過溝通行動的實踐,才能創造符合人類福祉的社會。 MaCarthy(1978)《溝通行動理論》(the theory of communicative action)的譯 序中認為哈伯瑪斯的溝通行動理論有三個關懷:發展一個溝通理性的概念,不再 限制於當代哲學與社會理論的主體與工具面向;建構一個社會的雙面向概念,可 以整合生活世界與系統這兩個典範;提出一個現代性的批判理論,分析、說明現 代性的病態,並建議一個重建方向,而非啟蒙方案的全部放棄。而其理論核心有 二,如下所述。 1.溝通理性 哈氏指出,當今社會因為目的理性的高度發達,造成社會經濟與行政系統的 擴張,固然使社會運作趨向於規律化、合理化、持續化和普遍化,但也造成系統 21.

(29) 對生活的操縱,壓縮人們相互溝通的空間。在理性的經濟與行政系統中,個人只 須做一個系統規則的遵循者,而不須進行獨立的理性思考,這將使人們失去理性 判斷與批判的能力,而無法成為一個自主負責的行動者。要改變這種困境,必須 從思想中突破單面向的目的理性,而重新釋放整全的理性思維,轉向溝通理性(張 鍠焜,1999)。 哈氏認為,如果我們想要對現代的病症獲致一個更適當的描寫與說明的話, 我們必須使用一個更複雜的理性概念,可以使我們界定由西方世界觀理性化所開 啟的現代化社會的真正規範,這樣我們才能不僅從認知工具的方面,並且從道德 實踐與美學表達的方面,透過全面的領域來分析行動系統的理性化。 哈氏這種全方位的理性稱為「溝通理性」(陳龍森,1993)。他的理性概念 是把理性置諸生活世界的溝通中加以理解,溝通理性是藉由言談、行動或象徵性 的動作來達成彼此的瞭解,進而達成一致的看法,除了言談外,其他心靈溝通方 式,如善意的默契等,亦為溝通理性的作用。在溝通行動中,行動是否合理,並 非以行動主體個人意見為衡量標準,而係以參與溝通者的批判和論證為衡量尺度 (胡夢鯨,1993)。因此,哈氏緊扣「語言轉向」的脈絡,認為理性應在語言作 為相互主體行動中,形成往返的對話邏輯;而且,以相互主體性的對話、溝通行 動,預示開放性和超越主體中心格局的理性(曾慶豹,1998)。哈氏此處所指的 理性概念,具有多元性、普遍性、開放性和實踐性的意涵(胡夢鯨,1991)。 此一溝通理性的特殊之處在於:它取消了理性的實體概念,也就是說,不將 理性預設為一種先驗的概念,而是一種社會化個體可以在互動中所獲得的能力。 哈氏強調,由溝通理性出發,意謂著要走出以往傳統的主體哲學,因為傳統的主 體哲學將理性視為內在於主體的能力,因此意義的客觀性保證也就在於個別主體 的理性運用上,但是,溝通理性則強調理性的展現主要在於相互了解中的語言使 用當中。換句話說,主體不能保證意義的客觀性,而是須經由溝通中達成一種互 為主體的了解。因此,溝通理性並不提供行動者任何實質的規範內容,也不預任 何特定的目的,它只是使得說話者可以作出有效性聲稱(陳素秋,2005)。 22.

(30) 哈氏認為我們不能再把理性當作一種實體,而應把理性當作一種人類智慧合 理運作的程序,經此程序可以產生更合理的知識、價值與判斷。真正的溝通行動 中正可以發現這種程序理性的成份。真正的溝通是透過理性討論直到意見一致。 從意見不一致到趨於一致的過程中,溝通參與者互相提出主張、互相質疑、互相 說服,最後形成一個互相認可的結論。其間不能有任何扭曲或壓抑,所以真正的 溝通是程序理性的展現,溝通參與者運用智慧去造就一個更合理的共識結論(張 鍠焜,1999)。 按照工具理性的觀點來看,一個定向於某種目標的行動能夠被視為合理,只 要行動者滿足下述條件就行了:在世界上成功產生干預行動而實現其目標。而按 照溝通理性的觀點來看,一個聲稱能夠被視為合理的,只有當說話者滿足了下述 條件:與溝通中的參與者獲得對某物的理解。由溝通理性看來,合理性來自主體 之間的討論和溝通,合理性的標準存在於論證程序規則中。因此,哈氏的合理性 是規範性的:如果論證中參與者承認理性,並提出說服人的理由,那麼他的行動 態度就是合理的(何包鋼,2002)。規範理性行動指的是一個社會團體的成員取 向於共同價值的行動。其中心概念是順從規範,即實現行為的一般預期,所謂的 「一般預期」,指的是所有團體成員皆預期其他人在特定情境下將有某種行為表 現。溝通行動是指至少兩個能說話與行動主體建立人際關係的一種行動,在此行 動者尋求行動情境與行動方案的理解,進而透過同意(agreement)聯合他們的行動 (陳龍森,1993)。 在溝通行動中,溝通行動者必須分別提出關聯於三個世界的有效聲稱 (validity claims),即關聯於外在自然世界的有效聲稱(所陳述內容符合真理聲稱) 、 關聯於「我們的」社會世界的有效聲稱(所陳述內容具正當性)及關聯於「我的」 內在世界的有效聲稱(所陳述內容具真誠性),這些有效聲稱是可以批判與辯護 的,因此其行動便具有理性基礎。具有良好事實根據的斷言與有效的行動,我們 可稱之為理性,因此我們可以避免事實與手段—目的關係的錯誤認知,而在不依 賴真理或成功聲稱的情形下,如規範正當性、真誠性等其他的表達型態,我們也 23.

