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回顧

第一節 科技使用相關理論

在探討視障者使用電腦的動機之前,需了解科技使用相關理論的內涵。

本節所提到的理論分別為數位落差理論與科技使用模式,這兩個理論均用於 建立本研究之架構,包括概念的形成與訪談大綱的設計。

一、 數位落差理論

由於視障者屬於弱勢族群的一環,在電腦與網路的使用方面必然和明眼 人有所差距,所以從數位落差的角度切入,有助於了解視障者在電腦與網路 的使用上面臨哪些困境。

以下分成兩部分:第一部分探討數位落差的內涵,包括數位落差一詞的 緣由、數位落差定義的流變、數位落差的構面等;第二部分則探討影響數位

落差的因素。

(一) 數位落差的內涵

在資訊科技逐漸發展的同時,人們也開始關注數位落差的議題。數位落 差的概念於 1990 中期開始被陸續提出,使用過的詞彙包括資訊不均、資訊鴻 溝、知識鴻溝等,而數位落差(Digital Divide)一詞則是在美國商務部國家通信 及資訊委員會(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s and Information Administration, NTIA)於 1998 所提的 Falling Through the Net II: New Data on The Digital Divide 中正式出現。NTIA 的報告一開始以電腦設備與網路的有無做為衡量 指標,後繼的研究者認為這樣的指標有其侷限,於是將研究的重點轉移至影 響數位落差的社會、心理與文化等背景因素。而後數位落差的論述擴展到資 訊素養層面,將使用者的電腦技能、資訊搜尋能力等加入衡量指標,隨著時 代演變,資訊素養的內涵亦持續擴展。是故數位落差其實是一個變動的觀念,

隨著時代、國情的不同,所探討的角度也不一致。(NTIA, 1999; van Dijk, 2006;

行政院研考會,民 101;曾淑芬,民 94)

曾淑芬於民國 91 年進行台閩地區數位落差調查,對象為全國 15 歲以上 的公民(曾淑芬,民 91)。她將所有的觀察變項利用探索性因素分析(EFA)與驗 證性因素分析(CFA)做進一步的釐清,經過兩階段的因素分析,最後得到結 論:數位落差可涵蓋「資訊近用」、「資訊能力」、「網路素養」、以及「工作溝 通性」四個潛在變項。而後曾淑芬在民國 94 年所提出的報告中重新定義數位 落差,將之分為「資訊近用」、「資訊素養」與「資訊應用」三個構面。曾淑 芬認為,資訊近用與資訊素養兩者是屬於個人的網路整備度,而這樣的資源 積累,將促使個人將電腦網路帶入並應用在日常生活中,是為「資訊應用」, 包含「工作應用與學習」與「生活應用」兩者,其中工作應用與學習部分包

含工作溝通性與成人繼續教育,生活應用部分則包含公民使用行為與電子商 年 6 月 10 日。檢自:http://www.rdec.gov.tw/public/Attachment/171515192371.pdf

數位落差的構面反映了各種層次的資訊傳播科技使用情形,首先是擁有 設備,接著是學會如何使用設備,最後在擁有設備與學會使用設備的基礎之

下,經過日積月累的使用而培養出來的資訊科技應用經驗,以下引用 van Dijk(2006)對數位落差所定義的四種概念(如圖一),綜整各個學者對於數位落 差的論述如下:

圖一

van Dijk 對數位落差定義的各種層次

資料來源:van Dijk, J.A.G.M. (2006). Digital divide research, achievements and shortcomings. Poetics, 34, 221-235.

1. 動機近用(Moticational Access)

在各種數位落差的論述中,僅 van Dijk(2006)將動機因素獨立出來討論,

即數位落差的指標不只侷限於設備的擁有與否,還包括使用設備的意願。德 國 ARD-ZDF 與美國 NTIA 等機構的調查,指出人們拒絕使用電腦且拒絕連 上網路的理由有:沒有需要、沒有時間、拒絕使用、缺乏金錢、缺乏能力。

早期的研究多陷入「有」或者「沒有」的二元迷思,以此為標準來判定人們 在資訊世界的「內部」與「外部」,認為擁有設備就一定會去使用它,未考慮 使用者本身是否有意願使用。動機近用可用社會文化和心理因素的角度來解 釋,後者佔此類研究的多數,例如電腦焦慮、科技恐懼等。

2. 實體近用(Material Access)

實體近用的概念多以「資訊近用」稱之。資訊近用是早期用以衡量數位

落差之標準,以「是否擁有電腦設備」或是「是否能夠上網」來決定資訊的

「擁有者」與「未擁有者」1。近年衡量資訊近用的指標,除了是否擁有電腦 設備之外,還包括了網路是否為寬頻,以及上網時數與上網年數等延伸項目。

曾淑芬(民 91)將資訊近用的指標分為「網路近用」與「網路使用行為」,前者 為衡量個人在網路近用上的廣度,測量個人是否使用網路,例如:過去一個 月的網路使用比例、寬頻網路的使用比例、在家上網的比例等;後者為衡量 個人在網路使用行為上的深度,亦即個人使用網路的概況,例如:使用網路 的地點、時間、年數等。而行政院研考會(民 99)數位落差調查報告,則是分 成「資訊設備近用」與「資訊近用頻率」,和曾淑芬採用的指標大致相同。

