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網路連結母國:在台馬來西亞留學生的社群媒體使用與離散國族主義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網路連結母國:在台馬來西亞留學生的社群媒體使用與離散國族主義"

Copied!
146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大眾傳播研究所 碩士論文 Graduate Institute of Mass Communication College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 and Social Sciences.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Master’s Thesis. 網路連結母國: 在台馬來西亞留學生的社群媒體使用與離散國族主義 Networking with the Mother Country: Social Media Use and Diasporic Nationalism of Malaysian Students in Taiwan 劉欣彥 LIU, HSIN-YEN 指導教授 Advisor:胡綺珍 博士 Ph.D.. 中華民國 109 年 1 月 January 2020.

(2) 謝. 辭. 念碩士這條漫漫長路,總算走到了盡頭,心想曾經是多麼想要快點結束這 一切,但在能夠書寫謝辭的此時,卻隱約感到離情依依,或許這就是寫論文的 奧妙吧!又曾經以為謝辭會是整本論文寫的最順的一章,但來到了這本論文裝 訂成冊的最後時刻,反倒是每每提筆,卻又不曉得該從何處開始著墨。我想, 是因為三年半的研究生生涯,有太多的感謝和感受吧!. 其實在研究所的時光中,總覺得我不是個學術研究的料,常常在面對各種 各樣中英文的期刊論文、五花八門的學術語言時懷疑人生。像是起初我總是不 明白為什麼要將簡單的事情拐彎抹角又彆扭的講出來;或是既要把一個概念講 的含蓄婉轉,但又要長篇大論。還不習慣學術情境之前,我總是在讀完文獻 後,依然不曉得它要表達什麼;或是在課堂論文的寫作上“自由揮灑”但錯誤百 出。除了看不見自己到底哪裡有所成長、跟朋友吃飯沒有話題(誰想跟你聊學 術研究),甚至覺得在這段時間都要把原本在大學時期擁有的優勢都漸漸消磨掉 了,「所以我念研究所到底是在幹嘛?」等疑問也曾不停湧出。曾經這樣找不到 念研究所的意義,但又覺得,都已經走了一半的路,半途而廢也不是一個最好 的辦法,那就繼續堅持下去吧,或許這個碩士學歷會在十年後的某一天,成為 我更上層樓的優勢。而此刻驀然回首,也驚呼自己竟然完成了一本超過百頁的 論文。很肯定的,在這條做為研究生的路上,能走完它絕對不是只有我一個人 的力量。. 首先,要感謝一路上引導並支持我寫作論文的指導教授─ Kelly 胡綺珍老 師。老師總是在每一次的 meeting 中耐心與細心的與我討論,從協助我定位論 文主題、推薦我閱讀參考文獻、給予我寫作上修改建議,一直到最後指導我如 何找出論文的意義,甚至在我心急、或是想要乾脆放棄時,安撫我的急躁。真 的非常謝謝 Kelly 老師三年多的指導,雖然我時常看了文獻就過目即忘,或是 總是記錯哪個學者到底寫什麼文獻,但一直以來老師您就像一盞明燈,一步步 的帶領著我向畢業這個目標邁進。此外,我也要感謝兩位口試委員─ Eva 蔡如 i.

(3) 音老師和唐士哲老師,謝謝兩位老師的細心審閱,並在兩次口試時給予寶貴的 意見,使我在論文寫作上能有所提升、更臻完善。當然,也要感謝師大大傳所 的每一位老師,謝謝老師們在課堂上的指導,引領我進入學術研究的世界。. 此外,特別想要感謝從大學時期開始一直到現在,與我結識的所有馬來西 亞朋友們。人數眾多,或許無法一一細數,但如果你看到這篇論文,我想讓你 知道我想謝謝你!我是真的感到開心,我人生中有機會與你們相識並成為朋 友,曾經一起吃飯、一起參加活動、一起出去玩,都是很棒的回憶。也因為有 你們,才讓這本論文誕生。謝謝成為我受訪者的每一位馬來西亞友人,提供了 我很多寶貴的訊息,使此研究的過程更加順利,你們的分享也豐富了這個研究 的內容;而其他曾經與我相處過的每一位,你們也是推動我完成論文的重要人 們,若是沒有你們,我可能也在碩士這條路上半途而廢了吧!. 還要謝謝從小到大結識的好友們,儘管在每一個求學階段畢業後,大家都 各自奔向自己的未來,或許沒有機會時常相聚,但我們在線上聊天、互相更新 現況、加油打氣、或是說說廢話,偶爾的相約飯局,甚至是一同出遊,總是讓 我覺得認識你們這些朋友真好!也想感謝在研究所期間結識的同學、學弟妹 們,我們總是一起為了論文崩潰,但也一起為了論文奮鬥。也想謝謝學長姐, 提供很多寫論文路上的建議也分享過來人的經驗。. 另外,謝謝大學時期在淡江大傳系指導過我的師長們,總是很照顧我,不 論是在學術知識、或是在傳播實作技術上,都給我很多磨練自己的機會,讓我 成長茁壯。也想謝謝淡江大學國際處工讀時認識的姐姐們和老師,儘管我已經 大學畢業許久,但在我念研究所的這段時間仍然能時常一起吃飯聊天,受到你 們很多照顧。也謝謝 Alan,到我祝你新年快樂,萬事如意了!. 最後,當然要感謝親愛的家人們,尤其是爸爸媽媽,在我念書念了這麼久 (應該差不多 20 年了吧…)的過程中,不論是在精神上或是經濟上,永遠當我 最強大的後盾,讓我可以無後顧之憂的走到現在獲得碩士學位,現在終於可以 放心安排退休了(我終於畢業了)。還有也走上研究生之路的妹妹(哈哈),千 萬不要像你姐一樣念三年半(喂 XD),謝謝老妹時不時的貼心,以後會繼續接 ii.

(4) 收你的“戰利品”的哈哈。再次謝謝老爸老媽和老妹,還有阿嬤充滿愛的照顧與 支持,以及阿公、爺爺奶奶的守護,有你們當家人真好!. 是的,三年半的研究生生涯(或是說這幾乎 20 年來的學生生涯),有太多 的感謝和感受。欲道謝之人在這有限的篇幅裡或許有所遺漏,但對你們的感恩 之心卻永遠存在。最後不免俗的謝謝自己沒有半途而廢,也趕緊為自己的未來 繼續努力吧!. 劉欣彥 寫於 淡水 2020 年 2 月. iii.

(5) 摘. 要. 本論文借助 Youna Kim(2011)一篇〈Diasporic nationalism and the media: Asian women on the move〉的研究中對離散國族主義(diasporic nationalism)的 討論,將在台馬來西亞留學生視為一個離散群體,進一步探討該群體在台灣這 個異國環境中求學時期的社群媒體使用。包含他們如何在臉書上分享母國(馬 來西亞)的景觀或訊息,這個過程是如何形塑在台馬來西亞留學生對母國(馬 來西亞)的認同以及離散國族主義的生成。Youna Kim(2011)指出的離散國族 主義的形成包含了參與了「跨國的流動」的人們,由於在異國感受到「社會排 斥」或陌生感,因而在此過程中產生「反應式」(reactionary)的國族主義。. 本研究發現,社群媒體確實提供了在台馬來西亞留學生一個很重要的情 境,這個情境給予他們發展對母國(馬來西亞)的認同與離散國族主義有很大 的推動效果。首先,在台馬來西亞留學生在社群媒體上使用了四種談論國家 (talking the nation)的方式,包含「宣稱我是誰」、「向他人推廣母國」、「母國 特色的反思與再認同」以及「對凝聚國族事件的關注」;以及兩種差異的指認: 「多元文化」和「社會進步」。以上奠基於他們在跨國流動中面對跨國文化差異 的「反應」。這個「反應」的過程也成為形塑離散國族主義的重要條件,引導他 們體認並強化自己對馬來西亞的認同與情感。加上在台灣的生活過程中難免遇 到「社會排除」或「歧視誤會」等負面經驗,也成為在台馬來西亞留學生社群 媒體上的有關母國分享的原因。. 此外,透過 2018 年馬來西亞大選時期在台馬來西亞留學生於社群媒體上的 動態,如:大選相關 Hashtag 的使用或「黑手指」等相當於國族符號的大選景 觀的散播;或是分享有關選舉知識、指南性的訊息所聚集的「網路公眾」等效 果,皆賦予在台馬來西亞留學生在社群媒體上,能更直接地去捍衛其母國並彰 顯國族主義。也使得離散國族主義之中的「反應式的」(reactionary)理念與情 感能在網路上展現並與其他人線上連結,讓在台馬來西亞留學生透過社群媒體 的使用,也實現了網路國族主義。最後,本研究發現,二十幾歲新世代的馬來 iv.

(6) 西亞華人青年的母國意識指向是「馬來西亞」。對他們來說,他們有著屬於華人 的「種族認同」,但這是生來所屬的分類,因此履行著屬於華人的習慣和觀念。 但在國族的認同上,對於現在世代的馬來西亞華人來說,母國認同絕對是在 「馬來西亞」 。. 關鍵字:離散國族主義、國族認同、社群媒體、馬來西亞、馬來西亞華人、在 台馬來西亞留學生. v.

