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社區意涵與城鄉差異內涵

蔡承家(2003)指出:社區是一個多向度的概念,會隨不同的議題、

不同的情境、不同的文化背景而產生不同的概念內涵。學者王政彥(2011) 亦指陳:社區依其不同發展程度形成多元性與歧異性,位處不同區域,

不同發展程度的社區,分別存在著相同或相異的課題,不可一概而論。

故國小辦理社區多功能學習中心勢必隨著所在社區之地理區域、社經條 件、發展程度等內涵條件的不同呈現出社區學習的不同面貌,因此「城 鄉差異」成為本研究中之關鍵變因,期望透過對城鄉差異的探討與比 較,歸結出不同社區類型設置社區多功能學習中心因地制宜的辦理模 式。

壹、社區意義與內涵

「社區」一詞由英文 community 翻譯而來,廣泛應用於社會學、哲 學及政治學等領域,具有多重定義,韋伯斯特新字典(The Webster’s New world Dictionary)將社區的定義分為八點,組成社區的條件包含 了人群、地域關係、歸屬感與親近性、友伴關係與人情關係等等,甚至 牽涉到更複雜的其他利益關係(Neufeldt & Guralnik,1998;轉引自張

- 16 -

德永,2002)。而不同的國內外學者亦提出各自的學術觀點或研究解釋,

其中威廉森(Williamson,1998)指出「社區是學習的場境」,個人可受到 社區的「教導」,也在社區中學習(轉引自王政彥,2002)。此看法突破 社區只是生活場域的概念,社區已成為個體生活中的學習場所;而 Calderwood(2000)指出:「社區是一種對情感認知再認知的察覺

(cognitive recognition of feeling),而這種情感的認知來自於住在 同一區域具有社會關係的成員彼此依賴連結、互相承諾所展現出的感覺 與實踐,是外人無法真正體驗到的一種社區感(社區意識)。」(轉引自 李雅婷,2007);凱勒(Keller,2003)則歸納出多數學者共同認可的論 點,認為社區的內涵包含:1.社區是一個區域;2.社區擁有可以分享的 理想和經驗;3.社區是一個社會連結和忠誠的網絡;4.社區是一個集體 的架構。

而國內學者亦有多元觀點:徐震(1986)強調社區是居民自治與致力 於集體生活的滿足,認為社區的動力在於居民自己發現其共同的利益及 需要,進而能透過組織與行動以追求社區的發展,故社區有三個側重的 因素:(1)側重地理的、結構的、空間的與有形的因素;(2)側重心理的、

過程的、互動的與無形的因素;(3)側重社會的、組織的、行動的與發 展的因素(轉引自蔡秀美,2007)。林振春(1998)提出「文化生活圈」的 概念,社區跳脫區域範圍的限制,進展成為個體與組織、心理與精神的 文化層面。張德永(2002)認為現代「社區」的概念除了如社會學家涂爾 幹所謂「機械連帶」(mechanical solidarity)的社區型態之外,更應 強調「有機連帶」(organic solidarity)--社區中人的相互依賴、相互 合作成為必須,社區概念需整合所有社區成員心理與精神層面的連結與 傳承。故今日社會要重建社區的基礎,首先在於居民共同意識的建立。

綜上國內外學者所述,廣義的社區概念包含了形式及實質要件:

形式要件指地理空間、居住空間或行政區域等條件,而實質要件則指成 員關係、社區認同、社區意識及社區發展等相關心理及社會等不同的角 度來界定。社區定義隨著時間發展,除了基礎的形式要件外,更與社區

- 17 -

意識、學習及社會網絡產生了連結,出現了新的概念內涵。

而從社會變遷的觀點而言,我國政府對於社區的意義,在 1968 年 頒布「社區發展工作綱要」時,將社區視為一個行政區域,是由家戶所 組成的基層組織單位;但是 1995 年推展社區總體營造時,社區不再是 一個行政區域單位,而是社區居民生活圈的範圍;到了 1998 年「學習 型社區」推動時,社區的概念成為全民終身學習的網絡,無論其地域的 大小。蔡承家(2003)指出對當時之社區教育工作者而言,社區的意涵有 7 大要義:

1. 社區是一個學習型組織。

2. 社區是屬於居民參與學習的園地。

3. 社區是介於政府與人民之間的緩衝機制。

4. 社區應成為現代社會的大家庭。

5. 社區是一塊民眾學習的園地。

6. 社區是具倫理與自律的場所。

7. 社區應成為現代社會的基層單位。

綜合上述學者所言及我國社會變遷觀點,「社區」一詞在我國由原 本地理行政區域之形式要件劃分,進化成為具有共同文化意識、社區認 同與社區發展等實質條件之居民文化生活圈;隨著政府對學習社會的積 極推動,社區的定義轉化成為民眾終身學習的「場域」、「網絡」、學習 社會的基層單位與學習型的組織。現代的社區單元已從單純的行政區劃 概念,進展成為生活與學習的場所,而社區內所蘊含之地理景觀、自然 生態、歷史文化與產業特色等豐富資源更可成為社區學習的重要資源。

- 18 -

貳、城鄉社區界定

本研究中所指「都會區」與「鄉村區」之國小類型,乃根據學校所 在之社區類型進行界定,亦即所謂「城」與「鄉」的概念;而城鄉類型 判別可從地理位置、人口密度、經濟活動、社會學定義、法規解釋與行 政區域劃分等諸多面向定義:

社會學辭典對「都市」則解釋為:一個擁有高人口密度、非農業居 優勢、高度專業化導致的複雜分工,以及正式化的地方政府體系之社區 稱之為都市社區(urban community) (朱岑樓編,1991);而鄉村社區 (rural community)則是指都市以外的社區,具規模較小、以初級生產 為主要經濟功能、分化程度較低、生活程度較低、團結程度較低、共同 意識與興趣的程度也較濃、自然社區領袖相對較重要、現代化程度較低 等特性(蔡宏進,1989)。

而我國行政院主計處於 1993 年依據各地社會、經濟、文化發展情 況,將同質且相毗鄰者劃歸成一個統計地區,將台灣地區劃分為聚居 地、都市化地區、都會區及區域四大類別:「都會區係指在同一區域內,

由一個或一個以上之中心都市為核心,連結與此中心都市在社會、經濟 上合為一體之市、鎮、鄉(稱為衛星市鎮)所共同組成之地區,且其區內 人口總數達三十萬人以上。」(主計處,2011)。而聚居地為此四類統計 地區中最基礎的空間單位,從而得知,可將聚居地視為都市之基本單 位,相對於聚居地以外的村里(即非聚居地),則可歸類為鄉村地區。

再者,依據我國《地方制度法》界定:「城」、「鄉」之差異與不 同處,「城」係指一行政劃分地區人口較多、密度較高、交通方便、居 民的職業多元化,且該地區之居民以商業與二、三級產業為主要經濟發 展型態;反之「鄉」則是人口密度低、交通較不發達,居民職業多以農 工、第一級產業為主,經濟較不發達(胡勝正,2007)。

而我國內政部地政司就「鄉村區」一詞則解釋為:「為調和、改善 農村居住與生產環境及配合政府興建住宅社區政策之需要,會同有關機 關劃定者。如現有聚落達二○○人以上地區,得斟酌地方情形及需要,

- 19 -

就現有建地邊緣為範圍,劃為鄉村區,另依農業主管機關擬訂之農村綜 合發展計畫或農漁村社區環境更新規劃指定之農漁村社區,或配合政府 農地興建住宅社區政策規劃劃定鄉村區。」(內政部地政司,2012)。

另依據早期「台北縣國民小學類型區分原則」:學校可依班級數、

交通狀況、所處地理環境及社區發展情形區分為智、仁、勇、偏遠地區 國小及特殊偏遠地區國小五種類型。及至 1999 年台北縣政府將國小類 型統整修正為「一般地區」、「偏遠地區」及「特殊偏遠地區」三類。

因此,綜結上述各類「城」、「鄉」定義,所謂「都會區」是指社 區發展蓬勃、人口較多、密度較高、交通方便、居民的職業多元化、高 度專業化導致的複雜分工、具正式化的地方政府體系之地區;「鄉村區」

則為社區規模小、人口密度低、交通條件不良、居民職業多以農工、初 級產業為主、社區發展遲緩且現代化程度較低之社區。

而本研究中所言「都會區」國小:即指位於新北市中、達行政院主 計處、地方制度法、國民小學類型區分原則等都會區定義、且交通條件 便捷(有捷運與北二高速路通過)、辦理社區多功能學習中心成效優異之 某國小(以下統稱為 A 校);而研究中所指「鄉村區」國小為位於新北市 中、符合社會學、行政院主計處、地方制度法、內政部地政司、國民小 學類型區分原則等定義、辦理社區多功能學習中心成效優異之某國小 (以下統稱為 B 校)。

- 20 -

參、城鄉社區差異內涵

社區類型差異會造成社區中研究對象相關發展、學習或表現,亦會 影響其對研究問題知覺上的差異;成人亦是社區中的一份子,社區發展 類型的差異往往也會影響社區居民在社區中的各類學習與發展,

進而造成社區學習成效或社區教育推動的落差。

我國政府雖自民國 50 年代便開始重視區域差距問題,致力縮小區 域間之差距,但從不同文獻探討結果當中,顯示出區域發展差距仍舊不 斷擴大:

黃富順(2004)以為台灣地區社區學習目前在發展上面臨城鄉分配 不均與學習機會提供失衡、學習資源重疊或重複現象、偏遠地區民眾學 習意願尚待激發、政府欠缺明確統整的社區學習政策等課題;劉奕權 (2006)則指明都會地區與偏鄉地區的落差造成學習差異、資源分配不均 的現象,尚可以行政措施設法彌平,惟獨偏遠地區民眾學習意願的低 落,勢將影響終身學習的推動,因此,提高學習誘因、鼓勵民眾參與學 習,也就顯得隔外重要。較為明顯的作法是以教育送到家的理念來設計 課程;譬如:擴充偏遠地區網路,方便數位學習;配合教會活動實施教 學;成立部落社區大學,廣設部落教室等,都是努力的方向。

在社會學探究上,城鄉差距顯現在人口分布與家庭結構上:偏鄉在 家庭結構與人口現況上,具有相當高比例之弱勢族群(黃惠如,2002;

蔡惠華,2002;林立荻,2009);在經濟層面上,城鄉家戶所得收入懸

蔡惠華,2002;林立荻,2009);在經濟層面上,城鄉家戶所得收入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