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肆、有關國內國中小校務評鑑的研究

學校校務評鑑的實施在國內已實施多年,為了解其優劣缺失,以建立理 想的評鑑模式,除了各辦理機關辦理的後設評鑑外,學者們也採用不同的研 究對象、研究方法,針對學校校務評鑑之實施進行研究,本研究歸納整理近 年來有學校校務評鑑的相關研究,陳述如下:

王睿君(2000)以高雄市國民中學 86 學年度校務評鑑為例,探討國民 中學校務評鑑,發現學校自我評鑑與專家的實地評鑑間呈現正相關;且兼任 行政工作的教師與未兼任行政工作的教師在評鑑過程中,對於評鑑委員、訪 問評鑑與評鑑結果會因兼任行政工作而具有差異。

陳劍賢(2002)以台東縣為例,探討國民中小學校務評鑑之研究,發現 評鑑的重心已由外表轉變為內在的自我,因之應加強學校自我評鑑;對於評 鑑委員之委任,強調最好由專業素養、公平、公正之學者專家組成;對於評 鑑結果之運用認為應擇優公佈,以鼓勵學校的士氣,並辦理觀摩會以供學校

間效尤,且應重視後續評鑑的追蹤管制,解決學校的困難。

黃韻寧(2003)針對新竹縣國民中小學校務評鑑實施狀況進行調查研 究,透過文獻探討,發現國內有十一個縣市自 88、89 學年度起辦理國民中 小學校務評鑑,多屬績效責任與改進導向之總結性評鑑;學校教育人員對 校務評鑑工作多能充分配合,而學校校務發展資料,大部分是真實的;且 在性別、年齡、擔任職務、學校規模等不同背景變項人員及學校,對校務 評鑑各項議題之看法,差異情形亦有不同。

洪梓祥(2003)針對台中縣國民小學實施校務評鑑進行研究,發現學校 人員重視校務評鑑的實施,並能坦然接受,無排斥與抗拒的現象;且歸納顯 示「自我評鑑」具有自我省思的功能,但也有其限制存在;對於校務評鑑內 容與指標,雖認為可涵蓋整個校務,但有重疊與過於抽象的現象,應有教育 行政人員、學者專家與學校人員的參與制定;並且發現校務評鑑的過程太緊 湊,未與學校實地運作結合,不能深入了解學校情形與做充分溝通,過於偏 重書面資料,而忽略學校的實地評鑑,使評鑑結果的公正性與客觀性受到質 疑:對於評鑑結果的運用,歸納提出建議不宜與考核作結合,在經費補助上 希望要補不足,並能適當的獎勵績優學校,以提振士氣。

詹益成(2003)以桃園縣立國民小學教育評鑑實施現況進行研究,歸納 發現不同背景變項的桃園縣國民小學校長對 88 及 89 學年度教育評鑑的看法 各不相同;不同背景變項的桃園縣國民小學教師對 88 及 89 學年度教育評鑑 的看法,顯著差異的情形亦各不相同;依評鑑議題之不同,桃園縣國民小學 校長與教獅對 88 及 89 學年度教育評鑑的看法,顯著差異的情形亦各有不相 同。

陳坤松(2003)探討台南市國中小行政人員對校務評鑑態度,從訪談和 問卷開放性問題得知:行政人員認為自我評鑑比訪問評鑑重要,並且對評鑑 委員的諸多問題,以及對校務評鑑的滿意度和壓力感受,和統計分析的研究

結果相符合;行政人員對校務評鑑,整體滿意度雖然在中等以上,但是對於

「訪問評鑑」和「訪問評鑑委員」的滿意度稍低,正顯示實施校務評鑑時,

對於評鑑委員的遴聘、行前的共識、依專長和興趣分工、能否全程參與、有 待落實評鑑精神;行政人員對校務評鑑,整體壓力感受雖然在中等以上,但 評鑑項目中的「組織氣氛」,行政人員壓力感受較低,可見學校的組織氣氛 普遍良好。

潘俊程(2003)針對臺中縣國民小學校務評鑑進行研究,發現國民小學 教育人員接受校務評鑑,會感受到很大的壓力和焦慮,尤其是主任和組長;

受評學校對於接受校務評鑑相當重視,並且認為在評鑑的過程中受到尊重;

但是對於評鑑結果的公平性與客觀性卻有所質疑;對於校務評鑑議題差異性 的比較,發現職務別是造成受試者填答差異的最主要因素,服務年資與教育 程度次之。

莊筱玲(2003)以消費者導向評鑑的觀點,針對臺北市 91 學年度國民 小學校務評鑑進行研究,發現受評學校人員擔心校務評鑑的結果,會對學校 造成標籤作用;女性受評學校人員對消費者導向評鑑在需求評估及目標建立 階段的應用上同意程度較高;資深的受評學校人員對消費者導向評鑑在校務 評鑑的整體應用上同意程度較高;學校規模較小的受評學校人員較憂心學校 實地進行自我評鑑的能力不足;學歷較高、擔任組長的受評學校人員較認為 由學校依自由意願申請接受校務評鑑,會面臨各校不願意主動申請之困難。

郭玲如(2003)針對台北縣 90 年度國民小學校務評鑑進行研究,研究 發現:台北縣 90 學年度國民小學校務評鑑在執行過程層面與執行績效層面 成效在不同背景變項的學歷、地區屬性、職務其同意情形有差異存在。

彭慧敏(2003)以台北市為例,針對國小教師對校務評鑑的意義知覺、

因應方式及參與程度進行研究,研究發現:台北市國小教師在參與校務評鑑 的意義知覺為正向的表現;在參與校務評鑑的因應方式正向且多元;在參與

校務評鑑的參與程度中等且因職務而不同;在參與校務評鑑的意義知覺、因 應方式與參與程度是正相關。

劉智云(2004)針對大都會區國民小學校務評鑑進行研究,研究發現:大都 會區國民小學教育人員認同校務評鑑所帶來的正面積極意義,但認為方式有 必要修正;外部評鑑人員所蒐集及據以評鑑的資料也接近真實性;認為評鑑 結果應該作為下次評鑑的依據。

綜合分析,校務評鑑在各縣市如火如荼的進行,實施至今已累積一些經 驗,透過研究探討與分析,教育主管機關更能了解實施之困境和困難所在,

如果能整合各方意見,研究可行性與適切性的方案,未來在改進建議上,能 建立理想的評鑑模式,校務評鑑才能達到需要的目標。

第四節 台中市校務評鑑實施現況分析

台 中 市 校 務 評 鑑 實 施 前 先確定教授名單,確定本次甄選訪評委員的方 式,行文接受各校申請校務評鑑,召開校務評鑑委員會議(籌備會),公佈 受評學校名單並行文召開第二梯次校務評鑑說明會,辦理校務評鑑說明會,

學校開始自評,召開校務評鑑委員會議(評鑑委員協調會),進行訪視評鑑,

提送「校務評鑑書面報告」,以下從校務評鑑的實務內容與實務運作經驗分 述之。