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一、離散

「離散」一詞最早用來形容歷史上猶太人的流亡,使之具有某種程度 上的政治色彩(鍾文博,2010)。Barker(2004)指出歷史上的這些離散群 體的流動,後來也成為西方國家歷史上和國家組成的一個重要群體,可藉 此理解到離散概念原始意義被認為是非白人族群或東方人遷移到西方的過 程。儘管在歷史上的離散經驗通常屬於強烈或是被迫的分離經驗,或是與 遷往西方國家的過程相關,然因為日漸全球化的今日,人口或特定群體的 流動更為顯著,進一步促使離散這個詞彙的使用也更趨普遍以及具有彈 性。以下將延續上一節提到全球化下人們的流動,再探究離散的基本概 念,以及現今研究將對離散概念的延伸運用。

31

在Chris Barker(2004)所著的文化研究字典(The SAGE Dictionary of Cultural Studies)裡是這樣定義「離散」的:「離散」的概念被用來表明一 個分散的民族和文化有關的民族網絡,這個術語涉及到旅行,移民,分 散,流離失所,是一家鄉和國家邊界的概念。通常,離散這個概念包含了 外國人、流浪者或是在特定的情況下被強制遷入某情境中或某地方的人。

在廣義的角度下,留學生在異國的生活,會被異國人視為外國人,同時留 學也可以稱作是一種旅行的延伸,因此可將本研究主角─在台的馬來西亞 留學生─視為離散群體的一類。

離散的概念用在留學生的研究與討論中其實有先例可做回顧與參考。

如Brubaker(2005)的文獻表示,離散的特徵包含以下:散佈

(Dispersion),意味離散於母國之外;母國取向(Homeland orientation),

是與母國保持著認知、情感、社交等等多方的連結;疆界維持(Boundary maintenance),表示在現居國當中仍會維護對於母國文化的認同,甚至有意 地抵制現居國主流文化的同化(Brubaker,2005;轉引自張少科,2018)。

留學生擁有以上特性,才會利用媒體的幫助來維持與家鄉的聯繫,張少科

(2018)應用此離散框架在美國讀書的中國留學生的研究中。而外文研究 中把留學生和離散同時作探討的文獻包含Staton(2016)美國留學生對比 南亞和中東離散者小說寫照的文章。另外,Kim(2011)在其研究中試圖 了解跨國經驗下使用媒體的過程中,對於自我母國認同和國族感受的變 化。其研究對象包含韓國、日本及中國等東亞女性,關注其在英國留學念 書的生活與媒體使用的互動,即以離散的概念討論之,並提出「離散國族 主義」,以形容離散群體在跨國流動過程中使用科技媒體與母國的連結後而 產生的母國認同與國族感受。

台灣的學者把「離散」界定為四個面向,分別是「離去故土

(displacement)」、「差異(difference)」、「距離化(distantiation)」以及

「落差(disjuncture)」(廖炳惠,2003)。首先我們能夠從「離去故土」與

「距離化」兩個概念一窺離散與全球化之關聯性,全球化使人們流動更快 速,因此離家而居。再者,「差異」也是在離散面向中相當重要,我們可將 之簡單理解為「差異」使離家而居的人成為離散群體的條件,他們可以感

32

受到的是家鄉與現居住地的不同。離散經驗不是單一的,而是對異質和多 元化必要認識過程;而離散的認同,是經過轉型和差異後不斷的製造

(Producing)和再製造(Reproducing)他們自己的過程(Hall,1990)。霍 爾(Hall)的論述也再次應證了「差異」為離散群體的認同產生的作用。

因此,「認同」議題成為離散之後值得多做討論的。本研究對象「在台 馬來西亞留學生」本身做為離散群體,儘管他們不同於歷史上猶太人的流 亡而不可回歸家鄉,但同樣在他們身上聚集並進行了郭佳佳(2008)所述

「離散理論」的「離散」與「歸家」兩者之間的互相交流。且要加以註記 的是,本研究中把在台馬來西亞留學生視為離散群體做討論,並不強調其 華人背景或是「華僑」等身分定位,而是如第一章所述,他們已將母國認 同定位為「馬來西亞」。鍾文博(2010)在其研究中說明:離散為「認同是 多元且在進行的過程」這句話做了最佳註解。再加上離散不把遷徙視為僅 發生一次或只產生單向性結果的事件,而是把它視為在物質與文化層面上 建立連結與關係,而持續行進的過程(陳以新譯,2008:24)。