(7) Abstract Applying the concept of “Diaspora”, supplemented by the discussion of Diasporic Nationalism in the study of Kim (2011), this study explores how Malaysian students using social media during the time they study in Taiwan to establish the identity with the home country Malaysia and to generate the diasporic nationalism.. This study reveals that social media use does create a fundamental condition for Malaysian students in Taiwan to inspire their identity as well as diasporic nationalism. On the social media, they mainly use four ways to strengthen the diasporic nationalism of mother country, including “self-declaration”, “promoting mother country to others”, “rethinking and re-identify the uniqueness of the mother country” and “focusing on the events that gather the nation”. Moreover, “Multiculturalism” and “ideological progress” are two critical criteria for distinguishing the differences while they are experiencing the transnational mobility between Malaysia and Taiwan. The ability to identify those differences definitely helps them to consolidate their Malaysian nationalism. The negative experiences such as “social exclusion” and “misunderstanding” in Taiwan have been believed to become a reason that Malaysian students will share the mother country on the social media. By using the method such as self-ridicule, they show how they react to various of situation they face in the transnational movement. The process of reaction has also become a prominent part of the development of diasporic nationalism.. Furthermore, the updates on the social media during the 2018 Malaysian general election can also demonstrate the nationalism of those Malaysian students in Taiwan. For instance, sharing the election-related hashtag or pictures to create spectacles on the social media. Also, encouraging people to vote by sharing information about the election. In addition, this study also indicates the term “mother country” refers to “Malaysia” not “China” anymore to new generations of Malaysian Chinese.. vi.

(8) Keywords: Diasporic Nationalism, National Identity, Social Media, Malaysia, Malaysian Chinese, Malaysian Students in Taiwan.. vii.

(9) 目 錄. 第壹章、緒論 ............................................................................................ 1 第一節、研究動機與背景........................................................................................ 1 第二節、研究者位置.............................................................................................. 26. 第貳章、文獻回顧 .................................................................................. 27 第一節、全球化下的新媒體角色與認同.............................................................. 27 第二節、離散與認同.............................................................................................. 30 第三節、離散群體的數位媒體使用...................................................................... 34 第四節、想像的共同體與離散國族主義.............................................................. 41 第五節、本章小結.................................................................................................. 46. 第參章、研究問題與研究方法 .............................................................. 47 第一節、研究目的與問題...................................................................................... 47 第二節、研究方法.................................................................................................. 49 第三節、研究對象與條件...................................................................................... 50 第四節、資料收集.................................................................................................. 52 第五節、受訪者資料.............................................................................................. 56. 第肆章、在台馬來西亞學生的社群媒體使用 ...................................... 58 第一節、社群媒體的使用動機.............................................................................. 58 第二節、虛擬社群:跨國公共領域及懷舊空間的實現...................................... 64 第三節、社群媒體召喚出的認同與離散國族主義.............................................. 71 第四節、其他在台經驗.......................................................................................... 86 viii.

(10) 第伍章、馬來西亞大選時期的社群媒體行動 ...................................... 94 第一節、為何選擇社群媒體政治動員.................................................................. 94 第二節、擴散的大選景觀與網路國族主義........................................................ 103. 第陸章、結論與建議 ............................................................................ 110 第一節、研究結論................................................................................................ 110 第二節、研究意義................................................................................................ 112 第三節、研究限制與建議.................................................................................... 115. 參考文獻 ................................................................................................................. 118. 附錄一、訪問大綱 ................................................................................ 132. ix.

(11) 表. 目. 錄. 表(一)受訪者簡要資訊..................................................................................... 56-57. x.

(12) 圖. 目. 錄. 圖(一)受訪者臉書截圖─在台馬來西亞留學生於臉書分享母國案例................ 5 圖(二)受訪者臉書截圖─在台馬來西亞留學生於臉書分享母國案例................ 5 圖(三)受訪者臉書截圖─在台馬來西亞留學生於臉書分享母國案例................ 5 圖(四)受訪者臉書截圖─在台馬來西亞留學生於臉書分享母國案例................ 5 圖(五)受訪者臉書截圖─在台馬來西亞留學生於臉書分享母國案例................ 6 圖(六)受訪者臉書截圖─ 在台馬來西亞留學生於臉書以幽默詼諧方式呼應在台所受之誤會...................... 90 圖(七)受訪者臉書截圖─ 在台馬來西亞留學生於臉書分享鼓勵回國投票的影片.......................................... 98 圖(八)受訪者臉書截圖─ 在台馬來西亞留學生於臉書分享大選投票指南性的資訊.................................... 101 圖(九)受訪者臉書截圖─ 在台馬來西亞留學生於臉書分享海外郵寄選票相關訊息.................................... 101 圖(十)受訪者臉書截圖─ 在台馬來西亞留學生於臉書分享海外選民選票來不及寄回國的處理辦法........ 101 圖(十一)受訪者臉書截圖─ 在台馬來西亞留學生於臉書分享眾籌計畫以協助更多人能回國投票................ 101. xi.

(13) 第壹章、緒論. 第一節、研究動機與背景. 一、研究動機. 在每個人的大學生活中,班上有幾個境外學生是稀鬆平常的事情,而 研究者本身也不例外,在大學時期一直到現在都很幸運的能夠擁有一群來 自馬來西亞的朋友,一起為學業奮鬥同時也一同創造多采多姿的大學生 活。不過,在這過程中,也體認到台灣學生對於這群來自馬來西亞的留學 生是有許多不瞭解,也讓我開始思考能夠做點什麼,讓台灣人能夠更認識 他們。. 因應政府政策及台灣少子化趨勢,許多大專院校紛紛向外國學生招 手。在台灣有為數眾多來自馬來西亞的學生在台念大學或以上的學位。根 據教育部最新統計:中華民國 106 年大專院校境外學生人數總計 11 萬 7970 人,來自中國大陸人數最多,共 3 萬 5304 人,佔 3 成,以短期研修 之非學位生為主;其次馬來西亞 1 萬 7079 人,佔 14.5%,學生類型以僑生 (46.7%)、正式修讀學位外國學生(31.9%)及海青班(13.5%)為主;香 港 8761 人居第三(教育部統計簡訊,2018)。. 其實馬來西亞學生早在中華民國政府 2016 年(民國 105 年)開始新南 向政策以前,就一直是台灣高等教育境外學生的主要來源,綜觀近十年教 育部大專院校境外學生在臺留學人數(99 學年度以前名稱為大專院校外國 /國際學生人數)統計資料,在 2011 年(民國 100 年)開放大陸學生來台 念書之前,馬來西亞學生始終位居外國學生人數第一位。開放大陸生來台 讀大學之後,馬來西亞學生人數一直僅次於中國大陸學生,佔據第二名的 位置,且從 96 學年度(2007 年~2008 年)的 3954 人以平均每年超過 1.

(14) 1000 人次的穩定成長至 106 學年(2017~2018)度的 1 萬 7079 人。. 儘管馬來西亞學生長期都是在台灣大學中境外學生的大宗,但根據研 究者大學生活經驗,大部分台灣人似乎對來自這個國家的學生比起來自港 澳或是中國大陸的學生有更多的疑惑。即便我們不可否認對於來自香港、 澳門或中國大陸的學生也不是完全的了解,但或許因政治、大眾媒體或接 近性使然,能夠藉著政治情勢或媒體報導對他們有基本的認識。然而,位 處於東南亞的馬來西亞則似乎超越台灣人熟悉的範疇,缺乏想像,加上對 「東南亞」這三個字的刻板印象,造成部分台灣學生誤認他們國家落後或 程度不佳。. 台灣對於馬來西亞的不熟悉與既定印象可從近期時事事件去探知。 2018 年 6 月的畢業季,國立清華大學畢業典禮上畢業生代表致詞說到: 「去年暑假,我有機會到馬來西亞實習,在當地我沒有看到骨瘦如柴的小 孩,也沒有體驗到惡劣的環境……」,此話一出,即引起熱議,被指控這是 失言及歧視。儘管致詞代表隨後發表道歉聲明並表示自己所要表達的意思 是「我沒有在這個國家看到惡劣的環境,反而是感受到老師對於教育的熱 情」並且是想要破除許多人對於至其他國家實習的迷思與刻板印象。但會 有在重要典禮上如此的發言,仍能從「骨瘦如柴」及「惡劣環境」等詞句 中看出對於馬來西亞這個位於東南亞的國家較為落後的刻板印象仍影響著 台灣學生。時間再往前推一點,2018 年 5 月 9 日馬來西亞大選後隔天,台 灣三立電視台對於馬來西亞大選做出的不實報導1,引發大馬人民不滿,儘 1. 大選結束隔天 5 月 10 日,台灣的三立電視台在晚間八點新聞報導中以將近 20 分鐘的時間報. 導馬來西亞以及其大選,但內容不僅有諸多錯誤,更將馬來西亞大選勝敗結果簡化成「親中」 與「反中」 。將反對派勝出簡化為「反中派的獲勝」 ,並廉價地將敗選的前首相納吉貼上「親中 賣馬」的標籤,忽略了此次大選主要因素在於政府貪汙、經濟低迷等民生議題(萬宗綸, 2018) 。其他報導錯誤還包括直指黃衫軍(Bersih)是一個代表華人勢力的組織,導致種族糾 紛,但事實是 Bersih 在馬來文中是乾淨的意思,是一個人民訴求乾淨廉潔的政府與選舉的活 動,參與的人更是馬來西亞三大種族(馬來人、華人、印度人)都有;以及將歷屆首相順序錯 誤擺放;還有誤解馬來西亞選舉與政治體制,直指這次勝選的希望聯盟是馬哈迪組成的政黨, 但勝選的希望聯盟是由四個政黨所組成的……等錯誤報導。爾後三立電視台在 5 月 11 日晚間十 點半發布聲明:「三立新聞 iNEWS 於 5 月 10 日晚間八點新聞報導馬來西亞大選結果,接獲許 多大馬觀眾指正,三立新聞虛心接受。針對報導未盡周延之處,向大馬閱聽眾表達歉意,敬請 2.

