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高達美對康德的批判與繼承

第三節 美作為道德的象徵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91

「直觀」會透過象徵(譬喻)再次重生。他認為康德對於「象徵(譬喻)」的說 明非常具有深意:基本上,象徵(譬喻)並非內容的比較,而是「將一個直觀對 象的反思,轉移為一個可能永遠不能直接相應於直觀的、完全不同的概念。」詩 正是如此懸置每一個直接符合的概念,因而喚醒了直觀。220例如:「大漠孤煙直,

長河落日圓。」詩句中一個個獨立的概念本身所代表的意義既簡單又直接,如此 組合在一起,又形成獨特的氛圍,在我們心中喚起一種直觀的整體畫面,令人回 味無窮。因此高達美強調,詩在方法論上的傑出超過所有其他的藝術─並且也不 可能降低詩的位階或在人文方面的重要意義─因為詩存在於「精神的直觀」

(Anschauung des Geistigen)之中。221這正是藝術經驗的本質。

第三節 美作為道德的象徵

高達美和康德一樣,將「美」的研究歸結於「美作為道德的象徵」。「美作為 道德的象徵」其實也就是「美的理想」的進一步說明。不過相對於康德以探討概 念、直覺和內在意識活動狀態的方式來進行分析,高達美是從歷史和字源的考察 著手,來探索這個命題的產生和演變,亦即從廣泛的人類經驗中,篩選出相關概 念迄今對我們依然有效的意義。高達美首先指出,美的概念在古希臘時代就是一 個普遍的形上學概念,具有一種不受限於嚴格的美學意義的作用。因此不只在藝 術領域使用這個概念,在其他領域也有關於美的習俗、美的文學、美的精神等等 說法。所有不屬於生活必需品而關係到生活方式,也就是被希臘人理解為人文教 育(paideia)的事物,都可以使用「美」這個概念。美的事物就是那些價值自明 的東西,我們不可能詢問美的事物究竟有何目的。因為美本身的完美只與自身相

並且都具有通過彼物再現此物的共同結構。兩者之間的差異是:象徵是感性事物和非感性事物的 重合,而譬喻是感性事物對非感性事物的富有意義的關聯。由於高達美在此所述的內容,意義較 接近象徵,且引用的康德原文亦為 Symbol,因此中文翻譯以「象徵」為主,另以括弧標示「譬 喻」

220 Gadamer: GW8, Anschauung und Anschaulichkeit, S.201;RB. Appendix, p.170。

221 Gadamer: GW8, Anschauung und Anschaulichkeit, S.201;RB. Appendix, p.170。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92

關,而不像「有用的」事物是為了其他的目的而產生。222此外,高達美也透過考 察字源得出,美就是「好看的」,是最廣義的「漂亮」(Ansehnliche),這個字在 德文中也可以用來表示「偉大」。所以一般在應用「美」這個字時,不管是希臘 文還是德文,都會要求具備某種「可觀的偉大」。就這個層面而言,美便接近了

「善」。由於善也一樣只為自身作選擇,本身就是目的,所以在柏拉圖的哲學中,

美的理念和善的理念之間便有一種緊密的聯繫,兩者經常互用,並且都超越了所 有的條件性(Bedingte)和多樣性(Viele)。自在之美超越一切的存在物,正如 自在之善一樣,因此趨向於單一的善的存在秩序,最後就會和美的秩序一致。而 最終將美和善的秩序連結起來的理論基礎,則是與畢達哥拉斯有關的「尺度」概 念(Massbegriff)。柏拉圖用「尺度」、「合適性」和「正確比例」來規定什麼是 美,後來的亞里斯多德則把「秩序」(taxis)、「對稱」(symmetria)和「界定」

(hōrismenon)稱為美的要素,這一切都在數學中以典範的姿態存在著。由於數 學的秩序和天體的秩序之間有一種緊密關係,因此對古希臘人來說,作為一切可 見事物之典範的宇宙天體秩序,也成為美的最高典範。於是在古希臘,適當的尺 度和對稱性,就是一切美之存在物的決定性標準。223

上述這種對於美的規定,其實是一種普遍的存有論的規定,只要存在物的秩 序被理解為自身就具有神性,或被理解為神的創造物,那麼藝術作品也只有在這 種存在秩序的視域中才能真正被理解。高達美指出,在現代藝術中,美的概念經 歷過一個形上學背景的轉移,所以我們現代人所認知的美和古代人所認知的美其 實內涵並不一樣。一個社會或一個時代的理念與價值觀,往往會反映在當代的藝 術創作之中,而這些理念與價值觀便是奠基在由各自的文化土壤所產生的特有的 形上學理論。(例如中國藝術講究的「氣韻生動」,便是在中國特有的存有論下形 成的一種美學理念。)高達美認為,康德的先驗哲學所導致的近代美學主觀主義,

222 Gadamer: GW1. S.481;TM. p.472;中譯頁 643。

223 Gadamer: GW1. S.483;TM. p.474;中譯頁 645。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93

也是造成近代西方美學形上學背景變化的原因之一。而近代西方美學的主觀化,

在存有論上是以一種被認為無形態的(gestaltlos),由機械規律所統治的存在物 全體(Seinsmasse)為前提。224就像牛頓的物理世界是以普遍的物理規律統治一 樣,康德的美學理論也是以一種無概念、無利害關係、無目的而普遍存在於每個 人身上的「共通感」為前提。以這樣的前提發展出來的「美」的概念,便和古代 希臘人關於美的理論有很大的差別。

