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六節 研究者的角色

研究者是本研究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研究工具(潘淑滿,2003),研究工具 的敏感度、精確度及嚴謹度,對於研究具有重要性,研究者經驗性的知識與科學 化的知識,在研究過程中相互作用,在研究過程中,研究者會與受訪者存有互動 影響的關係,因此,在研究中要不斷的審視及反思個人與研究對象間的互動(陳 向明;2002),在在提醒具有身為機構工作者與研究者雙重角色的我,更應該注 意。社會科學研究必須「客觀地」觀察受訪者的行為與思想狀態,同時依賴研究 者的「主觀」直覺和理解這些行為與思想的意義,做出結果分析,這個過程,研 究者容易將自己的經驗與感受帶入研究中,將自己的經驗與受訪者的經驗做對照。

在本研究者,研究者曾經是寄養服務的工作者,現在雖然離開寄養服務,但仍為 機構的實務工作者,以及在這研究中主要擔任的應該是研究者的角色,這樣三重 的身分在研究過程中確實不斷的影響著我,因此,研究者在此說明自己的寄養服 務經驗,及訪談過程中與受訪者的接觸經驗,藉此釐清我對於寄養服務的態度與 角色,也可檢視研究過程中是否有過度的偏誤,並有助於讀者理解研究者的立場 與觀點,以及分享研究過程對於研究者的回饋。

一、研究者的經驗背景

研究者四年前曾經是委託寄養服務機構的社工員,寄養社工主要的工作內容 為媒合寄養個案到寄養家庭、寄養家庭的招募與訓練、協助寄養個案穩定於寄養 家庭的生活,及協助寄養家庭照顧寄養個案,這樣的服務過程有四年多的時間,

我從一個對於寄養服務不熟悉的工作者,到對這樣的服務充滿疑惑,在做研究前

45

的我對於寄養服務其實存有負面的想法勝過正面,我真的真的很感謝寄養家庭願 意敞開家門照顧這一群孩子,因為我自己覺得我做不到,只是在工作中會發現,

一些小小的生活細節,不能說是故意,但就是傷害了孩子,即使寄養的社工多麼 努力,那終究是家裡的日常生活,那終究是寄養家庭的生活模式與規則,有些甚 至是難以撼動的教養價值觀,讓我無言又無力,因為卡在一個三角關係中,誰與 誰的互動較多,就變成一種結盟,只是,我一直知道自己是站在孩子的那邊,所 以在工作上會傾向孩子比較多。

每當我知道一些個案受到委屈時,我也需要技巧性的跟寄養家庭溝通,深怕 因為「人質」在別人手上,處理不好更糟糕,在此我還是要澄清,我沒有貶抑寄 養家庭,沒有要忽視他們的辛勞,我都說我自己是做不到,只是我有感而發,在 那個服務過程的我,有時候真的很無能,知道孩子過的不好,沒有地方換,知道 寄養家庭的樣貌,我沒有辦法處理。另一個無奈,來自於我所看到這群孩子被安 置後,好像在寄養服務中載浮載沉,有一種「被決定」的命運,我真的認為寄養 服務有它存在的必要,只是,當孩子被安置後,會有一群回不去原生家庭的個案,

一直在寄養家庭與機構間留置,渺小的寄養社工看不到整體家庭重建的樣貌,只 是聽起來與感覺起來,家庭重整沒有做,孩子回不去了,我有時候在思考,孩子 一旦被安置,搞得好像「家破人亡」,那到底要不要帶出來安置呢?在此,我也 要澄清,身為一個實務社工,我也知道很多現實地無奈,個案負荷量大,流動率 高,資歷與經驗的不足,都讓這樣的服務無法持續與完善,我不是苛責,只是希 望能夠更好,當在這樣複雜的實務環境中,我還是覺得個案是弱勢的,沒有人為 他們發聲的話,那就更不知道他們所經歷的是甚麼,在我有這麼多情緒的時候,

是否他們也有這樣的感受,甚至是更多,所以我想要透過孩子的角度,讓這個服 務的所有人可以看見。

二、實務工作者與研究者雙重角色的影響

從撰寫前三章開始,我就在想我自己的角色,雖然在就讀研究所的同時,我 離開了寄養服務的位置,畢竟我還是一個實務工作者,在同樣的機構中工作,而 且在研究的過程中,仍是在職進修的狀態,那麼,我要如何寫出這樣一篇對於寄 養服務整體,甚至是寄養家庭與寄養社工都可能有批評性的論文,老實說,下筆 的時候會有很多考慮,就在擔憂的情緒與想要幫個案發聲的目的中游移,這樣的 過程在我研究中的各個階段都發生了一些影響。