(15) 管只是個案不可一概全台灣媒體而論,但同樣可見台灣環境中對於馬來西 亞誤解時有所聞,甚至連大眾媒體都落入這樣的偏差當中。. 在這些事件裡,或許是少部分人缺乏國際視野,或礙於時間或篇幅而 有不完整的資訊傳遞,但在研究者日常生活中也發生類似案例,如目睹台 灣學生向來自馬來西亞的學生詢問他們是不是住樹上?是不是牽牛出門逛 街?甚至向對方提出你是不是嫁過來的疑惑等許多類似的荒謬經驗;或是 在分組時出現一位落單的馬來西亞同學,大家紛紛說組別人數已滿,但出 現一位金髮碧眼的外國人時卻熱烈展現想要邀請他加入小組。這樣的言論 和疑問更是造成了部分馬來西亞留學生在與台灣人相處上某部分的困擾甚 至形成隔閡。此外,對於馬來西亞這個「國家」的誤會,也才只是馬來西 亞在台留學生被錯誤理解的冰山一角,其他的誤解包含分不清「馬來西亞 人」跟「馬來人」的差別,以及不理解為什麼來台念書的馬來西亞華人學 生能夠流利地說出中文等。而這些議題也將在下一段落研究背景爬梳時做 釐清。. 曾經就有來自馬來西亞的大學生在 Dcard 學生社群平台上發文表示: 「我是一名僑生,來自馬來西亞。我國家的人民近十年來不停地在為民主 與社會安定而奮鬥。所以當我小時候知道台灣這個地方後,我就立志要來 看看他人口中這民主且和諧的國家。從先修班到我現在剛畢業(外加技術 性延畢),我在台灣已經快 6 年了。可是我最近越來越迷惘覺得台灣的民主 是否太過頭、言論是否太自由、這社會是否太偽善。……因為言論自由的 方便已習慣似乎造成了大家的口無遮攔的惡習。……台灣社會很善良沒 錯,但那只限於對待特定種族吧。我一直相信台灣最美的風景是人,也一 直希望如此,而這也是我最愛台灣的原因。但是其實上台灣是我見過歧視 最嚴重的國家啊,台灣愛老外,卻歧視外勞。同樣的外國人,因為膚色國 家不一樣而被歧視不覺得很奇怪嗎…?」(Dcard 時事版,2015 年 7 月 22 日)。此文後來也被許多主流大眾媒體做報導,包含自由時報、聯合新聞 網、三立新聞網、華視新聞網及壹週刊等。此事件充分表現了本研究主角. 繼續給予三立新聞鞭策與指教。」(見 https://www.setn.com/News.aspx?NewsID=378869) 。 3.

(16) 在台灣所遇到的困境,也與上述時事案例和研究者平時生活中的觀察和經 驗相互呼應。. 各種誤解言論深刻在我心中,也成為思考這個研究的開端,想要做一 個有關他們的研究,希望藉由這樣與馬來西亞人相關的研究能讓更多人了 解他們。另外再加上研究者與這些馬來西亞朋友的相處過程的交流,觀察 到他們會時常在社群媒體上分享家鄉景物或事件,或是發布有關馬來西亞 的訊息。於此節錄數個標誌性的社群媒體貼文匿名呈現,初步觀察結果如 下:在內容呈現上一方面可能會介紹馬來西亞或藉此達到一些澄清誤會或 就受到的誤會做自我調侃的效果。比如說,有個朋友分享了一個有關於檳 城的電影的預告片,並且寫下了「檳城和淡水有個相似的地方,就是曾被 殖民。檳城的福建話和台灣閩南話相似又有點差別,雖然祖先都是來自中 國大陸福建省」(圖一); 或是另一個住在東馬的友人分享了一個「東馬人 是在山洞讀書的?」的貼文,並且逗趣地寫下「住山洞的東馬人路過,沒 錯,我們都不用 cash(現金)交易,還是用 system barter(以物易物)的 喔哈哈」並加上了無奈的符號(圖二)。. 另一方面,內容也包括馬來西亞的文化情境、風景、或是娛樂美食。 比如說有個朋友分享了一個馬來西亞經典漫畫的圖文,風趣詼諧地加註了 「還記得中學老師在前面上課,我在後面看平旦漫畫!」(圖三);或是分 享了一個柔佛州(Johor,馬來西亞最南端的州屬)漂亮島嶼的介紹,不好 意思地說道「我一個都沒去過」並加入了哭臉的符號(圖四);又或者張貼 了一個馬來西亞特有飲料的圖文,並且寫道「這是小時候在餐室的回憶, 豆漿冰+涼粉!就是這麼喊的。」(圖五)等等。. 4.

(17) 圖(一)在台馬來西亞留學生. 圖(三)在台馬來西亞留學. 於臉書分享母國案例 圖片來源:取自受訪者臉書. 生於臉書分享母國案例 圖片來源:取自受訪者臉書. 圖(二)在台馬來西亞留學 生於臉書分享母國案例 圖片來源:取自受訪者臉書. 圖(四)在台馬來西亞留學 生於臉書分享母國案例 圖片來源:取自受訪者臉書 5.

(18) 圖(五)在台馬來西亞留學 生於臉書分享母國案例 圖片來源:取自受訪者臉書. 另外,剛好在本研究進行前期的 2018 年 5 月 9 日,馬來西亞舉行了第 14 屆的大選,並且歷史性的完成了馬來西亞自從 1957 年獨立以來的第一 次政黨輪替,推翻了貪污腐敗的前朝政府。在大選前後的期間,根據作者 觀察,這些在台灣的馬來西亞留學生在社群媒體上也對於家鄉的訊息有了 更熱烈的內容產出,紛紛在社群媒體上重申「大家一定要投票」、「自己的 國家自己救」,甚至在社群媒體上指導在海外遊子們如何進行郵寄選票回 國。而當確定當時之執政聯盟敗選後,也紛紛表示出自己的雀躍,留下了 「這次選舉太多事情令人感動了!」、「我的國家迎來了 61 年曾經被認為不 可能發生的政黨輪替,今天終於實現了」等感動的言論,可見社群媒體對 他們在異鄉抒發情緒來說有著重要的地位。. 從這些在社群媒體上的貼文總結,這些在台灣的馬來西亞人似乎會時 常在社群媒體上分享家鄉景物或事件來達到向台灣人解釋或是推廣馬來西 6.

(19) 亞,但同時,也與同為來自馬來西亞在台灣的友人,或是與在馬來西亞的 親友互動,在異鄉尋找家鄉的共同話題以及熟悉感。. 因為研究的議題發想,可以從身邊日常生活中的觀察開始 (Valentine,2001)。因此藉著以上的發現,我開始好奇是否在社群媒體上 發出或分享家鄉景物事件對他們來說在異鄉是一個重要的儀式,進而想要 了解此種實踐對他們來說所產生的意義,延伸探索他們成為一個在台灣念 書的馬來西亞留學生,在異鄉使用社群媒體時去建構自我的國族認同和對 母國的國族主義,或是如何將在社群媒體上分享母國景觀融入他們成為離 散群體的經驗。. 二、研究背景. 在以上說明動機之後,在台灣念大學的馬來西亞華人留學生成為此研 究的主要對象。陳向明(2002)指出在質化研究中很重要的一點為研究者 和被研究者的相互了解。研究者的文化如果與被研究者的文化十分不同, 而研究者對這種差異程度又沒有足夠意識的話,雙方的關係也有可能出現 障礙。由此可見了解研究主體背景脈絡實為在進行研究時重要課題之一。 以下將對本研究所需之背景做一整理。. 根據馬來西亞華校董事聯合會總會 2017 年 12 月統計有關 2015 年全國 華文獨中畢業生升學概況調查報告中指出,在全馬來西亞 60 所獨立中學 (為未接受政府改制而致力維護華文教育發展之中學)8655 名畢業生中有 76.1%的學生選擇升學,而選擇升學的人當中有 40.41%的人在國外升學。 選擇國外升學學生中主要管道即為台灣,占了國外升學人數超過 60%,遠 高於第二名升學國家新加坡的 13.89%。總結 2015 年獨中畢業生升學方 向,主要以國內私立大學及學院為主,其次為國外的台灣,前往馬來西亞 國內國立大學占比最低只有 0.11%(董總學生事務局,2017)。. 由以上數據,可見台灣對於馬來西亞華人學生來說是海外升學最熱門 7.

