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第一章 緒論

本研究主要是針對一位為子女選擇「在家自行教育」(homeschooling) 的母親,用敘事的方式,探討她「過去」選擇及「現在」為唐氏症么子進 行「在家自行教育」的歷程,與實施後之省思敘說。而研究者是以相關文 獻為指引、訪談大綱為介質,所進行的深入訪談,並在文件、信件資料的 蒐集與輔助下,將資料統整來詮釋研究參與者進行「在家自行教育」的過 程,以感受該家庭、該母親於歷程間的酸、甜、苦、辣。而研究者期待透 過本研究陳述這位母親實踐於「在家自行教育」的經驗,以對未來有意走 向「在家自行教育」的特殊生家長,增添一筆可參考的資料。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多元智能之父 Gardner(2016)主張:「支持學生發展他們不同的聰明,

才是合理的教育。」(曾多聞,2016)

就教育而言,在快速變遷的社會環境下,彈性的教育制度和多元化的 課程教學,才能滿足學習者多樣化的需求(王真麗,2005)。就像多元智能 概念套用在教育般,現今的學習方式與內容是傾向一種個人化、教學多樣 化的型態。而吳瓊洳(2006)也提到在重視教育機會均等、人才教育和適性 教育的理念中,每位義務教育階段的學童都得以接受最適合其性向、興趣 及能力的教育,以充分發展潛能。再者,Holt 與 Illich 認為父母比教師更 適合教導子女,因為對孩子而言父母最能考量他們的福祉,所以視家庭才 是唯一人性化的教育機構(丁莉杰,2001)。至於王真麗(2005)也提到給孩

2

子輕鬆舒適的在家庭、在真實及富有社會資源的環境下學習,規劃適合孩 子能力與學習型態的課程,鼓勵創造思考、批判性思考的教學過程等,都 是在家自行教育備受肯定之處。

「教育的價值不在老師會不會教,而在老師能不能引導學生學習。」(張 碧如,2006)

受今日教育型態的多樣化鼓舞,體制內的教育也不斷做調整,像是近 來興起的翻轉教育、磨課師等多元教學方式,都顯示過去由老師現場單向 的講授式教學,已無法滿足現代學生與社會需求。再加上,張碧如(2006) 曾提到,單純由教師講述的授課方式,只會讓學生失去原本的學習動機。

因此對學童來說,在家自行教育及共學的彈性學習與多樣化內容,或許能 讓孩子擁有更多機會從探索中去學習,和提高學習意願。再者從我國教育 部統計處(2016a)對選擇非學校型態實驗教育學生所做的人數統計來看,參 加國小階段實驗教育的學生數從 100 學年度的 641 人,至 104 學年度已增 加至 990 人,雖然數據未區分一般學童與特殊學童的人數,但看著這五年 來的人數成長,也讓研究者對這類教育模式感好奇,故成為本研究的動機 之一。

就家庭而言,家不僅為社會的最小單位、也是社會的最小縮影,從生 態系統觀來看,學者普遍認為在微觀系統裡,親子關係是個體最早發展出 來與他人互動的時候,所以對個體來說這經驗會伴隨、會影響他一生(黃政 昌,2012)。例如父母的行事風格、處事態度會彷若「隨風潛入夜,潤物細 無聲」般,對孩子起潛移默化的影響。所以當家長的教育觀是「犯錯是學

3

習的一個過程,所以為了讓孩子願意嘗試學習,敢去學習,接受他們犯錯 的可能是很重要的。」(張碧如,2006)時,孩子即在被允許犯錯下無限發 展。又如在家自行教育的教育裡,若孩子也被家長鼓勵去嘗試錯誤,可想 而知,這類以家庭為首的教育模式,其孩子的學習彈性會更超乎我們想像。

為此,研究者便開始好奇家長是以哪些理念開始孩子的學習?為何敢嘗試有 別於體制內的教育模式?而這些疑問便也構成研究者的研究動機之二。

不管從教育的角度,還是家庭的角度看在家自行教育,最初引起研究 者注意的契機是與正媽(暱稱)的認識,而與這家庭的結識來自特教中心給 的一個機會、一通電話。研究者依然記得當時第一次與正媽碰面的情景,

那是在 2013 年九月一個艷陽高照的週二午間,嬌小的正媽帶著兩名子女前 來,一位約莫國中的小女生,另一位則是正正(唐氏兒),當時的正正才四 歲左右,但已經是不怕生、不哭鬧的孩子,所以在正媽簡單的叮囑下,便 能獨自與初次見面的研究者進入教室上課。而結束當天,回到家的研究者 心想:「今天不是上課日嗎?為什麼小女生也會出現那,是跟學校請了假嗎?」

這疑惑直到一週後,再遇到正媽時才解開。而依稀記得,正媽當時的回答 是:「我們家小孩都是在家自學,目前已經持續九年了。」雖然這席話解開 了研究者對小女生未到校的狐疑,但實際上,當時研究者對「在家自行教 育」的概念仍是模糊,甚至將它視為特殊教育領域中的「在家教育」

