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經紀市場行銷 4P 組合比較

在文檔中 中 華 大 學 碩 士 論 文 (頁 83-88)

第五章 兩岸經紀市場行銷策略分析

第四節 經紀市場行銷 4P 組合比較

一、 產品 (Product)

中國主要營業範圍為:證券(含境內上市外資股)的代理買賣;代理證券還 本付息、分紅與配息;證券的代保管;代理登記開戶;證券的自營買賣;證券(含 境內上市外資股)的承銷;客戶資產管理;證券投資諮詢(含財務顧問)。

台灣券商結合經紀、自營、承銷、債券及股務代理等各項證券金融業務,提 供受託買賣上市、上櫃公司之有價證券,有價證券融資融券之信用交易服務,債 券、票券及資產基礎證券之買賣斷及附買回、附賣回交易;輔導與協助公開發行 公司於海內外證券市場掛牌上市、上櫃或籌資案業務,以及其他有價證券(如認 售權證)之公開發行;以專業,股務代理機構立場,代理與協助公開發行公司處 理各項股務事。

台灣券商可銷售的商品大致有 6 種:股票、期貨、選擇權、基金、複委託、

保險;而大陸券商可銷售的商品僅有 2 種:股票與基金。大陸除了 3 年前成立的

「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外,已有三個商品期貨交易所(鄭州、大連、上海)在運 作,且成交量排名在全球前列。因大陸券商目前並不注重「商品期貨」的推廣,

目光焦點全放在近期開放,引起兩岸廣泛討論的股指期貨,這點跟早期的台灣有 一些雷同;故以銷售商品的種類而言,台灣券商佔絕對優勢,而中國券商的收入 有近 9 成均來自股票。這點著實讓中國券商相當羨慕。

目前中國股票交易所有兩家,分別為上海證券交易所與深圳證券交易所,股 票也分為 A 股與 B 股,所以大陸股市共有四種股票:上證 A 股、上證 B 股、深證 A 股、深證 B 股。

上證 A 股:以大陸身份交易的普通股(人民幣認購和交易) 上證 B 股:不限定大陸身份交易的普通股(美金認購和交易) 深證 A 股:以大陸身份交易的普通股(人民幣認購和交易) 深證 B 股:不限定大陸身份交易的普通股(港幣認購和交易)

不論以上市家數或日成交量而言,大陸股票九成集中在 A 股市場,而 B 股市 場不論上市公司與投資人參與度都不高。另外,若以兩岸的日均量而言,大陸的 日均量全部換算成新台幣已高達 1 兆元,為台灣的 6~7 倍。所以近期的 ECFA 題 材,才會讓台灣的金融公司,普遍存有很大的想像空間。

表 28 2009 年兩岸證券上市家數及日均值

上證 A 股 上證 B 股 深證 A 股 深證 B 股 台灣 上市公司家數 914 872 741 546 1,287

交易幣別 人民幣 美金 人民幣 港幣 新台幣 日均值(億元) RMB1500 US$0.6 RMB760 HK$4.7 1,622 資料來源:台灣證券公會 2010 年第一季季刊 P.47

二、 訂價 (Pricing)

中國的股票手續費最高為 0.3%,台灣為 0.1425%。台灣券商大打手續費折 扣,低至不能再低的同時,大陸的沿海城市近年也開始手續費折扣大戰,現階段 此區域大部分介於千分之 1 左右。不過,大陸的沿海的證券營業部約佔一半,還 有一半的營業部遍佈於廣大的內地,許多縣市僅有一家證券營業部,對客戶收取 千分之 3 已是優惠價了,甚至有些還另外加收千分之 1 的「過戶費」,這是台灣 業者所不能想像的。目前中國券商可交易的商品種類雖然少,但因股票的交易量 大,故券商的獲利仍相當不錯,但在手續費下滑的趨勢下,許多中國券商獲利將 會像台灣以往的經驗一樣逐年遞減,甚至轉盈為虧。幸好中國證監會開放腳步已

實際的收費方式:

(一)印花稅:成交額的 0.1%。

(二)佣金:最高成交額的 0.3%,最低 5 元,一般營業部收 0.25-0.28%(或更 低),網路交易一般收 0.10-0.15%。

(三)過戶費:每千股 l 元,最低 1 元。深證不收。

(四)委託費:每單 3 元。深證不收。

台灣收費透過電話或當面交易,標準手續費為成交金額千分之一點四二五,

網路或其他電子下單,業界多給于優惠,收取金額為法定上限的五折到六五折之 間,有些特殊折扣券商甚至提出 2.8 折的優惠。除此之外,對於某些交易量龐大 或有特殊貢獻(例如融資客戶、巨額存款)之客戶,也會提供特別待遇或手續費優 惠與融資利息的減降。

三、 通路 (Placement)

兩岸文化落差極大,通路範圍與類型較為複雜。台灣券商之因應對策為持續 加強經紀、自營及承銷業務的均衡發展,以降低經營風險,穩定獲利。而創造產 品廣度,擴展業務範圍,整合集團綜合商品,運用行銷通路優勢,並配合政府政 策持續引進優良之新金融商品,以提供客戶更多元之金融服務,同時擴大獲利範 圍及強化獲利能力。持續拓展海外事業之版圖,邁向國際化,以增加公司整體經 營的廣度與深度。加強與主管機關之溝通,以期能修定合理之投資環境,同時積 極尋求與外國知名證券商及金融集團合作之機會,並運用全球策略聯盟,成為具 有國際及實力之券商,並期許轉型為投資銀行,積極發展私人投資銀行業務,深 化整合集團各項資源及優勢,擴展經營空間及舞台。

