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聖人典範:聖人之德與智

第三章 聖人之道:貫通天地與人道之橋樑

第二節 聖人典範:聖人之德與智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64 

故聖人玩《易》之際,復用此道,以窮理盡性以至於命也。窮理者,窮天 之理也;盡性者,盡天之性,然後不失其所謂天之命矣。是知聖人由道以 生《易》,由《易》以復于道,非聖人則無生無復,謂之聖人作《易》可 也,然異乎眾人之所謂作者矣。24 

聖人窮天之理,盡天知性,以達到天命之境。聖人作為《易》道傳遞的重要人物,

由《易》以生道,由《易》以復于道,《易》與道之間,如同「即體即用」的關 係,以道為體,以《易》為用。非聖人則無生無復,以此說明了作《易》者之身 份限制,眾人可以透過《易》之書以知「道」,作《易》者卻是有特定對象的,

對郭雍而言,非聖人不能作《易》,惟有聖人能早於眾人知天道、體天道,進一 步傳天道,郭氏又曰: 

无妄之道,天也,非人也。故言天之命,《中庸》言「天命之謂性」、《孟 子》曰:「有命焉,君子不謂性」,義皆同。……蓋其道不與天合,天何由 而助之?故孟子言盡心知性則知天,存心養性,所以事天。蓋知天事天,

為天所祐,皆必與天合德也。……蓋聖人欲人之著誠去偽,而明其天也。

25

郭雍論「窮理盡性」之說,認為其與《中庸》、《孟子》所言同義,認為「道」皆 為天之所命,凡事要能與天合、與道合,天將助之,因此將「窮理盡性」,「盡心 知性則知天」作為最高的境界。倘若聖人之道不與天合,天將無從助之,頗有天 人合一的意味存在,是故聖人能盡心、存心養性,進而知天事,為天所祐、與天 合德。 

第二節 聖人典範:聖人之德與智

「聖人」為得道之人,具有超乎現實的理想人格形象,有超凡的才智與能力,

郭雍《易說》論「聖人之德」並不針對包犧、文王、周公與孔子來談,其對象較 無特殊針對性。郭雍《易說》以包犧、文王、周公來談的「聖人」之義,多針對

《易》道的起源與建立進行發揮,以道德與心性修養開展之聖人,相對來說,則        

所乖逆,統言之也。理,謂隨事得其條理,析言之也。窮天下之理,盡人物之性,而合於天道,

此聖人作《易》之極功也。」朱熹所言與郭雍之意相當接近。參朱熹:《周易本義》,頁261。 

24 郭雍:《易說.說卦》,頁 257。

25 郭雍:《易說.無妄》,頁 96。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郭氏以孔子、孟子、顏回等儒家典範居多,亦有以堯、舜、禹、湯、伊尹等先王 先賢而論,本文不以「聖人」之個別獨特性來談,以郭氏闡釋《周易》所欲呈現 的普遍「聖人觀」進行討論。26《易說》透過聖人如何作《易》、用《易》?聖人 如何透過「為」與「不為」展現其典範性?藉由注釋《易》卦所欲談論之聖人形 象,探求聖人之所以為聖,其道德與行為如何成為典範?為本文所欲觀察、探討 之核心。

一、聖人法天,知所進退

對於郭雍而言,聖人作《易》使天道得以傳世,以天道作為核心的價值根源,

記載聖人之道的經典,《易》可說是天道之紀錄與展現。經典與聖人間,具有經 典內涵的恆常性,27此恆常性乃立基於「道」,透過聖人的紀錄,世人得以透過經 典,認識並體現天道。四聖作《易》以《易》作為傳世經典,透過聖人的整理與 詮釋,成為天理的紀錄與展現,《易》為內含天理恆常性的聖人之書。《易》乃聖 人之作,其道德與行事皆須以天道為準則,聖人作為百姓之典範,其典範性源自 於天道,故強調法天道、配天德。如其闡釋〈屯〉卦,〈屯〉為萬物始生,艱難 之象,為人道之始:「人道始生而未成,未可用有所往,先于建侯者,聖人配天 地之德生萬物,而康屯莫先此大公之道故也。」28 聖人必須配天德、法天、繼天,