隨著資訊設備擁有率與上網率的提升,學者專家關注的面向不再侷限於 資訊近用,他們開始到注意擁有設備者使用電腦網路的差異性。Hargittai(2002) 提出「第二級資訊落差」(Second-Level Digital Divide)的概念,認為減少數位 落差不僅需要提升近用性,還需要注意到次一個層級的數位落差問題-亦即 有效率地在網路上查找資訊的能力。曾淑芬(民 91)亦認為除了資訊設備近用 機會,資訊技能素養也是數位落差的重點研究項目。

3. 技能近用(Skills Access)

過去的文獻多以有無設備,或能否上網作為數位落差的判定標準,而這 也將科技使用行為侷限在「有使用」與「未使用」之二元分類。Hargittai(2002) 觀察網路使用技能的不同,發現人們進行搜尋的方式十分多樣,且在網路上 找到各式內容的能力及花費的時間也都不相同。換言之,亦即相同的實體條 件之下,每個人使用設備的方式與效能仍有所不同。

van Dijk(2006)提出技能近用的概念,此一概念又稱為「電腦、資訊或多

1 NTIA(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s and Information Administration)將數位落差定義為:

資訊擁有者(have)與資訊為擁有者(have not)之間的不均現象(NTIA, 1999)

媒體素養」、「電腦技能」或「資訊資本」等。為數不多的技能近用文獻中,

有些研究採用電腦學習者的測驗成績,有些研究則讓受訪者衡量自己的電腦 能力,有些則是在實驗室環境下讓受試者親自操作電腦。這些研究結果指出:

技能近用的落差較實體近用的落差還大,且在已開發國家,實體近用落差已 逐漸縮小,而技能近用落差則持續擴大。有趣的是,傳統素養程度越好,電 腦技能程度也越好,另外人們透過持續操作所學到的技能,也較透過正規系 統學習還來得多。(van Dijk, 2006; van Deursen & van Dijk, 2010)

資訊素養(Information literacy)的概念近似於技能近用,可用以了解一個 人是否擁有有效率的吸收並運用資訊之技能。素養(literacy)原本指涉的是個 人在文字識讀方面的能力,其定義為「理解以及對外界做有意義溝通所需要 的能力」(吳美美,民 93)。在資訊時代中,繼平面與傳統的傳播媒體之後,

資訊載體成為獲取資訊的重要管道,「資訊素養」的概念也應運而生。早在 1974 年,Zurkowski 便對資訊素養下了定義:「在資訊社會中理解以及對外界 做有意義溝通所需要的能力」;美國圖書館學會(ALA)對於資訊素養的定義為:

「有效辨識、評估、尋獲與使用資訊的能力」;McClure(1994)將資訊素養分 為傳統素養、媒體素養、電腦素養,與網路素養四個層面;吳美美(民 93)認 為資訊素養是:「有效發現自己的資訊需要、尋找資訊、判斷和呈現資訊,以 及使用資訊的能力。」;胡立耘(民 94)認為資訊素養為:「理解資訊的能力、

本身具備的知識,以及運用資訊的能力。」

綜合各學者的論述,資訊素養可看作是資訊時代中,一個人對於資訊的 識讀、運用與評估之能力。在此引用李孟壕與曾淑芬(民 94)對資訊素養所下 的定義,將之分為三個層面:

一般素養:一般素養即聽、說、讀、寫的能力。一個人要對外界做有意 義的溝通,首先需要具備聽與說的能力;然而,由於口語傳播的範圍有限,

所以人們透過文字載體作為另一種溝通方式,這時就需要讀與寫的能力。除 了聽說讀寫的能力之外,亦需要具備溝通能力,這關係到使用者是否能夠順 利使用電腦、網路設備來獲取資訊,以及足夠溝通能力在遭遇電腦、網路問 題時來尋求支援、協助。(程左一,民 93)

電腦素養:簡單來說,網路素養可視為對於資訊的識讀能力。要在資訊 時代做有意義的溝通,僅具備聽說讀寫能力與一般常識是不夠的,還需要對 資訊技術的了解與熟稔。資訊技術素養包括一般性素養與進階性素養,前者 為使用資訊技術做有意義溝通的技能,包括使用文書軟體、使用線上通訊工 具、使用網路瀏覽工具等;而後者則為進階性技術的擁有,如程式設計、影 音製作等。

網路素養:除了透過資訊做有意義的溝通之外,由於資訊載體和過往的 媒介性質大不相同,是故沿伸出一些過去所沒有的新概念,例如:資訊安全 觀念、資訊過濾能力、面對數位時代的態度等。

4. 使用近用 (Usage Access)

Dijk(2006)認為在擁有充分的動機、設備與技能之後,最後的一步是數位 媒體的使用,包含的要素為:使用時間、使用的應用程式與使用程度、使用 頻寬、主動使用與否。使用的應用程式受到各種社會因素影響,例如:社會 階級、教育、年齡、性別和種族;使用的頻寬則是影響是否有更多的機會去 接觸新媒介。在相關的調查研究中,身處不同的社會與文化,電腦與網路的 使用也就不盡相同。

國內學者則提出「資訊應用」的概念。項靖(民 92)認為資訊貧者無法取 得適當資訊的因素有三種:一為近用性不佳,無法取得或使用資訊工具;二 為資訊素養不佳,沒有能力使用資訊科技;三為沒有適當的應用資訊可使用,

亦即資訊科技無法適當地應用在個人的日常生活當中。

曾淑芬(民 91)則認為,「資訊近用」以及「資訊素養」這兩個概念多停留 在個人所擁有的資源,若要了解資訊科技在個人生活中的位置,還需要探討

曾淑芬(民 91)則認為,「資訊近用」以及「資訊素養」這兩個概念多停留 在個人所擁有的資源,若要了解資訊科技在個人生活中的位置,還需要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