在柏拉圖哲學中,儘管美與善有緊密的關係,但二者之間仍有一個重要的區 別:美具備了特有的優先性(Vorzug des Schönen)。這個優先性是來自於美的另 一個特性:「最終的狂熱性」(eine letzte Ü berschwenglichkeit)。225因為美固有的 本質就是能夠直接地表現出來,直接地使人喜愛。而善的本質是不容易被把握住 的,我們很容易感到混淆,甚至偶爾也分不清楚是非,但是美卻可以直接就被把 握住,一出現就自然而然地令人喜愛,不會讓人搞不清楚。所以美的根本性質就 是「最閃亮的」(ekphanestaton)以及最令人喜愛的對象,而且只有通過感官可 見的事物才能存在。因此美在存有論上具有一個重要的功能,即在理念與現象之 間提供中介。儘管美是因為反映了某種超凡絕俗的理念才令人印象深刻,但美本 身依然處於感官現象的領域之中,作為由雜多之中所產生的那獨特的「一」而突 顯出來,作為「最閃亮的那一個」而顯現。美的出現和消失,不需要任何中介環 節,而在美和不美的事物之間,任何人都可以感覺得出明顯的差別,因此美的事 物就像個具體的範本,可以傳達某種抽象的理念。亞里斯多德便主張,一件絕妙 的作品就是既不能再增一分、也不能再減一毫的精確與完美。正是這種在各方面 都能拿捏的恰到好處,極具「敏感性」(Empfindlichkeit)的美,可以作為道德最 好的象徵,讓人能夠去體會並把握住道德行為的本質。226這是「美作為道德的象 徵」的原始意義,也是高達美所主張的直觀與直觀性之結合的最佳說明。

224 Gadamer: GW1. S.483;TM. p.474;中譯頁 645~646。

225 Gadamer: GW1. S.484;TM. p.475;中譯頁 647。

226 Gadamer: GW1. S. 486;TM. p.476;中譯頁 649。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94

上述的意義對於現代人仍然有效,因為人之所以為人正在於其道德的實踐,

而且人總是受到「美」的吸引。高達美便指出,「康德首先以自然美而不是藝術 作品來解說「鑑賞判斷」所具有的重要意義,正在於對美的覺察是從現象中發生,

並且對每一個人提出同樣的要求。」227審美經驗是在每一個人的生命中都必然會 發生的經驗,因為人先天就具備審美的能力。而作為一種生命的基本經驗,這樣 的經驗對於人的存有本身也必然具有某種影響。當這樣的經驗是發生在與藝術作 品相遇之時,高達美認為,此時關於藝術的理論就應要求一種能夠涵蓋生命整體 經驗的陳述,其中必須包括藝術對於自身作為「藝術」的理解,以及在什麼時候 不再是藝術。所以他主張:

「美」的意義並不在於對某個特定的美之理想(─古典或巴洛克)的完成,

而是「美」定義了何謂「藝術」:也就是作為某種被有目的的建造和利用,

以脫穎而出的東西。事實上,美什麼也不是,只是一種直觀的引誘。而這 就是我們所謂的「作品」。228

美作為一種「直觀的引誘」,審美就是一種被動發生的經驗。被動發生的經驗若 僅以經驗個體自身的能力來檢討,便難以周全。

227 Gadamer: GW8, Die Aktualität des Schönen, S.109;RB. p.18。

228 Gadamer: GW8, Anschauung und Anschaulichkeit, S.193;RB. Appendix, p.161。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95

第五章 結語

「品味」這一概念在啟蒙時期的出現,代表著近代人文精神的覺醒。無論這 個概念後來是否被附加了其他意義,當人們致力於達到「良好的品味」而非僅求 溫飽或赤裸裸地追逐名利時,顯然其中已蘊含了某種精神性的追求。人之為人的 特殊與可貴之處,正在於這種精神性的追求,故啟蒙時期的思想家們頗熱衷於對 這個概念的探索,而首先將此概念的討論提升到哲學層次的,便是康德。

康德不只從經驗角度來談論一般的品味,如其在《實用人類學》之中的討論,

更以先驗批判的方式細細剖析「品味」的根源,並以此為重要的線索來研究「反 思的判斷力」,再以「反思的判斷力」扮演中介角色,整合其先驗哲學的全部工 作。故「品味」概念在康德的先驗哲學中具有系統性的意義。但因為康德將此人 文概念的研究放在他的先驗哲學架構之中,對於重視人類歷史經驗效果的高達美 而言,便有所不足。此外,康德為了研究純粹的反思判斷力,將「品味」的定義 限制在審美領域中,也讓高達美覺得違反「品味」在法律上和道德上應用的事實。

故高達美對此展開批判,並另從經驗教化的角度來探討「品味」的問題。

誠如高達美所言,在他心目中,康德是西方文化傳統中最重要的對話對象之 一。從 1960 年的成名作《真理與方法》首刷,至其學術生涯中最重要的美學著 作《美的現實性及相關論文集》於 1980 年代出版,長達二十年的期間,顯然高 達美透過與康德之間跨時代的美學對話而獲益不少。雖然在前、後期的著作中均

誠如高達美所言,在他心目中,康德是西方文化傳統中最重要的對話對象之 一。從 1960 年的成名作《真理與方法》首刷,至其學術生涯中最重要的美學著 作《美的現實性及相關論文集》於 1980 年代出版,長達二十年的期間,顯然高 達美透過與康德之間跨時代的美學對話而獲益不少。雖然在前、後期的著作中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