(20) 選擇,同時,也與了上一段落研究動機中所論述之馬來西亞長期是台灣高 等教育最大的外國學生來源相互應證。. 因此,我們有必要同時從台灣與馬來西亞兩國的角度來探討及理解這 些來台灣念書的馬來西亞華人留學生的形成背景與脈絡。台灣方面將討論 中華民國對於海外華人教育政策及歷史、吸引馬來西亞華人學生因素以及 與馬來西亞兩國間的關係;馬來西亞部分將闡述該國國內現況及影響華人 學子來台深造之原因,並且針對台灣人對於馬來西亞人常見的認知誤區做 釐清。值得一提的是,這些常見的誤會,或許也是成為在台灣的馬來西亞 人於社群媒體再現自己家鄉的原因之一,本研究也接著分析探討是否應證 這樣的推測。. 藉由以下研究背景的資料奠基,除了希望能使台灣讀者對這群我們身 邊一直以來數量最多人的外國學生有更多認識,同時也是對這次研究後續 分析做一連結。. (一)、台灣方面. 1. 台灣與馬來西亞兩方關係. 不論是在經濟、政治及其他領域,台灣長久以來與馬來西亞 保有密切的關係。. 馬來西亞是在1986年開始開放外資,與當時該國經濟政策有 關。根據中華民國經濟部投資業務處配合政府新南向政策,於 2016年出刊的《馬來西亞投資環境簡介》中提到在1990至1994年 時,台灣是馬來西亞最大的外資來源國。2015年,台商在馬來西 亞投資件數是24件,金額為2.97億美元,算是馬來西亞中外人投 資第七位;至於投資累積的金額,至2015年底台商對馬來西亞累 計投資121.08億美元,共2468件,是馬來西亞累計外人投資第四 8.

(21) 大國。. 政治方面,1974年後台灣與馬來西亞斷交,但到目前為止仍 設有非官方往來的代表機構,在馬來西亞是駐馬來西亞台北經濟 文化辦事處,在台灣則是馬來西亞友誼及貿易中心。其他我國在 當地駐外單位包含臺(華)商團體包括吉隆坡臺灣貿易中心、臺 灣觀光協會吉隆坡辦事處、馬來西亞台商聯合會總會、馬來西亞 留臺校友會聯合總會等(中華民國經濟部投資業務處,2017)。. 另外,兩國間最重要的是學生交流,也是與本文相關的部 分。馬來西亞學生是台灣正式修讀學位留學生最大的來源國,在 本文先前之研究動機中已提及台灣教育部對於大專院校境外學生 在臺留學人數之統計,馬來西亞學生長年位居外國學生人數之 首。除了教育部,根據中華民國僑務委員會105年統計年報,在台 灣,不論在年度分發僑生人數抑或是僑生在學人數都以亞洲地區 為最多,分發人數以馬來西亞3548人,占總分發人數之66.2%,為 各國之冠;而在學僑生就國家觀察,同樣以馬來西亞僑生為最 多,計 7,891 人,占在學僑生(不含港澳生)之 58.8%;其次為 印尼僑生計 1,624 人,占 12.1%(中華民國僑務委員會, 2017)。. 2. 中華民國僑務委員會(Overseas Community Affairs Council, Republic of China). 有關台灣僑生教育必須提到中華民國僑務委員(以下簡稱僑 委會),其為中華民國有關僑民事務的最高主管機關。早在民國 16 年(1927 年),中華民國為了推進華僑教育,適應海外僑胞之 實際需要,設置「華僑教育委員會」,當時隸屬國民政府;民國 21 年改隸屬行政院,正式成立「僑務委員會」(郁漢良,2001)。 9.

(22) 目前僑委會設有僑生處提供來台僑生各式照顧與服務,包括 多樣獎助學金、工讀金、僑生社團活動及刊物補助、醫療急難慰 問、僑生保險與健保補助及辦理多元僑生活動等(中華民國僑務 委員會官網,2018)。並且為利於管理及方便僑生取得資訊,僑委 會建置「僑生服務圈」(https://ocs.ocac.net/)單一入口網,將僑生 從就學、在學、畢業至就業及創業服務等相關資訊與政府作為做 一整合(中華民國僑務委員會,2016)。. 3. 馬來西亞華人學生來台念書之拉力. 台灣在吸引馬來西亞華人學生具有一定程度的優勢。卓福安 (2016)分析,台灣擁有高品質教育但相對低廉的學費、加上語 言方面銜接無障礙、同為華人之大部分風俗習慣相同、台灣治安 相對良好等優勢,另外,留台校友會聯合總會組織細緻,可多方 面照應留台生也是重要吸引力。吳伊凡(2010)有同樣說法,指 出基於語言與文化上的接近,儘管馬來西亞華人學生在多族裔文 化環境中成長,他們許多仍傾向習慣並認同華語教育與華人文 化,基於華語就學環境和文化親近性選擇來台。. 當然,單就台灣方面我們無法全面理解這些馬來西亞華人學 生不在國內升學而負笈來台之原因。在馬來西亞方面,影響華人 學子高中畢業後往國外升學因素包括政治與語言等因素,實為複 雜,但大致有以下幾種面向之考量:(1)馬來西亞馬來人至上─ 固打制(Quata)、 (2)不受承認的獨立中學統一考試文憑、(3) 語言熟悉。在之後的馬來西亞方面,將一一做出闡釋。. 4. 在臺念書馬來西亞華人留學生之定位. 值得一提的是,現今來台灣念書的馬來西亞學生其實不僅僅 10.

(23) 是僑生2,也有外籍生或其他入學方式如雙聯生3。或許很多人對 於僑生與外籍生的分別有所好奇,但其實對於目前這一世代的馬 來西亞絕大多數華人學生來說,僅只是入學管道的差別而已4。現 在馬來西亞華人已不像前幾代華人充斥著僑胞的心態,他們對於 自己是誰的立場就是「我是馬來西亞人」。. 在台灣方面,如何看待這群馬來西亞學生應從中華民國的僑 生政策說起。台灣會發展出僑生制度是因為在歷史上的冷戰情境 中,於台灣的國民黨政府藉著招收僑生等僑務政策作為一種彰顯 中華民國是海外僑胞的祖國,對這些「僑胞」有照顧的責任,如 此僑生「回國」升學突顯其政權的正當性,對內也鞏固統治的秩 序(范雅梅,2005)。發展至今仍保留一種由上而下的施惠心態, 且帶有著陳光興(2006)所謂台灣的南進帶有「次」帝國的想 像。因此有時候「僑生」這個身分對來台升學的他們來說也是充 滿了困擾與矛盾,甚至因僑教政策中早期有「保送」、「加分」等 措施,使「僑生」此名稱倍受誤解。洪淑倫(2009)指出「僑 生」這個名稱與身分在台灣的社會脈絡中,漸漸的與原始涵義脫. 2. 依據中華民國僑務委員會對於僑生的定義為: 「僑生指海外出生連續居留迄今,或最近連續居. 留海外 6 年以上,並取得僑居地永久或長期居留證件回國就學之華裔學生。但申請回國就讀大 學醫學、牙醫及中醫學系者,其連續居留年限為 8 年以上。」(資料來源:中華民國僑務委員會 網站。見 http://www.ocac.gov.tw/OCAC/Pages/VDetail.aspx?nodeid=1402&pid=7168) 。因此就算 是中華民國國民,只要有旅外 6 年(或 8 年)並取得僑居地有效證件者,一旦回國也擁有僑生 身分。 3. 雙聯學制是指有簽訂合約的跨國兩所大專院校之學生,能夠在原校修業滿一定期間後,可以. 以免考相關入學測驗的方式直接至另一國之雙聯簽約學校就讀,繼續修讀畢業所需相關學分, 符合兩方學校畢業資格之後即可獲得兩校學位。 4. 根據駐馬來西亞臺北經濟文化辦事處官網上「僑生與外國學生權益對照表」所述,僑生與外. 籍生法源依據分別為《僑生回國就學及輔導辦法》及《外國學生來臺就學辦法》 ,僑生依海外聯 招會所訂簡章,向我國駐外館處或僑務委員會指定之保薦單位申請,或是向經教育部核准自行 招收僑生之大學校院提出申請,並依各校訂定之僑生招生簡章辦理。而外籍生則自行向各校查 詢是否有招收外國學生,並依各校所訂定之外國學生招生簡章及相關規定申請入學。 (駐馬來西 亞臺北經濟文化辦事處,見 https://www.taiwanembassy.org/my/post/217.html) 。因此現今擁有馬 來西亞國籍的華人學生符合以上兩種資格,可自行評估使用兩者身分來台後之情況決定入學管 道。 11.

(24) 離,甚至被冠上一些負面標籤,如學業程度不好、說中文有口音 或升學制度中的既得利益者等,更提出從僑生自身的社會脈絡探 討,現在馬來西亞華人子女來台升學並未具有「歸國」之意涵。. 中華民國僑務委員會於中華民國 107 年立法院第九屆第 5 會 期僑務施政報告之〈僑務業務報告〉中也指出現在僑生與過往不 同之情況:「當前海外僑民結構已逐漸轉變為以在海外出生的第 二、 三代青年為主,對臺灣的認識與情感不如第一代移民深刻, 造成僑務聯繫較高的觸及門檻」,因此提出該會未來需強化這些學 生對台灣的認識及認同的施政方針。可看出這一世代海外華僑已 因為世代更迭而有比起對台灣,反而對於現居住國更強烈的國家 認同,甚至對於台灣毫無認識,更何況要將自己來台灣念書定位 成「回國」升學呢?. 因為如此,因身分別並非本研究探討之焦點,加上在歷史與 世代的演變下「僑生」對於他們來說只是一個入學方式的代號, 漸漸地削弱了僑委會定義僑生之「回國」念書之意義,因此本研 究將這群馬來西亞在台灣的華人學生以「留學生」統稱之,不論 是僑生或外籍生皆在研究範圍中,因為對他們來說,他們就是 「馬來西亞人」。. (二)、馬來西亞方面. 在馬來西亞方面,我們在背景中所應該了解的包括從馬來西亞國 內的角度去看這群為數眾多的在台灣的馬來西亞留學生何以形成,同 時,也提供一個了解他們的機會,這些誤解或許在某種程度上也正是 促發他們在台灣求學過程中藉由社群媒體傳遞母國景觀的因素之一。. 12.

