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目前城鄉類型國小辦理社區多功能學習中心之現況多基因於其社 區家庭結構人口現況、社區環境資源與文化活動等因素上,在未來發展 考量方面,應符合公平正義原則與教育公平理論,於資訊環境與數位落 差、教育機會與教育資源上弭平城鄉差異,以建構社區學習的無縫接 軌、實現學習社會的理想。

本章依序整理出研究結論與研究建議,茲分述如下。

第一節 研究結論

綜結第六章兩個案比較與研究發現後,城鄉社區多功能學習中心差 異情形顯現在(一)組織規劃與外部競爭;(二)人員與信念;(三)環境設 備;(四)課程規劃與學習參與;(五)經費收取等五大面向上,分述如下:

一、 都會社區多功能學習中心 (一) 組織規劃與外部競爭方面:

1.都會社區多功能學習中心在社區中並非唯一之社教機構,需與社區 其他機構進行資源競爭與協調合作以利與社區其他資源團體建立 連結網絡,在學員流動傳遞學習訊息的現況下,具有學習資訊中 心之雛形。

2.都會區之社區教育發展層次僅達「終身學習和發展活動」層次,雖 或有「機構間的協同與合作」情形出現,然並不明顯也非常態。

3.學校社教業務龐大,人力無法負擔與其他機構的連結協調相關事 務,無法發展出社區網絡合作模式或制度。

4.都會學校因社區大學設於校內或與其他機構課程、師資重疊,在多 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態下,使校方(接任校長)認為由社區大學辦理 社教即可。

(二) 人員與信念方面

- 185 -

1.校長對社教的認知與態度會影響社區多功能學習中心的發展與規 模,且校長與處室主任的輪調亦會影響到社區多功能學習中心推 行的成效。

2.創設校長與推動主任皆具專業社教背景,建立學校推展社會教育制 度,使學校社教業務不易因領導人的更迭而有所興衰。

3.志工人數眾多且極具熱忱,足以支援社區學習活動的辦理。

4.志工培訓與在地師資開發有助社區領袖人才的培育,學員的個人學 習成長已具回饋社區概念。

5.處室輪調人員更換的現況使行政工作無法延續,且人員兼任社教業 務負擔沈重。

6.隨著社區學習中心教育對象與課程內涵的不同,師資的聘任與培訓 有不同的要求與重點:

(1)一般性課程注重師資之專業性認證與品德,避免在課堂上有推銷 之行為。

(2)在老人的師資部份,專業性不是最重要的,教師應具有會與老人 對話的特質。除了專業性的之外,教師的熱忱、認知與態度會影 響其日後的表現與成就。

(三) 環境設備方面

1.機構內相關硬體設備與場地皆能符合多元社區學習活動使用。

2.校園門禁的安全管理相對複雜。

3.小學生課桌椅較不符合大人使用。

(四) 課程規劃與學習參與方面

1.學習參與動機方面,都會區民眾參與動機傾向「社交關係」與「認 知興趣」等因素。

2.都會區民眾之學習需求多達至社交需求與尊重需求。

3.課程規劃具有滿足社區民眾生活藝能性課程需求、社交需求與尊重 需求、增進學員與家人溝通與互動、激發家庭活動的向心力、提升 學員學習成就與學習階層等功能。

- 186 -

4.學術性課程較少,知識性課程不易有學員來。

(五) 經費收取方面

1.都會社區多功能學習中心經營現況已達收支平衡、能自負營運。

2.礙於社教業務龐大、人力不足,如提高收費聘請專職社教人力,高 齡者將降低參與,導致無法開班等困境。

二、 鄉村社區多功能學習中心 (一)組織規劃與外部競爭方面:

1.在社區資源團體網絡連結部份,鄉村區社區多功能學習中心為唯一 之社教機構,其在社區中扮演之角色與功能無可取代,具社區資源 網絡連結核心之雛形。

2.鄉村社區發展層次明顯達到「機構間的協同與合作」。

3.鄉村區多功能學習中心具改善校務經營、提供新的資訊刺激縮短城 鄉數位落差、促進社區組織策略聯盟、強化鄉村社區產業競爭力、

改善偏鄉區域弱勢之現況、社區文化典藏與社區特色傳承之社區總 體營造功能。

(二)人員與信念方面

1.現任校長為社區多功能學習中心奠基之核心人物,然受到任期異動 影響,未來社區多功能學習中心的存廢有待檢視。

2.鄉村區學校現今的師資情況,長期受到社教師資不足的困擾,開課 類型與期程深受影響。

3.目前已進行志工培訓增能轉化為社教師資,而導入社區內的專業人 士與耆老則是未來努力的目標。

4.受限社區人數不多,校內志工有限,對社教業務的協助不大。學校 需另行運用數位機會中心駐點人員兼辦校內其他學習中心業務。

(三)環境設置方面

1.鄉村學校之學習設備除了學校內部資源外,外部之社區環境景觀、

文化節慶、海岸地形亦成為社區學習課程之教學資源與設備。

- 187 -

2.偏鄉呈現出數位科技師資人力條件、與數位機構環境之不足,而網 路資訊的傳遞,可有效改善偏鄉的經濟現況。

(四)課程規劃與學習參與方面

1.鄉村區師資、學員人數與經費限制,影響社區學習中心學習課程開 設的班別與種類。

2.社區團體運用重覆師資開辦社教課程太接近會有衝突性,功能也會 重疊,應區分開課類型。

3.學習需求方面,鄉村區民眾之學習需求多位處於馬斯洛金字塔層次 中之生理與安全層次。

4.在學習參與動機方面,鄉村區民眾參與動機傾向「職業進展」與「逃 避/刺激」等因素。

5.雖有補校的需求,但人口難以達到補校開設的標準。而偏鄉學員人 數不足,各族群學習習慣與需求不同,無法合併上課。

6.在學習參與方面,弱勢族群學習動力不足,而新住民學習參與受家 人的控制或不支持而有影響。

(五)經費收取方面

1.鄉村學校面臨漁會課程補助競爭,學員傾向參加免費課程,學員有 限,無法以量制價,影響社區多功能開課成效。

2.偏鄉婦女並不一定有工作收入,使用者付費觀念影響學員參與人 數。

3.鄉村區受限於經濟收入有限,無法達到使用者付費理想,需政府經 費補助以維學習課程之持續辦理。

- 188 -

第二節 研究建議

「社區多功能學習中心」應創造一種有意義的空間以連結地方感,

重新找回知識與生活的一致性,透過社區中社區多功能學習中心的運作 回到傳統原來教育場域功能的作法,可以在傳統學校教育外提供另一種 教育發展的可能性。未來在「社區多功能學習中心」所做的嘗試,便是 要將原來被荒廢多時的空間,透過與社區居民實際的參與及實踐,重新 賦予它新的意義,以教育功能為開端,結合學生及當地住民為主要思維 的主軸,在注入社區共同的情感依附後,空間成了地方中心,在這裡個 體可以找到一個生活的學習場所,在這裡個體可以找回自身認同、實現 自我理想、建立與社區的人我連結。

社區多功能學習中心可以讓學習變得更與生命相關、更批判、以及 更有改造性格:當社區民眾將生活周圍的文化帶進經驗中時,學習才開 始與生命相關;當社區居民這些生活經驗被清楚的指出它們可能是問題 重重時,例如性別歧視或種族歧視,學習才有可能是批判的;當社區民 眾開始用知識去協助別人增強他們的能力,包括鄰近社區的個人,學習 才具備改造的性格、與社會改革有所關連(轉引自蕭昭君與陳巨擘譯,

2003;Peter McLaren,1998)。當此之時,社區學習亦即達成如 Dean &

Dowling (1987)所言:個人成長、文明化、社區組織發展、政治影響、

社區目標與廣泛而長期性的社會影響六大終極目標。

一、對政府行政機關的建議

社區多功能學習中心連結志工培訓課程、民眾學習需求課程、校本 課程、特色學校與遊學課程、社區資訊、資源、機構連結,成為一個重 新整合並積極發展的有機體,正以快速的步調進化中。引發學界與實務 工作者廣泛的討論,政府可以多進行此議題之相關研究或會議,以多了 解實務現況,建立出合宜可行的推展模式。

理想上社區多功能學習中心是統整成一個單位辦理各類社區教 育,但實務上在國小卻是分屬成各個不同的單位(教育局、教育部、勞 工局)、(補校、學習中心、樂齡學習中心、原住民部落大學等)、或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