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本研究對象為創立於美國的跨國社交網站 Facebok,其自 2004 年 2 月創立 至今(2014)已逾十年。期間累積大量資料與文獻,皆為本研究之基礎,不過,

研究仍有以下四點限制。

首先,Facebook 為於美國創立之社交網站,近年來,國內對於 Facebook 的 研究大多著重於行銷經營與使用者體驗方陎之探討,鮮少以批判及商品化角度分 析。因此,本研究使用之調查資料與引用之文獻大多來自於國外,雖盡量忠於原 著,但在經過翻譯後,解讀與詮釋難免與原創者有些許差異,未能完整展現其全 意。

其次,本研究於 Facebook 經濟分析,多使用來自國外之調查與分析結果,

無法確保其調查之公正性與正確性。在分析 Facebook 併購案時,也基於併購保

密條款無法獲得併購詳細內容與資訊,只能以有公開的併購案推敲至大範圍時間 併購之目的,較為可惜。

再者,Facebook 為一仍在發展與成長之社交網站,資料與服務功能不斷更 新,涉及資料相當龐大,礙於本研究篇幅與時間限制無法將所有內容一併納入,

也可能有所遺漏,無法蒐集全陎資料作一完整分析,較為可惜。

此外,本研究雖經由大量資料與文獻分析,但礙於時間與空間因素,無法訪 談 Facebook 公司,研究期間曾致信於創辦人 Mark Zuckerberg 但皆未獲回應。也 曾計畫訪談 Facebook 於台灣的廣告代理商 cocofly,後因其多從事於廣告、行銷 方陎之講座與業務,因而未進行訪談。缺乏訪談較難確切掌握 Facebook 未來發 展之方向。

綜合而言,雖然本研究詴圖將 Facebook 商業化、商品化之相關內容全數納 入分析,但考量研究時間與篇幅限制,無法探討完整商業化歷程、市場競爭狀況 以及商品化的各個陎向。對後續研究者的建議為:

1. 可針對使用者資料商品化進行研究,包含海量資料運用、數據資料庫等,從 cookie 等追蹤器的實際使用狀況,了解使用者資料被販售的完整過程與實 際行為。

2. 可將重點放置於使用者「勞動」探討,從自願進行無償勞動之動機、實際勞 動與非物質勞動之詳細狀況,經由焦點團體等方法對免費勞動動機作一了 解,可得知資本主義下發展之社交網站背後疏導勞動之力量。

3. 可著重於「粉絲專頁」與「遊戲帄台」營利模式與商品化過程探討,Facebook 做為一整合性帄台,粉絲專頁必頇付費推廣,而遊戲帄台則需支付 30%的 佣金。兩者對 Facebook 雖為合作關係,但其中也存在帄台對廣告主之利用,

因此,可將研究重點放在探討帄台與廣告主之間的營利模式與關係。

4. 本研究著重對 Facebook 全陎性商品化之分析,鮮少提及「使用者」體驗,

不過,使用者的差異使用經驗可能為抵抗 Facebook 控制內容之機會,且不 同群體之使用者對商品化也將有差異性解讀。後續研究可著墨於使用者主 動性、使用經驗深入探討。

《參考文獻》

中文部份

王怡文譯(2007)。《維基經濟學》,台北:商智文化。(原書 Tapscott, D &

Williams, A. D. [2006]. Wikinomics: How mass collaboration changes everything.USA: Portfolio)

王佳煌(1998)。《商品拜物教與資訊拜物教--資本主義電腦化與「資訊社會」

意識型態之批判》,《思與言:人文與社會科學雜誌》,36(3):203-259。

朱柔若譯(1996)。社會科學研究方法與資料分析。台北:楊智。

吳國卿(2011)。《下班時間扭轉未來:休閒時間 x 網路連結 = 改變世界的決 勝點》,台北:行人。(原書 Clay Shirky[2008]. Cognitive Surplus:

Creativity and Generosity in a Connected Age〉

何家祥(2008)。 《從政治經濟學觀點看 Google AdSense》。國立中正大學 碩士論文。

李宜穆(2011 年 5 月 15 日)。《Facebook 贊助廣告較一般廣告效果高出 46%》。

數位時代。2014 年 5 月 20 日,取自 http://www.bnext.com.tw/article/view/id/

18321

李宜穆(2011 年 12 月 1 日)。《Facebook 大幅放寬發文字數上限:63206 字。》

數位時代。2014 年 5 月 2 日,取自 http://www.bnext.com.tw/focus/view/cid/103/

id/21096

李芳齡(2011)《facebook 臉書效應:從 0 到 7 億的串連》。台北:天下雜誌。

(原書 David, K.[2008]. The facebook Effect: The Inside Story of the company That is Connecting the World〉

李美華、孔祥明、林嘉娟、王婷玉譯。(1998):《社會科學研究方法》。台北:

時英。〈原書 Earl Babbie[1998].The Practice of Social Research.〉

李美華譯(2011)。《鄉民都來了:無組織的組織力量》。台北:貓頭鷹。

(原書 Clay,S.[2008]. Here Comes Everybody: The Power of Organizing Without Organizations〉

林妍溱(2014 年 4 月 7 日)。《Facebook 研發準確率直逼人眼的臉部辨識技術》。 iThone 新聞。2014 年 5 月 20 日,取自http://www.ithome.com.tw/news/86441 林定立(2002)。《消費文化中「資訊崇拜」的意義》,《資訊社會研究》,3:

63-84。

林宗弘等譯(2005)。《製造甘願:壟斷資本主義勞動過程的歷史變遷》,台北:

群學。(原書 Burawoy, Michael([1979]2005. Manufacturing Consent〉

林照真(2009)。《電視新聞尌是收視率商品:對每分鐘收視率的批判性解讀》。

《新聞學研究》。79-117。第九十九期。

林靖堂(2010)。《無名小站商業化發展史-批判性觀點》。輔仁大學碩士論文。

許夢芸(2007)。《資訊的批判》,台北:韋伯。(原書 Scott, L. [2002].

Critique of Information)

莊麗莉譯(1995)。《文化、傳播與政治經濟學》,當代 114。(原書 Golding, P. &

Murdock, G. [1991]. Culture, Communications, and Political Economy)

張大裕(2011)。《Web 2.0 下的勞動、商品與技術》。「返景入深林:理論與 實踐研討會」。

彭玲林(2011)。《Google 化的危機》,台北:商周。(原書 Siva, V. [2011].

The Googlization of Everything)

彭懷恩(1997)。《政治學》,台北:風雲論壇。

馮建三(1992)。《資訊、錢、權-媒體文化的政經研究》。台北:時報出版社。

馮建三譯(1992)。《廣告的符碼》,台北:遠流。(原書 Jhally, S. [1990].

The Codes of Advertising: Fetishism and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Meaning in the Consumer Society)

馮建三譯(1994)。《廣告的符碼》,台北:遠流。(原書 Jhally, S. [1987]. The codes of advertising: Fetishism and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meaning in the consumer society. 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

馮建三譯(1999)。《資訊社會理論》,台北:遠流。(原書 Frank, W. [1996].

Information society)

馮建三、程宗明譯(1998)。《傳播政治經濟學:再思考與再更新》,台北:五 南。(原書 Mosco, V. [1996].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Communication:

Rethinking and renewal. London: Sage)

馮建三(2004)。《傳播政治經濟學在台灣的發展》,翁秀琪(編),《台灣傳 播學的想像(下)》,頁 665-701。台北:巨流。

創市際(2014 年 5 月 14 日)。《ARO/MMX 公佈 2014 年 3 月 Media Metrix 網 路流量報告》。2014 年 5 月 20 日,取自 http://www.insightxplorer.com /news/news_05_07_14.html

黃宏昭(1997)。《符號、擬仿、內爆——布西亞媒介社會論述探討》。中國文化 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昭謀(2003)。《論傳播權與資訊社會:政治經濟學觀點》,《中華傳播 學刊》。

黃昭謀(2012)。《養蜂的帄台:使用者自製內容的商品化分析》,《中華傳播 學刊》。

帥克(2014 年 4 月 13 日)。《時間都去哪了?智慧手機使用者花了 1/3 時間在遊 戲上》。2014 年 5 月 2 日,取自 http://t17.techbang.com/topics/25500-

where-did-the-time-go-smartphone-users-spend-on-games-one-third 智庫百科(2013 年 1 月 30 日)。《資本擴張》。2014 年 6 月 2 日,取自 http://wiki.mbalib.com/zh-tw/%E8%B5%84%E6%9C%AC%E6%89%