首先,在撰寫文獻探討的過程,因為長期處於實務工作中,對於學術資料的 閱讀與整理,再到後面形塑出自己的文字,實在有很長的一段距離,好像自己都 是依著過往的經驗在找尋我的答案,然後拚拚湊湊,感覺自己也說不出個所以然,

研究者還是慣以用自己實務工作的經驗去看待寄養個案在寄養家庭中的「難過」, 這段過程感謝老師在討論過程中不斷的協助我聚焦,以及跳脫出自己也混雜在裡

46

面的視框,只是,在下筆的過程中,還是覺得我帶著太多的實務經驗,而那個經 驗大多是因為過往我的個案所處的負向樣貌。

接著,在收集資料的部分,一開始期待先從我自己曾經經手的個案開始,一 方面因為我對他們的背景脈絡是比較熟悉的,一方面也期待自己可以透過我的個 案,練習當一個研究者,只是,不幸的是,我預期我自己經手過的二名受訪者都 在要約訪談的過程中失聯了,所幸,我的同事以及透過寄養媽媽的協助,找到本 研究中的九名受訪者,在這半年過程中,還是沒有跟我自己的個案搭上線。在與 受訪者訪談的過程中,研究者其實不太擔心與受訪者的訪談,可能因為自己是愛 講話的人,過往的工作經驗也讓我具有一些技巧,在進入訪談之前就告訴自己要 具有高度的同理,對於受訪者所說的談話內容應盡量不要出現批評或評斷的可能,

然後要能聽出受訪者生命故事的完整性。只是,因為研究者會談的經驗,會讓我 擔憂我的引導會不會影響到受訪者的陳述,加上自己是機構的社工員,這樣的身 分角色,會讓受訪者在陳述上是有所戒心的,所以,即使在訪談過程中不斷的追 問受訪者的生活細節,但仍不免會跳出自己擔任寄養社工的工作經驗,例如「你 怎麼不會想要跟寄養社工反映?」或者「你跟個管社工熟嗎?」等帶有質疑的問 話,影響到受訪者的陳述。

最後,在資料分析與研究結論的階段,這是我最難跳脫過去工作經驗以及現 在仍為實務工作者的角色,我很感謝受訪者提供的故事,只是我仍以社工員的角 度在歸納他們的狀況,無法提升自己用研究的角度給予詮釋,在此過程幸賴老師 不斷的給予討論及指導,讓自己要有更深層的看見。

三、訪談過程對研究者的回饋

原本在研究之前,我以為我其實對於受訪者的寄養經驗已經有一些的理解,

與他們所陳述的也不會相去太遠,只是,每每訪談完,我覺得我真的很感謝受訪 者願意在我面前袒露他們的生命故事,更多的看見是他們是如此的強韌。

原來的我帶著對於這群孩子的憐惜,把他們放在一個「受害者」的位置,覺 得他們就是寄人籬下,看見的只是他們被安置的苦難,以及因為服務分工的斷裂,

讓他們回不了原生家庭,只是,我沒有想到他們這麼的堅強,即使在遭遇到我也 認為的苦難後,還是努力的生活著,並且很願意說出他們的想法,以及對於寄養 服務的建議。

原來的我以為寄養個案對於寄養服務的評價就應該是不好的,因為這群受訪 者裡有七個都「家破了」,現在靠著自己自給自足的方式,獨立的生活著,其實,

他們對於寄養服務並不是只有認為好與不好的二元評價,即使在寄養過程中出現 與寄養家庭互動的困境,我都很難想像這樣的生活要如何應對,受訪者還是願意

47

給予寄養服務正向的評價,因為寄養安置給自己穩定的生活樣貌,此時的我,覺 得自己的視角好渺小,因為我只有停留在好與不好的價值判斷中。

現在的我,有著這群受訪者的故事,以及他們具有的堅韌生命力,讓我在服 務的過程中,更尊重與敬佩每個服務對象,在他們所處的混亂環境中,是這麼認 真的活著,我所能做的就是未來不論在研究中或是實務工作中,學習看見他們的 優勢。

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