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這個時期是最後一個階段,也是最重要的建築物整合階段,但是因為 一期工程內的原有攤商和磺港溪上方之舊流動攤商,對於新攤位分配意見 不一,加上後棟的原地主及弱勢團體陳情於市政府;當時台北市市長李登 輝先生下令另外收容一百個攤商,其中包括:流動攤販、後棟拆遷戶原地 主、農民、殘障人士、低收入戶,而將原本分配好的位置進行第 2 次的抽 籤分配,所以現在的市場內,可以看到其中有五十個攤位被劃分為兩個區 塊。

1986 年 12 月定案,一期、二期工程全部重新開業,即為今日之北投 市場;共有 623 個攤位,以攤位數計,現為全台北市最大傳統零售市場。

第三節 北投市場與周圍攤販的依存關係

北投市場是全台北市最大的傳統零售市場,攤位數僅亞於環南市場的 1000 多個攤位,但不同的是北投市場的攤位屬於零售攤,而環南市場的攤 位則是批發攤。

筆者在此節所探討的兩大區塊,分為政府立案通過的公有北投市場 623 個攤位,和市場外圍約有兩百個零售攤位,這些攤位多是緊鄰傳統市 場的新市街口的巷弄間,擁有土地所有權的住家自行出租,還有流動攤 販 。

北投市場的外圍攤販主要是因應公有市場由外圍搬入建築物內部的 結構變化而產生,早期公有市場的店家也是露天聚集而成的,因為政策的

改變,環境的整齊與衛生越來越受國人的重視,也因為觀光自助旅行的普 遍,逛傳統市場與夜市變成觀光客認識當地文化的重要地標。

攤販原本是在地熱谷那邊,因為地方活動很多在地熱谷舉行,

例如:地熱谷烤鴨蛋、景點觀光活動,很多流動攤販因此活耀。後 來市場改建,政府把他們都收容進來,也把路邊的流動攤販也都收 容進來,政府為了方便管控,發出多張的攤販證,讓他們得以進駐 北投市場做合法的生意。(管理者 B,2011)

由訪談者對於攤販的形成演變描述,可以看出政府為了傳統市場的國 際交流門面,與當時的露天攤販協商,佐政府的政策決定權,以加蓋建築 物並加以區分貨品種類的方式,將露天攤販趕入限定的建築物內,但是幾 年後,市場外圍攤販還是會再度冒出,除了消費者購買的便利性之外,本 著有人經過與聚集的地方就有買氣,只要有買氣,哪怕是挺而走險,走在 法律的違規邊緣,違規攤販只會與日俱增,市場外圍的攤販多聚集在市場 外圍店家的騎樓下維生,久而久之也就屹立不搖;政府每隔一段時間就會 派員到騎樓外圍劃線,默讓店家前的攤販合法化,但是市場還是出現很多 流動攤販,因為免繳租金與稅金,又能有豐厚的收入,違規攤販寧可冒著 被開罰單的危險而遊走於公有市場與騎樓攤販間的小巷街道中。

傳統市場內的攤商位置不足以提供滿足市場的需求,或者市場外由於 無照攤販的形成,而讓市場內攤販向外遷移,而造成攤販林立,愈聚愈多,

最終即形成攤販集中區。當市場內攤販供給量不足實際需求時:

1.由於需求大於供給,新的攤販不斷的產生與增加,由於進不去市場(無 法取得合法攤位),只好往外街區延伸。

2.市場無法容納更多的攤販:市場內的攤販已滿,新攤商租不到室內攤位

(於法也不准許),開始在外擺攤。

一般的攤販在道路二側營業,時間日久愈聚愈多,搭建固定設施及攤 棚營業,尤其在公有市場外圍攤販,更搶走了原本市場內攤商之生意,使 得市場外之攤販取代了原來市場之機能,因此,台灣許多都市中市民往往 將攤販市集稱為市場,除了破壞市容外衍生了許多都市防災之問題,如搭 蓋棚架之建材皆屬易燃物、鄰近住戶逃生不易、消防設備不足或未設消防 設備、造成巷弄狹窄、違規停車嚴重、電線配置雜亂與大量使用瓦斯等狀 況,亦使得集中攤販衍生都市中另一新的課題。

傳統市場內(裡面),由於生意不好作,也會讓市場內的攤商,變成 市場外的攤販﹕

1.市場內部規劃設計不當:僅有一面臨道路的市場內部容易形成死角,也 會吸引裡面的攤販到戶外營業,造成市場空、外街滿的現象。

2.市場內生意不如市場外:市場外比較能夠快速接觸到顧客,顧客如果能 在市場外買到足夠的物品,就不願意到市場內購物。

一、 攤販的形成

攤販形成的因素:本節歸納攤販形成的因素分六個面向來討論,包括傳

統、社會結構、經濟、供需、管理層面及環境空間等各種因素,分別敘述 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