方能使萬物有所成:

雷雨之動,滿盈乎天地之間,此天造草昧也。建侯而不寧,聖人法天而造 草昧也。聖人法天繼天而造草昧,此屯之所以繼乾坤之道也。29 

       

26 郭雍論聖人、君子、賢人此三者,其意涵實有其模糊性,其道德理想的分界顯得較為模糊,

於本章下一節另外進行討論。

27 此處藉吳展良之說就朱子與經典之間進行探討,其認為經典具有「內涵的恆常性」,使後世得 以透過聖人的紀錄與文獻,認識並體現天理:「對於朱子而言,經典的核心價值,在於他們大公 無私、心地清明廣大而能徹底認識並體現天理。四書六經,或直接是聖人所言的紀錄,或是經過 聖人整理的文獻,因而是天理的紀錄與展現。至於其內涵的恆常性,則立基於天理的恆常性。」

此說法可作為郭雍著《易說》與《周易》之觀察面向,郭雍認為《易》歷經四聖而得以傳世,聖 人為《易》道(或言天道、天理)在人間的展現與指引,使世人得以認識並體現天理,兩人之說 可謂相當貼近。詳參吳展良:〈聖人之書與天理的恆常性:朱子經典詮釋之前提假設〉,《臺大歷 史學報》第33 期,頁 71-95。

28 郭雍:《易說.屯》,頁 26。

29 郭雍:《易說.屯.彖》,頁 26。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66 

乾坤為天地無屯之象,人與萬物皆有屯,物之始生至未亨之時皆為屯之時。天地 混沌草創之時,聖人以其過人智慧以法天繼天,聖人法天道、行天道,達到與天 合德之境。郭氏曰: 

聖人雖行人道,而其道未嘗不同天者,蓋由同人則同天矣。30  聖人之所以為聖,以能畜天德而已。31 

天道上行,今居下焉,有難畜之象。唯聖人則安而畜之,賢人則利而畜之,

中人之才則勉強而畜之,必不使有失于天德也。失天德則納諸陷阱,其危 可立而待,然人雖知危可畏,而不知危之為利,知危之可畏者,不知反身 脩德之道也。……若夫聖人則安不忘危,存不忘亡,治不忘亂,蓋其脩德,

不繫乎有厲,厲是以其身常安,而國家可保。32 

聖人以天道為價值根源,法天道而行人道,道與天同,同人則同天矣。聖人之所 已成聖,郭氏認為在於聖人能「畜天德」,唯聖人可以安天道、畜天道,不失天 德行人道;聖人能知反身修德之道,居安慮危,自保亦可保天下國家。聖人無私 無己,心地清明,處動亂危懼之時,能夠知所進退,不隨波逐流,亂世中更見其 清明智慧。

其注釋〈乾.文言〉「亢之為言也,知進而不知退,知存而不知亡,知得而 不知喪,其惟聖人乎!知進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其惟聖人乎!」33曰:

孔子可仕則仕,可止則止,可久則久,可速則速。孟子稱為聖之時大哉!

隨時之義也,一失其正而為亢,則于進退存亡得喪之際,尚不能周知,況 天下國家乎?聖人釋爻至于四五者,蓋其道難以一義盡也。34 

君子以正道處己,而以道之權濟時,明者,聖人之正道也。35

聖人知所進退,能不失其正,以孔子為例,言可仕則仕,可止則止,孟子稱之為 聖之時者,不貪求名聲、權位,《易》隨著時位有所變動,釋卦亦須配合《易》

       

30 郭雍:《易說.同人》,頁 52。

31 郭雍:《易說.小畜》,頁 41。

32 同前註。

33 引《周易》經傳,見郭雍:《易說.乾.文言》,頁 20。

34 郭雍:《易說.乾.文言》,頁 20。

35 郭雍:《易說.明夷.六五》,頁 131。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道變化;聖人處世便如同《易》道變化,以正道處己,懂得權變之宜,不隨波逐 流,聖人深諳出處進退之道,不因外物失其正道,處世無不以正道為原則: 

