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一、差異:母國與異國的觀點

本研究發現,在使用社群媒體此實踐上,馬來西亞在台灣的留學生認 為在台灣求學期生活期間使用社群媒體,比起原先在母國時更具重要性。

重要性包括社群媒體作為一個獲取以及時刻連結母國之人事物的媒介與管 道,甚至形成某種依賴。

表現出在台灣使用社群媒體的目的差異第一種形式是最直接的展示,

即為超越在母國時使用頻繁的程度。幾乎每一位受訪的留台馬來西亞學生 都認為自己離家來台生活後,有更加頻繁使用臉書的現象,「在馬來西亞的 話事情可以透過報章去了解,但來到台灣就頻繁使用臉書,因為缺乏在馬 來西亞的環境(受訪者A)」,其他受訪者也將社群媒體使用形容為如同

「報章雜誌」的功能:「因為我本身在馬來西亞家裡是有買報紙的,所以我 可以翻翻報紙就知道馬來西亞的狀況是怎樣。但現在我在國外,我就只能 透過比方說在臉書上點閱星洲日報、南洋商報的粉絲專頁,我就可以隨時 update 到家鄉的狀況(受訪者 B)」。

第二種形式則是新增不同的目標對象。有些受訪者提到了在留學期間 結交的「外國朋友」在他們回應使用社群媒體目的之問題中占有一席之 地。如同Kim(2011)所指,離散者觀看或使用「民族媒體(ethnic media)」能持續沉浸在自己熟悉語言或範疇中,這樣的媒體中介通常具有 目的性,目的可能是想要在個人層面上持續接觸母國情境。本研究中的社 群媒體就像上述Kim 研究中的民族媒體,成為馬來西亞留台學生於社群媒 體上的母國景物分享的平台,提供外國人(如台灣友人)認識馬來西亞的

59

機會,形成與台灣人或其他非馬來西亞人對於其母國馬來西亞風俗民情等 知識推廣的中介,具有想要向「外國人」推廣介紹自己母國馬來西亞的特 定目的:「跟在馬來西亞相比,有不一樣的感受就是我會想讓我的外國朋友 認識,所以我會分享馬來西亞特別的事情,像是具有特色的食物或是一些 風景(受訪者H)」。受訪者 E 也向我形容當他在社群媒體上分享母國景物 時,除了是勾起自身對母國的回憶的同時,「因為在台灣,也會想要分享給 外國人知道我們馬來西亞人的這些在地記憶有什麼(受訪者E)」。顯示出 馬來西亞在台留學生使用社群媒體時,同樣有著Kim(2011)所指其旅居 英國之東亞女性留學生使用民族媒體的態度。

二、連結:社群媒體做為重要聯繫管道

(一)、破除疆域限制獲得依靠

科技上的日新月異和網際網路普及之下,訊息的傳遞因此可以成功破 除地理界限的限制,社群媒體全球的普遍使用,無疑是加速去疆域化甚至 消失的推手:

它(社群媒體)對我來說大大縮短了我跟我的國家的距離,

讓我可以持續跟馬來西亞有互動……我經常可以把我對國家的想 法、觀點或關注,透過臉書分享出去,藉此起到一個跟我的國家 連結的效果。(受訪者H)

Martin(2016)對於在澳洲的中國和印度留學生使用網路媒體的研究 中也同樣指出網路媒體得以成為跨國媒體,因使留學生能夠有效的脫離墨 爾本的地理位置,完全擺脫當地環境。因為能夠打破空間限制,留學生經 常利用社群媒體這樣的媒介「更能去了解或連結到國內正發生的事情(受 訪者A)」,儘管網路上的空間屬於虛擬範疇,但這樣的連結也因為社群媒 體特有的主動產出內容或互動特性,如「分享」等儀式,跳脫漫無目的連 結這種框架,實現「不管是用分享還是寫東西的方式去分享馬來西亞的事

60

情,會覺得讓自己能夠真切地連結到家的感覺,不只是說麻木的分享(受 訪者D)」。

因為如此,社群媒體使用者即使身處異國,但心理情感上仍能與所欲 連結之地同步。實現規律使用網際網路或民族媒體(ethnic media)可以使 移民或旅居者藉由虛擬(virtual)、想像(imaginary)和儀式化

(ritualistic)的方式保有與母國文化的連結(Kim,2016:540)。

而「脫節」是留學生們擔心的課題,對於為何擔心與母國的「脫節」

問題,受訪者D 這樣詮釋:「如果像我現在在台灣六年,然後回到去馬來 西亞完全不懂馬來西亞發生什麼事情,那會是一個超尷尬的狀況,會因此 沒有安全感」。面對會與母國脫節的問題,「我覺得至少回去我Malaysia 的 時候還可以跟得上當下的一些話題(受訪者F)。」「尷尬」、「跟不上話 題」是留學生在歸國後有可能面臨到的狀態,為了防止以上情境的發生,

他們選擇在台灣時利用社群媒體做為連結管道。「說實在的,(會使用社群 媒體)主要就是真的不想要脫節。對於之後還會回去馬來西亞的人來說,

不要跟馬來西亞脫節是很重要的情況(受訪者E)」,言談中部分受訪者甚 至將「不與母國脫節」認定為一個留學生該有的重要意識,同時也是他們 賦予社群媒體重要的意義。

上述「不脫節」的實踐不只體現在日常事件中,對母國所發生之重大 事件,這樣「不脫節」的連結性甚至足以彌補人不在母國現場之遺憾。受 訪者B 以馬來西亞淨選盟(Bersih)這個社會運動為例,指出:

因為當時人就是在台灣了嘛,所以就只能透過網路去跟家鄉 做一個連結……我記得我在臉書上看到一張照片,是在KLCC 雙 峰塔前面,我分享在臉書上然後寫下了類似『馬來西亞社會運 動,我雖然沒有在大馬,但心跟大家是一樣的』的話。這樣連結 讓我感到參與感,雖然我本身沒有在那邊,但我透過臉書也是隨 時隨地follow 到最新的消息。

61

「參與感」是對「與母國的連結」有感的重要因素,因為社群媒體提 供了在台灣的大馬留學生對於母國重要社會事件也能保有如同在現場的訊 息更新,保持暢通,透過danah boyd (2010)指出「好友圈(Friends List)」、「個人頁面(Profile)」等的社群媒體運作特性找尋出自我母國的感 受,甚至也能進一己之力透過臉書機制中的「按讚」、「分享」、「留言」等 功能以展演出心繫在母國事件現場的國人朋友的態度。鞏固對母國「不脫 節」之效果。

這類利用社群媒體科技上的特性而實現「不脫節」的緊密感,透過在 個人頁面上的有關母國更新或發文,引起母國友人在社群媒體上留言等,

形成更加緊密的交集,轉化成一種留學生對家鄉的依靠,「我用社群媒體的 話,大部分覺得是說,因為它有一定的討論空間可以發文,找到臉書上馬 來西亞朋友,也有討論(馬來西亞)議題能夠讓我參與其中,就讓我覺得 它是一種依靠,算是對於思念家鄉時可以得到的依靠(受訪者D)」。在以 上論述系統中,我們可以將社群媒體破除地理空間限制使留學生能與母國 緊密連結,導向至最後使留學生對社群媒體產生依靠的結果,「因為沒辦法 在台灣這個環境下得到足夠有關馬來西亞的訊息,所以只能通過社群媒體 快速了解或收集到家鄉的事情,臉書也是我們抒發的管道,所以它(社群 媒體)算是我們一種對家鄉的依靠(受訪者D)」。也因為如此,Facebook 被重新建構為一個獨特的場域,能聯繫位於母國的原生家庭,並允許繼續 保持其原有習慣或文化,並在這個跨國社群網絡中成員透過話語的去疆域 化,將空間聯繫起來(Christiansen,2017)。用社群媒體做為一個在異鄉時 思鄉的依靠,甚至是面對身為留學生的身體和心理處於不同時空的矛盾處 理平台。

(二)、思鄉:矛盾與歸屬感

研究發現留學生使用社群媒體分享家鄉景物時,「思鄉」議題也往往被 提及,或是藉此引出思鄉之情,而社群媒體卻成為他們處理思鄉情懷的場 域,「會在思鄉時利用社群媒體打一些有關家鄉的topic,或是 share 出來一

62

些看到有關家鄉的video,滿足一下自己想要回家的心理(受訪者 I)」。Lin 等人(2011)研究發現學生花在 Facebook 上與家鄉朋友互動的時間會使他 們擁有更好的適應能力。其實當留學生於社群媒體上進行家鄉資訊的汲 取、分享或互動並不只是代表跟家鄉連結,仍有助於情緒上的展示或排 解,如思鄉情緒宣洩,但因為社群媒體內容產出機制上的多樣性,通常在 思鄉情緒上的宣洩也並非以直接的方式進行,「我不會很直接的寫出來,而 是透過一些有關家鄉的文章分享,或是轉發他人讓你有感而發的貼文(受 訪者D)」。

社群媒體處理了思鄉情懷,同時也深化了深處異地的離散性感受,讓 留學生們因此深刻認知不在家鄉的事實「有些時候分享完了過後會覺得

『我果然不在馬來西亞』。因為有些東西如果我在馬來西亞的話,可能會不 會去分享(受訪者F)」。與母國虛擬的聯繫會對他們的跨國生活產生模棱 兩可(ambiguous)和矛盾(paradoxical)的影響(Kim,2016)。受訪者 E 回想使用社群媒體時的感受,指出了他的情緒感受:「使用社群媒體連 結家鄉時有一種不三不四的感覺」;但也有受訪者坦然看待這樣的矛盾,

「我覺得這種心態上的矛盾多少都會有的,畢竟家人什麼的都在那邊,但 你人在這邊(受訪者 H)」。「矛盾」、「不三不四」的感受,正是這些 留學生使用社群媒體連結母國的同時所會面臨的困境,身處異國或是來回 母國的過程中,心在母國但人在台灣的矛盾之情也油然而生。如Kim

(2016)指出離散者會覺得他們不屬於這裡也不屬於那裡,這樣的困境反 應了他們覺得哪裡都不是家,陷入離散性中,該研究中一位受訪者也明確

(2016)指出離散者會覺得他們不屬於這裡也不屬於那裡,這樣的困境反 應了他們覺得哪裡都不是家,陷入離散性中,該研究中一位受訪者也明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