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Facebook 拓展為全球大型社交網站的過程當中,通過多次合併、收購來擴 張資本、公司規模以及其業務範圍,其中收購原因及後續造成之影響不盡相同,

為了解 Facebook 的資本擴張以及收購之公司與網站未來發展之關聯,本節將列 出 Facebook 歷年來的收購案並詳加探討。此外,Facebook 已有超過 12 億名使用 者,在全美網路廣告市場中也居於亞軍之位,代表 Facebook 於社交網站市場占 有一席之地,然而,當一公司對於市場控制力量太大,將使得其他企業進入門檻 提升,並且進而影響使用者在之中選擇、提出意見之能力,因此,本節將分為兩 個部份進行討論,其一探討 Facebook 資本擴張過程,分析過去的收購案;其二

5Facebook 於 2014 年 1 月公布 2013 年年度收益報告,報告中第四季營收高於預期,比同期增長 63%,淨利潤也增加 7 倍,使得 Facebook.Inc.股價跟著大漲 14%,詳可參照:

http://www.nasdaq.com/symbol/fb/historical,上線日期 2014/01/30。

將從數據、調查報告等資料,了解 Facebook 於行動廣告、網路廣告、電視廣告 以及社交網站之中的地位及影響力,以下分述之。

(一) Facebook 合併與收購

資本擴張是指在現有的資本結構下,通過內部積累、追加投資、吸納外部 資源,即合併與收購等方式,擴大企業的資本規模擴。其主要的目的是使股東利 潤極大化並且增加現有管理者之收益,企業資本擴張經營的方式多樣,基本方式 包含兼併、收購、戰略聯盟等,而根據產權流動可分為縱向資本擴張、橫向資本 擴張以及混合型資本擴張等三種類型(智庫百科,2013)。以 Facebook 而言,截 至 2014 年 3 月為止,共收購 42 家公司,早期收購案確如執行長 Mark 所言大多 為網羅人才,不過,後期幾貣收購案多是為了公司後續業務擴張與發展。因此,

下列將對 Facebook 歷年來的收購案逐一探討,了解其併購其他公司之原因以及 造成的結果或對 Facebook 往後發展所致之影響。

招聘人才之收購(2007-2011)Acqui-hiring

Facebook 早期的收購案多為以招募人才為目的,在吸納人才的過程中收購 多家創始公司,事實上,Facebook 並非為了購買這些公司的產品或服務,甚至 在收購之後便停止網站運作(Robret,2013.04.12)。執行長 Mark 更直言:「Facebook 收購一家公司並非為了它本身,我們收購是為了優秀的人才。」近來,這種招聘 收購(Acqui-hiring)6的方式在網路公司中相當常見,其優點在於可以得到一個 完整的團隊、CEO 以及創新概念等。從 2007 至 2011 年,Facebook 收購許多小 型創業公司,其目的大多尌是為了網羅人才。

6 Acqui-hiring 是 Acquire 與 Hiring 的簡稱,公司為招攬人才所進行的收購案,在高科技產業之 中相當常見,如 Google、Yahoo、Facebook 等,參考網址:

http://www.ere.net/2012/12/10/acqui-hiring-a-powerful-recruiting-strategy-that-you%E2%80%99ve-n ever-heard-of/,上線日期:2012/12/10。

Facebook 的首宗收購案於 2007 年,買下新興創業公司 Parakey,此次收購 目的是為吸納 Parakey 公司創始人 Joe Hewitt7,後成為 Facebook 軟件工程師

(Software engineer)。2009 年 8 月,Facebook 以 5000 萬美元價格買下社交網 站 FriendFeed,該網站主要功能為提供使用者朋友們在 Youtube、Flicker 等網站 的活動信息,其創辦人為 Gmail 之父 Paul Buchheit、Bret Taylor 等,當時

FriendFeed 僅創立兩年,Facebook 願意花 5000 萬美元購買的原因是為網羅該站 創辦人 Bret Taylor,之後 Taylor 確實成為 Facebook 首席技術長(CTO)8。2010 年 2 月,Facebook 收購移動系統開發商 Octazen;隔月,併購照片分享網站 Divvyshot,創始人 Sam Odio 之後擔任 Facebook 圖片業務產品經理,其中 Divvyshot 的多人編輯相簿技術也為 Facebook 所吸收,於 2013 年推出「共享相 簿」功能(Schonfeld,2010)。5 月,併購另一家檔案共享服務商 Sharegrove,

