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五節 研究流程

本研究的實施程序,可分成三個主要階段如下圖說明:

圖 3-7 研究的實施程序

一、實驗前準備階段

(一)確定研究主題

從實際教學現場的經驗中發現,輕度智能障礙學生雖然學會了基本加 減法計算題,但是對於改變類加減法應用題,卻有明顯的解題困難,解題 正確率偏低,這是因為計算題通常只牽涉到學童的運算能力,而應用問題 則牽涉到許多不同類型的能力,需要懂得如何使用解題策略的能力,才能 計算出答案(涂金堂、林佳蓉,2000),本研究依據 Mayer 解題策略理 論發展具體六步驟融入解題教學,使得學生能夠面對應用題的挑戰。

不過由於輕度智能障礙學生有注意力缺陷、短期記憶力不足、學習興 致低落和遷移類化困難等學習特徵,所以本研究透過電腦多媒體動畫帶給 學生不同感官刺激,提高學生注意力和學習興致;使用語音提醒,克服短 期記憶力不足的弱勢;電腦課程循序漸進幫助學生由電腦類化到紙筆解題 測驗,綜合上述教學措施,本研究自編一套電腦多媒體教學軟體,應用於 輕度智能障礙學生在改變類加減法應用題之教學成效探討。

(二)蒐集文獻資料

待研究主題確定後,研究者開始蒐集、閱讀並整理相關文獻。相關的 主題包括:輕度智能障礙學生在數學應用題的學習困境、教導輕度智能障 礙學生學習應用題的相關策略、加減法應用問題的相關理論和研究、電腦 多媒體輔助教學的意函與設計原則、電腦多媒體在啟智教育的功能與特性 等,以建立本研究的理論基礎。

(三)篩選研究對象

本研究對象選自研究者任教之學校,就讀於普通班並接受特殊教育服 務之學生,以魏氏兒童智力量表、國小注音符號能力診斷測驗、閱讀理解 困難篩選測驗及自編基礎加減法應用題測驗卷篩選出三名學生接受教學 實驗。其中,自編基礎加減法應用題測驗卷內容包括八題基本加減計算題 及十二題改變類應用問題,所選出的學生符合下列三項條件:(1)會自 己唸出題目,(2)會簡單加減運算,(3)對數學改變類加減應用題的學 習有顯著困難。

(四)編擬教學計畫

研究者在參考相關文獻資料後,並經由實際的教學經驗,發現輕度智 能障礙學生在改變類加減法應用問題有顯著的困難。因此決定以比較類型 中「結果量未知題型」、「改變量未知題型」、「起始量未知題型」為主 軸,作為實驗教學介入的材料。

接著,研究者依據 Mayer 的解題策略理論的內容,歸納出六個解題 教學步驟,而後依據此步驟,自行開發設計數學加減法應用問題教學 軟體,內容包含使用電腦動畫,讓學生更容易理解題意及採用語音口 訣提醒六個步驟:一讀題目、二圈重點、三畫圖、四寫算式、五算答 案、六檢查,再將電腦課程循序漸進的安排,從「教學篇」到「練習 篇」再到「測驗篇」來幫助學生由電腦類化到紙筆解題測驗。

(五)編製各類評量測驗

本研究過程中所使用的自編評量測驗包括:

1、實驗前篩選研究對象所用的自編基礎加減法應用題測驗卷。

2、基線期階段所用的測驗,目的是為了蒐集研究對象教學介入前的 解題能力水準。

3、處理期階段所用之測驗,作為評估教學後學生進步情形的依據。

4、維持期階段使用的測驗,在於瞭解學生經過學習後保持的情況。

二、實驗教學階段

整個實驗教學階段預計由 2009 年 2 月開學後開始實施,教學時間安 排於早自習或午休時間,以不影響學生原班的課業學習為原則,由研究者 進行教學與評量。本次研究對象有三名(受試甲、受試乙、受試丙),每 位研究對象都需經過基線階段(A)、處理階段(B)、維持階段(M)等 階段。

三、資料整理分析與撰寫報告階段

研究者整理研究過程中各個實驗階段的資料,採取圖示分析、視覺分 析的方式處理,即是根據各曲線圖整理出各階段內(基線期、處理期、維 持期)變化摘要表,包括階段的平均值、分數範圍、以及使用迴歸線得出 階段內的估計趨向,再根據此摘要表進行階段間變化分析(杜正治,

2006)。有關資料分析部分於下一節敘述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