(25) 1. 「合法的偏頗」:馬來西亞的馬來人至上主義. 從來台原因說起,若深入了解馬來西亞華人在該國受到「合 法歧視」的事實,便可以了解在台灣大專院校中為何會有這麼多 來自馬來西亞的華人留學生。而且其實不僅僅是華人,馬來西亞 三大種族之一的印度人同樣受到不平等的待遇,而這一切可以從 馬來西亞憲法(Federal Constitution;馬來語:Perlembagaan Persekutuan)以及 1971 年開始在馬來西亞實行的「新經濟政策 (New Economic Policy,NEP)」談起。. 英國殖民者離開之後,帝國主義文化仍然影響馬來西亞5,馬 來裔族群承襲殖民者的「土著/非土著」(馬來語:bumiputera/ non-bumiputera)二分法論述,企圖掌握並主導文化論述權(游雅 雯,2015:149)。綜觀馬來西亞憲法,其實可以發現有明確保障 土著(natives;馬來語:Bumiputera)的條款。華人很顯然不在受 保障的名額之中,其中最值得關注的就是馬來西亞憲法第 153 條,它明白條列了馬來西亞政府應以配額─固打制(Quotas)來 保障馬來人及東馬沙巴砂勞越原住民在公部門、教育、貿易、經 商等權益(Federal Constitution,2010)。. 從與本研究最為相關的「教育」層面來說,固打制 (Quotas)在教育上保障了馬來人與東馬原住民在教育上(如升 學)的名額,意味著即使華人在升學考試上考獲與馬來人相同的 成績,入學的機會仍低於馬來人及原住民。也因為如此,在無法 順利進入理想大學的情況下,為數不少的馬來西亞華人學子選擇 出國留學,如本研究中來台就讀大學學歷的馬來西亞華人留學生 們。. 5. 馬來西亞在獨立之前英國殖民時代稱為「馬來亞」 ,範圍是現在西馬地區,1957 年獨立之後. 稱作「馬來亞聯合邦(Federation of Malaya)」 ,由 11 州組成(現在西馬地區與新加坡) ,一直 到 1963 年東馬沙巴、砂勞越 2 州併入後改稱「馬來西亞」 ,延續至今。 13.

(26) 另外,新經濟政策(New Economic Policy,NEP)也是體現 在馬來西亞各種族不對等的一個證據。這個政策是由當時馬來西 亞第二任首相拉薩(Tun Abdul Razak)所主導,其提出的主要背 景,就是馬來西亞在 1969 年 5 月 31 日所爆發的族群衝突「五一 三事件」6,導致大馬政府宣布緊急狀態;之後成政府成立「國家 行動委員會」(National Operations Council,NOC),負責檢討及 因應當時的變局。國家行動委員會經過一年多的討論及研究,得 到最大的結論,就是認為馬來西亞種族衝突的根本原因,就是兩 大種族(馬來人與華人)有重大的經濟差距;為了要消弭族群衝 突,就必須縮小兩大種族的經濟差距,因而提出新經濟政策,目 的就是要掃除馬來人的貧窮並扶植他們(顧長永,2009)。. 此政策內容除了實質的居住地區開發,更提供馬來人許多就 業機會、設立許多照顧馬來人的銀行與基金會以提供優惠的貸款 利率或獎學金,甚至是升學的配額保障、並且在 1975 年通過「工 業協調法令」(Industrial Coordination Act)規定所有企業及廠家, 都必須至少要有 30 %的馬來人或少數民族、也給予馬來人申請創 業或從事經濟活動,包括貸款政策及行政程序的方便、最後還有 規定公部門配額保障(大約 60~70%的比例,各部門會有些微差 距)給馬來人及少數民族(顧長永,2009)。由此可看出新政策中 給予馬來人的優勢,使他們可以付出相對於華人或印度人較少的 心力而得到相同結果。. 因為如同二等公民一般的存在以及相對不平等的待遇,馬來. 6. 1969 來西亞第三屆大選,待選舉結果揭曉後在吉隆坡市區,華人反對黨—民主行動黨. (DAP)贏得許多席次,席次壓過代表政府的馬華公會(MCA) 。於是,許多華人大肆上街慶 祝這樣的選舉成果(游雅雯,2015:155) 。高喊口號如「馬來人衰退了!(Melayu sudah jatuh)」 、「馬來人回去鄉下吧!(Melayu Balik Kampung)」 (Comber,1983) 。此舉刺激了馬來 人的民族意識,又加上馬來民族主義精英的鼓動之下。在選舉後的第二天 5 月 13 日, 馬來西 亞史上最大的族群衝突爆發了,造成許多人員傷亡,死傷者以華人為眾,此即「五一三事件」 (Goh,1971;轉引自游雅雯,2015) 。確切死亡人數並無明確數字。澳洲學者 John Funston 指出有高達 439 名民眾受傷,主要也是華裔為主(Funston, 1980: 208) 。 14.

(27) 西亞華人大多選擇出國念大學,甚至畢業後就在求學地工作。世 界銀行的報告指出馬來西亞是受到人才流失的影響最嚴重國家之 一,統計指出大部分流出的人口去到了新加坡;同時也指出造成 馬來西亞人才流失的原因除了經濟狀況不佳外,社會不公(social injustice)也是影響最大的因素,主要原因包括獲得獎學金和受高 等教育的機會不平等,因此在非土著(nonBumiputera)群體中的 年輕人會有更深刻想移出的想法(World Bank,2011)。在馬來西 亞華文新聞網站光華網《大馬教育固打制的爭議》一文指出:如 今的華裔畢業生,只要考獲好成績,就會獲得外國大學的招攬, 提供免費的獎學金,讓他們繼續深造,這個數目逐年增加,而他 們在外國升學後,回國服務的幾率相當低,也就是說由於政策的 偏差,我國的人才外流現象越來越嚴重(亦鳴,2017),似乎也反 應了以上現象。. 2. 馬來西亞華文教育─「獨立中學」的成立與限制以及「統考」承 認的爭論. 根據研究者的觀察,發現台灣人對於在台灣留學的馬來西亞 學生為什麼會說中文有很大的好奇,或甚至說驚奇,也是普遍在 台灣的馬來西亞學生需要解釋最多次的問題。. 其實,馬來西亞的華文教育可說是中國與台灣地區以外成長 得最好的華教系統(馬來西亞華校董事聯合會總會,2014)。也是 大中華地區(中國、香港、澳門及台灣)之外,唯一擁有完整華 文教育系統的國家,從小學基礎教育到大專高等教育看似完備, 卻是當地華人社會一點一滴努力累積的結果,歷經黑暗時期、華 教斷層危機等重重困難(彭政添,2018)。. 15.

(28) 相較於印尼華文教育遭遇 30 年的斷層7,馬來西亞的華文教 育一直在政府政策壓制下鍥而不捨的捍衛發展。馬來西亞的華文 教育若從 1819 年在檳城所建立的第一間私塾─五福書院算起,已 經有 195 年的歷史,其中經歷無數的風雨波折,起落沉浮(馬來 西亞華校董事聯合會總會,2014)。. 有著崎嶇歷史的馬來西亞華文教育可以從兩個層面去認識, 分別是「獨中及統考」以及「華文教育與種族和政治的關聯」。. (1) 獨立中學與統一考試. 馬來西亞在 1957 年獨立後的一個《1961 年教育法令》, 其主張:「為國家團結,目標是必須從國家制度的學校中消滅 種族性的中學」。這表示所有的華文中學若不改制成「國民中 學或國民型中學」,意即以馬來語或英文授課的政府中學。將 被取消一切津貼,以逐步達到「消滅」之結果(周慧儀, 2016)。從 1962 年起,不願將主要教學媒介語改為英語或馬 來語的華文中學都成了獨立中學(獨中),即教育部將不再給 予任何財務上的資助(馬來西亞華校董事聯合會總會官網, 2018)。. 獨中學生唸完高中之後,至少已以母語的程度唸了12年. 7. 西爪華文教育協調機構副主席陳清章回憶道:1966 年 3 月 12 日是個難忘的日子,那是萬隆華. 僑中學和各地華文學校遭強暴封閉和遭掠奪的日子。華人學校、華人鄉團會館的資產,統統遭 掠奪。從此以後,30 多年印尼華人子弟完全被剝奪接受華文教育的權利,一切場所不準使用華 語華文。如果華人使用自己的語言,會遭到敵意的眼光注視,令人生畏。之後印尼國會人協通 過一系列特別法令,壓制華人,嚴禁印尼的華文教育,不準華人在印尼使用華語華文。商店招 牌、報刊、書籍、一切華文媒介的媒體,都被禁止。外國的華文書報雜誌,一律禁止入口。在 公共場合使用華人自己的語言交談,都會招來仇視的目光,甚至干涉和威脅。從此印尼華教和 華社團體進入了漫長的嚴冬黑暗時期(鄭昭賢,2016) ,見 https://asean.thenewslens.com/article/48499。這樣的現象一直持續到 1998 年才終於漸漸緩和。 16.