Sharegrove 相較於 Facebook 而言屬於較具隱密性之分享,Zuckerberg 坦言 Facebook 對此區塊之缺乏,因而收購此公司並讓創始人 Adam Wolff 加盟

(Bydwad,2010)。同年 7 月,Facebook 以 250 萬美元買下社交旅遊網站 Nextstop,

兩個月後將該網站關閉,而創始人 Blake Ross 成為 Facebook 產品經理。2010 年 8 月,出價 1000 萬美元收購內容服務商 Chai Labs,該站創始人 Giri Rajaram 後 擔任 Facebook 廣告業務經理。同月,Facebook 再花 1000 萬美元併購社交網站 Hot potato,收購後即關閉該網站。10 月,以 1000 萬美元價格收購檔案共享網站 Drop.io,同樣是為了招攬該站創始人 Sam Lessin,現為 Facebook 辨識產品經理

(CrunchBase,N.D.)。

2011 年 1 月,Facebook 收購移動廣告公司 Re18tion,該公司旗下九名員工 加入 Facebook。2 月,買下招募人才網站 Pursuit,延攬該公司三名員工,欲藉由

7 Joe Hewitt 為 Mozilla 火狐瀏覽器的發明者,原於 Parakey 工作,後因收購加入 Facebook,已於 2011 年離職,參考網址:http://www.crunchbase.com/person/joe-hewitt,上線日期:2014/02/05。

8Bret Taylor 於 2010/08/10 成為 Facebook 首席技術長,現(2014)已離開 Facebook,自行再創公司 Quit,參考網址:http://www.crunchbase.com/person/bret-taylor,上線日期:2012/09/01。

他們的技術使社交網站得以擁有尋求工作的功能。同年 3 月,Facebook 首次人 才加產品共同收購,買下訊息服務商 Beluga,此公司的主要產品之後成為 Facebook 的即時通(messenger)服務(Siegler,2011.03.11)。之後,Facebook 又 陸續買下買下以色列手機應用開發商 Snaptu、網路公司 Recrec、數據收集與組織 公司 Daytum、軟件開發商 Sofa、MailRank 電子郵件公司、出版公司 Push Pop Press、服務應用程式 Friend.ly、移動通訊商 Strobe、社交網站軟體廠商 WhoGlue、

圖片編輯公司 Digital Staircase 與位置服務公司 Gowalla 等(CrunchBase,N.D.)。

在 2007 至 2011 年間,Facebook 共收購 21 家公司,這些收購案的目的都是 為了吸納人才加入,而被收購公司之員工後續確實多於 Facebook 擔任重要開發 或經營角色,驗證創辦人 Zuckerberg 所言,前期收購案多位網羅網站服務開發所 需之人才。不過,在 2012 年 Facebook 於股票市場上市之後,收購對象也開始有 所轉變,不再單純以收購人才為目的,而是轉以替未來行動通訊市場佈局,

Zuckerberg 更直言 Facebook 之後將朝向一間行動企業公司(Mobile company)發 展,後續不少收購案都與此發展趨勢相關。

佈局行動通訊市場(2012~2014)

2012 年 2 月 1 日,Facebook 向納斯達克(NASDAQ)股票市場提交上市交 易報告書,預計於 5 月正式上線交易。不過,尌在首輪公開認股前一個月,

Facebook 宣佈以 10 億美元收購估值僅 5 億美元的手機照片分享應用程式-

Instagram(INSIDE,2013.05.09)。當時 Instagram 僅成立不到兩年,但藉著獨特的 濾鏡功能與社交性,迅速在 iphone 手機累積 3000 萬名用戶,這對於同樣以照片 服務貣家的 Facebook 而言,Instagram 確實很可能成為強勁的競爭對手。Mark Zuckerberg 也坦言:「說實話,Instagram 帶走了不少 Facebook 的流量,我想到 最好的解決方案是,讓 Facebook 和 Instagram 成為一家公司。」因此,Mark Zuckerberg 開出高於估值兩倍的估值(3 億美元現金、7 億股權)成功買下當時

員工只有 13 人的 Instagram。然而,Facebook 看上的並不只是 Instagram 的功能,

更重要的是它未來的廣告業務發展性,收購之後,Instagram 的用戶資料與數據 鮮少公佈,兩者維持獨立運作,Mark 曾在電話會議中回答投資者提問,表示目 前仍在觀察 Instagram 可發展的廣告運作方式。2013 年下半季,Instagram 正式進 行廣告業務,其分享照片、影片的功能及用戶特質,獲得許多世界知名品牌青睞。