常人之亨以得位失位言,聖人之亨進退皆以道言,道不必位亨,雖遯亦亨 也。故曰遯而亨也。剛當位而應,五之應二也。與時行者,時止則止,時 行則行,是為遯之義,雖聖人亦不能自必也。36 

〈遯〉卦言進退之道,以天德作為聖人行為準則,聖人進退必須以「道」為依歸,

進退須得時,以「時義」為大,應時而變。聖人本於天道而行,懂得俟時而動,

能靈巧地面對現實狀況,機靈地反應發揮,展現了聖人行事周延,處事圓融的清 明智慧,郭氏透過注釋《周易》,字裡行間將其理想聖人之德充分展現。 

二、法乾坤易知簡能之道,得天下之理

《易說》論聖人之德,透過說解《周易》以明志,聖人之德無私無己,透過

《易說》觀察聖人如何運用《易》道,如何達到至善至誠之境?天道作為人之價 值根源,《易》為道之用,聖人如何透過修養以達到天地合德?一般平民百姓如 何行聖人之道?〈繫辭傳〉提到了:「乾知大始,坤作成物,乾以易知,坤以簡 能。」37此言天地人之道,三者雖略有不同,然其象皆一也,三才所蘊之「理」

皆同。〈繫辭傳〉言乾以知始,坤以成物,明乾坤之德,聖人法乾坤之道,天地 人三才,以乾道易知,坤道簡能,一旦偏離了《易》道,便成為了不知不能。郭 雍注釋云:「是以聖人之道無他焉,法乾坤易簡而已。」38

郭氏又根據〈繫辭傳〉:「人之德可大,則賢人之業易簡,而天下之理得矣。

天下之理得,而成位乎其中矣!」注釋曰:

法乾坤之易簡,至于可久可大,則賢人之德業至矣。原始要終,雖天下之 理不同,皆以易簡而得之。此所謂知其所本者也,天下之理得則與天地合 德,是以成位乎其中而參天地,且乾以易知,天亦易也,坤以簡能,地亦 簡也,聖賢之德業以易簡而成天下之理,以易簡而得天地與人,其德一歸 之。39 

       

36 郭雍:《易說.遯.彖》,頁 122。

37 此處引用《繫辭傳》原文,見郭雍:《易說》,頁 216。

38 郭雍:《易說.繫辭上傳》,頁 216。

39 郭雍《易說.繫辭上傳》,頁 216-217。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68 

認為乾坤之易簡為二重的概念,法乾道之易知,天亦易也,法坤道之簡能,坤亦 簡也,聖人能行乾道易知之德,法坤道簡能之德。如〈繫辭傳〉所言,聖人之所 以能通往聖賢之境,在於能夠透過效法乾道易知、坤道簡能之德,天地之「道」

同,以達到天地合德的和諧之境,倘若不遵循乾坤易知簡能之道,則可能招來無 窮禍患: 

昧者未之知,故務為艱險以去其易,務為繁苛以去其簡,徇目前之利而不 顧方來之弊,則德于是乎不可久,作聰明窮奢,欲矜權術,滋法令則業于 是乎不可大。天下之理旣不能得于是,上下乖離而天下始亂矣。漢唐之弊 是也。安能知成位乎其中,本于至簡至易之道哉?聖人憂患後世不知君人 之有道,此文王之《易》所以作,而孔子復繫辭以明之之意也。40  郭雍認為若不依循乾易簡之道而行,專注於繁苛縟節,貪圖私利,「道」無法行

昧者未之知,故務為艱險以去其易,務為繁苛以去其簡,徇目前之利而不 顧方來之弊,則德于是乎不可久,作聰明窮奢,欲矜權術,滋法令則業于 是乎不可大。天下之理旣不能得于是,上下乖離而天下始亂矣。漢唐之弊 是也。安能知成位乎其中,本于至簡至易之道哉?聖人憂患後世不知君人 之有道,此文王之《易》所以作,而孔子復繫辭以明之之意也。40  郭雍認為若不依循乾易簡之道而行,專注於繁苛縟節,貪圖私利,「道」無法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