(29) 的華文;因此這些獨中生的華文流利程度並不輸給一般的臺 灣及中國大陸的學生。以獨中畢業生的華文程度以及所具備 的高中畢業資格,他們要銜接以華語文為教學媒介的高等教 育是較無困難的(卓福安,2016)。此論述可對於上揭馬來西 亞華人學生會說流利中文予以印證。. 至於統一考試(獨中統考),對馬來西亞的華人來說,代 表的是他們捍衛華文教育的精神與價值(陳錦松,2018a)。 此考試從 1975 年開始由董總8舉辦的屬於華文獨立中學的內 部考試。此考試頒發的文憑稱為統一考試證書,英文名稱為 Unified Examination Certificate,簡稱 UEC,其舉辦目的為: (1)統一衡量各華文獨立中學的學術水平。(2)為華文獨立 中學畢業生的升學和就業製造有利的條件。(3)為本地大專 院校和外國高等教育機構提供招生的學術依據。(4)為社會 人士提供一項徵聘人才的依據(馬來西亞華校董事聯合會總 會官網)。. 早期統考的主辦是因應《1961 年教育法令》的實施,當 時政府停止爲華文中學主辦初中及高中考試,從 1962 年至 1974 年,華文中學或華文獨立中學沒有一個特別爲它們設立 的統一考試。各校自己辦畢業考試和頒發畢業成績證書,沒 有統一考試將無法真正了解獨中的學術水平,也使學生應徵 工作時沒有一個客觀的「憑證」(陳錦松,2018b),後來也陸 續受到國內私立大專院校及許多外國大學的承認。. 8. 在馬來西亞華文教育中有兩個重要的組織,一為「馬來西亞華校董事聯合會總會」,另一為. 「馬來西亞華校教師會總會」 。前者簡稱「董總」 ,是馬來西亞華文教育運動的領導機構,統一 全馬獨中資源、統籌教科書與籌辦統一考試,建立起華文教育的公信力,被譽為「華人的教育 部」 (馬來西亞華校董事聯合會總會官網;彭政添,2018) ,且與後者緊密配合,共同維護馬來 西亞華文教育,人們常將這兩個組織合稱「董教總」 。. 17.

(30) 儘管如此,到目前為止馬來西亞政府尚未承認統考文 憑,意味著這些考統考的學生無法以此文憑去申請當地國立 大學。. (2) 華文教育在馬來西亞與種族和政治的關聯. 所謂馬來西亞華文教育的崎嶇歷史,研究者認為可以從 幾個面向去理解:華文教育歷史上各式的政府打壓─單元化 教育政策的推行、以及統考承認上的種族議題。. 其實統考的承認與否一直在馬來西亞是爭論不休的議 題。馬來西亞在 2018 年 5 月 9 日的大選,人民成功推翻自馬 來西亞 1957 年獨立以來持續執政長達 60 多年的國民陣線 (BN)9,並由「希望聯盟」接替執政,完成了馬來西亞歷 史上第一次的執政黨輪替。在希望聯盟選前的「競選宣言」 中最引起討論的除了減輕經濟負擔(如廢除消費稅 GST)、 改革行政與政治機構、促進公平與平等的經濟(星洲網, 2018 年 3 月 8 日),還有在第 50 號承諾中指出的「恢復公立 大學和高等教育的權威」其中提到「希望聯盟將承認統考文 憑,讓獨中生可以以統考的成績申請進入本地國立大專學 府,申請者只需在大馬教育文憑(SPM)的考試中,獲得國 文(馬來文)單科優等(kepujian)或以上的成績;統考文憑 也將受鑑定,以確保其水準和現有國立大學的入學門檻相 等」(希望聯盟大選宣言中文版,2018)。在公布之後關於. 9. 馬來西亞的政治體制是「君主立憲之聯邦政府」 ,採用的是一種由數個政黨聯合組成政黨聯盟. 執政的制度。國陣是由號稱最大勢力的馬來民族統一機構(簡稱巫統,UMNO)是由馬來人組 成、還包括了華人勢力的馬來西亞華人協會(簡稱馬華,MCA) 、以及印度人勢力的馬來西亞 印度國民大會黨(簡稱國大黨,MIC)等所聯合組成的政黨聯盟,全名為「國民陣線」 (馬來 文:Barisan Nasional。簡稱:BN) 。 18.

(31) 「承認統考」這件事情,也一如既往地引起全國廣泛的討 論。日前希望聯盟順利當選,但對於「承認統考」仍在研議 中,畢竟承認統考所涉及的層面廣大,除了平等、種族外, 其實也離不開政治。. 在種族平等議題上來看,希望聯盟勝選後兩個月,「一群 反對政府承認獨中統考的人士,今午聚集國家清真寺,打算 遊行到十合購物廣場,以對政府打算承認獨中統考文憑一事 提出抗議。」(星洲網新聞,2018 年 07 月 21 日)。這群人是 馬來人,或許我們可以將此舉動理解為擔心承認統考之後他 們受壓縮的權益。如前所述,馬來人在馬來西亞享有優先 權,並且是受憲法保障的,承認統考如此作法是否因此違反 了這樣的概念。馬來西亞是個多元種族的國家,但政策上強 調馬來西亞要發展一個以馬來文為主要教學媒介語的教育制 度,因此爾後任何有可能挑戰馬來文地位的教育議題都會刺 激馬來裔的神經(卓福安,2016)。. 而從政治角度觀察。統考不斷地成為選舉的「花招」,華 社10(華人社群)在馬來西亞的政治漩渦裡翻滾,力求政府 的「施恩」承認統考的地位(陳錦松,2018b)。而我們能夠 從「紅衫軍事件11」看出馬來西亞華人在其社會情境中的弱 勢地位,因此也可以合理解釋上述文獻使用「施恩」這種有 明顯上對下的字眼。馬來西亞華人社群馬來西亞與政治一直 有著關聯,像是「承不承認獨中文憑」演變成了每逢大馬選 舉必被政客炒作的議題,但至今卻沒有一次兌現過(周慧. 10. 馬來西亞「華社」 (華人社群)由「華人社團組織(華團)」 、「華文源流教育(華教) 」以及. 「華文報刊(以華文為媒介語的媒體) 」三者共同成為馬來西亞華社的三大支柱。 11. 紅衫軍事件於 2015 年 9 月 16 日發生,由巫統(UMNO)─當時執政黨聯盟之一─的成員發. 起,於首都吉隆坡街頭出現「916 馬來人尊嚴大集會」 。約 3 萬名著紅衣的人士聚集,多半是馬 來人,力挺身陷貪污醜聞執政聯盟政府,並且喊著譴責馬來西亞華人的口號,甚至有集會者帶 著印有「馬來人的忍耐有限」及「消滅國民型華文小學」等字眼的大字報(Sid Weng,2015) 。 19.

(32) 儀,2016)。選舉期間往往成為朝野爭奪選票的籌碼,選後礙 於政治因素考量,執政的一方始終沒有意願去面對和解決該 課題(莊華興,2018)。. 延續上段所述,華人在馬來西亞的相對不利地位,加上 政府對華文教育的不支持,促使很多馬來西亞的華人學子會 在高中畢業後出國念書。本來政治的歸政治,學術的歸學 術,但統考的承認與否也讓我們見證了無情的政治對獨立學 術的嚴重傷害(陳錦松,2018b)。這也是他們會出國來台升 學的因素。. 儘管新政府上任後華人對於新政府對於各族公平施政抱 有莫大期望,但綜觀先前案例以及研究者本身與數位馬來西 亞友人討論之結果,認為此類種族問題較無可能在短時間內 解決,仍有一長段路要走。. 3. 馬來西亞人?馬來人?馬來西亞華人?. 馬來西亞是個多元種族的國家,由馬來人(巫裔)、華人(華 裔)、印度人(印裔)三大種族共同建構而成。在馬來西亞統計局 2017 年 7 月 14 日公布的最新人口統計和預測報告中指出:2017 年土著(Bumiputera)佔公民人口百分比將相較 2016 多出 0.2%, 達到 68.8%;華人(Chinese)則減少 0.2%,佔 23.2%;印度人 (Indian)則保持在 7%;其他則為 1%(Department of statistics Malaysia,2017)。報告中所用的 Bumiputera,是指馬來西亞的原 住民(土著),包括馬來半島上的馬來人,及沙巴(Sabah)及砂 勞越(Sarawak)的少數民族12,然而馬來人就是這些「原住民」. 12. 沙巴和砂勞越位於東馬。其中少數民族(原住民)根據憲法的 160 條第 7 項,這些當地的原. 住民種族包括:烏吉丹族(Bukitan) 、比沙亞族(Bisaya) 、杜順族(Dusun) 、海達雅族(Sea 20.