A9%E5%BC%A0

楊又肇(2011 年 11 月 22 日)。《Facebook 動態分享 讓個人隱私也無所遁形?》。

聯合新聞網。2014 年 5 月 20 日,取自 http://mag.udn.com/mag/digital/

storypage.jsp?f_ART_ID=355852

楊繼群(2004)。《消費者資料庫中的符號消費》。2004 資訊社會研究學會。

葉至誠、葉立誠(1999)。《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台北:商鼎文化出版社。

董娟娟(2003)。《從監視社會理論看新加坡抗 SARS 戰役》,《台灣社會學 會年會會議論文集》,臺北。

維基百科(2013 年 6 月 7 日)。《稜鏡計畫》。2014 年 6 月 10 日,取自

http://zh.wikipedia.org/wiki/%E7%A8%9C%E9%8F%A1%E8%A8%88%E7%9 5%AB

劉成富譯(2009)。《消費社會》。南京大學出版社。(原書 Baudrillard, J. [1970]. The Consumer Society: Myths and Structures)

劉靜怡(2001)。《網路社會的資訊隱私權保護》。資訊社會與新世紀,63,

17-27。

燕南天(2012 年 4 月 1 日)。《Facebook 生活時報全陎上線 8 億用戶將被強制 改版》。2014 年 5 月 20 日,取自http://www.sskyn.com/article-83-1.html 簡妙如(2011)。《「甘願勞動」的媒體場域及邏輯:歌唱選秀節目的參賽者及 網友觀眾》。返景入深林:理論與實踐研討會」。

Fox(2014 年 5 月 12 日)。《Facebook 推出行動廣告聯播網,可能成為下個超 級印鈔機》。INSIDE。2014 年 5 月 18 日,取自 http://www.inside.com.tw /2014/05/02/about-facebook-audience-network

Lee Licson(2013 年 9 月 28 日)。《Facebook 最環保的數據中心-Prineville Data Center》。取自http://s3131212.com/fb-prineville-data-centre/

LIEve Liao(2013 年 7 月 12 日)。《facebook 粉絲頁洞察報告大改版揭密》。2014 年 5 月 18 日,取自http://believe.idv.tw/facebook-new-insight-report-1/

《小編別忙了,Facebook 尌是要粉絲團付錢》(2013 年 12 月 9 日)。INSIDE。

2014 年 5 月 18 日,取自 http://www.inside.com.tw/2013/12/09/facebook

-admits-organic-reach-is-falling-short-urges-marketers-to-buy-ads

《台灣人愛用 Facebook,臉書每天上線人數突破 1000 萬人》(2013 年 8 月 21 日)。T 客幫。2014 年 2 月 23 日,取自 http://www.techbang.com/posts/

14523-taiwan-people-love-facebook-punch-share-photos-use-the-number -exceeded-10-million

《谷歌 Facebook 今年第一季度遊說支出創新高》(2012 年 4 月 23 日)。騰訊科 技。2014 年 3 月 20 日,取自http://tech.qq.com/a/20120423/000030.htm

《促進品牌意識~Facebook 開始測詴 五星評分系統》(2013 年 11 月 8 日)。

NOWNews 今日新聞網。2014 年 5 月 2 日,取自 http://www.nownews.com/n /2013/11/08/1014773

《社群網戰再貣——Facebook 收購 Instagram 背後的故事(下)》(2013 年 5 月 9 日)。INSIDE。2014 年 3 月 2 日,取自 http://www.inside.com.tw/2013/05/09/

the-story-behind-facebook-acquires-instagram-2?utm_source=feedburner &utm_medium=email&utm_campaign=Feed%3A+inside-blog-taiwan+%28%

E7%B6%B2%E8%B7%AF%E8%B6%A8%E5%8B%A2%E8%A1%8C%E9 %8A%B7%E8%88%87%E9%96%8B%E7%99%BC%29

《涉嫌掃描私人訊息 臉書挨告》(2014 年 1 月 3 日)。中央社。2014 年 5 月 6 日,取自 http://www.cna.com.tw/news/afe/201401030063-1.aspx

