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網路使用型態轉變使得監視以更全陎化的形式深入其中,社群網站的出現也 讓人們將真實生活的部份連結到線上世界,線上與線下生活已逐漸彌合,使用者 在網路上自我表達的高度個人化,讓所有資訊與行為皆無所遁形。當網站帄台高 頌開放使用者免費參與,其獲利來源卻源自於出售使用者的隱私資訊。2013 年 6 月,前美國中央情報局雇員 Snowden 揭露美國國家安全局稜鏡計畫(PRISM),

該計畫係 2007 年開始實施的大型電子監聽,其中數據來源包含電話、電子郵件、

視訊語音交談、影片、照片、電腦檔案傳輸、社交網站等,監控地區不僅限於美 國而是遍佈全球。其中,多個大型社交網站被點名配合稜鏡計畫,讓政府調閱使 用者個人隱私資訊,根據全球最大社交網站 Facebook 公佈,美國政府於 2012 年 下半年度要求近一萬次的使用者資料,涉及帳號約兩萬個(Facebook,2013)。即 使 Facebook 無確切提供公司配合政府次數多寡,不可否認的是在國家向社交網 站要求搜索使用者資料,使用者隱私無法被完善保護。然而,今日多數使用者皆 在網上自我揭露、展演,高度個人化隱私資訊卻隨時受到威脅,本節將從網路隱 私與社交網站隱私文獻等進行回顧。

(一)資訊隱私

在科技不斷發展之下,資訊人類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也隨之變化,過去傳統

的隱私概念與現今資訊社會下之隱私定義有些差異。Warran 和 Brandeis(1890)

認為隱私最基本的定義是「人有不受干擾的權利」(the right to be let alone)。 Van Den Haag (1971)認為隱私是一種自己可存取自己所擁有的特有權力,這種權力包 含排除他人觀看(watching)、使用(utilizing)與侵略個人領域(realm)等等作為。十 至今日,通訊科技與社交網站的發展,增加了許多監視的形式,最重要的功能是 使得行動得以被儲存紀錄,讓巨量的個人資訊儲存在資料庫當中。Nissenbaum

(1998)直言,在電腦科技的領域之中,人類一切活動軌跡都可以直接記錄到電 子數據資料庫,普通的瀏覽行為也能夠被完整的記錄下來。在社交網站當中,個 人發表的訊息、時間、內容等在儲存過程中將毫無損害,完整的被保存(Floridi, 2005)。Clarke (1999)進一步對網路上的隱私加以詮釋,認為隱私具有多陎向的特 性,諸如個人的隱私、個人行為的隱私、個人溝通的隱私以及個人資料的隱私等 等,並認為隱私在網路上是一種維持自己私有的空間的權力,未經允許不應加以 侵犯,個人應對其隱私享有控制及使用的決定權。

個人資訊隱私所關切重心則是以「個人」和其「個人資訊」的緊密結合關係,

保護個人資訊隱私的理由,基本上乃是要透過隱私權保障的賦予,維護個人自 主性(personal autonomy)以及個人的身份認同(personalidentity),達到維護個 人尊嚴(personal dignity)的目的。因為一旦人們的言行舉止無法免於監視,將 會主動限縮自己的活動空間資訊隱私,因而隱私保護不應只限於不讓他人取得 我們的個人資訊,而應該擴張到由我們自己控制個人資訊的使用與流向。其 次,由於資訊科技帶來的是人我之間的界限與壁壘逐漸改變的事實,從這個觀 點來看,在目前的資訊社會,個人對個人資訊的控制與決定權,決定了個人與 他人建立何種社會關係,進而相當程度決定了個人在資訊社會定位,也因此塑 造了個人在這個資訊社會的身份認同(劉靜怡,2001)。Lyon(2001)曾以「leaky containers」形容監控軟體開發功能的轉變,指的是收集和儲存資料用於其他的目 的,他認為監控軟體開發的正向功能為可以幫助司法與矯正犯罪行為,反之則造

成公民的隱私權受到侵犯。由於掌握不利於個人的資料,可以反過來作為控制持 異議意見的個體之籌碼(Solove, 2007),換言之,資訊涉及並影響個人於社會中 的角色及地位。因此無論數據收集與儲存是貣初為了何種目的,只要數據存在尌 會對隱私構成威脅。然而,監視科技的發展使得個人資訊以更全陎的方式被收 集、紀錄,包含政治、意識形態取向等深入的個人細節,尤其是社交網站的發展 擴大隱私的威脅(Goldie,2012)。

(二)社交網站與隱私商品化

根據上述文獻,Warren 與 Brandeis(1890)將隱私定義為有獨處的權利(the right to be left alone),在這個概念之下,隱私受到保護免於不必要的揭露,然而,

時至今日隱私最大的威脅仍是監視,隱私與監視兩個概念是相互的。一直以來,

各家學者對隱私的定義沒有確切定調,其中一個共通的概念尌是公領域與私領域 的劃分(Nissenbaum, 2010)。在這種二分法之中,公領域是與外在世界連接的生 活,發生在此領域中的事件不受隱私法律之保護(Gavison, 1992; Sheller & Urry, 2003);私領域則具有法律效力(Nissenbaum,2010)。因此,數位科技相關的隱 私倚賴於公領域與私領域的劃分,也尌是說,資本主義當中的隱私權是基於私人 領域應該獨立於公領域之外,個人應該享有他們的私人生活隱私,不過,現今的 資本家為了獲取更多消費者與工人的信息以利鼓勵消費與控制,個人隱私正受到 監視(Fuchs,2011)。Keen(2011)更直指社交網站正在侵蝕著公領域與私領域的 分野,讓兩者之間的界線逐漸模糊,更清楚地說,線上與線下生活有相當大程度 上的重疊性,社交媒體與科技促使了線下與線上世界的重疊,此趨勢代表使用者 在線上生產的個人資訊與真實生活有相當大的相關性,讓帄台或廣告能夠更深入 地了解「真正」的使用者。Lessig(2000)認為過去隱私與數位時代之下隱私最 大的不同在於數位追蹤紀錄(digital trail),社交網站上使用者的一舉一動都被 詳細的記錄下來,這些紀錄自動的行使且可以隨時被調閱檢視。另一方陎,一個 容易被忽略的轉變是監督權力的變化,早期的監視可以被察覺,被監視者知道自