(33) 的最多數 (顧長永,2009)。. 以研究者本身經驗,分不清楚「馬來西亞人」、「馬來人」兩 者的差別,是大部分台灣人對馬來西亞人最常見的認知錯誤之 一,或是不明白這群來自馬來西亞華人留學生為什麼要說自己是 「馬來西亞華人」而誤認為他們是不是對自己的國家沒有認同感 等。然而因為台灣是一個種族相對單純的社會,意指不同於馬來 西亞會有三大種族共同生活,或是三大種族的節日皆會成為國定 假日等事實,對於不同種族組成一個國家較無概念,以至於認為 馬來人就是馬來西亞人的簡稱,因此用「馬來人」來稱呼在台灣 念書的這群學生,同時也造成他們的困擾。而這樣的誤會,促使 這群在台灣的馬來西亞人藉由使用社群媒體的方式一方面推廣自 己的母國馬來西亞,一方面也為對這類的誤會做出解釋,甚至是 自我調侃。比如說,一位友人分享了一篇有關釐清馬來西亞人、 馬來人,以及其他常見對於他們的誤會的文章,並寫上「我是馬 來西亞人,請不要叫我們馬來人!」等說明來表示自己的身分。. 上段已經提及馬來西亞是由馬來人、華人及印度人共同組成 的國家,當然也還有原住民。他們全部都是馬來西亞人,但並非 都是「馬來人」。簡而言之,馬來是民族,馬來西亞是國族,該國 不是一個單一的國家(番仔火,2017)。若再說的白話一些,馬來 西亞是指稱一個國家,馬來人是指稱一個種族,馬來西亞這個國 家中有很多種的種族,但不論什麼種族,他們都是「馬來西亞 人」。. Dayak)、陸達雅族(Land Dayak) 、戈達央族(Kadayan) 、加拉必族(Kalabit) 、加央族 (Kayan) 、肯亞族(Kenyah) 、馬蘭諾族(Melanau) 、魯加族(Lu gat)、呂宋族(Lisum)、馬 來族(Malay)、姆魯族(Murut) 、本南族(Penan) 、希漢族(Sian) 、達加族(Tegal) 、達布族 (Tabun) 、烏吉族(Ukit) (顧長永,2009:202) 。 21.

(34) 4. 馬來西亞華人歷史與其認同議題. 馬來西亞華人的意識其實一直以來是複雜的。何國忠 (2006)說明了當時馬來西亞華人身分認同主要可從兩個層面探 析,首先在國家對外的認同上,馬來西亞華人無庸置疑的認為自 己是馬來西亞人,但在對內的族群身分認同上,主要建立在文化 框架上,因此促成「同化」與「差異」的兩種局面,所謂同化係 指減少華人群體之間的差異,如:客家人、福建人、廣州人等 等,但相對於馬來西亞其他族群,則形成了差異局面,在這種情 況下,形成了「華人」的一種身分認同。這段文獻可說是對於馬 來西亞華人的認同意識做了最佳解釋。簡單來說,呈現出的是一 種對外有堅定的「馬來西亞人」意識,但在國內,又會形成一種 「我是華人」的概念。. 馬來西亞憲法第 152 條明文規定了馬來西亞的國家語言是馬 來文。馬來西亞華人早期成為一個移民的群體,從許多的馬來西 亞華人或華人文學研究中可看出馬來西亞華人在馬來西亞的認同 變遷脈絡。. 例如游雅雯(2015)在馬華文學的脈絡梳理研究中指出馬來 西亞華人可依據年紀有不同的認同意識。老一代的華人在殖民時 期至建國初期,有較強烈的文化鄉愁及回歸意識,甚至大多認為 自己是中國人;第二、三代華人,甚至以後的新一代馬來西亞華 人,他們皆出生在馬來西亞、受馬來西亞教育、生活所接觸的都 是馬來西亞經驗,中國經驗對他們來說不過只是祖父母輩說故事 的題材,此時的他們雖擺脫不了自己來自中國的事實,不過認同 自己是馬來西亞人(游雅雯,2015:149)。而華人國族認同在歷 史中逐漸演變,從早期「方言族群認同」演變到「華僑認同」, 最終成為政治認同的「華人認同」(吳小保,2012)。而研究者 認為最終的「華人認同」是建立在身為馬來西亞人的原則上,換 句話說,從華僑轉變為華人的認同,是因為他們已開始認同自己 22.

(35) 是馬來西亞人,才從「僑」這個用字轉變為表明種族的「華 人」。. 然而在馬來西亞建國初期,華裔與巫裔共同建立獨立民族國 家,因此在國家認同上已經開始效忠馬來西亞,無奈獨立建國後 巫裔仍懷疑華裔的國家認同與效忠程度,促使華裔的自我失落 感,進而提升華裔的自我意識(駱莉,2014)。可見其建國初期 華人意識有些微的朝向強調自己的華人身分的傾向。. 之後,馬來西亞政府有許多有關「馬來西亞共同意識」的政 策推廣,來加強馬來西亞為一體的概念。1991 年時任首相馬哈迪 (Mahathir Bin Mohamad)提出「馬來西亞國族」(Bangsa Malaysia),塑造馬來西亞人共同的馬來西亞觀念。當時重要政 策之一「2020 年宏願」(Wawasan 2020)倡議馬來西亞將在 2020 年進入先進國家之林,並指出,馬來西亞成為一個先進國, 必須克服九項挑戰,其中第一項就是:建立一個團結、具有共同 目標的馬來西亞,國家和平、領土完整、族群融合、生活和諧、 充分合作,塑造一個忠於君國和為國獻身的 「馬來西亞國族 (Bangsa Malaysia)」(游雅雯,2015:160)。在此時可看出當 權者態度的轉變,這樣的「馬來西亞國族」概念推行也一定程度 上影響了馬來西亞華人的認同意識,深化「不論什麼種族,我們 都是馬來西亞人」的觀念。對於新一代的馬來西亞華人,如本研 究中來台升學的學生這一代來說,意義在於漸漸脫離早期移居馬 來西亞的華人的原鄉概念停留在中國而已逐漸轉向認同馬來西 亞。. 2009 年,時任首相納吉(Najib Razak)提倡「一個馬來西 亞」(Satu Malaysia)的理念 ,又能再次見到不分種族以馬來西 亞作為共同認同的強化。儘管最後因當時首相納吉的管理不當及 貪污醜聞受人民唾棄,但仍不能否認此意識在馬來西亞歷史上的 重要性。 23.

(36) 對於這樣的意識實踐,最明顯的例子可以在現任馬來西亞財 政部長林冠英曾經在 2018 年馬來西亞首次政黨輪替後政府執政的 一個記者會上(5 月 12 日),回應外國媒體的對於他成為相隔 44 年後馬來西亞由華人掌握財政部的感想時體現,他說道:「我不以 華人自居,而是馬來西亞人」。充分驗證了現在馬來西亞人華人的 立場。並表示,當選後當務之急是焦點集中於幫助馬來西亞人, 我們這裡「全都是馬來西亞人」(光華網,2018 年 5 月 13 日)。 僅管有人表示若更「完美」或「高明」的回答應是:「我雖然是華 人,我更是馬來西亞人」(何啟良,2018),但不可否認其中可見 現在馬來西亞華人擁有整體不分種族的國家意識。. 以上例子顯示出,對於新一代馬來西亞華人來說,他們已消 除對於中國作為原鄉的概念。研究者曾經與馬來西亞友人討論此 類議題,而他們的回答指出「當我們獨立的時候也宣布了,現在 在馬來西亞的任何一個人,都可以拿到公民權,都是馬來西亞 人,已經不是中國人;因為他給你的國族身分就是一個馬來西亞 人。現在馬來西亞華人也已經到了第四代了,我們這年紀大部分 都是第三代,嚴格來說,在我們生活中從第二代我父母那一輩的 人就已經開始不是中國人的認同了,而是馬來西亞人(之後成為 本研究受訪者 D)」。由此可見現在要談馬來西亞華人的原鄉意 識,歸屬及認同感可說是完全屬於馬來西亞,已經擺脫歷史上的 馬來西亞華人原鄉概念依然是中國的現象。同時,也可證實 1991 年首相馬哈迪提出「馬來西亞國族(Bangsa Malaysia)」有凝聚 馬來西亞華人作為馬來西亞人的作用,使馬來西亞進入整個國家 不分種族皆為一體的情感,同時也正是目前世代的馬來西亞華 人,不再僅把焦點關注在自身種族身分─華人,而是對這個國家 ─馬來西亞有更深厚國族的認同思考。. 因此,馬來西亞華人會稱呼自己是馬來西亞人,這樣的認同 跟他本身華語能力好或差並無關係,同時他們也不需要去「適 24.

(37) 應」馬來西亞,因為對他們來說,馬來西亞這片土地原本就是他 們認同中的母國。. (三)、研究背景小結. 延續第一部份的研究動機,本節提供許多本研究主角─馬來西亞 華人的背景資訊,包含從台灣與馬來西亞兩國的角度去理解來台升學 之原因,以及解釋台灣人對於馬來西亞多數不清楚的誤區,敘述了台 灣人對他們常見的誤會。這樣的背景與誤會自然地也成為在台灣的馬 來西亞留學生一個社群媒體分享的素材,成為他們會有此實踐的原因 之一。. 另外,在研究進行中的馬來西亞大選憑藉著選前馬來西亞國內反 政府貪腐與經濟狀態不佳,以至於致力於換政府的熱潮,加上成功推 翻政府完成歷史上第一次政黨輪替的感動情緒,無疑地在當時提供了 一個更熱烈的環境使這群留學生們有更多在社群媒體上產製家鄉內容 的可能。. 以上脈絡爬梳不僅期待讓更多人認識他們與他們的國家,同時更 重要的是奠基了研究主體的背景知識,使研究後續在分析時能更清楚 了解他們在台灣使用社群媒體上分享母國景觀與訊息的原因或其書寫 目的,進而在此之中看出現代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社群媒體,是如 何影響著這群在台灣的馬來西亞留華人留學生。. 順道一提,除了討論以上在馬來西亞的華人與馬來人的現象外, 我們不可忽略的是馬來西亞還有印度裔這個族群,儘管他現在不在我 們此次研究討論範圍之中,但我們必須理解馬來西亞仍有這個種族的 存在。. 25.

