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肆、對台中市市立中小學校務評鑑未來發展之建議

十、重審評鑑目的:評鑑成績不能當作校長遴選的唯一依據,應該只做 參考分數才公平。

十一、分項獎勵評鑑結果:評鑑結果應把整體績效優異及單項績效優異,

成績分別公布,肯定每校不同努力成果,以發揮校務評鑑的正面價 值。

肆、對台中市市立中小學校務評鑑未來發展之建議

我國的校務評鑑在中小學實施尚在起步階段,不僅各縣市自行發 展,更受政治因素等之影響,難免出現一些困境及爭議,以下針對台中 市國中小學校務評鑑未來發展提出建議:

一、就校務評鑑目的方面:

1. 建立所有評鑑相關利害關係人正確的評鑑觀念,在實施校務評鑑 時,最常因學校人員缺乏評鑑的概念而心生排斥,為達成此目 的,可藉由辦理教育評鑑基層研習、成立校務評鑑內部評鑑委員 會,使正確評鑑觀念深植於相關人員心中,並加以落實。

2. 校務評鑑的最重要目的是以提昇教師專業成長、學生學習效能及 導引學校追求卓越的方向為終極理想,而不是以校長遴選為目 的,以免造成教師變成配合的角色。

二、就校務評鑑設計與實施方面:

1. 在評鑑準備階段應重視學校自我評鑑,強化學校內省與自發的力 量,發展學校自我評鑑機制並給學校人力和技術的支援,建立一 套嚴謹可用的自我評鑑機制。

2. 學校自我評鑑小組必須花較多時間在發現問題、分析問題以作深 入的對話,而對於書面資料的蒐集與整理可以斟酌減少。

3. 在評鑑的內容與指標方面應釐定明確的評鑑目的,成立教育當局 常設委員會及校內內部評鑑機制,持續蒐集校務評鑑資料,訂出 具體且彈性的指標,使評鑑能有更清楚的參照標準;也可實施本 土研究,參考國內外相關研究及國內各級學校評鑑指標,以學校 效能為核心,融入現代學校興革與教育改革。

4. 適度延長訪視時間,並且使評鑑資料資訊化,讓評鑑小組事先了 解資料,到校後做實地訪評時能依歷年建檔之資料進行立即性初 步分析與評估,達到雙向溝通的效果。

三、在評鑑小組方面:

評鑑小組是評鑑的執行者,就如醫生一樣,是在為學校作聯合 健康檢查,所以必須具備評鑑的專業素養與能力。

1. 增加學校基層專業人員比例,使教授、行政人員及教師比例適當,

讓具實務經驗的人參與。

2. 公開遴選評鑑人員,並辦理專業研習,樹立評鑑人員的專業權威。

3. 注意小組成員的代表性與專業性,並能迴避利害關係。

4. 增加訪視人員及被訪人員的代表性,以求信度。

5. 校務評鑑時,各領域、各處室、組應設置一名主任委員,負責各項 評鑑工作之溝通與協調事宜。

四、評鑑結果的應用方面:

1. 校務評鑑後應針對各校需求提供足夠資源以支援教學,協助學校 改進辦學方式。

2. 評鑑結果的獎勵由比較性評比改為標準性評比,雖然是隨機抽樣 分組,但同組競爭有名額限制,評鑑的群組如果都很優秀,相對 之下競爭強勁。如果能採標準性評比,可鼓勵更多學校。

3. 當前校務評鑑結果被列為校長遴選的指標,造成基層教師誤解,

對評鑑漠不關心,反而忽略追蹤輔導最重要一環,未來應嘗試將 校務評鑑與校長遴選脫勾,應藉由常設性的教育評鑑委員會規劃 多項專業性的評鑑來替代綜合性校務評鑑,另針對校長評鑑發展 適宜評鑑指標,讓評鑑回歸評鑑目的。

五、後設評鑑應列為學校評鑑方案中的必要步驟:

後設評鑑能有效評析教育評鑑實施之限制及困境,以避免重蹈 覆轍,然目前台中市校務評鑑實施計畫中未明訂後設評鑑相關要 點,教育局將委託中台技術學院林海清教授於 94 年進行後設評鑑工 作,林教授為國中組評鑑委員之一,因年度經費預算編列之故,於 四梯次校務評鑑結束後進行評估報告,希望未來在規劃時就能納入 後設評鑑機制,並將後設評鑑結果列入學校評鑑報告中。

六、建議配套措施

1. 重視學校教育核心,實施教學評鑑。

2. 建議設立校務評鑑的常設機構,以建立完善的評鑑制度。

3. 統整所有的學校評鑑,使其合一,以減少對學校教育的干擾。

4.

建立完善的評鑑制度,訂定學校的績效標準,設立評鑑獎金制 度,除了精神的獎勵外,也能有實質的激勵。

5.

形成性評鑑是特色也是盲點,宜列入研究議題。

6.

寬列經費,提高評鑑人員的訪評費用,補助學校準備經費,並設 獎勵金鼓勵優質卓越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