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第一節 研究架構與假設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50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前述第二章已針對女性主義、玻璃天花板理論及相關文獻進行檢閱與探討,本章將據以 建立研究架構並提出研究假設,說明研究變項、問卷設計、問卷調查與實施及資料分析方法,

全章共分為五節,茲分述如下:

第一節 研究架構與假設

一、研究架構

本研究基於上述研究動機與目的,進行玻璃天花板相關理論與文獻探討,茲因玻璃天花 板是一種態度偏差或組織偏差所造成的人為陞遷障礙,因此,本研究乃以 Newman(1993)之整 合性分析模式之社會心理、系統結構模式為探討面向,並加入性別主流化政策,以性別角色 特質、工作與家庭衝突、師徒關係、社會網絡關係、性別主流化政策認知為次變項建構本文 研究架構如圖 3-1,藉此分析不同個人變項的公務人員在各構面上的差異,並探討各構面與 陞遷的相關性。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51

圖 3-1 本研究架構圖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繪 H2

H3

H5

H6

H4 H7

H1 社會心理 性別角色特質 工作與家庭衝突

個人變項 性別 年齡 婚姻狀況

子女數 教育程度

官等 年資 職務 單位

系統結構 師徒關係 社會網絡關係

性別主流化 政策 政策認知 政策認同

陞遷

陞遷滿意 陞遷發展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52

二、研究假設

Bailey 認為假設是一種驗證式的命題,而此命題預測兩個或多個變項間的特定關係。易 言之,假設我們認為有一種特定的關係存在,我們便先將其陳述為一假設,然後再加以驗證。

因此,研究假設是一項暫時性的命題,該命題具體指出兩個或多個變項間的關係,其有效性 是未知而有待驗證的。一項研究假設必須簡潔、具體、概念清晰,而且根植於知識本體,尚 須具備可操作化的特徵且可以被驗證(胡龍騰等譯,2006:78-84)。準此,本研究秉持上述原 則並根據本研究架構,提出以下研究假設:

(一)個人變項與陞遷

假設 1:公務人員個人變項的不同,其在陞遷構面認知上無顯著差異存在。

假設 1-1:公務人員性別的不同,其在陞遷構面認知上無顯著差異存在。

假設 1-2:公務人員年齡的不同,其在陞遷構面認知上無顯著差異存在。

假設 1-3:公務人員婚姻狀況的不同,其在陞遷構面認知上無顯著差異存在。

假設 1-4:公務人員子女數的不同,其在陞遷構面認知上無顯著差異存在。

假設 1-5:公務人員教育程度的不同,其在陞遷構面認知上無顯著差異存在。

假設 1-6:公務人員官等的不同,其在陞遷構面認知上無顯著差異存在。

假設 1-7:公務人員年資的不同,其在陞遷構面認知上無顯著差異存在。

假設 1-8:公務人員職務的不同,其在陞遷構面認知上無顯著差異存在。

假設 1-9:公務人員單位的不同,其在陞遷構面認知上無顯著差異存在。

(二)個人變項與社會心理因素

假設 2:公務人員個人變項的不同,其在社會心理構面認知上無顯著差異存在。

假設 2-1:公務人員性別的不同,其在社會心理構面認知上無顯著差異存在。

假設 2-2:公務人員年齡的不同,其在社會心理構面認知上無顯著差異存在。

假設 2-3:公務人員婚姻狀況的不同,其在社會心理構面認知上無顯著差異存在。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53

假設 2-4:公務人員子女數的不同,其在社會心理構面認知上無顯著差異存在。

假設 2-5:公務人員教育程度的不同,其在社會心理構面認知上無顯著差異存在。

假設 2-6:公務人員官等的不同,其在社會心理構面認知上無顯著差異存在。

假設 2-7:公務人員年資的不同,其在社會心理構面認知上無顯著差異存在。

假設 2-8:公務人員職務的不同,其在社會心理構面認知上無顯著差異存在。

假設 2-9:公務人員單位的不同,其在社會心理構面認知上無顯著差異存在。

(三)個人變項與系統結構因素

假設 3:公務人員個人變項的不同,其在系統結構面認知上無顯著差異存在。

假設 3-1:公務人員性別的不同,其在系統結構面認知上無顯著差異存在。

假設 3-2:公務人員年齡的不同,其在系統結構面認知上無顯著差異存在。

假設 3-3:公務人員婚姻狀況的不同,其在系統結構面認知上無顯著差異存在。

假設 3-4:公務人員子女數的不同,其在系統結構面認知上無顯著差異存在。

假設 3-5:公務人員教育程度的不同,其在系統結構面認知上無顯著差異存在。

假設 3-6:公務人員官等的不同,其在系統結構面認知上無顯著差異存在。

假設 3-7:公務人員年資的不同,其在系統結構面認知上無顯著差異存在。

假設 3-8:公務人員職務的不同,其在系統結構面認知上無顯著差異存在。

假設 3-9:公務人員單位的不同,其在系統結構面認知上無顯著差異存在。

(四)個人變項與性別主流化政策

假設 4:公務人員個人變項的不同,其在性別主流化政策看法上無顯著差異存在。

假設 4-1:公務人員性別的不同,其在性別主流化政策看法上無顯著差異存在。

假設 4-2:公務人員年齡的不同,其在性別主流化政策看法上無顯著差異存在。

假設 4-3:公務人員婚姻狀況的不同,其在性別主流化政策看法上無顯著差異存在。

假設 4-4:公務人員子女數的不同,其在性別主流化政策看法上無顯著差異存在。

假設 4-5:公務人員教育程度的不同,其在性別主流化政策看法上無顯著差異存在。

假設 4-6:公務人員官等的不同,其在性別主流化政策看法上無顯著差異存在。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54

假設 4-7:公務人員年資的不同,其在性別主流化政策看法上無顯著差異存在。

假設 4-8:公務人員職務的不同,其在性別主流化政策看法上無顯著差異存在。

假設 4-9:公務人員單位的不同,其在性別主流化政策看法上無顯著差異存在。

(五)社會心理因素與陞遷

假設 5:公務人員的社會心理因素與陞遷之間無顯著相關性。

假設 5-1:公務人員的性別角色特質與陞遷之間無顯著相關。

假設 5-2:公務人員的工作-家庭衝突與陞遷之間無顯著相關。

(六)系統結構因素與陞遷

假設 6:公務人員的系統結構因素與陞遷之間無顯著相關性。

假設 6-1:公務人員的師徒關係與陞遷之間無顯著相關性。

假設 6-2:公務人員的社會網絡關係與陞遷之間無顯著相關性。

(七)性別主流化政策與陞遷

假設 7:公務人員對於性別主流化政策看法與陞遷之間無顯著相關性。

假設 7-1:公務人員對於性別主流化政策認知與陞遷之間無顯著相關性。

假設 7-2:公務人員對於性別主流化政策認同與陞遷之間無顯著相關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