可見離散與認同是處於相互影響的兩方,並且處在一個持續進行的情 境中。在人們成為離散群體的情況下,因為與家鄉及現居住地兩邊都有連 結,因此認同的流動即會出現,造成一個人認同的變化。

在離散群體認同的流動過程中,還有一個重要的部分是「差異」的體 認。《離散與混雜》一書中說明離散與認同之間的關係:正是藉由體認差 異,離散意識才有可能崛起(陳以新譯,2008),恰好也呼應了國內學者廖 炳惠(2003)對「離散」定義的面向之一 ─「差異」。因為離散者原生國 與現居住國兩地間的差異,讓離散群體有了生產與重製認同的可能。

根據以上論述,對於久居者這類的離散群體,當他們在兩地間的物質 與文化層面上皆建立關係,而物質與文化的差異正是造成離散群體認同變 動的原因。他們身上承擔反映著特定文化、傳統、語言和歷史的軌跡,藉 由這些因素他們(離散群體)被塑造且分辨出來;不同的是,他們不可 能、也永遠不會被統合,因為他們是好幾種歷史與文化交織而成的產物,

33

在同一時間屬於好幾個不同的「家園」(Hall,1990),認同的變化也因此 顯而易見。

二、認同

延續上段提及之全球化下人的遷移產生離散群體,因此產生更多認同 議題討論的可能。若先單就「認同」的概念回顧過往文獻,原本「認同」

是一個從個體心理學引入文化研究的重要概念,其原意是個體所有的關於 他的自我確認的意識。通常在漢語中使用的「認同」一詞,表達的是英文 中identification 和 identity 兩詞的聯合意義,如英文版的社會科學百科全書 對social identity 的定義是指一種社會身分,是在與他者(the other)相聯 繫的過程中形成的自我定義(祁進玉,2010:21)。

認同的研究可能是社會科學及人文學相關學科中最熱門的研究議題之 一,在歐美學界固然如此,在台灣的學界也有著這樣的趨勢,學術界之所 以會在最近對認同產生高度的研究興趣,一方面和客觀世界的變化息息相 關(例如全球化的趨勢、1990 年代新一波國族主義的崛起、新傳播科技的 興起等)(許維德,2013:1)。可見「認同」這個概念的相關研究與全球化 有著緊密的關聯,就如同在上一節對於全球化的文獻中所述,全球化為人 類帶來「意識」上的影響。

Appadurai 認為全球化的族群景觀的核心是:不斷變化的社會、地域與 文化再現等事實中的族群認同(Appadurai,1996)。全球化促使了更多離 散情況發生的可能,形成Appadurai 所謂族群景觀,並且,在人們成為離 散群體的過程中對「意識」產生的影響,則為我們本研究所討論的「認 同」概念。

認同的概念可以說是我們如何與所生活的社會產生關係並認知差異以 了解我們是誰(Woodward,1997)。就如同藍佩嘉與吳伊凡(2011)的研

34

究中的討論:在中國大陸的台灣學生因為能指認中國大陸當地與台灣的食 衣住行等等日常生活人群互動的各個層面上的差異並劃分界線,包含生活 習慣或素質差異等,經由這樣的過程來形構了這群台灣學生的認同。以本 文中在台灣的馬來西亞留學生來說,他們與台灣有了互動(念書與生活),

並且在這樣的生活中感受差異,發現自己與他者的不同,形成認同變化的 基石。

三、小結

因為全球化,刺激了更多離散群體的出現,也因為種種的變動即差 異,延伸出了這個群體的認同議題。因為成為離散群體的一員,所以在認 同上才得以有不同的變化與新的形構,進而有探究其趨勢的價值與空間。

移民與跨國居住者帶著原鄉認同移居他鄉時,原鄉就成為其心中的

「想像」,在「想像」與「現實」間,移民者常面臨認同的衝突,對移民來 說,母文化與移居地文化的相互接觸、碰撞、交流與融合,對移民的影響 取決於移民的心態,在不同心態下移民對其身分認同意識會做出不同的抉 擇(匡思聖,2013)。不約而同地再次展現出「認同」是會因為離散群體們 對於「原生國」與「居住國」的互連結與差異的體認,是讓他們得以產生 認同改變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