中國券商與台灣之相對行為,券商的集合理財產品,主要通過自己的營業網 點或關聯銀行網點進行發售,利潤分成較少。因此,券商集合理財產品的潛力,

取決於其客戶資產的規模。這也說明了之前提出的觀點。但是集合理財產品尚未

成規模;且作為資產管理領域的跟隨者,想發展到與基金公司相抗衡的地位,還 需相當時日。與其他業務直接面向客戶不同,基金的發售推廣,必須借助於銀行 這一更為強勢的管道。在基金產品的發行中,銀行占比高達 61%。銀行的強勢地 位,使得它在基金相關業務中有更高的議價能力。目前,新發行基金的申購費基 本上都回饋給銷售管道;產品發行之後,管道還可以提取發售金額的尾隨費用。

所謂尾隨費用,即為基金公司年管理費的提成。換而言之,管道既收取了一次性 的申購費用,又提取尾隨。基金公司規模越是小,議價能力越是低,尾隨費用甚 至高達 50%--60%。目前大型基金公司正積極拓展自己的直銷平臺,減少對管道 的依賴。整體而言,由於投資者已經對購買基金的方法形成固定思維,因此短期 內通路的強勢地位仍將繼續維持。

四、 促銷 (Promotion)

兩岸促銷模式主要是直接降低手續費,除此之外,個案公司有其公開之促銷 活動,簡單說明如下:

中信證券公司本身已建立完整的促銷策略,特別是與台灣不同的客戶經理模 式,利用人力組織爭取大量客戶,以提昇整體證券市佔率。近年來積極開發電子 下單軟體,強化網上下單功能,提供各式的網上服務與諮詢,也因應使用手機人 口的普及與下單的便利性,在市場尚未完全成熟時,強勢建立獨立自主的手機下 單,搶奪年輕世代與新進投資人的市場。這是中國跳躍式成長的成功案例之ㄧ。

中信證券第一大股東為中國中信集團公司。中信證券與中信銀行、中信信託、信 誠人壽保險等公司共同組成中信控股之綜合經營模式,並與中信國際金融控股共 同為客戶提供境內外全面金融服務。

而元大京華證券選擇與麥肯錫、勤業等顧問公司合作的方式,先行完成了資 料倉儲系統的建置,並於 2001 年開始進行前後台整合,以著手建立各項服務系

找合適的供應商,以確保系統建置的技術與應用可滿足市場所需;於建置過程 中,其亦特別注意系統的開放性,預留系統未來擴充空間。電子商務元大京華證 券於其組織中設立電子商務部門,以負責集團內各項金融商品的網站建置及電子 交易機制的設立。看來是保守了許多,但因原本公司市佔率較高的緣故,電子下 單使用人口較其他券商多,因此在台灣也只僅次於網路下單龍頭的寶來證券,近 年來在電子商務的努力應該會呈現在未來的績效上。

五、 小結

表 29 個案公司行銷策略 4P 比較

台灣(元大證券) 中國(中信證券)

產品 結合經紀、自營、承銷、債券 及股務代理等各項證券金融業 務。有價證券融資融券之信用 交易服務,輔導上市、上櫃或 籌 資 案 為 次 要 業 務 , 如 認 購

(售)權證之公開發行;藉由 金控專業及業務資源之高度整 合,提高附加價值服務。

證券(含境內上市外資股)的承銷 量市佔較台灣大;但依然以證券經 紀代理買賣收入為主;證券的代保 管;代理登記開戶;證券的自營買 賣;客戶資產管理;證券投資諮詢 與財務顧問。經紀結合自營、承銷、

債券及股務代理等事項。

衍生性商品正積極規劃中。

價格 證券交易稅:成交額的 0.3%。

單一收費一般透過電話或當面 交易,收取手續費為成交金額 千分之一點四二五,網路或其 他電子下單,收取金額為上限 的五折到六五折之間。

但對於高週轉高融資客戶,提 供特別待遇與手續費優惠。

印花稅:成交額的 0.3%。

佣金:最高為成交金額的 0.3%,最 低收 5 元。

一般營業部收 0.25-0.28%。

網上交易一般收 0.10-0.15%。

對於高資產特殊客戶,提供特別待 遇與手續費優惠。

通路 成立時間久遠,主要以散戶為 主,佔大部分業務來源,整合 金控綜合商品,利用行銷通路 優勢,提供客戶衍生性商品服 務。拓展海外事業,邁向國際 化,積極尋求與國外證券商及 金融集團合作,並運用券商實

股票承銷的市場份額 17.39%,排名 第一;公司控股基金所管理的資產 規模合併市場份額 10.29%,公司及 控股公司合併的股票基金交易額市 場份額 8.56%,債券承銷的市場份額 2.15%。

未來將觸角伸向海外,台灣同為散

力,積極發展投資銀行業務及 中國通路業務。

戶比例高之地區,深具發展性。

推廣 除 了 保 有 傳 統 的 行 銷 推 廣 之 外,另與麥肯錫、勤業等顧問 公司合作,完成了資料倉儲系 統,建立 CRM 服務系統。

擴充系統發展電子商務,提供 促銷商品與紅利積點,發展金 融 商 品 的 網 站 建 置 及 電 子 交 易,網路行銷策略規劃,策略 聯盟,及電子商務服務功能。

本身建立完整的行銷策略,利用人 力組織爭取市佔率。積極開發網上 與手機電子下單軟體,搶奪年輕世 代的新興投資人。

與中信銀行、中信信託、信誠人壽 保險等公司共同組成中信控股之綜 合經營模式,並與中信國際金融控 股共同為客戶提供境內外全面金融 服務。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在文檔中 中 華 大 學 碩 士 論 文 (頁 83-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