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2000 年前後,是網路泡沫年代的前後,也是網際網路、筆記型電腦 (NB)、

無線通訊手機等產業開始興盛的年代。在那前後,也是新創事業風起雲湧的年代。

概念形成於 1985 年,而由美國的摩托羅拉(Motorola)所主導的『銥計畫』新 創事業,歷經了十餘年的孕育,其成立的『銥衛星電話』公司於 1998/11/1(一) 正 式推出服務不到一年,即於 1999/8/13(五)申請破產保護,其破產金額竟高達美金 五十億元,為上世紀破產金額最大的新創事業之一 (Finkelstein & Sanford, 2000)。

同在『銥衛星電話』公司空戰失利而申請破產的 1998 年 8 月,日本 NTT docomo 的新創事業 i-mode 卻在陸地通信事業上打了一場聖(勝)戰,其服務用戶 數超過了 100 萬,距其啟動服務尚不滿半年;隔年(2000)的 8 月,用戶數急促增 加到 1,000 萬,也使得 NTT docomo 的市值在 1999/12 名列為全球第三位 (Beck &

Wade, 2002; 立川敬二, 2006)。

也是在那 2000 年前後,至今仍是台灣最主要代工產業的筆記型電腦廠商也 陸續大舉西進,直到 2005/9/17 大眾電腦關閉在台的最後一條生產線,而終告該 產業完全西移。在中國土地 寛廣且優惠、勞力充沛且便宜、公共設施進步且神速 等條件加持下,完整價值鏈聚落西遷的 NB 產業更形壯大,來自歐美日的訂單應 接不暇。電子代工產業的大舉西遷,獲得在台灣未曾有的新興揮灑空間,也使得 上世紀末以自創品牌行銷取代長期代工的產業轉型呼聲,不再漫天嘎響。予人看 似自創品牌、行銷不是使命,祗是為求生存的一種方式;而今,代工事業既已在 中國獲得滋養而可更蓬勃發展了,何必再為不熟悉且艱辛的品牌行銷傷腦筋?

T-NB 公司曾在 1989 年因著新創『電子字典』事業,而成功地打造了以自我 品牌行銷為使命的 A-字典公司;現今的 T-NB 公司也名列國內 NB 大廠,其在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NB 產業尚屬萌芽的 1991 年,以集團之力開始在中國的大城市廣設分公司,陸 續招集了近千名以軟體設計為主的人才,支援『電子字典』事業所需的軟體與數 位內容之開發。

2000 年前後的集團組織變革,雖使得在策略上長期受集團挹注資源支應的 A-字典公司更形獨立,卻也更無援 – 無集團的備援。T-NB 公司因在 NB 代工製 造的規模迅速成長,而更專注在其代工業務,與 A-字典公司之間品牌行銷臍帶 關係也漸行脫落,以自我品牌行銷產品的使命遂由 A-字典公司自求發展。

曾是 T-NB 公司新創事業成功典範的 A-字典公司,因所屬產業的關係,其規 模與營業額已不及 T-NB 公司集團的百分之一,加上 T-NB 公司營運策略因著 NB 壯大而轉向,致 A-字典公司得更為維繫既有核心事業成長及新創事業的發展而 自我努力。

但,2000 年至今(2010),A-字典公司所嚐試、所孵育的新創事業尚無一能超 越失敗者,其中尤以 2007 年起動的音樂新創事業,是 2000 年以來投資最大,也 是期望最深者。但起動服務以來,自『線上卡啦 OK』的以自我品牌行銷,至轉 換角色成為國內知名電信集團的 ODM,共同推展『線上卡啦 OK』專用的實體 伴唱機 (本著作稱其為『伴唱機頂盒』),其營運績效與預期均有巨大的落差,

年年產生重大的虧損,且尚未見有轉機,也使得原本市場已趨成熟飽和而成長不 易的核心事業之盈益受到嚴重的侵蝕。

因長年的業務關係,得以近身觀察本個案 A-字典公司二十餘年來的發展,

其自過去受益於 T-NB 公司的成功孵育,至現況為核心事業難以成長、新創事業 又侵蝕微薄的整體盈益而陷入經營上進退兩難的遲滯。

綜合對上述實例及個案的觀察,遂使得本研究者欲探究 T-NB 公司何以能藉 由新創『電子字典』事業而成功地造就 A-字典公司?A-字典公司的新創事業為 何難以超越失敗?諸如『銥計劃』、i-mode 等或成或敗的新創事業可有可供新創 事業評估之借鏡者?是何緣由致使 A-字典公司在失利的新創事業進退兩難?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承上述之背景與動機,本研究所欲探究之問題如下:

1. 是何緣由驅使企業新創事業?

2. 有何模型可資以檢視新創事業之策略性定位、活動之適切性?

3. 新創事業的策略績效該如何評估?

4. 新創事業績效不如預期時,該當如何做出策略性轉折與選擇?

5. 有哪些因素會影響組織對新創事業策略轉折的選擇?

超越失敗未必成功;而未能超越失敗者,絕難成功。本研究亦欲藉由對上述 問題的探究及相關個案的研究,而萃取出可供新創事業如何超越失敗之管理借鏡 者。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流程

為遂行上述之研究目的,本研究乃欲藉由 Brandenburge & Nalebuff (1995)的

『價值網絡』模型來探討企業之新創事業如何在所屬的『價值網絡』中,為創造 價值、擷取價值,而依其策略性定位與其他價值競逐者或合作或競爭的合縱連橫 等活動,以遂行為其事業創造顧客價值之目的。

為此,本研究除了對新創事業特性、價值網絡、競爭策略等相關文獻理論與 案例之探討,做為檢視與研究個案 A-字典公司歷來之新創事業何以功成、何以 難超越失敗的借鏡,並為此研究做出結論及相關建議。

基於上述之研究方法,乃構建如下之研究流程章節: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圖 1-1: 研究流程 第一章

緖論與確定究主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三章 個案公司描述

第四章 個案公司分析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研究摘要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