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軍事體育化的框架

臺灣運動場域的發展深受國家政經情勢的左右,尤其歷經日治殖民時期、國 民政府遷臺、經濟蓬勃發展與國家民主化浪潮等社會力的作用下,形塑出臺灣運 動場域的基本樣態。國民政府遷臺前在體育方面所表現的文化思潮有民族主義、

自然主義、錦標主義、保種主義等四項較為傳統的概念思想;政府遷臺前期則呈 現全民化、競技化、教育化、軍事化等四項轉型中的體育思潮40;而在政府遷臺 後期迎向體適能化、休閒化、產業化、本土化等四項自由經濟與主體價值之體育 思潮(行政院體育委員會,2011a) 。在這個臺灣運動場域中歷經數度轉化,當然 這些文化思潮並非出現一項就代表另一項的結束,而是交疊並存於生活行為模式 與思考中,甚至持續發生深植於生活結構底層,例如:國民政府遷臺前的四項體 育思潮延續到遷臺後的體育政策與規劃,特別是人員與組織的運作在固有的作法 上與觀念上顯已根深蒂固。畢竟這是在臺灣這個運動場域中所累積的文化厚度,

不論文化、文明的優劣或是思潮的引導路線判斷上,都業已是既存的事實與場域 的慣習,不過卻可藉以作為提供更多文化思潮萌發與思路的選擇,仍有其社會價 值與意義。

以下試圖透過分述軍國主義化的框架、全民運動化的流轉、運動商業化的趨 使等三部分,說明臺灣運動場域內容的質變過程。

第一節 軍事體育化的框架

清末民初新體育的引進,德國、丹麥、瑞典體操的傳播,挾帶正當、自然 體育的倡導,併發洋、土體育的爭議。不過,一切就從中華民國建國初期軍國

40思潮乃指在一個特定的時代,存在於一個國家或族群之主流思想,該主流思想可能出現在當 朝或野黨,並隨著社會的脈動出現起落或興衰的趨勢;一個時代思潮的湧現,會有它的形成背 景,有它的形成過程,有它的核心概念,以及有它的影響層面。體育思潮就是在一個特定的時 代,存在於一個國家或族群之主流體育思想,該體育思想的體育乃是廣義概念的體育,內涵包 括學校體育、健身運動、競技運動和休閒運動(行政院體育委員會,2011a:9-10)。

117

民教育的兵式體操,到對日抗戰的體育軍事化、軍事體育化,無不都在列強環 伺下,作為保種強身,復國強兵的重要手段。而日治時期的臺灣,處處充斥軍 事化與規訓化的身體,更是殖民母國與殖民地軍國主義強烈的象徵。乃至二次 戰後,國情急危,兩岸對峙的情況下,一方面要滌除日治時期的痕跡,另一方 面還要複製遷臺前大陸時期的典章制度,亦需面對中國大陸刻意操弄下瞬息萬 變的國際體育情勢。因此,體育運動還是暫且無法擺脫現實政治的影響,特別 是在軍事用途方面的操作。

一、民族主義興起

19 世紀以來,全世界的文化、政治、經濟及社會等各層面變革,皆受到民 族主義思想,促使殖民帝國紛紛的瓦解。在潮流所趨,及環境的壓力下,近代中 國也為民族主義的浪潮所席捲,並有著廣泛的回應。其中,如洋務運動、維新 變法、立憲運動、辛亥革命、五四運動,甚至於對日抗戰,莫不是受到民族主義 的洗禮,而在歷史上留下深刻的蛻變痕跡。

其中,又以日本侵華存亡危機之自覺,讓國民政府在遷臺前與此時之際在臺 灣的人民都有受壓迫的知覺,因此外來殖民的侵略,便使得民族主義的意識快速 萌生。所以,自衛衛國的體育思想也就此開展,就體育思想的特質說,則是軍國 民教育的實施,培養民族體力的保種論,及尚武救國精神的加強。

事實上,從民國 3(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之後,歐戰期間,中國所 受列強的侵凌,有增無減,尤其日本的強取豪奪,提出二十一條件所造成的國 恥,使得軍國民教育的氣焰居高不下,國民也因同仇敵愾,視人人皆兵為當然。

自衛衛國之體育思想已呼之欲出(許義雄,1996:12-14)。

當然,清末引進西洋體育之後,在體制上先是模仿日、德系統,繼之以美英 系統為體育改革的核心,體育思想之混亂,於焉形成。尤其 1904 年日俄戰爭,

日本以蕞爾小島,竟能一舉獲勝,引起中國仁人志士咸認:「日本崛起東方,乃 以彼所謂武士道者誇炫於宇內。」從而使國內「識時之上,漸知拳術之為國魂」,

12 故以尚武救國觀點,重新重視武術的推展,或以保種保國的角度,提倡繼承

118

和發展武術的要求。因此,一向被看成是「刁頑之民」所為的武術,甚至曾列為

「邪教異端」而嚴加禁止的武術,又再度受到垂青(周偉良,1989:253-256)。以 致於「兵操廢存」、「新、舊體育」之爭論,乃時有所聞。

誠如徐一冰所說:

民族主義思想,厚植抗日之力量。但是日本侵略中國的野心則卻有增無減,一連串欺 凌中國的事件相繼發生。而在「以空間換取時間」的抗戰策略下,國民政府領導全民同胞百般 忍讓,積極充實國力,對日本作戰的決心早有定數,只因國力未充,期能多爭取備戰的時間而 已。此時,國民政府盱衡局勢發現:中國除了物質上的困乏之外,精神上的提振乃是一股無比 的力量,而決然提倡民族精神教育(引自戴偉謙 1991:48)。

就中國近代體育思潮而言,一方面受國家情勢及社會環境的制約,常在民族 主義教育體系中扮演重要的角色。一方面,又因體育的特殊功能,也常在中國近 代民族主義的諸多政策中肩負著特殊的使命。具體而言,中國近代體育,除作為 教育課程的一部分,達成個人身心均衡發展的教育目的外,也常因不同的歷史背 景及社會條件,而擔負諸如自衛衛國、培養民族意識、民族情操、民族精神及養 成軍事技能的任務。若以民族主義思想的觀點看,而體育除了作為個人健全身心 發展之主要科目外,在自衛的民族主義,文化的民族主義及主權的民族主義上,

始終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

就中國近代民族主義的發展,民族精神(國魂)的培養,可說是體育思潮的 主流。一方面,可從立國精神、教育宗旨及體育目標看得出來。一方面,列強謀 中國未變,「五卅」,「九一八」、「一二八」事變迭起,當時為教育一環之體 育,自是受到民族精神教育之加強再加強。

民國肇建,政局混亂,其後南北政權分立,基於外侮壓迫,即便不同政權,

對體育政策與作法並無多大差異。尤其民國 17(1928)年國民黨完成北伐成功,

中國初見統一的局面,國民黨以民族主義為核心的三民主義理念,開始設法落實 於政府的施策,並轉化為具體的辦法,民族精神教育的規劃,尤見具體。如教育 宗旨的頒布,國民體育法之訂定,對民族精神教育均有一定程度之反應。其後,

面對對日抗戰前夕,民族精神之要求尤為殷切,「民族體育」之提倡乃應運而生

119

(許義雄,1996:21)。

強敵當前,面臨民族存亡之際的時代背景,當時的領導方向選擇了體育軍事 化政策,甚至是相當積極投入。因此,在民族主義教育的策略下,體育也就更坦 然而露骨的發揮其增進民族意識、提升民族情操的工具價值。具體來說,民族精 神教育,包括:發揚文化,鍛鍊健全體格,謀求群性發展等三大目標。而在體育 方面,為了增進民族的自信心與自尊心,以及武德的培養,仁、義、禮、智、信 的講求,自是事實所必要。經由這樣的過程,自是期待能達到文化的發揚,並藉 以增強民族精神。

也由於這種時代戰亂背景,社會集體思想傾向以救民族衛國家為首重,如此 方能聚合人心抵抗所面臨的困境與壓迫。不過也正因為這種工具理性的選擇,導 致後續吾輩接觸的體育運動經常性的被觸及愛國、國魂、民族等議題。看似合理 正當,卻徹底的違反運動的本質,這其中的選擇乃是由國家機器的公權力,化約 體育運動救國論,將體育運動直接視為救國救民族的唯一途徑。

二、體育軍事化

體育配合軍事化訓練,使國民體格達到充分的發展,以能為國用,達成文武 合一、術德兼修的教育理念,應也是民族精神教育的目標所在。而在群性方面,

體育活動中的禮儀、互助、合作等社會行為的養成,也無非是集體意識的建立,

使能服從於團體的共同利益,尤其是團體紀律的遵守,無私的犧牲奉獻,也就是 團體大我的生成(許義雄,1996:22-23)。

民族體育是 1930 年代中央大學程登科,首先提出來的一種主張,其核心是

「全民體育化」、「體育軍事化」。民國 25(1936)年 10 月,程登科把「體育 軍事化」進一步發展為「民族體育」。其後再提出了所謂「十化主義」的體育目 標(中國體育史學會,1989:320)。又面臨對日抗戰前夕,國內民族精神之要求尤 為殷切,國內民族體育之提倡乃應運而生國,構成民族本位的中心思想之一。

程登科所謂民族體育思想,主要是基於發展體育,強國強種的意願,而提 出一套有關體育推廣應用方面的主張,以適應國貧民弱和抗日救亡的需要。但

120

其受法西斯式德國體育的影響很深,因而帶有濃厚的法西斯專制色彩。在抗戰 前的學校體育中,由於贊成實用主義教育思想和自然體育觀的人在教育系統較 多,因而民族體育理論的影響不是太大;待至抗戰爆發以後,才成為所謂「戰時 體育」的理論基礎,對學校體育產生莫大的影響,並在體育教育中扮演極為重要 的角色(中國體育史學會,1989:323)。

中國近代體育,一方面努力於追求個人體力的充分發展;一方面,基於民族 意識與國家觀念,使這種發展出來的體力,必須是隸屬於民族的體力,而再貢獻

中國近代體育,一方面努力於追求個人體力的充分發展;一方面,基於民族 意識與國家觀念,使這種發展出來的體力,必須是隸屬於民族的體力,而再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