(31) 能有很好的理由來說明其理性特徵(Habermas, 1981)。 哈氏所指出的溝通理性,即是透過反覆論證加以補救的有效性聲稱,它蘊含 實踐假設,即個體、社會進化中所體現的溝通理性。所以,溝通理性是個體開展 實質的人際關係,及豐富生活世界的最終基礎,溝通的可能性便建立在人類的理 性基礎上,以及由理性辯論所導引出來的共同規範上(邱怡瑛,2004)。因此, 溝通理性具有兩種主要特質(林振中,2006):一種對話式的理性(dialogical rationality):在人類社會的溝通行動中,一切的言談的互相承認、假定或預設, 都必須出自於一種反思(reflecting)的形式,亦即必須發展成為一種相互的期許, 因而也是一種互為主體的型式;一種反覆辯證的理性(discursive rationality):在人 類社會的溝通行動中,凡是各種有效溝通的條件受到質疑時,溝通行動就會無法 持續,此時溝通對談的各方必須進入到理性分析階段,透過反覆的辯駁、同意或 支持,而最終以較佳的論證,來達成參與溝通者的共識。 2.理想的言談情境 哈氏在「溝通行動理論」一書中,特別強調人類具有溝通能力的預設,而欲 達到真正的溝通及取得一致的共識,行動者必須具有自我反省及理性論證的能力, 因為自我反省可以導向批判,理性論證可以導向重建。自我反省及理性論證不僅 是促進個人自主、成熟與負責的基礎,亦是邁向理性社會的重要條件(廖春文, 1991)。因此,哈氏提出了「理想的言談情境」,目的在確保每個人皆有同等的 說話機會,亦同樣受到鼓勵,使溝通在真正的自由、平等、無壓制的情況下,使 每一個溝通者均有相等且公開的機會,進行理性論辯,以達成相互瞭解的共識。 哈氏認為:「理想的說話情境既非是一種經驗現象,也非全概念建構,而是 在參與討論中不可或缺的相互假定。」(McCarthy, 1978)。言談行動中的可理解性 問題受到質疑時,可以透過解義、改寫、翻譯、語意的約定等方式來尋求解決, 真誠性問題則可以分別透過在未來的互動過程中,以各項行為表現來重建關係加 以解決,但真理宣稱和正當性宣稱受到質疑時,則必須訴求理性討論以謀求解決, 這就是理性反覆的推論(discursive discourse)(McCarthy,1978)。為確保溝通與論辯 24.

(32) 的結果能夠僅是依據理性論證,而非其他結構限制或外在強制扭曲,哈氏主張必 須使所有溝通參與者都具有同等的選擇與行使言談行動的機會,此一原則稱之為 「普遍的對稱條件」(general symmetry requirement),各種溝通類型分別有相應的 對稱條件(McCarthy, 1978): 1.認知的溝通:參與者應有同等行使指述性說行動的機會,以表達、質疑、 支持或駁下各種陳述或解釋,俾使一切言談均不能免除批判檢討。 2.互動的溝通:參與者應有同等機會行使規約性言說行動,以命令、反對、 允許、禁止等,俾排除單向約束規範的特權。 3.表意的溝通:參與者有同等機會行使表意言說行動,以表達其態度、感 受、意向等,俾使參與者間能真誠相待,並得以向他人坦露自我。. 據此而言,理想共識的達成,必須在理想的言辭行動下,假設合理的共 識是經由「較佳的論證力量」(the force of better argument)所形成的;所有溝 通參與者都有相等的機會選擇及應用言辭行動,有相等的機會擔任對話的角 色,因此,理想的言談情境具有以下特徵(鄭宏財,2002): 1.所有潛在參與者都有相等機會,使用溝通的言辭行動(communicative speech acts),以便能隨時引發理性的討論,使討論持續下去。 2.所有潛在參與者都有相等機會,使用陳述性的言辭行動(constative speech acts)進行詰疑、支持、反駁、說明、解釋、辯解,就長遠過程而言,沒有 任何意見能免受檢討或批評。 3.理性討論的參與者都有相等機會,使用表意性的言辭行動(expressive speech acts),自由表達自己的態度、情緒、意向等,以便參與者能夠互相了解。 4.理性討論的參與者都有相等機會,使用規約性言辭行動(regulative speech acts),如命令、反對、允許、禁止等,以便排除只對單方面具有約束力的 規範,亦即排除特權。. 25.