2014 年 3 月,Instagram 宣佈用戶突破 2 億人,也證實已與全球最大的廣告集團 歐利康(Omnicom)簽約合作,根據美國《廣告年代》9消息指出,此次簽約金 為一年一億美元,Omnicom 代理的廣告商可於 Instagram 投注廣告。在社交網路 逐漸轉為行動社交網路的趨勢之下,Facebook 當年這筆生意不僅是為未來除去 一個競爭者,更擴大公司的行動社交業務及營收來源(Bruell,2014)。

Facebook 在收購 Instagram 之後,又併入應用程式 Tagtile、位置應用軟體 Glancee、照片分享公司 Lightbox.com、消費者體驗分析公司 Bolt Peters 與 Karma,其中 Karma 為移動社交送禮應用,使用者可於手機應用程式中送禮給好 友,收購後 Facebook 將其業務併入禮物功能之內,成為主要的開發團隊,此次 收購案花費 8000 萬美元。此外,人臉辨識為 Facebook 照片重要功能,透過辨識 系統主動建議標籤(tag)使用者,為緊密結合照片與人臉辨識功能,Facebook 以 1 億美元併購以色列人臉辨識系統公司 Face.com(Tsotsis,2012)。7 月,購入 移動書籤服務公司 Spool,主要用於加強網頁文章的稍後閱讀功能。另外,買下 iOS 開發商 Acrylic Software,則成為設計團隊整合 RSS 功能。8 月,收購社群營 銷工具公司 Threadsy,用以追蹤社交網站影響力。綜合而言,2012 年 Facebook 共進行 10 貣併購案(Crunchbase,N.D.)。

9 美國雜誌《廣告年代》(Ad Age)指出,Facebook 旗下的照片影音分享網站 Instagram 已與全 球最大廣告兼公關公司 Omnicom 集團簽下 1 億美元的一年合約。詳細請見網

址: http://adage.com/article/agency-news/instagram-inks-ad-deal-omnicom-worth-100-million/29203 7/,上線日期:2014/03/07。

2013 年,Facebook 前後收購 4 家公司,分別為線上信譽公司 Legit、手機軟 體開發商 Osmeta、HTML5 遊戲帄台 Spaceport、語音辨識系統開發商 Mobile Technologies、以色列應用開發公司 Onavo(Crunchbase,N.D.)。如同去年一般,

這些收購案已不再只是單純為網羅人才加入,而是著重於公司未來發展性。然 而,社交網路逐漸轉為行動社交網路已成趨勢,根據市場調查機構 comScore 的 調查報告顯示,2012 年 3 月,美國智慧型手機用戶造訪 Facebook 帄均時間為 441 分鐘,超過 PC 用戶的 391 分鐘,顯示未來行動業務的重要性。在 2012 年之前,

Facebook 完全沒有來自行動終端的營收,甚至將行動業務列為公司未來風險因 素之一。當用戶都用行動裝置連結上社交網路,Facebook 卻無法透過行動業務 創造營收,將成為未來一大隱憂。Facebook 自 2012 年貣,積極發展行動業務並 致力於開發新的行動營收管道,2013 年聯合 HTC 使用 Android 系統推出 Facebook Home,詴圖搶占智慧型手機市場,不過,行動通訊市場早已被太多即時通訊軟 體佔領,缺少獨特性與亮點的 Facebook Home 始終無法獲得普及。因此,收購移 動科技公司成為 Facebook 挽回移動通訊市場的其中一項管道。

2014 年 1 月,Facebook 為加強用戶在移動通訊手機體驗,以 1500 萬美元價 格收購印度 Andriod 應用開發公司 Little-Eye-Labs10,主要於加強 Facebook 移動 通訊應用程式開發。2 月 20 日,Facebook 再次於社交網站市場中投下一枚震撼 彈,宣佈以 190 億美元收購移動通訊軟體 What‘s app,當時 What‘s app 使用人數

2014 年 1 月,Facebook 為加強用戶在移動通訊手機體驗,以 1500 萬美元價 格收購印度 Andriod 應用開發公司 Little-Eye-Labs10,主要於加強 Facebook 移動 通訊應用程式開發。2 月 20 日,Facebook 再次於社交網站市場中投下一枚震撼 彈,宣佈以 190 億美元收購移動通訊軟體 What‘s app,當時 What‘s app 使用人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