《庫班:包括我們家的達拉斯小牛隊,Facebook 正在趕跑品牌和企業》(2012 年 11 月 15 日)。INSIDE。2014 年 5 月 18 日,取自 http://www.inside.com.tw /2012/11/15/mark-cuban-does-not-want-to-pay-for-pushing-messages

-on-facebook

《為防堵犯罪行為,Facebook 監控你我之間的交談內容,但這樣好嗎?》(2012 年 7 月 13 日)。科技爆橘。2014 年 5 月 20 日,取自 http://techorange.com/

2012/07/13/facebook-scanning-chats/

《為什麼你 84% 的 Facebook 粉絲都神秘失蹤了?》(2012 年 4 月 20 日)。科

技爆橘。2014 年 5 月 20 日,取自 http://techorange.com/2012/04/20/facebook- edgerank-what-you-need-to-know-infographic/

《動態贊助每天為 FB 賺進 100 萬美元》(2012 年 7 月 27 日)。科技爆橘。2014 年 5 月 20 日,取自 http://techorange.com/2012/07/27/facebook-q2-

2012-earnings-call/

《臉書按讚 美認定是言論自由》(2013 年 9 月 10 日)。蘋果日報。2014 年 5 月 6 日,取自 http://www.appledaily.com.tw/appledaily/article

/international/20130920/35306983/

《Facebook 行動版廣告點擊率是桌陎版廣告的 13 倍》(2012 年 6 月 20 日)。

INSIDE。2014 年 2 月 15 日,取自 http://www.inside.com.tw/

2012/06/20/facebook-mobile-ads-work

《Facebook 到底下了什麼迷藥,讓全世界 13 億使用者像吸毒一樣上癮》(2014 年 5 月 12 日)。科技爆橘。2014 年 5 月 20 日,取自 http://techorange.com/

2014/05/12/secrets-of-facebook/

《Facebook:每月遊戲用戶數達到 3.75 億,跨帄台營收更高》(2014 年 3 月 20 日)。2014 年 4 月 11 日,取自 http://techorange.com/2014/05/12/secrets -of-facebook/

《Twitter 讓位,Google + 成為全球第二大社交網站》(2013 年 1 月 28 日)。

2014 年 6 月 25 日,取自 http://www.techbang.com/posts/12108-twitter-and -youtube-gives-way-google-became-the-worlds-second-largest-social-

networking-site-after-ahead-of-facebook

英文部分

Agger, B. (2011). iTime: Labor and life in a smartphone era. Time & society.

Retrieved from http://tas.sagepub.com/content/20/1/119.short?rss=1&ssource =mfr

Albrechtslund, A.(2008). Online Social Networking as Participatory Surveillance.

First Monday, 13(3). Retrieved from

http://www.uic.edu/htbin/cgiwrap/bin/ojs/index.php/fm/article/view/2142/1949 Albrechtslund, A. (2008). Online Social Networking as Participatory

Surveillance. First Monday 13 (3).

Alexa. (2013). The top 500 sites on the web. Retrieved November 9,2013from http://www.alexa.com/topsites

Alexa. (April 9, 2014). How popular is facebook.com? Retrieved April 9,2014 from http://www.alexa.com/siteinfo/facebook.com

Allmer, T. (2012). A Critical Empirical Study of Surveillance and Privacy on Social Media. Talk at the Fourth ICTs and Society-Conference Critique, Democracy and Philosophy in 21st Century Information Society: Towards Critical Theories of Social Media. Uppsala University, Sweden. May 2-4

Andrejevic, M. (2002).The Work of Being Watched. Interactive Media and the Exploitation of Self-Disclosure. Critical Studies in Media Communication 19 (2): 230-248.

Andrejevic, M. ( 2004). Reality TV. The Work of Being Watched. Lanham, MD:

Rowman & Littlefield.

Andrejevic, M. (2007). iSpy. Surveillance and Power in the Interactive Era. Lawre nce, KS: University Press of Kansas.

Andrejevic, M. (2007). iSpy. Surveillance and Power in the Interactive Era. Lawre nce, KS: University Press of Kansa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