(38) 第二節、研究者位置. 這個部份將分為兩個部分定位此研究,以及我成為這個研究的作者在 研究中所在位置。第一部分是觀察並提出類似研究,進一步點出本研究在 這領域研究中之定位。第二部分則敘述我身為研究者與研究場域和受訪者 的關係。. 綜觀許多博碩士論文關於馬來西亞的研究,多半因為接近性和熟悉的 緣故,幾乎都由馬來西亞學生完成。如潘文杰(2016)所撰之〈馬來西亞 華語電影與認同政治:以周青元電影為例〉,他利用一年一度的華人新年 期間回國,並觀察馬來西亞華語電影產業的改變,如馬來西亞當地消費者 漸漸從支持外來(如香港)賀歲片,轉而支持本土華人賀歲片,藉此啟發 研究。這類研究者總是能利用他們身為馬來西亞人獨有的經驗或觀點,去 製成研究。相較之下,研究者本身為土生土長台灣人,雖並無辦法擁有馬 來西亞人在馬來西亞當地現場的經驗,但我能從在台灣遇見馬來西亞友人 的經驗,從旁觀者的視角去理解馬來西亞在台留學生,藉此察覺出他們在 社群媒體上有關家鄉分享的實踐,並進一步發掘出此實踐之意義,估計將 更能豐富研究。. 另外,儘管研究者本身是台灣人,但如第一章所提到,因長期與馬來 西亞同學相處及生活上的觀察經驗,在本研究中我將更加以更加融入受訪 者的角度去進行,與他們站在一起。不將研究對象視為他者,而是秉持與 被研究者互為主體的原則,從這群研究主體的角度出發,經過與他們的共 同生活,瞭解他們在母國與現在身處異鄉成為離散群體的經驗去探究社群 媒體對他們而言的生命經驗與意義,為此研究帶來更深刻的結果。但在融 入他們的同時,也時刻提醒自己還是務必拿捏好遠近,不要因為自己已經 有長期相處經驗而有太多預設立場,期待能在研究過程的傾聽中發現更 多。. 26.

(39) 第貳章、文獻回顧. 第一節、全球化下的新媒體角色與認同. 為什麼在一個離散群體的認同議題研究中要提到全球化的概念?在整 理認同相關議題的研究中,離散群體是一個很重要的研究對象,而離散群 體形成的背景,正是跟全球化有不可抹滅的關係。. 本研究中的主角─在台灣的馬來西亞人作為離散群體的一種;所關注 的使用社群媒體也正是對全球化有著不可分割關係的新通訊科技的新媒 體。. 一、全球化、全球化下的移動與新媒體. 全球化造成了訊息快速的流通,同樣人的移動也更加頻繁。本節首先 論述全球化的定義,接著討論本研究主要對象─離散群體的形成與全球化 的關聯,同時探討在數位媒體盛行之下對全球化造成的影響,進而理解到 新媒體是如何劇烈的影響現代全球化社會下的每一個人。. 我們可從 Steger(2003)的著作中一窺全球化的脈絡,他將 1750~ 1970 年歸類並命名為全球化的一個近代時期(The modern period),從 18 世紀後期澳大利亞和太平洋島嶼開始納入歐洲主導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交 流之中開始,可察覺出全球化的事態,書中也指出 1850 年至 1914 年之間 全球貿易量有極為顯著的成長。另外,還有重要指標包括全球性品牌的出 現(例如:可口可樂)、電報的發明(1866 年出現橫渡太平洋電報)、20 世紀大量流通的大眾傳播媒體(報紙、雜誌、電影、電視等)。在 1970 年 代以後達到全球化的另一次大躍進,Steger 於書中歸類為全球化的當代時 27.

(40) 期(The contemporary period),全球相互交流有大幅度的擴展和加速,憑 藉著數位通訊科技的進步也幫助了全球化的發展(Steger,2003)。. 從定義上來看全球化,台灣學者張家銘指稱全球化:「是一種過程, 在相當程度地去除時空的囿限下,將無形的全球意識或有形的政經事務予 以重整排序,指向世界趨向於一體的互賴脈絡。該脈絡所起之作用,同時 滲透到政治、經濟、文化等範疇,使全球性事務的起因、過程相互影 響。」(張家銘,2002:91)。. 國外學者紀登斯(Giddens)界定「全球化」指的是一個時空延展的過 程,簡單來說,就是全球社會關係的集約化,其形成現象是遠處的事件會 影響在地的事件形成,反之亦然(Giddens,1990)。Robertson 在他的著 作中論述全球化為「同時具有世界的壓縮(compression of the world)和整 個世界作為一體的意識強化(intensification of consciousness of the world as a whole)兩個層面的意義」,並且接著提到麥克魯漢(Marshall McLuhan)對全球化觀點的貢獻,說明了全球化這個概念受 Marshall McLuhan 最早在其著作《Explorations in Communication》 (1960)中提及 「地球村」(Global Village)的影響很大,並強調了其對全球「壓縮 (compression)」、「縮小(shrinking)」的特性描述(Robertson, 1992)。. 麥克魯漢(Marshall McLuhan)是提出地球村(Global Village)概念最 重要的人。電子時代的新相互依存為世界重塑了「地球村」的形象 (McLuhan,1962);電子媒介將取代印刷、時鐘和貨幣等工業媒介,而速 度是其主要特徵,我們可以憑藉著電流進行全球性的擴張,立即地與其他 人類的經驗產生關聯(McLuhan,1964)。現代盛行的新興傳播媒體(如網 際網路以及其延伸的產物如社群媒體等)的出現,可以說是應證並實現了 麥克魯漢在 1960 年代即提出具有前瞻性意義的「地球村」概念。這些新科 技以及新媒體的出現對我們現在生活中常見的通訊和傳播媒體帶來顯著性 的影響,使任何資訊能夠突破地理界線,克服距離限制,廣泛地在全球流 通,成就了真正的地球村。 28.

(41) 另外,阿帕杜萊(Arjun Appadurai)(1996)對全球化討論所提出的 「五大景觀」即能成為支持以上論述的證明,同時也是討論全球化中最重 要的準則。這五大景觀是「族群」、「財經」、「媒體」、「科技」、「意識形 態」(鄭義愷譯,2009),其中第一個景觀及提到「族群」的移動,可見人 的流動確實可被視為全球化下顯著的結果之一。本文中主角─在台灣念書 的馬來西亞華人留學生,也是全球化下人口流動的族群。. 在全球化下的世界中形成地球村,社會上人物的流動更多,資訊與人 們互動也更加頻繁,因此出現越來越多離鄉而居的離散群體。離散者是在 全球化社會中越來越多的群體,這些離散群體以高科技產品與家鄉聯繫, 更快地獲知家鄉的消息(陳銳嬪,2007)。這些在異鄉的群體會利用新媒體 與科技產品如網路及行動裝置與家鄉聯繫,能夠及時的獲得家鄉及家人的 消息。網際網路的出現無疑讓這樣的舉動更加的便利,社群媒體更是增進 了訊息的流動,創造了更多離散群體能與家鄉緊密連結的機會。這樣的現 象成為一個離散者的習慣,他們進一步將在社群媒體上與家鄉連結,因此 會有一些在社群媒體上生產母國景物的舉動,期待著能與同鄉(不論是同 為離散群體或在家鄉的人們)或所居住地的人們進行互動。這也成為本研 究關注焦點的背景,全球化下人們和訊息的流動,讓利用網際網路而盛行 的社群媒體,成為離散者連結家鄉的一個重要平台。. 二、全球化下人的遷移與認同形構. 當在全球化的潮流下,人們移動變得更容易,訊息傳遞也因新興通訊 科技而完成於頃刻之間。人和訊息的移動能力都因此提高,在此情境下, 對離散群體意識上產生了影響,進而有了「認同」議題的討論。. 台灣的學者林信華主張因為在社會電腦化(the computerization of society)的影響下,民族國家邊界發生軟化的現象,時空上距離被大量資 訊以新通訊科技方式填補,進而造成了後現代社會認同的變化─從自我單 29.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第十條 香港特別行政區應當通 過學校、社會團體、媒體、網絡 等開展國家安全教育,提高香港 特別行政區居民的國家安全意識

指西周時居住在 東南亞的越裳氏 派使者晉見周成王 歸國時成王為了

總圖 1 樓、2 樓與 4 樓、社科圖 1 樓及醫圖 1 樓均設 有圖書滅菌機,方便讀者就近自助使用。操作容易,.

Whatsapp、Youtube、虛擬實境等)。社交媒體(social media)是可

• 1961 年Lawrence Roberts使用低速網路線 將劍橋與加州的電腦相連,展示廣域網路 (wide area network) 的概念..

作者/編者 插圖者 譯者 出版地 出版社 出版年份 叢書 主題.

媒體可以說是內容、資訊最大的生產者,但受制於 國際社交媒體及搜尋平台的經營手法,本地主流媒 體在發展網上業務時,面對不公平的競爭。 這些

根據研究背景與動機的說明,本研究主要是探討 Face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