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資料分析與討論

第一節 研究結論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本章第一節為研究結論,分別為量化及質化資料分析之結果。第二節針對學 術面研究設計,及績效管理制度資訊化實務提出建議。

第一節 研究結論

為了進一步理解政府績效管理資訊化與網路化的運作實務,本研究採取交易 成本研究途徑進行資料取材與分析,並且根據實證資料及相關分析,嘗試回答資 訊通信科技(ICTs)對於政府績效管理增加以及減少的成本,以及交易成本對於 個人在使用 ICTs 從事績效管理的態度與主觀系統績效影響為何,透過實證資料 分析與討論,本研究獲致以下四點結論。

壹、不確定性、資產專屬、使用頻率與交易成本之假設未獲實證資料 支持

基於理論的基礎,本研究提出「H1a:系統使用環境不確定性與複雜性愈高,

使用者的交易成本越高。」、「H1b:資訊系統的資產專屬性越高,則交易成本越 高。」及「H1c:使用者使用頻率愈高,系統的交易成本愈低。」等三項假設,

惟皆未獲實證資料支持,可能原因來自於衡量之題項過少,未確實反應潛在變項。

首先就 H1a 分析結果,本研究將不確定性界定為使用者所面臨的環境充滿 不確定性,或者是績效管理制度與資訊系統的複雜度,在描述性統計分析結果,

「不確定性」的兩個題項皆為負向得分,顯示受訪者偏向正面肯定系統的穩定度 與處理資訊的能力。訪談過程中,部分受訪者雖反應系統的網路資源環境不穩 定,在操作時很不穩定,並且會增加作業的時間,與問卷題項得分有些許差異,

但是大致支持 H1a 的方向。也就是說,雖然問卷調查「不確定性」與「交易成 本」的路徑係數檢定尚未達到顯著水準,其正向關係其實在質化訪談中也得到多 數受訪者實際的經驗資料。

此外,本研究 H1b 假設亦未獲得實證資料支持。本研究初步統計發現 GPMnet 的「資產專屬性」在路徑係數的分析結果,與文獻所推論之假設方向相同,惟其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t 值檢定尚未達到顯著水準,因此假設檢定之結果判定假設不成立。

最後,本研究 H1c 假設認為使用頻率的升高,會使得交易的經濟活動的內 部化以節省的交易成本。所關注的焦點乃在於「邊際使用頻率」可以減少「交易 成本平均增加數」,而忽略了當使用頻率邊際增加時,交易成本其實也是持續增 加的,因此假設檢定的結果與原初假設不同。應回歸 Williamson(1985)討論交 易頻率與交易成本關係的假設,修正為交易的頻率越高,相對的管理成本與議價 成本也升高,交易雙方必須進行事前的溝通、協調與訂約,事後協商次數亦會增 加。

貳、GPMnet 使用的交易成本對使用者態度及主觀系統績效皆有顯著 負面影響

本研究以較為保守的態度來解釋系統使用者對於系統增加的工作成本與其 使用態度及主觀系統績效的關連性,問卷調查結果分析發現,「交易成本」對「態 度」及「主觀系統績效」的負向關係,兩項研究假設皆成立。實證資料顯示,當 系統使用者使用 GPMnet 系統進行績效資訊管理時,交易成本越強,則使用者的 態度及主觀系統績效的認知也有負向的顯著關係。也就是說,當系統是用者需要 花越多時間學習、與其他對象溝通時,其對於系統態度也越負面,對於系統處理 的管考績效也呈現負面的評價。

此外,當系統使用者使用 GPMnet 系統時,交易成本越強,使用者的認為系 統可以幫助把工作做好的程度也越低,意即對於使用者的交易成本負擔,會導致 使用者沒有自信可以透過 ICTs 把工作做好。

問卷分析的結果,雖然無法直接判斷因果關係,無法肯定的證明使用 GPMnet 的交易成本確實增加了使用者的負面態度及討厭程度。不過至少在「交易成本」

對「態度」及「主觀系統績效」兩個假設關係可以被證實為負向的關連性。管理 者應針對交易成本的問題,思考如何減輕成本,讓系統發揮事半功倍的效用。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參、政府績效管理資訊化交易成本互有增減

正如新制度論所提示的,為了達到效率化,管理者以創建組織的方式改變生 產方式,增加監督與管理資源的投入,因而提高了交易成本,卻也同時降低轉換 成本,在某種程度內足以抵銷交易成本的增加,這種情形是制度轉換提高交易成 本,也降低轉換成本。

資訊管理論者在資訊科技領域相關文獻所討論的交易成本應用,多認為資訊 通信科技對於組織管理是利多於弊的,不僅可以增加資訊處理的效率,也可以協 助提昇資訊品質(e.g. Ciborra, 1987b; Malone et al., 1987)。交易成本雖然可用於 解釋資訊科技對組織帶來的好處,卻未必降低交易次數,反而可能會增加協調成 本或是造成資訊過載的情形(Bailey and Bakos, 1997; Cordella, 1997, 2001, 2006;

McKight and Bailey, 1997)。這些正反面的論點,從實證訪談資料中,亦得到更為 生動與具體的描述。

由各受訪者的訪談結果可以發現,在現行制度環境下,要求績效管理者針對 多個系統進行填報、GPMnet 系統內不同子系統的管考資料交互運用及無法免除 紙本公文流程的情況下,對於績效管理著的工作負擔增加了資料搜尋、執行成本 及控制成本。在實際使用的情形之下,因為系統可以保存過去資料、提供清楚欄 位、網路化傳遞、進行進度控管及主動公開資訊等功能,減少了行政作業的資料 搜尋成本、協調成本及執行成本等。而相對的,也造成學習時間不符成本、溝通 費時、校對、資訊過載、介面不友善及系統不穩定等負面影響,增加績效管理作 業的溝通成本、執行成本、適應成本及控制成本等。

肆、績效管理資訊作業的資訊不對稱

把 GPMnet 系統管理流程比喻為委託-代理關係,研考權限者對主管權限者 委託,主管權限者對主辦權限者委託,反之,主辦權限者對主管權限者為代理關 係,主管權限者對研考權限者為另一層代理代理關係。由於資訊管理流程中的委 託人處在有限理性的情況下,加上系統內部複雜度與不確定性皆高,資訊掌控與 管理不易,因此便產生了 Williamson 所假設的資訊不對稱的情況,主辦權限功能 者(代理人)所掌握的資訊較為完整,而主管的權限功能者(委託人)無法確知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主辦權限使用者何時可以去修改資料,或是所提供的資料是否正確,對於主管的 權限者,花時間請帶主辦功能者修改的成本,可能比自己直接修改的成本要大很 多,因此選擇最小成本處理方式,直接使用下一層使用者權限協助修改資料。

在資訊不對稱的情況下,代理人握有較多資訊,易於產生道德危機及怠惰等 行為,造成有限理性的委託人出現逆向選擇的情況,從而增加控制與監督的成 本,成為生產成本以外的額外成本。在本研究案例中,由於資料正確性為第一考 量,因此委託人沒有逆向選擇的風險,反而是為了降低資料錯誤的風險,而增加 資料檢核的控制成本與自己重新更改資料的執行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