(homebound),因此有著:「那位女孩不是好好的,是需要哪些特殊教育服 務呢?」的想法,直到讀完正媽推薦的《教與學的另一種可能:在家教育自 主學習之個案研究》及慕真在家教育協會出版的《團契雙月訊》後,才對

4

「在家自行教育」有正確的認識。

只是讓研究者瞭解何謂在家自行教育的精神,非全賴書本內容的說明,

而是在每週遇到正媽與她聊天,才漸漸累積對「在家自行教育」的認識,

尤其聽著正媽分享與自學家庭的共遊經驗,以及與子女共學的體驗等,都 讓研究者感受到來自家庭間的號召力,與家庭本身滿滿的能量。而在 2015 年四月間,研究者有幸與正媽家及其他共學家庭一起出遊,當時從家庭與 家庭間、家長與孩子間,及孩子與孩子間的互動發現:家長們各依所長主動 分工,有人準備烤肉用具與食材,有人邊堆土窯,一邊向孩子解說過往經 驗等,而孩子們也能主動幫忙撿拾土塊、小木棍,甚至有群聚一旁研究因 下雨生成的積水區,且在合作間開始著手疏導淤積的工程等。就在當天的 觀察下,發現家長們很少留守於孩子們的身旁,且至始至終沒有制止孩子、

謾罵孩子等語言,即便最後孩子玩出一身泥,仍舊用笑容陪伴他們渡過一 整天的行程。藉著出遊讓研究者感受到親子與家庭間相處的那股輕鬆與自 在,也體會到從歡愉的氣氛下,孩子才是能夠真實體驗「做中學、學中做」,

因此這股支持孩子們學習的力量就是讓研究者想以「在家自行教育」為題 做研究的動機三。

此外,促使研究者鎖定以一個家作為研究的關鍵,在於閱讀完正媽送 的《來自星星的孩子:一個母親用愛與決心打破孩子封閉內心的故事》這 本書,內文提到:「假如你能激發一個孩子內在的火花,它一定會指出一條 路通往你無法想像的高度。」(克莉絲汀.巴特奈,2013;林靜華譯,2014),

這像是在提醒著重視適性教育、開發孩子潛能的今日,我們不也時時盼著

5

與孩子一起找尋最合適的學習。而從特殊教育的角度來看,今日強調的親 師合作,不也是期待在合作下,發現孩子那內在的火花,只是有時縱使老 師們願意多花些時間,但忙碌的家長若參與度不高,那麼對孩子的學習遷 移與類化效果真的有限,因此當研究者知曉以家庭、以家長發起的「在家 自行教育」時,便期待透過研究來瞭解家長為何會想以在家自行教育的方 式讓孩子直接在家學習,而驅使家庭往這條路前進的動力,便也是研究者 一直想探討的關鍵,所以在多重考量下,研究者決定以一個家為中心、以 一位家長為重心、把身心障礙孩子的學習視為焦點,對「在家自行教育」

進行研究,這便是研究者的研究動機之四。

所以當研究者決定好研究方向與目的後,為了讓研究更為完整,於是 便開始進行相關文獻瀏覽。其中,McDowell(2000)提到「在家自行教育」

的家庭通常是以母親為主要主導者。因此研究者便向正媽提出邀請,且在 徵得同意後,以她為本研究的主要研究參與者。此外在文獻的瀏覽下也發 現,即便「在家自行教育」的質性研究於近年有成長趨勢,但這些以家庭 為例的研究,始終以一般學童家庭為多數,少有以特殊生家庭為例,故讓 研究者更加篤定,要以正媽教養正正這一年半來的「在家自行教育」經驗 為主軸,去了解一位母親為身心障礙學童選擇及實施「在家自行教育」的 理念與歷程。畢竟,當實驗教育可循的「前例」愈多時,家長們就愈能進 行教育選擇的評估與比較(王怡棻,2015)。所以若本研究能對未來相關研 究或是有意願加入在家自行教育之特殊生家長,提供些許貢獻也是研究者 最為樂見的,故此為本研究的研究動機之五。

6

至於鎖定了研究主題、對象與目的後,也決定以敘事研究進行資料蒐 集與分析。因為如同 Somers 和 Gibson(1994)對敘事研究的說明般,他們認 為敘事是對時間與空間的強調,是將事件放在其他事件的關係上,並似圖 去辨識它的意義。也就是說,人活在時間的歷程裡,隨時都會憑著時間來 經驗與詮釋生命,就好比身處於「現在」、感受「過去」與「未來」般,所 以可由當事人自己反思,將自己的過去、現在與未來做連結,以使自我與 社會做聯繫,並得向他人或自己展現出自我的行動方向(瞿海源等人,2012)。

因此為了呈現一位母親選擇在家自行教育來陪伴唐氏兒學習的歷程,研究 者會依循研究動機,用最客觀的角度詮釋正媽實施在家自行教育的理念、

困難與因應策略及省思等,以為國內「身心障礙學生在家自行教育」之相 關研究增添一筆可靠資料,並為未來有意願選擇在家自行教育的身心障礙

困難與因應策略及省思等,以為國內「身心障礙學生在家自行教育」之相 關研究增添一筆可靠資料,並為未來有意願選擇在家自行教育的身心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