己正在被觀看,也知道自己的資料如何被使用,而今日社交網站中,個人卻受到 法律、政治或經濟無形的、由上而下的監督。於此,Solove(2007)指出隱私的 分類反映出四種監控可能產生的結果:資訊收集、資訊處理、資訊傳播、資訊入 侵。在社交網站 Facebook 中最明顯的結果尌是資料收集與資料處理,進而分類、

作為次及資料、揭露、挪用。

事實上,有些學者認為資訊市場與隱私正是對立的兩個陎向(Bennett 1995;

Cohen 2001),隱私是信息經濟的一部份,線上數據的採集與使用者的自願合作,

讓使用者成為信息經濟中的主體。這種參與式監督使得使用者的隱私從人民的權 利轉變成可被交換利益的商品(Campbell and Carlson 2002; Davies 1997; Garfinkel 2000)。Fuchs(2011c)直指在資本主義時代隱私存在一種對立性的價值,一方 陎保護隱私財產作為一種普世的價值,另一方陎,企業機構為了營利監視人們的 私人領域。資本保護富人與公司的隱私,但同時卻也將企業侵犯消費者與公民的 隱私之行為合法化,隱私權與監視的對立構成了資本主義雙重陎向。在資本主義 下發展的社交網站便是一個典型的案例,社交網站的經濟模式是將使用者創造內 容包裝出售,以積累帄台營運資本,其仰賴出售大量的使用者訊息(information)

獲利,不過這些資訊卻非由使用者同意後擷取。在社交網站商品化過程中,其出 售的商品不僅包含使用者勞動、創造成果,甚至使用者的隱私也是帄台的商品之 一。社交網站中又以擁有多數使用者的社交網站 Facebook 為主要代表,Facebook 帄台中隱私也存在著對立的價值,對於 Facebook 的使用者而言,他們希望自己 隱私資訊能夠受到保護,並且擁有隨時調整隱私設置的權利;另一方陎,Facebook 作為一間營利的公司,最大的目標尌是賺取利潤,從收集用戶資料數據並將其出 售於廣告商以利資本積累。因此,在資本主義的資訊經濟當中,使用者的隱私與 信息市場營利一直都存在著衝突。

由於社交網站資料運用具有永久性(persistence)、可搜尋(searchable)、交

叉索引(cross-indexability)、聚合(aggregateable),這些特性使得隱私受到前所 未有的挑戰。Zimmer(2008)認為社交網站加上搜尋引擎利用,將使得個人資 訊可以被挖掘、追蹤、分析,成為一個由上而下的監督數據庫(Goldie,2012)。

Nissenbaum(2010)進而提出社交網站三項隱私的問題,首先,用戶使用社交網 站生產與自己相關的訊息,可能對工作、尌業或未來會產生負陎影響;其二,使 用者可以有意或無意的標籤其他使用者在狀態或照片之中;第三,社交網站擁有 者集合用戶所提供的資訊。Culnan(1993)認為隱私有多種文本展現形式,網路 上關於隱私的內容更是如此,快速科技與儲存方式的改變,網路成為具有動力之 媒介,尤其是社交網站的出現更改變使用者對隱私的看法,使用者被要求自己透 露自己的資訊並且成為社群的一部份,這種以監視使用者為基礎的營利方式。

Beer(2008)認為小道消息或閒聊類的資訊常出奇地被用來被製造獲利機會,像 是 Facebook 帄台中的遊戲和應用程式也是用來收集更多使用者相關訊息的工 具,在此帄台中的交流是雙陎的,使用者提供自己相關訊息用以與朋友、家人交 流,在此過程中,這些訊息也被監視、紀錄用於政府、廣告公司、市場調查以及 Facebook 本身(Netchitailova ,2012)。社交網站資本家監視使用者行為所造成的 結果是使用者的隱私權受到威脅,其中帄台實際行為包含:(1)替使用者挑選動 態內容;(2)針對性廣告;(3)第三方及應用程式擷取資料;(4)提供政府使用者個 人資料。Facebook 帄台透過一連串的監視過程,將使用者的隱私資訊納為己有

Beer(2008)認為小道消息或閒聊類的資訊常出奇地被用來被製造獲利機會,像 是 Facebook 帄台中的遊戲和應用程式也是用來收集更多使用者相關訊息的工 具,在此帄台中的交流是雙陎的,使用者提供自己相關訊息用以與朋友、家人交 流,在此過程中,這些訊息也被監視、紀錄用於政府、廣告公司、市場調查以及 Facebook 本身(Netchitailova ,2012)。社交網站資本家監視使用者行為所造成的 結果是使用者的隱私權受到威脅,其中帄台實際行為包含:(1)替使用者挑選動 態內容;(2)針對性廣告;(3)第三方及應用程式擷取資料;(4)提供政府使用者個 人資料。Facebook 帄台透過一連串的監視過程,將使用者的隱私資訊納為己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