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績效評估的衡量方式及流程

在文檔中 中 華 大 學 碩 士 論 文 (頁 72-76)

第五章 流程分析及工具整合運用

6.1 績效評估的衡量方式及流程

第六章 績效評估衡量及整合建議

針對前章節所提出有關企業流程分析及合理化運用,企業如有良好的流 程改造程序,可減少不必要的人工及時間成本上的浪費。流程改造合理化后,

如何就其合理化的流程做有效的績效評估及重新建構績效指標是必須的,而 如何做有效績效指標確立衡量,亦是十分重要的課題。

表6.1 績效評估系統項目的例子(續)

績效類別 項目 細目說明 單位

物流結存天數 再生料 天

保養委託件數 件/月

保養完成件數 件/月

速度 定期保養

完成率 %

件數 件/月

銷售量 台/月

銷售金額 仟元/

特色 新產品開發

佔營業額比率 %

提案件數 件/月 專案改善 IE 提案 件數

效益 預期成果 仟元/

成立案件 仟元/

月 客戶反意

平均處理天數 天

成立案件 件/月 售服

品質 平均處理天數 天 成立案件 件/月 服務

售后服務

廠品質 平均處理天數 天

累計提案 件/年

員工反應

累計完成 件/年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6.1.2 績效評估的流程

針對目前企業績效流程的探討我們可以下列的步驟及流程加以評估:

1. 企業績效評估的程序為何?

2. 企業績效評估程序中所使用的方法論及手法為何?

3. 企業目前使用績效評估的成果為何?

4. 再導入新的績效評估技術(平衡計分卡、六標準差)概念後,企業 內部績效評估作業將會有何改變?

而目前企業的績效評估的手法及流程,可用下列的步驟加以評估及修正:

1. 資料分析:包括設備設計值、理論值、同業最佳策略、本公司過去 最佳實、本公司現狀實績等,資料涵蓋理論與業界的資料,以及標 竿管理的手法—內部標竿與外部標竿,並且注意時程關係(參考過 去最佳實績)。差異分析評估出變異點。

2. 擬定改善方案與進度:對於改善提案同時提出方法和時間進度。

3. 目標及達成計劃、步驟的擬定。

4. 績效評估:對於目標與現有值的比較,績效評估的項目包含效率、

品質、成本、進度等。

5. 異常處理改善:對於效率、品質、成本、進度等異常開始著手改善。

6. 績效差異彙總報告:對於改善後的成果作報告與檢討。

7. 差異績效追蹤:使用統計方法追蹤績效差異。

8. 績效獎金核發及特殊達成獎勵金的核發。

9. 交辦改善報告:接續(6)和(8),整理出改善報告。

10. 目標修訂:在報告中可以繼續改善的,就擬定更佳的改善方案與進 度。

企業針對目標及績效管理的實施,先針對企業從內部資料到外部同業間 的策略乃至於公司的歷史及現況進行收集,再經作差異分析後,擬定需要改 善的方案,並明確定出實施進度表,訂定出必須達成的目標。目標擬定後,

透過績效評核的方法,參考實際的績效記錄,評估目標管理達成的績效。評 估的指標可以區分為『異常處理』與『績效差異』兩大部分。而異常處理改 善又可細分為:效率異常、品質異常、成本異常及進度異常四部分,作為改 善的指標。經由異常處理改善以及差異績效追蹤後,總結應交辦改善的報告,

視需要修訂目標。最後,回饋到方案及進度的擬定,如此循環運作以不斷提 升績效。

圖6.1 績效管理系統架構 資料來源:

針對目前的企業績效管理系統圖,可由以下的主題探討企業的績效評估 技術並由下的表示我們可發現它與平衡計分卡四個構面的關聯性:

(1) 目標評估:與平衡計分卡中「財務構面」有關。

(2) 成本評估:與平衡計分卡中「財務構面」有關。

(3) 品質評估:與平衡計分卡中「顧客構面」有關。

(4) 效率評估:與平衡計分卡中「內部流程構面」有關。

(5) 進度評估:與平衡計分卡中「內部流程構面」有關。

(6) 績效獎勵評估:與平衡計分卡中「學習與成長構面」有關。

此六個主題與平衡計分卡架構可以做更深入的探討,企業由以往從目標 展開到個人成長與獎勵制度,從圖5-1 的流程圖可以得知一個績效評估的流 程程序。且能讓組織策略與個人目標的連結更好。

z設備設計值 理論值 z本公司過去

最佳實績 z本公司現況

實績

差異 分析

擬定改 善方案 及進度

目標 修訂

目標 擬定 實際績效

記錄

效率異常 品質異常 成本異常 進度異常

績效異常 彙總異常

績效獎

核發

異常 處理 改善

差異 績效 追蹤

交辦改善報告 z設備設計值

理論值 z本公司過去

最佳實績 z本公司現況

實績

差異 分析

擬定改 善方案 及進度

目標 修訂

目標 擬定 實際績效

記錄

效率異常 品質異常 成本異常 進度異常

績效異常 彙總異常

績效獎

核發

異常 處理 改善

差異 績效 追蹤

交辦改善報告

在文檔中 中 華 大 學 碩 士 論 文 (頁 7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