(33) 綜而言之,哈氏建構「理想的言談情境」,目的在促使溝通行動符合自由、 平等的精神,讓溝通成為理性的討論行動,避免權力、意識型態的涉入,造成系 統性扭曲的溝通,而形成虛假共識。透過理想言談情境的塑造,才能讓參與溝通 者在不受威脅、束縛的情形下參與言談行動,使共識的形成確實符合眾人的意向 與期待。 哈氏溝通行動理論的內涵,乃以溝通理性為基礎,反對任何先驗的、絕對的 理性,主張以人的言談、行動來達成彼此的了解,進而達成一致的看法。因此, 在溝通時,溝通者必須提出四項有效性聲稱:真理聲稱、正當性聲稱、真誠聲稱 及可理解性聲稱,同時在人類的理性基礎上,藉由理性的辯論導引出來的共同規 範上進行反覆辯證,以獲致共識。哈氏同時強調溝通能力,他認為溝通參與者必 須能夠提出清楚的證據和論證,以支持語言溝通的有效性宣稱,溝通能力也是個 體具備協商的能力,而非只是被動的接受他人界定的社會事實。哈伯瑪斯同時強 調理想的言談情境,他認為理想的言談情境是參與討論中不可或缺的相互假定, 言談情境一旦不符合有效聲稱,溝通即可能淪為假溝通,而無法達到真正的共識, 因此,理想的言談情境乃指無脅迫、平等、自由論述的情境,溝通雙方的言談均 獲得相等的保障。 (三)運動的社會結構 社會結構是結構功能論(structural-functionalism)中的概念,而結構功能論 是社會學者 Emile Durkheim 和 Herbert Spencer 在 19 世紀時發起的。到了二十世 紀兩位最具影響力的功能論學家是 Talcott Parsons 和 Robert Merton,這些功能論 學者解釋在社會系統(social system)中不同部分的結構制度,如何貢獻於整個 系統的完整性,這些結構功能論的重點,是大的社會系統,例如社會(Nixon II & Frey, 1996:12-13) 。基本上,結構功能論將社會從概念上看作社會系統,並將 社會結構(social structures)的具體特點根據其對社會整合所具有的作用來加以 解釋。因此,社會學上使用社會結構分析的理論與方法取向,是假定社會可以在 本體論和方法論上把「結構」放在優於人類行為者地位的一切分析形式。 26.

(34) 簡單來說,社會結構有兩層意義,第一層意義是關於社會生活各層面中的社 會關係是如何安排的;第二層意義,社會結構指的是社會體系中各種資源的分配 (Johnson, 1997/2001:82-83) 。這類方法強調對社會生活的「概念成份」 (concept elements)間觀察不到,但可探究的結構關係進行分析(如對立、對比關係或等 級關係);且這些概念成份被看作是社會科學的最終對象和社會事實的結構性決 定因素,所以,這種觀點認為不論有關的現象是一個社會還是一種文本,都可以 運用基本上屬於同一類的分析方法來研究(Jary & Jary, 1995/1998:677)。 更具體地說,運動場域的活動內容及其社會的機能,和各個社會所持有的 生產力、社會制度等,以及社會的諸條件,都有很深的關聯。而結構功能理論 應用在運動領域而言,關心的是運動如何滿足社會系統的需要,探討有益於保 持所有組織層次上的社會秩序(Coakley, 1998/2001:41)。因此,若關注在運動 與社會發展的關係,正如王宗吉(1992)指稱運動既被視為社會行為,且浸潤 於社會環境中,即與社會各力量相互影響而引發一系列的運動體制發展,則形 成了所謂「運動的社會結構」關係(如圖 1-1 所示)。. 運動需要. 人 類 生 活. 運 動 的 要 求. 職業運動 正式運動 半正式運動 非正式運動. 運 動 的 體 制. 運 動 政 策 與 策 劃. 政 治 、 經 濟 、 文 化 、 教 育. 運動的感化. 整體社會之歷史、社會的結構與變動. 圖 1-1. 運動的社會結構圖. 資料來源:王宗吉(1992) 。體育運動社會學,27。臺北:銀禾文化。 27. 社 會 體 制.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This kind of algorithm has also been a powerful tool for solving many other optimization problems, including symmetric cone complementarity problems [15, 16, 20–22], symmetric

The differential mode of association: Understanding of traditional Chinese social structure and the behaviors of the Chinese people. Introduction to Leadership: Concepts

Therefore, the focus of this research is to study the market structure of the tire companies in Taiwan rubber industry, discuss the issues of manufacturing, marketing and

The research mainly focuses on the consulting process of students' leavening behaviors, and that is by way of activities of meditation sitting to reflect upon humanity's sincerity

In this study, the impact of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to corporate image, service quality, perceived value, customer satisfaction and customer loyalty was explored

This study aimed to explor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classroom management of the homeroom teacher by analyzing the process of the formation of the classroom management and

Therefore, in order to effectively utilize and manage the coastal lands in Tao-Zhu-Miao region, this study will intensively explore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land use and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explore the effects of learning organization culture on teachers’ study and teaching potency in Public Elementary Schools.. The research tool o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